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扜”旧讹作“扞”,注同。案《大荒南经》“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郭璞注:“扜,
挽也,音纡。”今据改正。扜亦音乌。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
未擒则不可知,不知将见擒也。已擒则又不知。醉不自知也。○旧校云“一本作‘既擒则
无及矣’”,李本“矣”作“也”。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言说无如之何。
齐攻宋,齐湣王攻宋,灭之也。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候,视也。使者还,曰:
“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
○“生”旧本作“至”,讹,今改正。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言宋强盛,齐
兵之弱,安能来至此也。宋王因怒而诎杀之。诎,枉也。无罪而杀之曰枉。又使人往视齐
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
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适,之也。其弟曰:
“为王视齐寇,○“为王”,旧本作“为兄”,讹,今改正。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以齐寇至
之情实告宋王,必诛死也。不报其情,又恐死。不以寇至之情报而设备,齐寇至杀人,是又恐
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有,
读与又同。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
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
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
性犹体也。若犹如也。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于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
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戴氏子罕,戴公子孙也,别为乐氏。《传》曰:“宋之
乐,其与宋升降乎?”宋国衰,子罕后子孙亦衰,赏罚失中,故曰“此戴氏之所以绝也”。○旧校云:
“‘戴氏’一本作‘叔世’。”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
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
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
行也,道句。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道谓有道也。“自”字疑衍。今自以贤过
于尧、舜,○旧校云“‘过’一作‘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
君。不纳忠言之说,鲜不危亡,故曰“不闻存君”也。
齐宣王好射,好,喜也。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示有力也。○“用”旧作“则”,
孙据《御览》三百四十七改正。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
而止,关,谓关弓。弦正半而止也。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言九
石之弓,独王用之耳。宣王之情,情,实也。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
… 79…
岂不悲哉?伤其自轻,而不知其实。○注“自轻”疑“用轻”之误。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数,道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
也。力不足,而自以为有余也。其功德,其治理,皆亦如之也。
原乱
六曰:
乱必有弟,弟,次也。○“弟”,本一作“第”,今从汪本,乃古“第”字。大乱五,
小乱三,■乱三。大乱五,谓晋国废长立少,立而复杀之也。小乱三,谓杀里克之党也。■乱
三,谓于朝栾盈以兵昼入于绛也。○■字或音喧声也,或云与“訆”同,义皆不当,注亦不明了。此
似皆指骊姬之乱,安得忽及栾盈?又“于朝”上似尚有缺文。窃疑“■”或是“讨”字之讹。惠公杀
里克,文公杀吕郤,是讨乱三也。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逸《诗》也。
○案:《左氏昭十九年传》子产引作谚。虑福未及,虑祸之,所以皃之也。○“皃”疑“免”
