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传》云“缢于新城”。公子夷吾自屈奔梁。公子重耳自蒲奔翟,去翟过卫,卫
文公无礼焉;文公名毁,宣公庶子顽烝宣姜而生之。无礼,不礼重耳也。过五鹿如齐,齐桓
公死;去齐之曹,曹共公视其骈胁,使袒而捕池鱼;共公名襄,昭公之子。○此与
《淮南·人间训》同。《黄氏日抄》云“恐无此理”。去曹过宋,宋襄公加礼焉;襄公名兹
父,桓公御说之子。之郑,郑文公不敬,文公名捷,郑厉公之子。被瞻谏曰:“臣闻贤
主不穷穷。今晋公子之从者,皆贤者也。君不礼也,不如杀之。”郑君不听;
去郑之荆,荆成王慢焉;慢,易,不敬也。 《传》曰:“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
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其何以报君?’曰: ‘虽然,则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
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还。’子玉请杀之。楚子曰: ‘晋公子廉
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
也。其将由晋公子重耳乎?天将与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推此言之,不得为
慢之也。○注本 《左传》。“虽然”下“则”字衍。“廉而俭”,《传》作“广而俭”,无“重耳”
二字。去荆之秦,秦缪公入之。入,晋纳也。○注当云“纳之晋也”。晋既定,兴师攻
郑,求被瞻。被瞻谓郑君曰:“不若以臣与之。”郑君曰:“此孤之过也。”
被瞻曰:“杀臣以免国,臣愿之。”被瞻入晋军,文公将烹之,被瞻据镬而
呼曰:“三军之士皆听瞻也:自今以来,无有忠于其君,忠于其君者将烹。”
文公谢焉,罢师,归之于郑。且被瞻忠于其君,而君免于晋患也;行义于郑,
而见说于文公也;故义之为利博矣。博,大也。
墨者巨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巨子孟胜,二人学墨道者也,为阳城君所善。○《庄
子·天下》释文引向秀云:“墨家号其道理成者为巨子,若儒家之硕儒。”此注非。下云“我将属巨
子于宋之田襄子”,亦以名归之,而使其弟子皆从之受学也。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符,
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于丧所,阳城君与焉,荆罪
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受人之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
… 45…
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
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于世,不可。”孟胜曰:“不然。吾于阳城君也,
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
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
义,道;继,续也。我将属巨子于宋之田襄子。我,谓孟胜也。属,托也。田襄子,贤
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田襄子亦墨者也。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请先
死以除路。”还殁头前于。孟胜因使二人传巨子于田襄子。二人,孟胜之弟子也。
传,送也。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以致令于田襄子,○句上当有“二人”
二字。“以”犹“已”也。欲反死孟胜于荆。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传巨子于我
矣。”不听,○旧本作“当听”,非,今改正。遂反死之。反死孟胜于荆。墨者以为不听
巨子不察。严罚厚赏,不足以致此。今世之言治,多以严罚厚赏,此上世之
若客也。○义未详。
用民
四曰:
凡用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其义则不足死,赏罚则不足去就,若
是而能用其民者,古今无有。民无常用也,无常不用也,唯得其道为可。可
用也。
阖庐之用兵也不过三万,阖庐,吴王光也。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吴起,卫
人,为楚将。万乘之国,其为三万、五万尚多,今外之则不可以拒敌,内之则不
可以守国,其民非不可用也,不得所以用之也。不得所以用之,○孙云:“《御
览》二百七十一 ‘守国’作‘守固’,两‘用之’下皆有‘术’字,然案下文似不当有。”国虽大,
势虽便,卒虽众,何益?不知用之,何益于?不能以克敌也。古者多有天下而亡者矣,
其民不为用也。自古以来,有天下者多,而多无遗,民不为之用,故灭亡。用民之论,不可
不熟。剑不徒断,车不自行,或使之也。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
怪也。用民亦有种,不审其种,而祈民之用,惑莫大焉。祈,求。
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今无存者矣,皆不能用其民
也。民之不用,赏罚不充也。当赏不赏,当罚不罚,则民不怀不威,故不为之用也。汤、
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
