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火德宏基(第一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刘钧做事果决,英勇无畏。刘钧做了皇帝之后,命刘汉忠掌管亲军。随后又派出数路使节,一路北约契丹,继续交好。不过刘钧深知北汉军此次大败,与契丹坐视不救有直接关系,他只是不想与契丹为敌,佯为友邦,心里早就对他们又怨又恨。又一路通过海道潜抵江南的唐国,与唐主李璟相约,待时机成熟,南北夹击,共分州土。

  这李璟乃是南唐第二代皇帝,所占疆土自淮河以北直至南岭以东三十州之地,不仅有江南粮仓之富,且有淮北、湖湘一带的劲兵锐卒,无论从军事上说还是从经济上说,都堪称南方大国。不过李璟也是个深于谋算的人,他很有礼貌地接待了北汉使节,只与刘钧订下话语之盟,不愿留下片言只字。因为他深深知道,一旦周朝抓住他与刘钧联合的把柄,就会惹火烧身。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尽管他机关算尽,可宰相宋齐丘暗中受了刘钧使者的厚赂,竟冒着他的名义私下里修了一纸国书,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了刘钧的盟国。

  再一路跋涉蜀道,来到成都,与蜀国主孟昶约为兄弟。这孟昶自十六岁那年即皇帝位,至今已经二十余年,享国之久,为南方各国之首。蜀中乃是天府之国,粮谷丰足,再加上北有剑关、斜谷之险,以故二十年来没有兵患。虽然如此,中原的强兵劲卒也时常让孟昶忧心忡忡。他知道这些年之所以无人加兵于蜀,主要是因为中原各路帅臣互相杀伐,无暇顾及自己罢了。万一世出英主,想要保住全蜀,怕要费很大气力呢。此时刘钧欲与他结盟,并许以平定周朝以后以秦川为界,他觉得这倒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大好机会,于是接受了刘钧送来的帛书,封成蜡丸,交枢密使赵彦韬藏于枢府。

  三路使节先后回到太原,刘钧大喜过望。此时他又在谋划如何攻克周朝的内部。他知道周将虽然人数众多,但派系纵横,各拥众兵。柴荣新即大位,不可能把那么多老将玩于股掌之中。就拿高平之战来说,要不是赵匡胤、张永德等骁将奔突冲杀,怕是很难取胜。正因为如此,柴荣才不得不下狠心,一口气杀掉二十几员将领,这无疑是个敲山震虎之策。可是敲山容易震虎难,尤其是那些野惯了的猛虎,哪会轻易就被他震住!樊爱能做了冤鬼,何徽做了冤鬼,可贻误战机的李筠和各路将领,不是依然如故吗?他柴荣总不能把老将们都杀光吧 
 
 
?还有永兴军节度使袁彦,也是个桀骜不驯之辈,柴荣深知此人不好驾驭,才不得不重用赵匡胤、张永德等后进之辈。何不借此机会与周之宿将相交,成则为我所用,就算不成,也可以达到离间的目的,弄得周朝君臣将相上下离德,岂不是一石两鸟?于是刘钧又派出三路使节,一路到潞州说服李筠,一路往长安交结袁彦,一路赴凤翔贿赂王景。不想这一次刘钧颇为失算,李筠虽然秘密接待了北汉使臣,但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使节流连数日,无功而返。袁彦和王景那里更是不妙,两个使者都被砍了脑袋,悬于长安和凤翔的城门楼上。刘钧大为沮丧,也就暂缓了兴兵之想。柴荣闻知刘钧贼心甚炽,十分恼怒,于是命张永德率领两万多兵马由泽州北上,想再给刘钧点儿颜色看看。

  柴荣与张永德等人将北征方略安排停当,正想回后宫歇息,听得潘美求见,便宣他进殿。

  潘美跪在柴荣面前不肯起身,柴荣素来欣赏他的勇猛忠厚,说道:

  “潘爱卿何必如此,你且坐下,朕正有话要跟你说。”

  “愿闻圣命!”潘美这才起身,坐在柴荣斜侧。

  “朕不想让你随张永德出征,是因为另有使命。”柴荣目光久久没有离开潘美的脸。他说的这件使命已经考虑了数日,始终定不下派谁去最为放心,直到昨天,他才决定让潘美去完成此事。

  潘美急于请命,柴荣却不慌不忙,说道:

  “你在家中再调养数日,随时听候宣召。”

  潘美虽然不便再问究竟是什么大事,但从柴荣的表情话语中可以体会到,此事或许比北征河东更为凶险。

  大约又过了二十天,潘美觉得身体已基本康复。这一天他正与几个孩子玩耍,忽有宫中的人前来宣召。潘美连忙换了衣裳进宫,柴荣仍在偏殿中等他,潘美匆匆赶到殿门时,见尹崇珂已先立在殿外。尹崇珂与潘美都是大名人,算得同乡。这次高平之战他也参加了,而且立了功,只不过没与潘美在同一军中。

  “看座!”柴荣让二人坐在自己斜侧,殿中再无别人。

  柴荣从案上拿起两个折子,对两人说道: “这两件奏报,朕已经看了数遍。今天召你们来,你们也不妨看看,有何想法,尽管对朕直言。”说罢,将奏折分给二人。潘美与尹崇珂交替看罢,又恭恭敬敬地将折子放回案上。其中一折是西北秦州百姓的联名上书,言自后汉以来,秦、凤、阶、成四州被西蜀夺取,四郡百姓仰思大周皇帝的恩德,希望大周发兵收复,使四州百姓重沐雨露。另一份是长安百姓的上书,说永兴军节度使袁彦自到任以来,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一郡之内,民怨沸腾。奏本的末尾还说袁彦暗中与西蜀勾结,心怀贰志,有人看见他与蜀国秦、凤等州刺史经常往来,希望朝廷尽快除掉袁彦,免留后患。

  柴荣不紧不慢地问尹崇珂: “爱卿以为朕该怎么做?”

