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乎?惑者之患,不自以为惑,故惑句。惝惑之中有晓焉,冥冥之中有昭焉。
○“昭”字当重。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纣、幽、厉皆也。然有亡者
国,句。无二道矣。
郑国多相县以书者。子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
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是可不可无辨也。辨,别。可不可无辨,
而以赏罚,其罚愈疾,其乱愈疾,此为国之禁也。为,治。禁,法。故辨而不当
理则伪,伪,巧也。知而不当理则诈。诈伪之民,先王之所诛也。理也者,是
非之宗也。宗,本也。
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死”与“尸”同。《史记·秦本
纪》“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汉书·酷吏传》“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此书《期贤》篇“扶
伤舆死”亦是。 《意林》作“有人得富者尸”。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
○《意林》作“富人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意林》作“必
无买此者”。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意林》作“必无人更买,义必无不赎”,下五字疑是注。夫伤忠臣者有似于此也。夫无
功不得民,则以其无功不得民伤之;有功得民,则又以其有功得民伤之。此
邓析之谗辩,所以车裂而死。人主之无度者,无以知此,岂不悲哉?比干、苌弘以
此死,以世诡辩,反白为黑,而主不知,故死。箕子、商容以此穷,箕子,纣之庶父也。商
容,纣时贤人,老子所从学者也。以主不知,故穷。周公、召公以此疑,以管、蔡流言,故疑
也。《论语》曰“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此之谓也。○此引《论语》,不解所用意。范蠡、子胥
以此流,流,放。死生存亡(“亡”原作“以”,据乾隆本改)安危,从此生矣。此谗辩
无理若邓析。
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
○旧校云:“一作‘祽’,下同。”案《玉篇》:“祽,子愦切,■衣也。”民之献衣襦袴而学
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旧校
云:“‘日’一作‘因’。”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口喧哗。子
产患之,于是杀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今世之人,
多欲治其国,而莫之诛邓析之类,有如邓析者无能诛。○案:《列子·力命》篇亦云“子
产杀邓析”。考 《左氏定九年传》“郑驷■杀邓析而用其竹刑”,驷■乃代子太叔为政者,则邓析、
子产并不同时。张湛注《列子》云:“子产卒后二十年而邓析死也。”此所以欲治而愈乱也。
齐有事人者,所事有难而弗死也。遇故人于涂,故人曰:“固不死乎?”
对曰:“然。凡事人以为利也,死不利,故不死。”故人曰:“子尚可以见
人乎?”对曰:“子以死为顾可以见人乎?”顾,反。是者数传。不死于其君
长,大不义也,其辞犹不可服,辞之不足以断事也明矣。夫辞者,意之表也。
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悖,惑。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
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桥言无择。桥,戾也。择犹异。
… 36…
齐人有淳于髡者,以从说魏王。魏王辩之,关东六国为从也。魏王以为辩达。约
车十乘,将使之荆。辞而行,有以横说魏王,魏王乃止其行。关西为横。髡以合
关东从为未足,复说欲连关西之横,王多其言,故辍不使行之也。○有以读为又以。失从之意,
又失横之事,夫其多能不若寡能,寡,少。其有辩不若无辩。周鼎著倕而龁其
指,先王有以见大巧之不可为也。倕,尧之巧工也,以巧闻天下。周家铸鼎,著倕于鼎,
使自齧其指,明不当大巧为也。一说:周铸鼎象百物,技巧绝殊,假令倕见之,则自衔齧其指,不能
复为,故言“大巧之不可为也”。○注前说是也。《淮南》《本经训》、《道应训》皆有此语。
淫辞
五曰:
非辞无以相期,从辞则乱。乱辞之中又有辞焉,心之谓也。言不欺心,
则近之矣。凡言者以谕心也。言心相离,而上无以参之,则下多所言非所行
也,所行非所言也。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空雄,地名。遇,会也。约,盟也。○“空雄”,前《听
言》篇作“空洛”。此疑本是“空洛”,写者误耳。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
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几何,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秦王不
