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与教皇代表进行了公开辩论。路德认为,教皇并非上帝的代表,宗教会议
的决议也可能犯错误。这样,路德被罗马教廷认为不仅是反对教皇,还反对
整个教廷。不过,路德却得到广大人民,商人、骑士、农民、人文主义者和
贵族、僧侣的支持,一些诸侯也写信向路德致意,赞赏他反对教廷对德国的
剥削。
1520年路德连续发表了《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
比伦之囚》和《基督教徒的自由》三篇重要论文。这些文章表示了同罗马教
廷的公开决裂。
路德所掀起的反对罗马教廷的运动,使皇帝查理五世感到担忧。1521年
4月,查理召开沃尔姆斯帝国会议,要求路德忏悔。路德来到皇帝跟前,对
皇帝宣称:“我在这里,我别无选择,上帝护佑我,阿门。”这意味着他建
立了一种新的政治道德:自己的信念高于对权威的服从。路德被罗马教廷开
除出教,1521年的帝国会议也宣布他有罪,并成为通缉的对象。但是萨克森
… Page 39…
选侯弗里德里克把他保护起来,路德于是在萨克森领地的瓦特堡隐居,从事
《圣经》的德语翻译工作,以后这一德语版《圣经》在德国广为流行。
(3)路德派领地教会的建立
虽然1521年沃尔姆斯会议正式谴责了路德派,但路德教会还是得到许
多城市和一些诸侯的支持,皇帝查理五世正忙于欧洲事务,无法采取断然措
施来反对路德的宗教改革。这样,路德教会就进一步发展了起来。
路德的教会首先在萨克森选侯领地得以建立。1525年萨克森选侯智者弗
里德里克去世,他的兄弟公爵约翰继承了选侯位,在他的公国中建立了路德
教教会。新教取消了拉丁文的宗教弥撒,换用路德教的弥撒仪式。新教教会
取消了过去的主教制度,设一个宗教裁判所来领导教会事项。由两个神学家
和两个选举产生的执事为教会宗教裁判所的领袖,他们拥有聘请和撤换教士
职务的权力,并决定宗教崇拜的仪式和规定。这种形式后来在德国的新教区
中普遍采用,成为一种独立的、受地方政府领导的教会。宗教裁判所的人员
往往由地方政府或城市委员会来确定,从而保证了政府对教会的领导。新教
规定僧侣可以结婚,路德自己在1525年同修女波拉的凯瑟琳结婚。路德虽
然主张教会是信徒的组织,信徒享有全权任命和罢免自己的牧师的权力,但
他也认为世俗统治者有推进福音的职责。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遇到了天
主教诸侯和皇帝的反对,路德决定进一步放弃自由教会,主张教会严格服从
诸侯和政府。这样,在新教地区,教会实际上是由领地的诸侯来领导的,诸
侯甚至可以决定自己的领地中的人民应当信仰什么宗教。诸侯政府还为教会
提供经费,在德国新教区,诸侯和世俗贵族得到了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但
仍把教会的地产收入用于维持教会的开支和兴办教育。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宗教改革后,为个人和为死者做弥撒被取消,使得
教会的收入断绝;另一方面,诸侯领地的议会对诸侯的财政具有监督权,它
们责成诸侯把教会的财产用于教会。各地的议会都十分清楚贵族得到财产以
及这些财产的用途。由于物价的不断上涨,诸侯和贵族需要靠议会赋予他们
征税的权力,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让步。
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也激发了人民起来反对贵族的革命热情。在一些
地方,宗教改革运动变得激进。路德回到维滕贝格后,就发现那里的人们正
在进行更为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如没收教会财产。路德的老同事卡尔斯塔
特否认教育的价值,拒绝承认基督身临圣餐之中的教义,号召破坏圣像。比
卡尔斯塔特更加激进的是托马斯·闵采尔,他也是路德的朋友,但正在各地
呼吁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间天国。不久,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于1525
年在德国南部爆发,冲击了德国的封建秩序。随着德国农民战争的被镇压,
在德国掀起了一股反对路德宗教改革的势力。贵族指责路德支持农民进行叛
乱,路德则说是农民误解了他的宗教,他提倡的是服从世俗权威的领导,又
说宗教改革运动完全是精神的运动,而不是农民所理解的“物欲”的实现。
路德对农民所持的这种保守态度,又使路德运动脱离了人民革命运动,两者