  尹崇珂应声站起,拱手禀道: “陛下,末将人微言轻,不敢胡说。如此军机大事,不知末将能效何力?”

  “人微可以变得不微嘛!”柴荣道,“只管讲,朕若以为你们人微言轻,就不宣你们来了!”

  “末将愿率兵剪除袁彦!”尹崇珂语气坚决。

  “朕现在已无重兵交给你,就算是拨给你几千兵马,就能除掉兵多将广的袁彦吗?”柴荣显然觉得尹崇珂的话不合心意,又用目光注视着潘美。潘美正在想柴荣为什么拿两个折子同时给自己看,略一思索,禀道:

  “陛下,末将以为,袁彦一介武夫,用他的兵去收复秦、凤等四州,而不让他再管理民政,才是上策。”

  “好!”柴荣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不无赞赏地说。“潘爱卿果然不负朕的苦心,变得越来越有心计了!”柴荣这些天来一直冥思苦想的,就是如何收复秦、凤四州,他既要把袁彦的气力用尽,又不想让他再称霸一方。柴荣深知袁彦生性凶悍,一般人很难制伏他,前些时的高平之战,命他率兵北上,他竟然敢于抗命,柴荣为此十分气恼,却又奈何他不得。凤翔节度使王景忠厚怯懦,不但无法挟制袁彦,反倒时时受袁彦的凌蔑。如今他要派潘美和尹崇珂两位年轻将领深入虎穴,说服袁彦用兵西蜀,使长安百姓暂得安宁,这叫做一箭双雕。只是此行非同寻常,必须由有胆有识者为之。他思来想去,才决定让潘美担此重任,尹崇珂作为副使。

  柴荣把草拟好的圣命交给潘美,说道: “爱卿此行关乎国家大计,稍有不慎,惹起兵变,使袁彦与西蜀合兵东向,大事败矣!”

  “谨遵圣命!”潘美朗朗说道。“只不知我二人究竟带多少兵马?”

  “精壮十人。”柴荣道。看着两个人都有些发愣,又说:“怎么,嫌少吗?你们想想,如果能以智取胜,十人足矣;真要是兵戎相见,就算带上几千兵马,也肯定敌不过袁彦老儿。”

  潘美知道此行全靠自己的胆魄和智慧了。但无论有多么险恶,他只能死生以之。两人拜别柴荣,稍作收拾,便带着十名骑兵向西而去。

 
 
 
  且说这袁彦早在先帝郭威镇守邺城的时候,就已是郭威帐下的军将。由于作战勇猛无畏,深得郭威信任,一次战斗下来,往往连升两三级。他比柴荣小不了几岁,也算是员老将了,惟其老,所以对年轻将领张永德、赵匡胤等人很不服气。郭威还在世时,他自请为永兴军节度。此地是汉、唐两朝京城所在之地,占八百里秦川之富,又且扼守西北,可谓举足轻重的所在。自到任以来,他越来越感到自己像个土皇帝,谁也奈何他不得。前几个月,柴荣调他北上截击北汉大军,他不愿损兵折将,为他人作嫁衣裳,故而稽留不行,以观柴荣如何对待他,看来看去,也没看出柴荣有什么能耐,这使他更加志得意满。他是条老光棍,却颇为好色,近来又命部下替他挑选美女,日日在军府中载歌载舞,饮酒取乐,全然不理会朝廷之事。

  这一天,袁彦又在府中观赏歌舞,左右还各有一个涂抹妖艳的女子为他斟酒。此人身材微胖,但不甚臃肿,浓重的双眉和拳曲的髭须使人一看便知是个久经沙场的武夫。他边饮边看着眼前的女子们长裾曳曳,彩袖飘飘,兴起之际,又不时将身边的女子搂过来嬉笑一番。

  一个小校悄悄来到他的面前,轻声禀报道:

  “有人求见大帅。”

  “谁?”袁彦把正搂着的女子松开,不耐烦地问。

  “是京城来的潘美和尹崇珂。”

  袁彦不知道尹崇珂是何许人,但潘美这个名字他近来常常听说,而且知道他是柴荣的亲信。

  “他们来长安干什么?莫非要找本帅的麻烦?真他娘扫兴,叫他们进来吧!”

  小校领着潘、尹二人走进来,庭中的歌舞并没有停止。袁彦见二人向他施礼,也没还礼,只倨傲地指着旁侧的椅子说道:

  “你两个坐,且看歌舞。”

  “袁大帅!”潘美没有落座,又朝袁彦施一礼道。“末将身怀圣命,还望大帅听末将说话!”

  袁彦乜斜着看了潘美一眼,不冷不热地说:

  “什么事这么急?这歌舞岂不中看?”

  潘美无奈,只好耐着性子坐下来。直到一曲终了,袁彦摆了摆手,舞女们才依次退下,而袁彦身边的两个女子依然没有离开。“讲吧,我的潘大将军!”

  潘美先向袁彦禀明来意,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