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克尔凯郭尔指出,只有当人认识到人从来就没有具备足够的道德,人从
一开始就是有罪的时候,具有伦理思想的个体才能使自己从矛盾的状态摆脱
出来,转入人生的最高阶段——宗教阶段。
第三,宗教阶段。克尔凯郭尔认为,宗教阶段才是人生脱离苦海而得救
的生活阶段。只有在宗教阶段,人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在这一阶段;
孤独个体推选自己作为上帝面前的罪人,由此他加入了超验的上帝同人的单
独对话,并在对话中找到了作为“孤独个体”的“自我”,经过悔改而确认
自己的存在。在宗教阶段,人摆脱了一切世俗的、物质的束缚,也摆脱了一
切道德原则的羁绊,人只作为他自己而存在。这时,人面临的只是上帝。上
帝是人的创造者,人欠了上帝的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只有笃信上帝的人,
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并以身相许,尽力偿还自己的债务,所以这一阶段是
以痛苦和罪孽为标志的。克尔凯郭尔认为,有罪意识是通往宗教的大门。宗
教阶段的人,是笃信上帝的人,是在荒谬中行动的人,是非理性的人。他怀
着最大限度的热情去信仰上帝,直到结束孤独的生命殉教为止。在克尔凯郭
尔看来,《圣经》上的亚伯拉罕是宗教阶段的人。为了表示对上帝的忠诚他
甚至愿意奉献出独子以撒的生命。按照“汝不应杀生”的道德原则来看,亚
伯拉罕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荒谬的。但是上帝赏识亚伯拉罕的忠诚。荒谬的
牺牲就成了被上帝所欣赏的信仰,因而出现悖论——存在的精神状态的冲
突:明知荒谬但为了信仰还要去这样做;明知苦难但心甘情愿地去忍受。亚
伯拉罕相信上帝高于道德戒律。信仰恰恰就是这种悖论,认为个别 (上帝)
高于一般,个别是有权能的,个别是不依附于一般的。所以克尔凯郭尔强调,
如果“孤独个体”不高于公众,上天不高于世俗,“有限”不变成“无限”,
个人的信仰不战胜道德戒律,信仰就是不可能的。
克尔凯郭尔认为,在人生的各阶段中,自始至终伴随着对于不可避免的
死亡的恐惧。恐惧是与死相通并与上帝相接的存在状态。当人处于痛苦、恐
惧、孤独、绝望的情景下,就会鲜明地体验到上帝的力量和存在,并由此而
达到自己的真正存在。
克尔凯郭尔所描述的人生道路的三阶段在程度上是有所不同的。从美学
阶段到伦理阶段最后到宗教阶段,越来越高级。但是这三个阶段不同于黑格
尔的三段式,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完全是主观的、突然的、是由个
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选择和决定的。选择就是中断在两者之间的摇摆而
作出的决定。克尔凯郭尔所说的选择,是指人的非理性行动,指人的主观意
志行为。这种选择是一种绝对自由和不受外物影响的、神秘的和突然的、积
极的和超理性的精神行动。这是一种通过“或此或彼”的方式而进行的一种
跳跃式的选择。
纵观克尔凯郭尔的全部哲学,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强调个人、每个一个
对自由存在的关注,以狂热的献身精神委身于一种生活道路,把人、个人重
… Page 52…
新置于生活的中心,把主观性、内在性、时刻都要作出决定等放在第一位,
并在重新肯定个人主观性的独立性和真理性时,把人类经验中诸如恐惧、战
栗、绝望、危机、理性的崩溃、信仰的飞跃这样一些方面再次呈现在人们面
前,而据此去分析人的困境,这一切就是克尔凯郭尔的基本思想。正是这些
基本思想和观点,使克尔凯郭尔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先驱。
3。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及其哲学思想
奥戈斯特·孔德(1798—1857)是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
主义的创始人、社会学的创立者。 1798年1月19日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
父亲路易士·孔德是当地的一个税务官,笃信天主教,母亲也是一个虔诚的
天主教徒。孔德自幼身体羸弱,患有严重的胃病和近视,外表丑陋,行动笨
拙,但智力发展却很早,学习勤奋。中学期间爱好数学与哲学的研究,从少
年时代就放弃了家庭的天主教信仰和保皇主义主张。 1814年10月,孔德
入巴黎工业学院学习,获得严格的科学知识教育,表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的
素质。 1816年因为参与学生闹事而被学校开除。此后,在巴黎研究数学、
经济学、历史、科学和哲学,靠教数学谋生。
1817年,孔德开始与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交往,成为这位老人
的秘书和合作者。孔德受圣西门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被称为后者的“精神
上的养子”。他把圣西门初步的、不成熟的实证主义思想系统化。他们两个
人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在理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于1824年由于著作
权问题上的争执而断绝往来。
1826年,孔德计划办72次讲座,讲授他的实证哲学。由于不幸的婚姻
和过度的劳累,他讲到第三节课时,发生了精神分裂而失常,被送进巴黎精
