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74-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敝苤螅暮SΩ霉橐唬苯袷ド险硕衬眨裕桓掖诩依铮Р∏巴婕荩鲎徘袄凑偎母唢G,高颎手拿皇上的圣敕。李德林感激涕零,草就平陈十策,交付高颎带去给杨坚。总算消除了君臣之间的一丝嫌怨。说起那嫌怨,李德林暗自悲伤,想自己经历北齐、北周直至建隋代周的坎坷经历,无一朝代的君主对待他不够意思,自己也是忠君事主,他硬是凭自己学富五车辅佐了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的皇帝,除了受奸臣的打击迫害外,还没有哪朝哪代的君主对自己大发肝火,怎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像文帝这样的一代贤君身上呢?“前辈,家父确实嘱咐过犬子到京城要拜访同乡李内史令,适才听前辈猜得晚辈是博陵崔氏之后,莫非老前辈就是……”年轻人似有疑惑地定眼看着李德林思绪万千:堂堂开国功臣怎么会仅仅位居内史令这样不显山赫水的官职,徒有京官的虚名罢了。    
    “好了。后生果然聪慧,你父崔仲方身体可好?”李德林幽幽地叹了口气,随口说道:“刺史一官确实有些委屈他了,仿佛猜透年轻人的心思似的,李德林说:“国家正处在用人之时,你也是年轻有为,回去之后,代我向你父问好,至于你说的什么献策,暂且莫提,到时候,我再去信,好钢用在刀刃上,现在,依我之见,还不是时候。”李德林呷了一口香茶,“今日会面纯属巧合,你且回去吧,要不可留在京城多赏玩几日,或者上我家,如何?”    
    “不劳前辈了,晚生这就回去,只是……”年轻人略一迟疑,起身离桌,转身对酒楼堂官道:“这老者的账都记在我的名下。”说着从怀中取出三两纹银,“晚辈这就回去回禀家父,暂缓计议。”年轻人搀着李德林慢慢步出聚英酒楼。    
    “不是老朽不让你父显示才能,实在是还不到时候,你知道,当今皇上近日忧烦正盛,弄不好,会火上浇油,你回去之后,就说老朽之所以阻止,特别是还没见着你父的奏折,因为老朽知道,你父为人直率,又是和当今圣上有同学之谊,说话锋芒毕露,难免挂一漏万。”李德林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道:“这是老朽在去年写的伐陈十策,已给圣上奏明,却并未见有何动静,交与你父,告诉他,要想使圣上痛下决心,还是要师从‘佛事’为妙。”    
    李德林说得不假。杨坚之所以搁置了李德林的“伐陈十策”,关键就在于阐述利害时,少了天意。这位燕赵奇士中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对任何问题都洞悉三分。    
    “晚辈谨记。”说着,这位年轻人接过仆从递过来的马缰绳,翻身上马,拱手向李德林告辞,“老前辈保重身体要紧。”    
    此时的李德林轻掸肥大衣袖上的灰尘,望着澄澈的天空,忽然一阵凄寒泛身,他哆嗦几下,耳中听得后面锣声清脆,一队青衣乌皂、精短打扮身的家丁一路呦喝着走过来。行人纷纷往两旁闪去。李德林回头一看,暗自郁闷,他只是瞟了一眼就知道是内宫总护卫李圆通,不用说这是去护宫的,由殿前侍卫到内宫总管,这个黑小子越加得势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杨坚家里的奴才都品在二等了,我们这些开国老臣真得不中用了。早知如此,当年何必要再现江湖呢?不如就站于云端俯视齐、周变化,可耐不住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弱点,为杨坚精心筹划了称帝代周的计谋:如羽毛未丰时的韬晦之术;为了笼络北魏皇族,建议任用不知名的御前护卫长孙晟,是啊,如果没有长孙晟,伐陈谈何容易,为了团结关西陇东的一带贵族、地主,建议重用李穆,直至今天的伐陈十策。可为什么文帝杨坚愈来愈在朝上用斜眼瞧我,内史令不能参与政事,还做哪门子官?    
