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只做一件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息高速公路打破地理限制,让志同道合的人能彼此相识,这实在令我兴奋不已。我深信,这种新技术将开拓我们的生活领域,跨越今日仍为之掣肘的物质界限,使人与人之间更易于接触。”  全球电脑通信网络是一个广阔的天地,1975年,盖茨创建微软公司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  点滴智慧脚踏实地,灵活经营,是盖茨一步步实现梦想的法宝。    


第四章 方法要有实效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

14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说:微软能有今天的规模,是因为微软人从不放过对自己有益的一个个小事。  福海集团总裁罗忠福的故事,就给了人们这样的启示。  1968年底,罗忠福那时还是一个刚刚17岁的少年,由于命运的安排他被分配到贵州极为偏远的火山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那地方可以说是中国当时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挑一担水要走几十里山路;有时,一个月都吃不上一口粮食,只凭仅有的瓜菜充饥。  比尔·盖茨说:从小立志,才能有所作为。  年少的罗忠福从那时起就立志要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因为他不甘心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被埋没在大山里。  一天,省城一位记者来大山采访知青生活的事成为一个改变罗忠福命运的机会。他要做一件事,一件能在大山里400多名知青中引人注目的大事。罗忠福用当时仅有的10元钱,买了一桶红漆,在记者到来的日子,罗忠福跑到他们必须要经过的山路悬崖上用粗绳把自己坠下,在峭壁之下写下了五个鲜红的大字:毛主席万岁。这一“勇敢”的举动正好被路过此地的省报记者看到并拍下来,于是,罗忠福出了名,成为先进典型。  有一次,罗忠福回遵义看望父母,在回家的路上,他无意中看到城里有人以9角钱1斤的价格收购槐树籽,不禁想起自己插队的大山里到处是槐树,何不让农民们收集槐树籽后,以3角1斤卖给自己,然后再出来卖。大山里的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世世代代烂在山沟里的槐树籽还能卖钱,纷纷进山去采集。罗忠福预备了一条大麻袋,每收满一袋树籽,就利用回遵义的机会运进城卖掉,时间一长居然也慢慢积累了不少钱。  比尔·盖茨说:小成不必得意,瞄准下一个目标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这一次成功后,罗忠福决定再试试自己的运气。他看到当地农民不会使用化肥肥田,因而化肥在当地根本没有市场。  于是,他自己先从遵义城里买回化肥,施用在自己的自留地上。几个月后,他种出的南瓜、水稻和萝卜都丰收了,不仅产量大增而且果实饱满,周围不用化肥种地的村民们羡慕极了,都来向他要肥料。罗忠福乘此机会做起化肥生意。这不仅帮助了周围的乡亲,而且自己也在赚钱。到返城时,他手里已有了1  000多元的存款,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而且是绝无仅有的。  罗忠福在农村的这些作为,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他还得等待机会,在这种时候,他有再大的能耐,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首先,罗忠福苦等调动工作的机会,即招工机会。在当时,任何知青都盼望着端铁饭碗,1972年,罗忠福终于被招入遵义一家国有厂当学徒。由于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他很快就成了青工中的佼佼者,被吸收到工厂的“技改小组”,协助高级工程师们一起搞了许多技改项目。  尽管罗忠福干得不错,但工厂显然束不住他,他具有一种素质:经商素质。  罗忠福那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性使他时时关注着更加广阔的天地。  为此,他订了许多份报纸,每天潜心钻研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罗忠福觉得不能再在工厂这样干下去了,尽管他已经快要被提升为车间主任了。  “我的理想是从商”,他义无反顾地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每天都要把报纸仔仔细细地看过,从中分析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动态,敏锐地抓住机遇,罗忠福的辉煌成功就是来自于他这种善抓机遇的本事。后来,他做起生产、销售沙发的买卖,积累起了自己的最初资本。  从小事起步的罗忠福,终于在多年的积累和打拼中干成了自己的大事,拥有了自己的王国——福海集团。  点滴智慧不积跬步,无已至千里。成功只垂青于那些执著的人,从一点一滴做起的人。     