神病院医治一年之久。 1827年春,他曾从病院逃出,跳入塞纳河自杀,未
遂。这个讲座直到1828年又继续进行。自1929年开始,孔德把他的讲演稿
整理成书,名为《实证哲学教程》,全书共6卷,1830年出版第一卷,1842
年出版最后一卷,共花了12年时间。《实证哲学教程》一书的出版,标志了
他实证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这部著作不仅完整地表述了他的实证主义的哲
学观点,而且还表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是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
的出版,使孔德不仅在法国,而且在英国以至整个欧洲获得了声誉,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1844年,孔德与德·沃夫人相爱。后者于次年去世,他们未能结婚,但
是这起爱情对孔德后来著作中关于人道教的主张产生过影响。他于1848年组
织“实证哲学研究会”,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孔德在晚年倾向于神秘主义,
建立了一个以宣传仁爱、利他主义为宗旨的、教阶制的人道教。孔德一生几
次试图获得教授职位,均未成功。 1857年他患了癌症,初夏去郊外墓地悼
念亡友时又因天气陡变受凉而病情加重,9月5日于默默无闻中在巴黎去世。
孔德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共6卷,1830—1842)、《实
证主义概论》 (1848)、《实证政治体系》(共4卷,1851—1854)、《实
证宗教教义问答》 (1853)、《实证逻辑体系》(1856)等。
(1)实证哲学的基本理论
孔德是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正式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证主义(或实证哲
学)的人,因此,他被公认为实证主义这个哲学派别的创始人。
… Page 53…
“实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其原意是“肯定”、
“明确”、“确切”的意思。 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要
求知识的“确定性”和“实在性”,从而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形成鲜明的对
立。因此当时有人称实验的自然科学为“实证科学”,并称16世纪以来推崇
实验科学、反对经院哲学的时代为“实证的时代”。如圣西门在他的著作中
就说过,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的“实证”
一词显然直接来源于圣西门的著作。他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证哲学”,目的
是要表明他的哲学是以近代实验科学为根据的一种“科学哲学”。
①
孔德认为,实证主义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词中”。接着
他把实证一词解释为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有
机”、“相对”等意义。他认为这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的属性”,而实证
主义则集它们之大成。它排斥一切虚妄、无用、不确定、不精确、绝对的东
西,摒弃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东西。因此,实证主义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
现。孔德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必须限界于经验的范围之内。至于在经验之外是否有物质或精神存在,
以及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他认为是超越人的能力而无法认识的
问题,因而是毫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他认为,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就在于它只研究实在、有用的知识,而对那些关于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源
等虚妄的形而上学置之不理。在他看来,实证主义哲学由于坚持拒斥形而上
学的原则,因而它超出于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之外。“它满足并且调
和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敌对主张中一切站得住脚的东西,而它在这样做
时,就把二者都废弃了。”①
孔德所谓实在、有用的知识,是关于现象范围之内的知识。至于这些现
象的原因是什么,现象后面的本质是什么,事物的客观因果联系、规律性是
什么,他认为这些不属于实证知识的范围。他明确指出:“真正的实证的精
神用对现象的不变的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不管是近因还是第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