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一个人不了解死亡时,生活会非常烦恼。如果我们的身体真的属於我们,就会听从我们的命令。如果我们说:“不可以变老。”或者说:“我不许你生病。”它会听我们的吗?不,它毫不听从,我们只是租这栋房子,而不是拥有它。如果我们认为它是属於我们的,当我们必须离开时就会感到痛苦了。而事实上,根本没有一个永恒的自我,没有一样坚固、不变的东西是我们可以掌握得住的。
佛陀对胜义的真理和世俗的真理做了区分。“我”的观念只是一种概念、一种约定俗成的。如同:美国人、泰国人、老师、学生,都是约定俗成的。根本没有“人”的存在,有的只是地、水、火、风──暂时组合的元素罢了!我们将这个身体叫做一个人、自己,而事实上根本没有“我”,只有“无我”。要了解无我,你就得禅坐,如果你光用思考的话,你的头会爆炸的。一旦你打从心中领悟到无我,生命的重担就会解除,你的家庭生活、工作,每一件事都将会轻松多了。当你超越了自我,就不会再执著於快乐。而当你不再执著於快乐时,你才能开始真正的快乐。
地下水
“法”不属於任何人,也没有拥有者。世界生成时,它就存在世上了;然而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对那些寻找它的人,它总是不动地、无止尽地存在,就像地下水──不论谁掘井,都会发现。然而,不论你是否掘井,水永远都在,在所有东西的下面。
在我们寻找佛法时,我们找得太远了,找得过头,忽视了根本。佛法并不是远到必须用望远镜来看才能获得的。它就在这里,最靠近我们,我们真正的本质,我们真正的自我──无我。当我们领悟这个本质,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任何麻烦。好、坏、乐、苦、光明、黑暗、自我、他人,都是空无的。如果我们明白这个本质,我们旧有的意识就会死去,进而达到真正的解脱。
我们练习放下,而不是去获得。但是,在我们能够放下身心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的真实本然。於是,舍离自然会生起。
没有一样东西是我,或是我的,这一切都是无常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说涅槃是我们的呢?因为那些领悟了涅槃的人,是没有“我”或“我的”的概念的。如果有的话,就不能领悟涅槃了。虽然他们明白蜂蜜的甜味,他们不会想:“我正在尝著蜂蜜的甜味。”
佛法之道是要继续保持往前走的,但是真正的“法“是没有前进,没有後退,也不是静止不动的。
佛陀的喜悦
如果一切都是无常、苦(不圆满)、无我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注视著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水的人,如果不希望河水流动,不希望它照著它的本然不断地改变,他必将痛苦不已。另外一个人了解河流的本质是不断地改变的──不论他喜欢与否,因此他就不会痛苦。去明白生命如这流水──欢乐的空、自我的空,就是去找寻稳定和苦的解脱,寻找世间真正的安宁。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问道:“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我们是为了什 而出生的?”我没办法告诉你们。为什么你要吃东西?你吃东西是为了不需要再吃任何东西了;你出生是为了不再出生。
论及事物真实的本然,它们的空或无,非常困难。听了这些教导之後,我们必须展开方法去理解。
为什么我们要修行?如果没有为什么,那我们就是在平静之中了。忧伤是无法追随一个如此修行的人的。
五蕴是杀手,执著身体,就会去执著心;反之亦然。我们必须停止去相信我们的心。用戒律和内心的宁静来增长抑制和相续的正念。然後,你将洞彻快乐和不快乐的生起,也不会跟随它们。了解所有的状况都是无常、苦和空的。学习冷静,在这样的平静中将会产生佛陀的“真正的喜悦”。
捡起芒果
当你有了智慧,在接触到感官的对象时,不论是好坏,快乐或痛苦,就像我们站在树下收集果实一般。有人爬到芒果树上为我们摇芒果,我们只须在芒果之中挑选好的与烂的,而不必浪费力气,因为我们不须爬到树上去。
这是什 意思呢?所有的感官对象(外尘)正带给我们知识,我们不须去添加什 世俗的八风──得与失、誉与毁、称与讥、乐与苦──它们是自己来的。如果你的内心已经增加了平静和智慧,你就能够好好享有捡拾和挑选的喜悦。
他人所称的好或坏、这里或是那里、快乐或是痛苦,都使你大为获益,因为已经有人爬到树上去摇芒果,你没有什么好担心害怕的。
