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王夫差看见初战失利,有损军威,决定对“胥门巢”军法从事。经各将领劝解才免予处分,但免去其“上军大夫”职务,改派去指挥越军。吴王夫差重新调整部署,对上、中、下、右四军规定各自作战任务:
第一仗由上军主打。第二仗由下军主打。伯嚭指挥右军为预备力量。吴王则直接掌握中军支援作战。“胥门巢”指挥越军担任引诱齐军的任务。
吴齐两军于艾陵附近再次交战,“胥门巢”携带越军(不是越南军)向齐军挑战。
齐将“公孙挥”一看又是手下败将来了,当即奋勇出击,越军不战而退。齐军紧跟追击,吴上军迎上来接着厮杀。齐军元帅“国书”立即饬令“公孙夏”率部驰往增援,公孙夏则遭到吴下军的迎击。
齐国书遂把中军也全部投入战场(太早了,大败笔)。吴王夫差则保留中军主力,看见己方上下两军渐有支持不住对方三军攻击之势,招令伯嚭率兵驰援。齐军抽出部分主力,应付伯嚭。
吴王夫差乘齐军抽兵移动的时机,命全部钲锣齐鸣,金声四起(收兵的信号)。齐军一听,哦,鸣金收兵,吴军不打了。齐军斗志遂开始松懈。吴王夫差的中军主力这时才全员撒出,趁机从侧面实施出其不意的突然猛烈攻击(也够狡猾,从侧翼攻击也正是绝招,正点)。
原已苦战疲困的齐三军军,突然又遭受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吴中军主力强大兵力的潮涌似的夹击,上下惊恐,阵势大乱,失去斗志,虽有部分将领坚持战斗,也无力抵抗吴军急风骤雨的攻击,终于崩溃而奔散。10万齐国大军,除少数脱逃之外,全部被歼于战场。革车、甲盾,损失殆尽,光是被缴获的,就有800乘。
齐国将领“公孙挥”战死沙场(就是要拿捆吴国人头的),中军元帅“国书”及大将“闾丘明、公孙夏、东郭书、陈书”等被俘,后被吴军所杀;齐下军将“宗楼”下落不明,仅有上军将“高无丕”突围逃脱。
艾陵战役,吴军大胜。齐三军主将只有一人脱逃,其余军将与部将全部被歼,十万齐军,只有3%(3000人)侥幸以俘虏的形式苟活(齐人也够猛的,宁死不降)。吴军自损人数不详。“艾陵之战”,成为春秋以来列国间战争又一次规模最大而又最彻底的歼灭战,写下了公元前七世纪到五世纪初,最惨烈的一页,最惊心动魄的一页,至今读来让人哀惋无比。
吴军于此役全歼齐军,本应乘胜直趋临淄,攻克齐国都城。但是吴王担心楚国乘机从侧背进攻,因而不愿把主力军长久地停留于偏东的齐国,想适可而止。这样既可对齐国留有余地,又可取得其他诸侯国对自己的敬重。
于是主夫差动议和,齐相国“田常”借助外力解决政敌的目的已经达到,乐得安全收场,于是议和。(齐国“国、高”两氏本来是周天子委派的,此役过后,两氏将臣部署,为之一空。田常成了最大的赢家,从此独揽齐国政权,最终他的后代篡齐。)
这一切都源自于“子贡”的推泼助澜,“艾陵之战”具有典型的军事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色彩。
吴军凯旋而归,中原巴尔干卫、宋等国,表示对吴归服。吴军虽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但政治上却埋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
齐军失败之惨,为当时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中所少见。主要原因是齐军统帅只顾奋勇冲杀,不管其它,并且在初战获胜,就产生了骄傲轻敌情绪,只想怎么拿绳栓人家脑袋。其次是,当战况紧张时,齐军元帅“国书”竟不考虑全局,过早地使用预备队,把中军主力全部投入战斗。等到吴军精锐兵力由侧面迂回攻击时,无力扭转战局,以致全军覆没。
而夫差则表现得难能可贵。最初,附属于吴军的鲁、越军,战斗力脆弱,协同作战也不力,部分地导致了吴军的初战失败。所以当双方主力决战时,夫差并不震惊于上军初战受挫,而是及时地调整力量,把鲁军将领派去督战,越军将领“诸稽郢”,则干脆调为随从观战,越军只担负诱敌任务。说明吴王夫差知己知友,善于用兵(比当年“城濮之战”的子玉,子玉就是被这些面和心不齐的“友军”搞死的)。
吴王夫差在当时已具有先进的“预备队思想”,属于一种创先。双方战斗开始,“胥门巢”指挥越军,动作机敏灵活,诱使齐军上下两军被动出击。在战况呈胶着状况时,齐军将中军主力全部投入,吴王急令伯嚭的预备队挡住。齐军全部力量均已投入战场,而吴王手上仍然保持有强大的机动兵力(中军主力),把握全局,抓住战机,及时地使用机动主力部队,出其不意地由侧面猛击齐军,获得全面的胜利。
可以看出,在兵力部署方面,夫差错落有秩,区分为诱敌、接战和预备力量三种,自己直接控制强有力的机动主力部队,显示出高度的军事指挥艺术,完全突破了前人三军正面作战的陈规,把机动主力运用得臻于化境。使得在冷兵器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能全歼10万之众的齐军,而无脱漏。这不是常人和前人所能做到的。
