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年已经50多岁的伍德,真的长得很强壮,他身体的每个部分里似乎都积蓄着力量,包括他下颌上的胡子……在进行挑战之前,他总是习惯性地发出“嘿!哈!”的喊声,声音是从身体深处发出来的,就像是在唤醒他的力量之神。每次他发出喊声,围在他周围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女孩子都会忍不住发出惊呼和尖叫。所以,不要鄙夷强壮的身体吧,因为最起码,它能令女孩子为它尖叫!
而伍德,他以无比的自信,对全世界的人说:“我是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因为和任何人比起来,我能拉动、推动、举起更重、更大、更不寻常的物体。”
过完了他的50岁生日后,伍德就将目光转向了体能比赛的终极纪录,他决定向一艘远洋定期客轮发起挑战。这艘客轮是一个漂亮的庞然大物,它的名字叫“避风港”,它和它的名字很般配,因为它真的大到可以充当避风港了。它重达16000吨,足足有半个街区那么长。伍德要凭自己的力量不借助任何工具拉动它。
表演的日子到了。一条粗大的绳子连起客轮和伍德,人们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着。伍德开始发力,他“嘿!”了一声,拉动绳索。绳子绷紧了,但是,客轮纹丝不动。
人们在心里为伍德祈祷:来吧,开始吧,让它跟伍德走,让伍德拉动它,开始吧!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伍德做了数次努力,但他似乎遇到了麻烦,怎么也拖不动客轮。
也许,放弃也没什么,毕竟他还是没有对手的,他只是在挑战自己,即使拉不动客轮,伍德还是世界上最强壮的人。但伍德决心要把和“避风港”号的抗争进行到底。
5分钟过去了,客轮还是没动;10分钟过去了,客轮像是长出了根,深扎在海里;15分钟了,这次,客轮放弃了,它任由伍德将它拖动,并且,拖了22。5米的距离!
1999年8月23日,又有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被打破了。凭着他巨大无比的力量与永不放弃的信念,伍德获得了成功!
第三章 十大终极纪录超常记忆力冠军
还记得《雨人》吗?就是那部1988年获得了奥斯卡8项提名、4项大奖的影片。它通过不正常人的眼睛嘲讽“正常”人的生活习惯和秩序,幽默而发人深思。在影片里,达斯汀·霍夫曼凭着他那精湛的演技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观众们除了被影片里浓浓的手足之情感动外,记忆最深的,应该就是“雨人”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精彩表现了。
“雨人”自幼患严重的自闭症,终日沉浸在幻想世界中,他行为异常,被视为痴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他却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心算,记忆力超人。
对了,我们这里要说的是记忆力,我们的十大世界终极纪录里,有这样一位先生,他的过人之处和取得的成绩都是他的记忆力的功劳,他,就是我们的第六名,记忆冠军多米尼克·欧布利。
与“雨人”最大的不同是,欧布利没有患自闭症,他超强的记忆力主要源于他的刻苦努力和特殊技巧。而与“雨人”一样的是,他也被赌场拒之门外——幸亏他们这样的人只是凤毛麟角,否则,还有谁敢开赌场?
1999年,为迎接即将来临的新千年,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庆祝活动,在伦敦,举办了一次世界记忆力奥林匹克大赛。世界上记忆力最强的27位选手聚在一起一比高下。
比赛项目并不单一,包括有:记忆二进制的数字,记忆日文词典,还有记住众多的陌生人和他们的名字……
27位记忆能手各显神通,但毫无疑问,最引人关注的选手是45岁的欧布利,因为他正在冲击第六届世界记忆力大赛的冠军。
以前,欧布利从没有想过要刻意去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事情的起因纯属偶然:一天晚上,百无聊赖的欧布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枯燥的节目对他缺少吸引,于是,他一直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台,直到看到一个访谈节目,他停了下来。电视里的主持人在采访一个人,他能在三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于是,在这个晚上,因为这个节目,欧布利的人生发生了变化。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人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52个信息有机组合起来,是很奇特的事,而他也很好奇,想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到底如何。
