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嗣同认为,“日新变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他说:“天 

  不新,何以生?地不新,何以运行?日月不新,何以光明?四时不新,何以 

  寒暑发敛之迭更?草木不新,半缛者歇矣;血气不新,经络者绝矣;以太不 

                               ③ 

  新,三界万法皆灭矣。” 在他看来,天地万物无不变化更新,否则现象世界 

  的万有都会灭亡。人类社会同样如此,否则就会亡国灭种。他认为,欧美之 

  所以强大兴盛,就在于它们及时地建立了资本主义。日本由衰而兴是因为它 

  效仿欧美,实行了变法,而亚、非、澳洲一些国家沦为殖民地,是由于它们 

  死守古制而不改。 

        那么,这种“日新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谭嗣同把它归之于“以太之 

  动机”,即“以太”自我运动的契机。他说:“日新乌乎本?以太之动机而 

                                                                                     ① 

  已矣。……以太之动机,以成乎日新之变化,夫固未有能遏之者也!”他认 

  为,以太的运动引起了万物的生灭,万物的生灭引起了天地的日新、历史的 

  变化,整个世界都处在生灭发展变化之中。他还以电的正负两极来说明“雷” 

  的产生,试图解释宇宙万象日新变化的根源在于“以太”内在矛盾的“异则 

  相攻,同则相取”。他说:“独不见夫雷乎?虚空洞杳,都无一物,忽有云 



③ 《全集》,第291 页。 

① 《全集》,第331 页。 

② 《全集》,第460 页。 

③ 《全集》,第318 页。 

① 《全集》,第319—321 页。 


… Page 81…

  雨相值,则合两电,两则有正有负,正负则有异同,异则相攻,同则相取, 

  而奔崩轰■发焉。”② 

       我们可以看到,谭嗣同的上述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的内容,他看到了从自 

  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处在不断运动发展之中,并意识到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其 

  内部的矛盾对立。这是很深刻的。尤其可贵的是,在说明事物矛盾斗争时, 

  他吸取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在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时,已不局 

  限在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替换的范围,而是放在世界近代史的广阔背景中,放 

  在时代大变革的潮流中进行考察和阐明。这表明,谭嗣同在很大程度已超越 

  了中国传统辩证法的猜测性和素朴性。 

       但是,由于谭嗣同“仁学”本体论的唯心主义前提,使他未能把辩证法 

  贯彻到底,最终陷入了相对主义。为了证明“仁”之所以是世界的本质,是 

  永恒的存在,他提出了相对主义的“微生灭”说。在他看来,“以太”及其 

  所构成的现象界,始终处于“旋生旋灭,即生即灭”的“微生灭”状态中, 

  没有任何相对静止和质的稳定性。他认为,正是事物的这种“微生灭”,使 

  得事物的一切界限和差别都成为相对的,转瞬即无的。他说:“生与灭相授 

  之际,微之又微,至于无可微;密之又密,至于无可密。夫是以融化为一, 

                         ① 

  而成乎不生不灭。”这就是说,生灭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可以说没有差别, 

  生灭也可以说是“不生不灭”,它们可以直接同一。 

       在“微生灭”说的基础上,谭嗣同提出了“破对待”的观点。在他看来, 

  既然现象界的事物都是处于变易不居的“微生灭”状态中,一切差异和矛盾 

  只是相对的、暂时的,那么,差异和矛盾——“对待”也就只是虚幻的假象 

  和人为的概念 (“名”),即“对待”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人们主观妄生 

  分别出来的。他说:“对待生于彼此,彼此生于有我。”所以,“一切对待 

  之名,一切对待之分别,淆然哄然。其瞒也,其自瞒也,不可以解矣。”② 

  这就是说,因为人们存在着“我见”,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和观点看问题,于 

  是就被现象界虚假的对立所蒙蔽,而自相蒙蔽起来。于是,谭嗣同提出,只 

  要主观上不起“对待”,则“对待”当“自破”。显然,谭嗣同这种对差异 

  和“对待”的看法,是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其根本错误在于片面地强调 

  事物的变动不居,夸大事物差异存在的相对性,视“对待”为虚假,企图根 

  本超越和避开矛盾,将客观矛盾予以主观消解,去寻找永恒的实体。这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刚诞生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矛盾面前的软弱。 