    “皇上驾到!”李圆通一声中气十足的呼喊,震得殿东南角两株白果树上的乌鸦“呱、嘎、呱、嘎”地飞去,声音刺耳。    
    文帝杨坚气宇轩昂,由宦官导引,缓缓地坐在雕龙檀香木制的宝座。尽管刚才几声鸦鸣,使他眉头一皱,但随即被文武百官齐刷刷地北面朝拜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又唤起了精神,“众爱卿,平身——”    
    两厢文武将相分列入座后,杨坚探身垂询,目光直射高颎:“独孤公,你刚从南方回来,还吃得消长安的寒气吗?”独孤是高颎的赐姓,高家父子与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极为亲密,于是,独孤信在世时即视高颎为子侄辈,常呼之为“独孤儿”。由于这一层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即使在杨坚称帝后,也对他敬爱有加。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取代高颎的职位——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爵时,高颎为开国郡公,属从一品。称病在家的李德林之所以郁闷忧烦,原因有这么一层。同为肱股之臣,厚此而薄彼,虽说内史令已是三品官位,但这和个人功绩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了。高颎在入朝时,没有见着李德林,正想着退朝后要去李的府宅探视,听到皇上的垂问,便脱口答道:“臣没感到有什么不适之处,倒感觉民风差异甚大。”


第二部分第27节 听凭皇上调派

    “不妨说来听听。”杨坚朗声道。    
    “臣初去时,也曾追寻些南方燕语莺声、雾岚朝霞。只是军务繁重,实在没有片刻闲暇。臣是去统筹节制我们的江北军队不可以滋扰南陈的境地。一江之隔,虽说是陈的天然屏障,却是我们的通天之途。隔三差五总有南方的军卒凫水过来,讨要些吃的,看他们刀兵剑戟锈迹斑斑,面黄饥瘦,可怜戚戚,就给他们一些白面馒头。足见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一番调侃的话,说是满朝文武个个喜气洋洋,连杨坚也含着笑意。“这么说,朕定要拯百姓于水火之中了。可是,朕自即位以来,一向本着隋陈友好的姿态,只是因那陈后主似乎永远不想同隋建交,互通友好,朕气不过,才让你去节制水陆军统,做做样子。”说到这,杨坚眉锋一挑,“可是,自大隋立朝以来,本想通好,四次派遣使臣与之联络,可那陈后主竟然只派一次。更可气的是,众爱卿,大家都应记得,开皇五年,陈将湛文彻竟敢冒犯朕的和州,屡次滋扰朕的太平百姓,还有那陈后主在回复朕的诏书中,竟妄称他的半壁江南‘宇宙清泰’,这‘宇宙’二字岂是他能称得了,还诡言‘清泰’?”    
    群臣顿时在下面嘁喳不休,个个义愤填膺。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杨坚巡视群臣,不待话音落定,早有一员武将走出行列,跪倒金殿之下。杨坚一看知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将才。    
    此人叫杨素,还是在北国武帝时,杨素跟着周武帝平齐便是帐前先锋,与宇文宪攻破北齐晋州。身先士卒,血染战袍,连砍北齐三员上将,名震漠北。后来,齐后主率大军反攻,杨素与十几名骁将带三千军士与齐后主的二万大军决战于鸡栖原,直杀得三进三出,横尸上万、血流成河,是杨素一箭射中后主坐骑,后主摔于马下,杨素大喊一声:“齐后主被射死了!”齐军方才乱了阵脚大败而归。灭掉北齐后,杨素又随上柱国王轨大破陈将吴明彻,又随韦孝宽攻取陈朝淮南之地。建隋后,杨素多次表忠,加上勇武过人,胸有谋略,杨坚拜他为信州(今在四川奉节)总管。“皇上,臣有一言,那就是依我大隋的兵力能够伐陈,并一定大获全胜。”杨素侃侃而谈,“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我大隋基业稳如磐石,四海一统,只缺江南。那陈后主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忠奸不辨,只知搜刮民脂民膏,民心盼望大隋伐陈,如果真举事,当是催枯拉朽,势如破竹。长江天堑貌似屏障,实则纸糊一样,只消我大军一到定能崩溃瓦解。南陈军士军心涣散,人不思战。仅臣在奉节就收容南陈士卒好几千名。”此言一出,大殿又是一阵骚动。杨坚不声不响,两眼死盯着杨素,内心有所不悦。    
    眼明心快的高颎,忙从背后扯了扯杨素示意他止住言话。杨素茫然回头,看到高颎的眼色,心下疑惑。    
    “杨总管刚才所言,确实精辟入里。”高颎先替杨素圆了圆场,“只是有违圣意了。”杨素心中一顿,后背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暗想,我只不过是回京复命的,我还有诸多功绩没摆出来呢,哪能就说成违背圣意呢?    
    高颎看了出来,他是何等精明,何等才学。他知道,当今皇上伐陈的决策已经铁定了。这里面,还缺些什么佐料,就像炒一道可口的饭菜一样。伐陈是大事,但要做得既光明磊落,赢得政治上的高分,又要精于心计,求得军事上的突然。如果失去两条中的任何一条都不是上上之策。    
    “皇上,杨总管在奉节时,确实为伐陈想了不少主意,如那五层高的战船,配以五十尺长的拍竿,威力无比,虽说杨总管只要兵出蜀地就能慑敌胆飞魂散。有道是,上兵伐谋呀。”高颎一番话说得杨素茅塞顿开,他忙向杨坚叩首道:“臣不知皇上谋算似海。”    
    杨素所言的杨坚的谋算实际上是放回俘虏,拒绝投降,做出一番不想伐陈的假态,令陈后主彻底麻痹,彻底放松警惕,早在开皇二年,杨坚就摆出伐陈姿态,但同时又作好谈判修好的准备。陈宣帝病逝时,杨坚还派专使入陈吊唁,宣布“礼不伐丧”,停止军事行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北御突厥争取一个相对平稳安定的环境。任何克制忍让都有一定的限度,都是为当时情形所定。弹指一挥间,八年过去了。江南的那块沃土是该向大隋进贡了。杨坚表情坚毅,扫视两班文武,这些都是忠臣良将啊。    
    看到黑塔似站立的贺若弼,少年慷慨、有大志,什么大志?不就是继承父志荡扫江南吗?贺若弼,你这个吴州总管(今江苏扬州)是干什么的?就是担负起平陈大任啊,你确实应该记住你的父亲贺若敦临死遗言:吾必欲平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