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缘儒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天御印答道:“这问题要问阿莲,我管仙得心应手,管魔就力不从心了,更不善于管理心性变迁。”
  叶昊天只好将希望寄托在九品莲台身上。
  九品莲台飞快地答道:“魔由心生,心魔为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叶昊天觉得这答案虽然不错,但是显然对解答眼前地问题帮助不大。
  他想起一路行来遇到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的是“人性”,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大道”,最后问的才是“魔”。问“魔”之前先问“道”,看来要想明白什么是“魔”,必须先明白什么是“道”。
  然而究竟什么是“道”呢?他将装在脑海中的数十万册书籍关于道的描述迅速过了一遍,很快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所谓“道”。一般指的是“阴阳平衡,水火既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天随人愿,人得天佑,天人相合,天人相得,乐天知命,顺天修命,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等。
  而所谓“得道”,通常指的是“通过修身养性,摄生养命达到仙境之美、长生之乐的境地。”
  修道人能从花看花落、飞禽走兽、日月之行、行云流水、风霜雨雪中感受自然的奥秘、造化的玄机以及生命的意义,从短暂的时光中体会永恒的价值。他们看似无为,其实是无不为,讲究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后达到的是“整个宇宙的协调发展”。
  “道”的反面就是“魔”。如果“阴阳失衡、山穷水尽、天人相分、天人相仇、逆天而行、背道而驰、肆意妄为、搅乱秩序、或者贪图眼前、不顾将来、给真个世界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威胁”,那就是“魔”了。
  如此看来,判断“魔”与“道”的标准关键还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类和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
  想到这里,叶昊天伸手摘下了黄花,黄花之上写的正是“有害于可持续性发展”。
  旁边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为何如此选择,这几个字简直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大家都忐忑不安地等着,不时环顾四周,不晓得会发生什么事。
  过了好一会儿,忽然耳边传来“嘎吱吱”的声音,一道码头忽然从水底浮出来,从岸边一直延伸到小船旁边。
  叶昊天心中大喜,连忙招呼众人上去。
  风先生无比惊讶地看着叶吴天,心中佩服不已。
  沿着码头走近岸边,迎面是一望无垠的绿草,其间点缀着一些白色的小花,从湖边一直延伸到远处的仙岩宫。
  看着面前的萋萋芳草,每个人都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恨不得躺在草地上休息片刻。
  风先生却伸手将众人拦住了:“小心,那些白花的分布似乎有些问题。”
  叶昊天正待定细看,心底忽然传来龟镜破锣般的声音:“有问题的不单是白花,还有那些绿草。那些草叫做‘萋萋噬心草’,只要在上面走过,就会感到无比伤心,每天都痛苦不堪!而白花之中有三分之二也是有害的,被唤作‘淡淡失意花’,碰到那些花的人将会渐渐失去记忆。另外有三分之一则是无害的。只有踩着那些无害的白花才能通过大阵。”
  这时,少康已经迈出了一只脚,正待向芳草之上落去。
  叶昊天吓得大叫一声,同时伸手将他拉住,然后将花草的凶险之处向大家说了一下。
  众人闻言都皱起了眉头。
  风先生更是眼盯着白花苦苦思索着。
  叶昊天盯着白花看了盏茶工夫,然后一跃而起,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叮嘱众人紧跟自己的脚步,千万不要踩错。
  众人摒住呼吸向前走着,等到来到仙岩宫前时,每个人都出了一身冷汗。
  仙岩宫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女娲娘娘也跟世俗之人一样,在大门两侧题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道消魔长,道长魔消,魔道相争几时休”;下联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焰汹汹今又来”,横批是:“闭关苦思,恕不见客。”
  众人一见就傻了眼。
  兰儿眉峰紧闭的道:“这可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回去吗?”