       对于如何认识神秘本体——“仁”,谭嗣同提出了他的主观直觉主义认 

  识论。 

       在他看来,由于“仁”的本质就体现在现象世界之中,因此,要认识“仁”, 

                                                                           ① 

  就必须学习自然科学,“言进学之次第,则以格致为下学之始基 ;就必须首 

                                                                                       ② 

  先弄清“以太”的体与用,“学者第一当认明以太之体与用,始可与言仁”。 

  然而,谭嗣同又认为,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只能认识现象世界,只 

  能认识相对真理,而不能完全达到绝对真理——“仁”的把握。之所以如此, 



② 《全集》,第519—520 页。 

① 《全集》,第314 页。 

② 《全集》,第316 页。 

① 《全集》,第354 页。 

② 《全集》,第259 页。 


… Page 82…

  谭嗣同认为是人的感觉能力极其有限所致。他说:“仅凭我所有之五(指五 

                                                                     ③ 

  种感官),以妄度无量无边,而臆断其有无,奚可哉?”在他看来,仅凭五 

  种有限的感官不可能把握无限的世界,即使辅之以科学仪器也不可能;而且, 

  由于事物是“旋生旋灭”的,人的感官只能经验到事物的“已逝之影”,“已 

  逝之声”,而不能感觉到事物的真实情况,“其真形实万古不能见”,“其 

                            ④ 

  真声实万古不能闻也”。他还认为存在着人的“思力之所必不能到”的领域。 

  总之,谭嗣同认为凭借感官和“思力”去认识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样, 

  他就通过相对主义而陷入了不可知论。 

        既然人的感觉根本无法达到“无量无边”的无限世界,于是谭嗣同提出, 

  必须超越现象世界,抛弃感性经验,采取直觉主义的体悟,这样才能达到对 

  绝对真理“仁”的把握。他说:“苟不以眼见,必以耳闻,不以鼻嗅,不以 

  舌尝,不以身触,乃至不以心思,转业识而成智慧,然后‘以多相容’、‘三 

                                       ⑤ 

  世一时’之真理乃日见乎前。”即如果不用五官去感知,不用“心思”,只 

  要进入佛教唯识宗所谓“转识成智”的精神境界,直接去体悟,就可以一下 

  子把握绝对真理。他还认为,体悟了“仁”的真谛,也就是认识的终结,“业 

                                  ① 

  识转为智慧,是识之终矣”。这样,谭嗣同就完全陷入了佛教神秘主义的深 

  渊。在此,他主张用闭目塞听、杜绝心智的方式去体悟真理,无疑使认识成 

  了无源之水;他所主张的“一多相容”、“三世一时”的真理,是一种将矛 

  盾和差别主观消融的境界,没有任何客观性可言,实质上是杜撰出来的;他 

  强调顿悟作为认识的最后归宿,这不能不使他堕入唯心主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谭嗣同在知行观上极力主张“贵知不贵行”,否定“行” 

  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否定“知”的来源。他说:“吾贵知,不贵行也。知 

  者,灵魂之事也;行者,体魄之事也。”他把“知”和“行”割裂开,说“知 

                                                                      ② 

  亦知,不知亦知。是行有限而知无限,行有穷而知无穷也”。在谭嗣同看来, 

   “知”是属于灵魂之事,而灵魂不生不灭,可以通天地万物人我于一身,所 

  以说“知无限”;而“行”则属于体魄之事,而人的体魄必然要受到生死及 

  各种物质条件的限制,所以说“行有限”。他甚至异想天开地幻想将来世界 

  上会出现一种“纯用智,不用力;纯有灵魂,不有体魄”的所谓“灵人”, 

  就是“地球全毁”,也“一无损害”。这种荒唐的幻想,是他的宗教世界观 

  的必然结果。 

        总之,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是混乱矛盾的,其中虽然接受了近代自然科学 

  的某些成果,也有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法的因素,但在总体上还是唯 

  心主义的,而佛教唯心主义则是他的“仁学”体系的基础。 

         (3)严复的哲学思想 

        严复 (1854—1921),原名宗光,字几道,又字又陵,福建侯官(今闽 

  侯县)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7岁求师,11岁授学 

  于福建“宿儒”黄少岩,开始“治经”,学习富有探索精神。后因家境贫苦 

  而辍学(1866年),是年考取福州船政学堂(原名“求是艺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