… Page 40…
之间产生了裂痕。信奉天主教的北部诸侯利用这种机会,以萨克森公爵乔治
为首着手组建一个天主教同盟,以便反对新教改革。乔治联合其他天主教诸
侯,于1525年7月在德绍开会,正式建立了天主教同盟。
1526年6月斯邦耶帝国会议召开。在这个会议上,支持路德教的诸侯也
建立了一个联盟,并且还得到了一些信奉天主教的诸侯的同情。查理五世的
兄弟斐迪南大公代表他的兄弟,颁布了一个临时约法,规定在基督教会宗教
会议召开之前,每个诸侯可以对自己领地中的宗教事务负全部责任,这在实
际上承认了新教诸侯在自己领地中实行新教的做法。1526年帝国会议的直接
后果就是路德教会的领地化,路德派诸侯和大城市把帝国会议的决议解释成
法律上准许他们制定自己认为合适的教会章程。在这个决议的庇护下,路德
派领地教会迅速发展起来。
路德派势力的强大使查理五世和天主教诸侯不安。1529年2月1日,皇
帝查理五世召开了第二次斯邦耶帝国会议,皇帝自己仍然没有出席会议,但
提出重申沃姆斯会议反对路德派的立场的要求。由于参加会议的成员中天主
教诸侯是大多数,选举结果是皇帝的提议得以通过。支持路德教的诸侯成为
少数派,他们坚持1526年斯邦耶会议的精神,但他们的要求没有被通过。
他们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抗议书,从此新教便被称为“抗议派”。支持
抗议行动的,主要有萨克森的选侯约翰、黑森的菲利普、吕纳堡的厄恩斯特、
勃兰登堡—安斯巴赫的乔治、安哈尔特的沃尔夫冈和一些城市如斯特拉斯
堡、乌尔姆、康斯坦茨、纽伦堡、林道、肯普滕、梅明根、纳德林根、海尔
布隆、伊斯内、圣加伦、罗伊特林根、魏森堡、温德谢姆。结果,1529年的
斯邦耶会议成了天主教会讨伐路德派的场所,会议甚至规定可以在路德派诸
侯领地上举行罗马天主教的仪式,允许一切罗马天主教机关和修会享有以前
的权利、产业和收入。
自1529年起,抗议派诸侯团结在黑森诸侯菲利普身边,组建抗议派同
盟。1531年2月27日,他们在施马卡尔登开会,正式建立了施马卡尔登新
教同盟。这个同盟主要由黑森的菲利普牵头,成员有路德的支持者萨克森选
侯约翰、另外一些诸侯和不来梅、斯特拉斯堡、康斯坦茨等城市。由于路德
和慈温利在圣餐性质上有争论,施马卡尔登新教同盟排斥了慈温利派。1532
年新教同盟势力强大,对查理五世施加压力,迫使他对路德教采取了宽容态
度。1534年,在黑森的菲利普领导下,打败了帝国的军队,帮助路德派诸侯
符腾堡公爵乌尔利希恢复了在1525年失去的符腾堡统治权。在北部德国,
又有一些诸侯和城市倒向了路德派。
1540年黑森的菲利普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娶了第二个妻子,这使他名誉
扫地。其他的新教诸侯谴责他道德败坏,影响了新教同盟的声誉。由于菲利
普违背了德国的法律,现在查理就可以处置他。查理五世提出的条件就是要
他限制同盟的发展,可见这时新教势力的强大。1544年查理又召开了一次斯
邦耶会议,查理同意一切宗教问题应该在德国教会大会上解决,到时候允许
… Page 41…
路德派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1545年,在雷根斯堡召开了宗教会议,但会议
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新教和天主教派之间的矛盾。宗教战争一触即
发。1546年,查理得到了菲利普的女婿新教诸侯马瑞斯公爵的支持,与路德
派诸侯作战。起初路德派诸侯获胜,但在1547年,皇帝的军队俘虏了萨克
森选侯约翰·弗里德里克(选侯约翰的儿子),不久又俘虏了黑森的菲利普,
形势便出现变化,迫使他们不再反对皇帝。查理五世又迫使一些新教诸侯如
科隆的大主教回到天主教的阵营,另外一些新教的诸侯国也承认了查理五世
的权威。在这样的基础上,皇帝查理五世明智地采取宗教宽容政策。1548年
召开了奥斯堡帝国会议,查理颁布了一个奥斯堡协议,对新教的存在包括僧
侣可以结婚予以特许。新教的诸侯接受了这个协议,虽然还不是十分满意。
尤其是菲利普的女婿马瑞斯公爵不满意他的岳父被扣留,于是在1551年组
织了一个新的新教同盟,并且得到了法国的支持。这个新教同盟的斗争获得
成功,查理五世被迫释放了黑森的菲利普和萨克森选侯弗里德里克,并且颁
布了进一步的宗教宽容政策。以后查理五世厌倦了德国的事务,他把德国的
事务都交给他的兄弟斐迪南大公管理,自己移居尼德兰,德国的宗教改革运
动便告一段落。
宗教改革后,教会的性质有所改变,教会的财产被诸侯、贵族和城市瓜
分,牧师的职位对贵族来说就不再有吸引力了。
3。路德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