夫差具有清醒的战略头脑 当吴军歼灭齐军后,他能冷静地控制战局的发展,断然止戈,主动议和。这既不结深怨于齐,又考虑和关照了楚、越两国可能从背后袭击吴国的危险局面,实为深谋远虑的一着。
总之,吴齐艾陵之战,由于夫差指挥得当,获得全面胜利,10万齐军除极少数逃脱之外,全部被歼于战场,丰硕的战果,远远超过城濮、崤战,鄢陵、柏举等历次大战,是战略上的巨大胜利。吴国从此成为中原一时之霸主。
吴王夫差确实是一位具有战略头脑,指挥果断,调度有方的帅才,没有这样的雄才,当初也不敢擒纵勾践,说先放了,他要造反,随时再灭之。直到这一阶段回顾,当初饶过越国,还不能判定为是否为失算。重要是要看今后的工作做得如何。
勾践吞吴七
伍子胥之死,是在“艾陵之战”之前,还是之后,已经说不清了。
确切的情况是,“艾陵之战”之前,夫差曾派伍子胥前去齐国出差,出差的目的未必是如某些古书所说的,去下战书,但至少负有打探虚实的任务。伍子胥的思路,为巩固吴国霸业着想,首先应彻底消灭越国,解除后顾之忧,进而图霸中原。而夫差因为成功得非常风顺,看不起越国人,对越国估计得太低,而一心火热要攻打东方大齐,收取无意义的虚名。伍子胥坚信,吴王释放勾践,纵虎归山,是豢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吴国必定亡在越国手里。于是他把自己的儿子,随同出差,带到了齐国,留在了齐国大夫鲍牧的家里,算是战前转移固定资产,托付给鲍牧照顾。
这件事情,成为伍子胥致死的直接原因。伯嚭趁机陷害伍子胥里通外国,说:“伍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忌,满腹牢骚,专爱唱反调。上次大王您伐齐,他就深以为不可,但是您打得很顺利,他耻于自己的预言落空,就心生怨望。现在您正式要大举伐齐(指“艾陵之战”),他犯颜强谏,阻拦用事,就是希望您打输了他才快意。您最终决定出征,他托病不行,并且把儿子托付到仇敌齐国。此人不得志于国内,就想倚托于诸侯,自以为是先世老臣,就心怀怨望,希望大王您早做处理。”
伯嚭的话,颇能自圆其说,夫差遂赐剑给伍子胥,伍子胥自杀。可是说夫差不是没给伍子胥机会,对于伍子胥的犯颜强谏,他是一忍再忍,伯嚭的谗言固然起到混淆黑白、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伍子胥之死,但据夫差在其它古书中“承认”:寡人亦恨伍子胥。一般上一朝的老臣,都会在下一代君主眼里变得讨厌,这大约也是一种代沟吧。伍子胥虽然一再强调灭越的重要意义,但说服力不强,也就是说,姑息越国,把它当作附庸对待而不加以除灭,未必就将招致什么灾祸。综观春秋历史,附庸是一种最常见的国际关系,没有什么错。楚国一直把陈、蔡作为附庸,时而灭掉它,时而又使其复国,都没有造成什么好与不好。倒是楚灵王灭掉陈蔡,反倒身受其咎,在陈蔡“独立战争”中被逼杀。
其实,吴国的问题在于,不论南服越人,还是北上伐齐,战争之余,一定要注意安抚人民和发展经济,否则国力耗损,元气大伤,最终将无力支持战争,甚至无力保家卫国。如果吴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即便先饶了勾践,勾践若再叛,伐灭之可也;没有经济实力,即使先开始杀了勾践,灭掉越国,也难免越国在未来的复国运动中快速“吞吴”。
伍子胥应该提醒夫差的是,节制私欲,爱惜民力,发展经济,因为夫差的骄奢淫逸,视民如仇已经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被认清和议论,蜚声在外了。
不管怎样,为了吴国贡献了毕生热血、青春和才智的伍子胥先生,在帮助先王阖庐夺得王位,五战及郢,西破强楚,南服越人之后,终于在吴王夫差手里含恨九泉了。临死,他要求,把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因为这是做棺材的最佳木料,将来吴国亡国的时候,要等着好些梓木用呢!(呵呵,说他“心生怨望”,确实不假)。
据说,在处理伍子胥的尸体上,吴王夫差也是下了功夫的。夫差把伍子胥的body,放在大锅里煮了一下(似不可信),然后塞在皮兜子里(却是事实),投放到长江中去,让它象个皮划艇似地飘走。伍子胥的眼睛则按照他的遗愿保留下来了(不是捐献角膜,作为医学科研使用),眼睛被挂在国都的东门,因为伍子胥说:“我要亲眼看见越人打破我们的家园。”(有也说法是,夫差怕伍子胥看见吴国破亡,所以把他包在黑不见亮的皮兜子里,投于长江而放逐于海,眼珠自然也不会往城门上挂了——自己给自己催死啊)
据说,伍子胥到了大海以后(以遗体的形式),灵魂并没有消灭,他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