15了解人性,满足人性     微软是你释放才华,更是释放人性的地方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一个天才,他惊人的创造力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让对手们十分敬佩。同时他又是一个在人员管理上最富人情味、最富人性化的管理者。  在一次记者采访时,他说:“我们有许多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他们需要交朋友,玩耍,还可能招惹是非,这些都是难免的。但是,他们也要工作,我需要他们干得更好。”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集高技术高智力的公司,比尔·盖茨知道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个人计算机,本是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充满了自由创造精神。由于这个原因,在许多计算机公司都是年轻人打主力。  所以,盖茨更是为此煞费苦心,他尽力要微软保持一种自由创造的企业精神。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安排上下班时间,有人早上八点上班,也有人在早上五点下班。以致还闹出这样的笑话:早上八点去上班的人,有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从横卧在楼道里睡觉的人身上跨过。原来,那个人早上五点下了班,关上办公室后才发现汽车钥匙忘拿了。  在微软管理者不要求员工统一着装,而且许多人喜欢光脚,这也是微软的老传统。当初盖茨和艾伦在为IBM开发MS…DOS时,就喜欢光着脚工作。  公司给每个员工一个办公室,房间的布置可以随各人的喜欢,就是把自己的臭袜子放在桌上,把电脑扔在地上,也没有人指责。“这是他们自己的。”盖茨说:“我希望这样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在微软厂区,没有固定的停车位置,谁先来,谁就占个好位子。哪怕是盖茨,也是这样。“软件设计是一种压力非常大的工作,微软要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员工都身心愉快。”总裁谢利有次这样告诉客人。软件狂想大师西蒙伊则说:“宽松的环境对工作大有好处。”微软不仅鼓励员工有多种兴趣爱好,而且经常组织各种集体活动。  微软的工作地点在风景秀丽的西雅图北区,四周都是葱郁的树木。盖茨希望微软的员工能因此而骄傲,并由这种骄傲产生依恋和归属感。盖茨的苦心并没有白费。  现任首席技术官巴特52岁进入微软公司时,面试那天比尔·盖茨亲自出马,与巴特就今后几年的技术发展展开了讨论。“我们这一聊就花掉一两个小时”。这次会见巴特对盖茨产生了好感,而盖茨对巴特也是“一见钟情”。  巴特进入微软后,得到了相当宽松的工作环境,除了盖茨有时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外,几乎没有别的人来打扰他。“微软也不给我派什么任务,也不规定研究的期限,我可以一门心思地钻研一些我感兴趣的问题。有时,盖茨来问我一些很难解答的问题,比如大型存储量的服务器的整体架构应该是怎样的?像这一类的问题我一般都不能马上回答,而要在一两个月之后才能给答复,因为我要整理一下材料和思路。”  巴特虽然是首席技术官,然而他的手下没有任何一个兵,他也不管理任何一个人,“我只管理我自己”。巴特对于这种状态非常满意,他认为一位非常好的技术人员其实并不需要参与任何管理。  在微软研究院,微软从不规定研究人员的研究期限,但对开发部门却规定了期限,因此,微软大部分的技术人员在开发产品时有期限要求,“真正的研究是无法限定期限的,因为都是一些未知的东西,但开发必须有期限,这是研究与开发的最根本的区别。但是,我如果花了两年时间还没有研究出结果的话,我就会认为这个题目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我往往会放弃它。”巴特虽然不去微软总部上班,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微软研究院里,也许几个月、一两年都没有研究成果,但他的薪金和股份并不会受到影响。虽然这样,巴特并非碌碌无为,在加入微软的最初4年,他就研究出六项重大成果,其中电子邮件的加密软件程序在外界的影响很大。  谢利、巴尔默、西蒙伊、莱特温……相当一批英才聚集在他身边,“这都是些重量级的思想家。”盖茨颇为自豪地对人宣称。  微软的成功,主要是汇聚英才,盖茨这样看待今天的微软。  到过微软总部的人都会感到,这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一座大学。这里没有高楼大厦,30多座建筑都建得比较低。公司的年轻职工们骑着单车上班,一直可以骑到走廊里。总部的每位员工都有一间自己相对封闭的办公室,在那里,无论是开发人员、市场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可以保持个人的独立性。这种工作环境体现着微软崇尚高度独立的企业文化,且能做到对员工的挑战和考验。公司的每一座办公地点都有X型的双翼和各种各样的棱角,使每个办公室的窗户增多,员工可以很好地欣赏附近的风景,但也只有聪明的人可以在这复杂的过道中找准自己通过的路线。  在微软创业之初,为了完成MS…DOS操作系统软件的设计,程序设计师们都发疯一般地工作。  一天中午,一个叫麦克的设计师找到秘书露宝,问有没有可口可乐,露宝赶忙去买了几瓶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