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发展的辩证的理解方法,为马克思后来正确地考察和理解重大的社会历
史问题提供了帮助,因而成为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费尔巴
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相对立,他强调
思维是存在的产物,“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
②
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他还认为,
① 转引自《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 卷,三联书店1959 年版,第538 页。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115 页。
… Page 25…
①
思维是人脑的产物,“没有脑的活动,我便不能思维”。他强调思维与存在
的统一,并认为人体现了这个统一。费尔巴哈的这些观点,对唯物史观的形
成具有很大影响,它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人的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当然,
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表现出
他理论上的弱点。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辩证唯物论和历
史唯物论从萌芽、产生、成熟到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过程,都各自通过自己的道路经历了由唯心主义
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在大学时期,开始比较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后来通过读黑格尔
的著作,又转向黑格尔,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他毕业时写的博士论文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基本观点属于黑
格尔的唯心主义,也表现了马克思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战斗
的无神论思想和勇于突破旧说的独创精神。
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未能实现在波恩大学执教的愿望,转而投身于实
际政治活动。1842年4月开始,他写了一系列文章,虽然在国家、法和自由
等问题上仍然保留黑格尔的观点,但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他发现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同现实的矛盾,认识到普鲁士国家不是理性的
体现,开始觉察到私人利益,即剥削者的物质利益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
他认为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不能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而应该在初
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活动的地方看到客观关系的作用,并研究这些关系的客
观本性。
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也开始了由革命民主主义
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2年10月马克思接任《莱茵报》主编,并就共产主
义问题同奥格斯堡《总汇报》展开了论战。他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
汇报”》中,肯定共产主义运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指出各种醉心于实际试
验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弱点,提出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的任务。
与此同时,他着手钻研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开始对共产主义进行研究。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碰到了许多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其中
最关键的是国家问题。为了解决使自己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时
期大量阅读英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典、波兰的历史著作,特别是有
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的著作;研究早期资产阶级作家和法国启蒙主义者的
政治理论著作,做了读书摘要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国家观,论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揭示了私有财产对政治国家的支配作用,并批判黑格尔关于通过中介调和矛
盾的理论,提出了关于矛盾类型的学说,开始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
唯物主义的改造。马克思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原理,是他由唯心主义继
续转向唯物主义的重大一步。
马克思在1844年2月出版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在《论
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分析了政治解放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195 页。
… Page 26…
即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和不彻底性,把人类解放置于政治解放之上,
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
马克思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把无产阶级看作人类解放的心脏,把
哲学看作人类解放的头脑,并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
量。”由此表明,马克思已经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阶级力量和途径。
恩格斯开始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是1838年在不莱梅。施特劳斯的
《耶稣传》帮助恩格斯进一步了解黑格尔的思想,使恩格斯开始脱离青年德
意志运动,转向青年黑格尔运动。1841年9月,恩格斯结识了博士俱乐部的
一些成员。1841年11月,恩格斯旁听了谢林在柏林大学的讲学,并在谢林
讲学后不到一个月,以笔名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随后在1842年初,以
单行本形式在柏林出版了未署名的两本小册子:《谢林和启示》与《谢林—
—基督哲学家》。恩格斯反驳了谢林宣扬的非理性主义和蒙昧主义,捍卫黑
格尔,肯定青年黑格尔派的功绩。
1842年11月底,恩格斯来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这是恩格斯在思想和政
治方面发展的转折点,这时他还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他在关于英国的一系列
文章中,虽然看到了物质利益在阶级、政党斗争中的作用,但对这种情况持
否定态度,认为原则应该高于物质利益,表现了重视思想原则,轻视物质利
益的唯心主义思想倾向。
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期间,深入工人家庭,亲身体会工人的穷困,与此同
时,他还研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会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他在1843年5月至6
月发表的《伦敦来信》,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迈进了一步。恩格斯通过对
英国社会各阶级状况以及阶级和政党的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英国各个政党的
阶级基础;分析了英国反谷物法斗争中阶级力量的配备,赞扬英国工人为改
造社会而献身的斗争精神,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英国的工人群众。特别是在
1843年11月发表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中,他完全摈弃把资产
阶级民主制奉为楷模的观点,揭露了它的虚伪本质,肯定共产主义产生的历
史必然性,指出:“共产主义并不是英国或其他什么国家的特殊情况造成的
结果,而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结论。”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以社会主
义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和起源;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
经济现象,如私有制、竞争、价值、资本和劳动等等,强调消灭私有制、进
行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力图从经济学研究中引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结论。他说:
“我们要用消灭私有制、消灭竞争和利益对立的办法来结束这种人类堕落的
现象”。恩格斯通过自己的道路看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担
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同马克思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公开问世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转向共产主义、唯物主义以后,开始着手制定他们的
新的世界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创始、成熟、
公开问世三个相互联系的时期。
(1)创始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1843年10月起,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44年6月至8月,
… Page 27…
马克思写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虽然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
却包含着丰富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内容。
在《手稿》中,马克思的思想有重大发展,最重要的理论内容是关于异
化劳动的学说。马克思把异化作为一个核心概念,以此去研究社会历史现象,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他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类的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社
会里,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力量。第一,劳
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
①
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马克思指出:“这一事实不过表明: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
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
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第二,劳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
动产品的异化还只是现象,而劳动活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