那八风就好像从你头上掉下来的芒果,运用你的专注(定)和平静去观照、去采集,知道哪些水果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就叫做智慧、内观。不必去使它生起或创造它。如果有了智慧,内观就会自然地生起。虽然我称之为智慧,但其实是不须要给它名字的。
永恒的佛陀
本来的心如同纯净、清洁的水,带著最甜美的滋味般闪烁著。但是,如果心是纯净的,我们修行就此结束了吗?不是的,即使心是纯净的,我们也不能去执著它。我们必须超越所有的相对,所有的观念──善、恶、净、不净。我们必须超越自我和无我,超越生与死。认为有一个自我去再生,真的是世间的麻烦。真正的纯净是无限的,无法触及的,超越所有对立和创造的。
我们贩依佛、法、僧,这是每一个出现於世间的佛陀的传承。这个佛陀是什
?当我们用智慧之眼去看,就会了解到,这佛陀是永恒的、不生的,无关於任何的个体、历史、形象;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基础,是如如不动心的真理的领悟。
所以,佛陀不是在印度觉悟的;事实上,他从来没有觉悟,从未生,也从未死。这永恒的佛陀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我们常住的地方。当我们贩依佛、法、僧,世间所有的事物对我们而言,都是解脱的。它们变成我们的老师,宣说著生命真正的本质。
未敲的锣
在别人看来,在这世界上修习禅坐,就有如一个从未被敲打的锣,不曾发生任何声音一样。他们会认为你没有用、疯了、失败的,但实际上,事实刚好相反。
真理总是隐藏在虚假之後,“常”总是隐藏在“无常”之後。
後 记
阿姜 查在最後几年的生命里,由於重病的缘故,长年卧病在床。在这段期间里,一直是由他的弟子(比丘)们细心照料,他们对於有机会为曾经如此耐心及慈悲地教导他们“道”的老师(师父)奉献,感到非常欢喜。虽然阿姜 查已经无法再说话或行动,但是,他却不曾停止教导过。为了要让读者对这点有些了解,我们收录了一篇阿姜 查的一位弟子,述叙他在照料阿姜 查那段时光的文章选录。
我很喜欢凌晨的轮值时段,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夜班,因为我可以独自跟师父在一起。凌晨两点到大概五点左右,似乎是师父睡得最详和的时候。接下来,便是最忙的时候,我们会依日期而定,安安静静地清扫房内的某一局部,然後将一切准备就绪,於五点三十分唤醒他,帮他净身和做些运动。再来,如果气候和他的健康状况允许的话,我们会扶他到西方人供养的椅子上坐── 一张非常高级的英国进口椅,它除了晚上不会自己放到一边以外,什么功能都有。我曾见过他们以前为师父做的轮椅,但是,那是张独一无二的椅子。
在看护中蕴藏了一种强烈的尊敬与慈爱的照料之心。虽然师父已卧病多年,但他却没有背痛的病疾。比丘们说,前来拜访的医生及护士对於师父良好的皮肤状况大感惊讶。照顾他老人家的比丘从不曾在房间里吃或喝任何东西,或睡觉。而且很少谈话,通常只有在交待下一件照料的事件才说话。如果要说话的话,也是以轻声细语的方式来传达。因此,这里不仅是一间我们照顾他的病房,实际上也是间寺院。
一位年长的泰国法师问我,跟师父在一起的感受如何。首先,说明我对能有如此机缘的感恩心情。他说:“那你的感觉如何呢?”我回答说:“有时觉得很欢喜,有时则否。”我暗自明白这将是一场对“法”的讨论。他继续说,人们对於师父现今的状况有很多误解。
事实上,这只是“蕴”在进行其某个阶段罢了。他说:“实际上,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让它去,让它(他)死去。但,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人们会批评的,他们会误会并认为你没良心,而且残酷无情,所以才会让他死去。就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照料他,而这也没错。”他继续说,我们对事物有这种认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依然执著於我们的见解和观念。但它们都是不正确的,它们存有“自我”的恶臭。他说,师父曾在慈悲观的修行上下很多功夫,所以人们如此地被他收摄──可是,这是要有责任的背覆的。他说:“对我而言,我比较倾向定、静,所以没什 责任,比较轻松。”
最後一天早上,当我到师父的茅蓬时,他正侧卧著,我於是坐著面对他一段很长的时间,我向他发出慈悲和感恩的心情,表示对能有如此大的福报跟他在一起,听闻他教导的喜悦,以及对它的珍借,并将他融於我的生命中。早上飞快地过去,我静静地坐著,看他安详地沉睡著,想著能利用如此特别的时间有多好。他带给的讯息是:视它(他)为无常、苦、无我的。这就是导引我们超越的教导;就是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