字之误。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
晋献公立骊姬以为夫人,以奚齐为太子,里克率国人以攻杀之。杀奚齐也。
荀息立其弟公子卓,已葬,里克又率国人攻杀之。复杀公子卓也。于是晋无君。
公子夷吾重赂秦以地而求入,地,河外之城五。求入为晋君也。秦缪公率师以纳之,
晋人立以为君,是为惠公。惠公既定于晋,背秦德而不予地。《传》曰“入而背
秦赂”,此之谓也。秦缪公率师攻晋,晋惠公逆之,与秦人战于韩原。晋师大败,
秦获惠公以归,囚之于灵台。十月,乃与晋成,成,平也。归惠公而质太子圉。
太子圉逃归也。惠公死,圉立为君,是为怀公。秦缪公怒其逃归也,起奉公
子重耳以攻怀公,杀之于高梁,高梁,晋地。而立重耳,是为文公。文公施舍,
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宥,宽也。节器用,用
民以时,败荆人于城濮,荆人,成王。定襄王,周襄王辟子带之难,出居于郑,文公纳之,
故曰“定”也。释宋,出穀戍,楚子围宋,又使申公叔侯守齐之穀邑。晋文伐曹、卫,将平之。
楚爱曹、卫,与晋俱成,解宋之围,召穀戍而去之也。外内皆服,外,诸侯;内,卿大夫也。皆
服文公之德也。而后晋乱止。故献公听骊姬,近梁五、优施,杀太子申生,而大
难随之者五,三君死,一君虏,三君死,申生、奚齐、公子卓也。一君虏,惠公为秦所执,
囚之灵台也。○谢云“三君死,谓奚齐、卓子、怀公。注误。”大臣卿士之死者以百数,离
咎二十年。
自上世以来,乱未尝一。而乱人之患也,皆曰一而已,此事虑不同情也。
事虑不同情者,心异也。故凡作乱之人,祸希不及身。希,鲜也。
… 80…
第 二 十 四卷
不 苟 论
不苟
一曰:
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欲尊贵,不苟为也。不如礼曰苟为也。虽听不自阿,
虽言见听,当以忠正,不自阿媚以取容也。必中理然后动,非理不移也。必当义然后举,非
义不行也。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说犹敬也。而不肖主之所不说,○旧作“而
不肖主虽不肖其说”,乃因下文而讹,今改正。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句。其说忠臣
之声与贤主同,同,等也。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贤生能用忠臣之言,不肖主能刑杀之,
故曰“有异”也。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贤主受大福,不肖主获大祸,故曰“亦异”也。
异,故子胥见说于阖闾而恶乎夫差,夫差恶子胥也。比干生而恶于商,商纣恶之也。
死而见说乎周。周武王说其忠也。
武王至殷郊,系堕。○ 《韩非·外储说左下》云“文王伐崇,至凤黄虚,韈系解,因自
结”,一事而传者异。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疑是“为之系”,倒二字,脱一字。曰:
“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孔子闻
之曰:“此五人者之所以为王者佐也,不肖主之所弗安也。”故天子有不胜
细民者,天下有不胜千乘者。天下,海内也。千乘,一国也。
秦缪公见戎由余,说而欲留之,由余不肯。缪公以告蹇叔,蹇叔曰:“君
以告内史廖。”内史廖对曰:“戎人不达于五音与五味,君不若遗之。”缪
公以女乐二八人○“人”字疑衍。与良宰遗之。宰,谓膳宰。戎王喜,迷惑大乱,饮
酒,昼夜不休。由余骤谏而不听,因怒而归缪公也。蹇叔非不能为内史廖之
所为也,其义不行也。缪公能令人臣时立其正义,故雪殽之耻而西至河雍也。
雪,除也。
秦缪公相百里奚。以百里奚为相也。晋使叔虎、○梁仲子云:“叔虎即下文郤子虎,
晋大夫郤芮子父郤豹也,见韦昭《晋语》注。”齐使东郭蹇如秦,公孙枝请见之。公孙枝,
秦大夫子桑也。公曰:“请见客,子之事欤?”对曰:“非也。”“相国使子乎?”
相国,百里奚也。对曰:“不也。”公曰:“然则子事非子之事也。事,见客事也。
○上“子”字疑衍。秦国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犹惧为诸侯笑。今子
为非子之事,退!将论而罪。”而,汝也。公孙枝出,自敷于百里氏。百里奚
请之,公曰:“此所闻于相国欤?枝无罪,奚请?有罪,奚请焉?”奚,何也。
百里奚归,辞公孙枝。公孙枝徙,自敷于街,百里奚令吏行其罪。定分官,
此古人之所以为法也。今缪公乡之矣,其霸西戎,岂不宜哉?
晋文公将伐邺,赵衰言所以胜邺之术,文公用之,果胜。还,将行赏。
衰曰:“君将赏其本乎?赏其末乎?赏其末则骑乘者存,赏其本则臣闻之郤
子虎。”文公召郤子虎曰:“衰言所以胜邺,邺既胜,将赏之,曰:‘盖闻
之于子虎,请赏子虎。’”○《新序》四、《御览》六百三十三皆无两“虎”字,是。子虎
曰:“言之易,行之难。臣言之者也。”公曰:“子无辞。”郤子虎不敢固
辞,乃受矣。凡行赏欲其博也,博则多助。今虎非亲言者也,而赏犹及之,
此疏远者之所以尽能竭智者也。晋文公亡久矣,归而因大乱之余,犹能以霸,
其由此欤?亡久,谓避骊姬之乱,在狄十二年,历行诸侯五年,凡十七年。归晋国,因大乱之后,
能建霸功,皆由用此术也。
… 81…
赞能
二曰:
贤者善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