也。管,管仲。商,商鞅。民之用也有故,故,事也。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
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欲
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
实也。赏罚皆有充实,则民无不用矣。无不可用也。
阖庐试其民于五湖,剑皆加于肩,地流血几不可止。试,用,习肄之也。句
践试其民于寑宫,○旧作“寑官”,刘本作“寑宫”,案刘勰《新论·阅武》篇正作“寑宫”,
今从刘本。民争入水火,○《韩非·内储说上》“越王将复吴而试其教,燔台而鼓之,使民赴火
者,赏在火也;临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赏在水也”,即此事。死者千余矣,遽击金而却
之。却犹止也。○旧校云:“‘却’一作‘退’。”案《新论》正作“退”。赏罚有充也。莫
邪不为勇者兴,惧者变,莫邪,良剑也。不为勇者利、怯者钝也。勇者以工,惧者以拙,
能与不能也。
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夙沙,大庭氏之末世也。其君无道,故自攻之。神农,
炎帝。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诗》云“密人不共,敢距大邦”,此之谓也。汤、
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能用非己之民,国虽小,卒虽少,功
… 46…
名犹可立。立,成也。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终一人之身为世。皆能用非其
有也。用非其有之心,不可察之本。本,始也。○似当云“不可不察之本”,少一“不”
字。三代之道无二,以信为管。管,准法。
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倒,杀。投,弃之。○梁仲子云:“《水
经·淮水注》引作 ‘投之鸡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如此者
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于御。
无益于不知御之道。人主之不肖者,有似于此。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
民愈不用。民不为之用。亡国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矣。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
专恃。譬之若盐之于味,凡盐之用,有所托也;不适,则败托而不可食。威
亦然,必有所托,然后可行。行之也。恶乎托?托于爱利。爱利之心谕,威乃
可行。威太甚则爱利之心息,爱利之心息,而徒疾行威,身必咎矣。此殷、
夏之所以绝也。君利势也,次官也。处次官,执利势,不可而不察于此。夫
不禁而禁者其唯深见此论邪。
适威
五曰:
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节,节也。○注疑“节,饰也”,或是“节,
节其力也”。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祈,
求也。若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七尺曰仞。其谁能当之?
《周书》曰:“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仇也。”《周书》周公所作。畜,好。有
仇而众,不若无有。厉王,天子也,厉王名胡,《谥法》“杀戮不辜曰厉”,周夷王之子,
宣王之父。有仇而众,故流于彘,祸及子孙,流,放也。彘,地名,今河东永安是也。微
召公虎而绝无后嗣。微,无也。虎臣宣王。 《诗》云“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此
之谓也。○赵云:“此注大谬。《周本纪》云‘厉王太子静匿召公家,国人围之,召公以己子代太子,
太子得免,是为宣王’是也。‘虎臣宣王’似当作‘虎’宣王臣’。”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
○似当作“多欲民众”。而不知善,此多其仇也。不善则不有,不得有其位。○注“位”
当作“众”,下同。有必缘其心爱之谓也,缘其仁心,故曰“心爱之谓也”。○似当作“故曰
爱之谓也”。有其形不可谓有之。形,体也。不可谓有天下之位也。舜布衣而有天下。
桀,天子也,而不得息,由此生矣。息,安也。不得安其位,由此多其仇生矣。有无之
论,不可不熟。熟犹知。汤、武通于此论,故功名立。立犹见也。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导犹先也。务除其
灾,思致其福。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则
圜。若五种之于地也,必应其类,而蕃息于百倍。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
也。无能敌之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从其化有如神也。其人事审也。其所
施行皆可为人法式,故曰“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韩诗外传》十、《新序·杂事五》俱作“魏文侯”。问于李
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