  少康急道:“那可不行,都走到这里了,说什么也要见女娲娘娘一面。”
  风先生不无忧虑的道:“娘娘贵为人祖,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我们若是不听,只怕会惹得她不高兴。”
  云华夫人显然同意风先生的说话,安慰大家道:“我看还是回去吧。且等过几天再来。”
  叶昊天想着乾坤锦囊中的数千神仙以及金神都需要九天坤鼎的救治,要是就这么回去的话总感到不妥。
  于是他“呵呵”笑道:“大家先进殿歇息片刻,然后再做决定不迟。”说话之间,他已迈步走了进去。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入阵
 
  殿中空荡荡的,只有一张茶桌和几把椅子,别的什么也没有。
  桌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块蓝色的佩玉和一颗白色的佛珠。
  叶昊天围着桌子转了一圈,没敢动桌上的东西。
  云华夫人却一把将玉简抓在手中,惊呼道:“这是家母贴身佩戴的佩玉,怎么会留在这里呢?”她一边说,一边凝神望着佩玉。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头来看着叶昊天道:“家母来访女娲娘娘,却没有见到她,特意留下佩玉,其中暗含深意,恕我不便明言。”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抱歉地环顾众人一眼,然后就接着道:“不知何故,娘娘却没有见到佩玉。”
  风先生走到桌旁,盯着佛珠看了一会儿,最后却摇了摇头道:“此珠亦非凡品,似乎是观音菩萨留下来的,上面有很多留言,我只能看见外面的‘观音致女娲娘娘’几个字,其余的都被菩萨以无上佛法封住了。”
  叶昊天听见观音菩萨的名字,不禁心中一动,走上前来凝神注视着佛珠。
  他按照佛宗的修行方法由静入定,由定生慈,双目之间渐渐生出一只慧眼,竟然能一直看到佛珠里面。
  却见佛珠内壁题了很多小字,大意为:“弟子观音,受佛祖之命来此,将佛珠转交娘娘。珠内蕴含百亿佛心数,乃我师和众弟子收集一甲子所得,希望能助娘娘一臂之力。如今魔焰极威,魔门四面出击。困弟子于石像中,陷地藏于烈火之内。攻文殊于五台之巅,围普贤于蛾眉金顶,佛宗岌岌可危,望娘娘早图良策,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看到这里,叶昊天心情沉重,伸手将佩玉和佛珠拿了起来,然后道:“走,我们去补天宫拜见娘娘。”
  兰儿和少康连声道好。
  云华夫人和风先生彼此对望了一眼,并没有出言反对。
  众人依次出了大殿向着闪闪发光的湖心山走去。
  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连闯三个大阵才来到山根地底下。
  抬头望去,却见湖心山并非仅仅由九座山构成,而是除了高达数百丈的九峰之外,还有无数高仅数十丈的小山。起伏不定,层层叠叠,就像一堆杂乱无章、胡乱堆砌的石头一样。
  构成小山的大都是普普通通的青石。只有九峰之巅与众不同,各有一块硕大的五色石,发出耀眼的光芒,照得人眼花缭乱。
  小山之间有一些狭窄的山谷,谷内有着一条条的小路。小路很窄,好多地方都是仅容一人通过。而且走不了多远就被前面的小山挡住了。
  众人沿着山里向前行去,刚走十几步,周围就升起了一团浓密的云雾。目力所及忽然缩为五尺之内,再远处就看不见了。唯一可见的是闪闪发光的山巅,犹如黑夜大海上忽明忽暗的灯塔一般。
  叶昊天急忙停下脚步,吩咐众人不要乱动。
  这时,却见九峰之巅五彩闪烁,光彩流离之中隐隐现出一些字迹。
  叶昊天正待凝神分辨字迹地内容,忽听云华夫人叫道:“每个山峰的五色石上都有一句话!”
  少康苦恼的道:“好象又是一个问题,天纳,怎么还有问题,我头都大了。”
  风先生已经看清了五色石上的字迹,纠正云华夫人的说话道:“只有五座山峰有字,分别是‘魔先于道’、‘道先于魔’、‘魔中得道’、‘道中成魔’、‘魔道共生共灭’说的似乎是魔与道的关系。”说完转头看着叶昊天。
  叶昊天沉吟片刻,大声招呼道:“我们向着‘魔道共生共灭’的山峰走。大家请跟我来。”说完一马当先向前走去。
  众人不敢大意,急忙紧随其后在云雾中穿行。
  叶昊天一边走一边抬头注视着山顶的五彩石。大约走了两、三里之后,他忽然发现石上的字迹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魔道共生共灭”已经消失了。
  风先生一眼看出了其中的变化,连忙道:“这次只有三个山峰有字,分别是‘魔生与外’、‘魔由心生’、‘内忧外患,祸起萧墙’。说的似乎是魔的生成和播散,我看应该选最后一个。”
  叶昊天点点头道:“先生说得不错,我们就选‘内忧外患,祸起萧墙’。”说完转身继续向前走。
  这时,众人脚下的路变得高低不平,崎岖难行起来。少康有些担心地问道:“会不会选错了?我觉得应该选‘魔生与外’。”
  风先生解释道:“我们选的应该不会错。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魔的形成既有外因。又有内因。首先是内心修养不够,然后才会有外魔的侵蚀。如果每个人都练成了坚如磐石的心性,外魔就很难侵扰进去了。也就是说‘正气存内,邪不可于’”
  叶昊天回头看了一眼云华夫人道:“魁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内心早已入魔,所以才会很容易就跟伊布谷合为一体,成为现在的真神。”
  云华夫人显然同意他的说法,所以只是“恩”了一声,没有说别的话。
  大家一边说一边走,大约盏茶工夫之后,五色石上的字迹再次发生变化,九个峰头全都变成了‘何以灭魔’四个大字。
  众人全都呆住了,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
  五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