他由此发现了自己的记忆力潜能。经过几个月的强化训练,欧布利从电视节目中受到的启示有了结果,他最终能在3分钟内记住40副扑克牌,而且只出了1个错。
太惊人了,是吗?连记忆力大师戴维德·赖维也赞叹不已:“他能在30秒内记住一副牌,他还能记住30、35、40副牌,他表演任何一种技能都让人眼花缭乱,不住惊叹。”
不知是不是受电影《雨人》的启发,很快欧布利就把他的小窃门带到了赌桌上,他成了赌场的祸星!但是好景不长,赌场很快就发现:他每次赢钱绝非仅仅是他的运气好。这一事件的后果就是,现在英国的任何一个赌场都不让他进入了。
1991年,欧布利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奥林匹克记忆大赛,和世界上顶尖的记忆力大师们一争高低,他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欧布利最强的优势是记扑克牌,那么他是如何记忆的呢?我们能否练到和他一样呢?来看看他的技巧。
首先,他把每张牌都想成了一个人,然后借助想像记住他们的顺序。比如,黑桃10就是达德利·穆尔,因为他曾在电影《10》中出现过;而K可以是萨达姆,所以对欧布利来讲,这就像你必须记住的一些代码,一门语言一样,只要记住52个元素就行了。窍门说破了就这么简单。
冠军永远会面临挑战,欧布利也一样。但对挑战者而言,欧布利更像是他们的一个模范,而非竞争对手。在1999年的迎接新千年伦敦记忆力大赛上,一个叫张于的10岁神童,要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记忆方式向欧布利挑战。
这场精彩激烈的记忆大赛中,两位顶尖强手终于会面了,但姜还是老的辣,最终,欧布利第六次赢得了记忆力冠军的称号。
张于输了,但他还将继续挑战,他承认欧布利真的很优秀,他也希望在以后几年中,能再有机会和欧布利竞争。
欧布利赢了,他还将继续接受挑战,他了解人们的心理,人们会想:既然他能做到,或许我们也同样能做到。他谦虚地认为,他所做的只是人们都在追求的一种智力标准而已。
他终究是冠军,是人们的榜样和对手。
如果大家要选一个项目来挑战世界纪录,那就选记忆力挑战吧。毕竟,它不用你受皮肉之苦,而且,即使与冠军无缘,最起码,你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那总不是一种损失。
第三章 十大终极纪录高空钢索横跨长江的行走者
接下来会出场一位能在钢丝上行走的高手。
每年,我们都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高空行走者们的消息,高楼、河岸、山峰……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舞台。成千上万的人仰视着高处的行走者,为他们感叹,为他们惊呼,为他们的危险捏着一把冷汗,为他们的跨越长舒一口气……
而身在高处的他们心里想着什么呢?要知道,对大胆的他们来讲,要想打破世界纪录,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成为高空走钢丝的最佳特技演员,要么就是一命呜呼。
有这样一位高空行走者,他被称作最勇敢的人,可他坦言:“我很害怕,真的,我真的吓坏了。”他就是从高空钢索上横跨长江的杰·考克瑞。
考克瑞是公认的世界顶尖级高空行走大师,他被戏称为“空中行走之王”,从七岁时第一次看到马戏团的走钢丝表演,他就深深地迷上了这个行业。
在童年考克瑞的心中,那些在钢丝上表演的人简直和能在天空飞翔的天使一样神奇。他于是对母亲说:“我长大了就要干这个。”他母亲吓坏了,用手捂着脸说:“噢,不,不行!”考克瑞说:“行的,可以。”
孩子的童年总有无数梦想,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梦想就会渐渐破灭,而能将童年梦想作为终身事业的人,是非常少的。在考克瑞的母亲以为考克瑞已经忘记了自己儿时的愿望时,14岁的考克瑞悄悄跑出去参加了马戏团!
很快,考克瑞就脱颖而出,让所有的人都惊叹不已。他像一个天生就该在高空行走的人,人们每次看到他在钢丝上行走和表演,都会不由自主地把他当成空中的精灵。
但是1965年,考克瑞的事业却险些画上了句号。在遇上了一次破旧的高塔倒塌事故后,医生告诉考克瑞,他再也不能走钢丝了。
有漫长的4年时间,考克瑞在舞台上消失了。
这4年里,考克瑞配合医生做着身体恢复。在治疗初期,他几乎不能行走。那段时间,他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翻看自己表演时的照片。后来,他可以下床和出门了,他去报考了工程学的硕士。他发誓以后要亲自负责自己的表演设备。这让他放心。
然后,在1970年,考克瑞重出江湖。但这一次,他不是在马戏团了,他要做更惊人的事情——走过多伦多的两座高楼!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考克瑞依然觉得有趣。那时,有人找到他,对他说:“考克瑞,你敢在两座楼间走钢丝吗?”他立刻回答说:“当然,没有问题。”他当时以为是穿过街道的4、5层高的楼房,可对方告诉他是两座50层的高楼,当时,考克瑞看着那个人,冲口而出的话是:“你在开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