说,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
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之,此非约也。”赵王以告平原君,赵王,赵惠王也。
平原君,赵公子胜也。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
王曰: ‘赵欲救之,今秦王独不助赵,此非约也。’”
孔穿、公孙龙相与论于平原君所,深而辩,至于藏三牙,公孙龙言藏之
三牙甚辩,公孙龙、孔穿皆辩士也。论,相易夺也。龙言藏之三牙。辩,说也。若乘白马禁不得
度关,因言马白非白马,此之类也,故曰“甚辩”也。○谢云:“臧三耳,见《孔丛子·公孙龙》篇。
‘耳’字篆文近‘牙’,故传写致误。愚意‘臧’、‘■’古字通用,谓羊也。此作‘藏’,尤误。”
卢云:“作‘三耳’是也。龙意两耳,形也,又有一司听者以君之,故为三耳。但此下又言马齿,则
此书似是作 ‘三牙’。又案《新论》言‘龙乘白马无符传,关吏不听出关,此虚言难以夺实也’,今
此注意又相反,非也。”孔穿不应,少选,辞而出。少选,须臾。明日,孔穿朝,朝,
见也。平原君谓孔穿曰:“昔者公孙龙之言甚辩。”昔,昨日也。甚辩,谓藏三牙之
说也。孔穿曰:“然,几能令藏三牙矣。虽然,难。言藏三牙之说近难成也。愿得有
问于君,谓藏三牙甚难而实非也,谓藏两牙甚易而实是也,难易之说未闻。不知
君将从易而是者乎,○旧“者乎”上有“也”字,衍,今删去。将从难而非者乎?”平
原君不应。明日,谓公孙龙曰:“公无与孔穿辩。”辩,相易夺也。○ 《孔丛子》
有“其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二语,亦当并引。
荆柱国庄伯柱国,官名,若秦之有相国。令其父视日,曰:“在天。”“视其
奚如?”曰:“正圆。”视其时,曰:“当今。令谒者驾,曰:“无马。”
令涓人取冠,“进上。”问马齿,圉人曰:“齿十二与牙三十。”马上下齿十
二,牙上下十八,合为三十。谓若公孙龙灭去其三牙,多而偏,不可均,故难也;藏去其二,少而均,
故易。○正文与注皆难晓。人有任臣不亡者,臣亡,庄伯决之任者无罪。断之便无罪,
析言破律之刑。○注“便”似当作“使”。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涂,道也。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
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
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缁也。以
■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得犹便也。澄子横认路妇缁衣,计其■与纺以为便,非其理也,
… 37…
言宋乱无法也。
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
宋王,康王也。言何故不畏我。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
故为不畏。○杨倞注《荀子·解蔽》篇引《论衡》作“善者胡为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
若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
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鞅令宋王善与不善皆罪之以立威,王是以杀唐鞅,故曰“唐鞅之对,
不若无对”。
惠子为魏惠王为法。为法已成,以示诸民人,○旧校云:“一作‘良人’。”
民人皆善之。惠子,惠施,宋人也,仕魏,为惠王相也,孟子所见梁惠王也。献之惠王,惠
王善之,以示翟翦,翟翦曰:“善也。”翟翦,翟黄之后也。惠王曰:“可行邪?”
翟翦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故?”翟翦对曰:“今举大
木者,前乎舆謣,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者善矣。“舆謣”或作“邪謣”。前人
倡,后人和,举重劝力之歌声也。岂无郑、卫之音哉?然不若此其宜也。郑、卫之音皆
新声,非雅乐,凡人所说也,不如呼“舆謣”宜于举大木也。夫国亦木之大者也。”言惠子之
法若郑、卫之音,宜于众人之耳,于治国之法,未可用也,故曰“善而不可行”也。
不屈
六曰:
察士以为得道则未也。虽然,其应物也,辞难穷矣。辞难穷,其为祸福
犹未可知。犹,尚也。察而以达理明义,则察为福矣;察而以饰非惑愚,则察
为祸矣。惑,误。古者之贵善御也,以逐暴禁邪也。
魏惠王谓惠子曰:“上世之有国,必贤者也。今寡人实不若先生,愿得
传国。”传,授。惠子辞。谢不受之。王又固请曰:“寡人莫有之国于此者也,
而传之贤者,民之贪争之心止矣。欲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听,从。惠子曰:
“若王之言,则施不可而听矣。王固万乘之主也,以国与人犹尚可。今施,
布衣也,可以有万乘之国而辞之,此其止贪争之心愈甚也。”惠王谓惠子曰
“古之有国者,必贤者也”,夫受而贤者,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