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杰仁波切给西方科学家的解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非完全无视于他所要帮助的那些众生。尽管藏传佛教中对于报身形体的解释各派稍有不同,许多早期的西藏学者认为报身只是一种为了利益众生的显现。这是从他人的观点来得到见证的形体,只是个相对的显现。

  凡瑞拉;那么未受到文化影响而有中阴现象的情形,又该怎么说呢?这些文化现象是否有一个基本的架构?

  法王:有关中阴状态看到寂静与忿怒外相的本尊(中阴文武百尊),这种特别详尽的描述,完全是针对遵循藏传佛教宁玛派法门的修行人而言。因此并非所有西藏人都必须会在中阴状态经历到相同的视觉模式。

  彼特: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是身为恐惧死亡的西方人兼科学家,一直想问的私人问题。这几天来,听了许多讨论佛教的死亡观,觉得很合逻辑,也给我一种慰藉,然而还是心生怀疑,毕竟我是科学家。我应该要把琼说的濒死经历当作是更加相信佛教死亡观的证明,还是她说的纯属中立意见,与佛教的死亡观并无关联?

  法王:(开怀大笑。)这得要您自个儿去弄清楚喔!请继续探索。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可把自杀的现象看成人为了脱离困境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牵涉到我们是否认为自己只有一生、或是还有来世。如果一个人只有一辈子,那可十分简单:当生命真的无法再承受时,你就做你想做的。这其实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我想正是因为人类有许多不同的心智习性,所以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宗教与哲学。重要的是去找到适合你个人、与你自己相符、能被自己消化利用的东西。

  尾声:省思

  我们学到什么?

  在整个研讨会中,大家各自表达看法,获得丰富的成果与交流,促使我们得以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有两个主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濒死经历以及区分不同程度的微细心。奠基于神经学的清明梦与死亡阶段对话交流,也特别具有启发性。
  研讨会交流中,我所观察到最叫人意外的事情,也许就是杰仁波切对濒死经历的西方研究所抱持的质疑态度,他似乎是在说西方研究的方向错了,触发这些纪录与一连串事件的外伤与休克,并不符合几世纪观察所得来的自然死亡过程。再者,他认为品质不一的实验内容也间接表明濒死经历完全不同于死亡的阶段。对于把濒死经历纪录当作预示自己死亡景象的西方人而言,他的想法无异是个警钟。此次研讨会的发现,强烈表示佛教传统可以对这个领域当前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而西方对于濒死经历的研究方法也须重新整体评估。我并不是说西藏传统对濒死经历的观念必然是正确的,而是他们广泛的经验,强烈证明了西方研究的判断可能太轻率。
  杰仁波切对于死亡提出的特殊学说,也让我们可以深度探讨微细心这个议题。他的学说指出了西方人所谓的意识“难题”。心识的微细层次是先于个人的,亦即其重点并非在个人身上。因此,从西方人的眼光看来,意识是一种二元论,而且很快就会消失。然而我们从研讨会的经验得知,我们不可认为这类学说轻如鹅毛,因为只要加以适当诠释,便可大大帮助我们了解一般意识与死亡之间各个转变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微细心的这些层次并非纯属理论,而是根据真实经验描述出来的,值得让任何声称相信实证科学的人加以注意与尊重。它可能会成为重要的科学方法,而这是杰仁波切所乐见的。
  我认为这个议题会更有深度,因为若想了解微细心的层次,必须要有持续、严格与合宜的冥思(禅修)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现象唯有对愿意进行这些实验的人开放大门。需要某种形式的特别训练才能得到新现象领域的第一手经验,并不叫人意外。音乐家也需要特别训练才能够即席表演爵士乐。然而在传统科学上,这类现象依旧是隐而不显,因为大部分的科学家仍然避免对自己的经验做任何有系统的研究,他们不使用冥思或其他内省方法。幸好当今研究意识的科学论述愈来愈需要仰赖实验证据,而有些科学家也开始采取更有弹性的态度,看待有关意识的第一手调查结果。
  同时,现代科学与佛教教义之间具有巨大的认知鸿沟。唯有穿梭于两个领域的人可以搭建桥梁,避免过度简化的缺失。要搭建这样的桥梁需要几个世代努力,并非几次会议的讨论即可完成。然而,科学与佛教两者对话的真正难题,若能得到清楚的展现,将会是无价的。第四届“心灵与人生”的研究会是迄今最能如此清楚展现的会议。
  西方与佛教对濒死的理论意见分歧,却在清明梦的主题取得共识。双方在这方面的许多观察结果都有共通处,西方在生理学上的研究发现与佛教睡梦瑜伽的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对于方法学上的观念也非常吻合,不过西藏有些修持如幻身的高深瑜伽,似乎比西方提出的报告更为深入。同时,把许多重心放在发展清明性的西藏传统可能会对西方的科技知识感到兴趣。
  最后,杰仁波切似乎认为,神经学所描述的睡眠阶段对于西藏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快速动眼期与非快速动眼期的主要区别,以及这些阶段转换的主要区别,在生理上验证了佛教的观察。
  其他与会者可能会把其他事物视为研讨会的重点,然而这只是更加证明了此次活动的内容丰富。研讨会的目的在于让两种传统对人类生命与心智经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继续培养开放的心,而这个目的圆满达成了。

  译者后记

  从许多方面来说,翻译这本书时我似乎也在回顾自己的一生,它仿佛是自己到目前为止追寻真相的探索历程。大学时代的医药背景,让我觉得生理知识的繁琐、也使我感到人为科学的不足,这些都无法帮助我看到自己的面貌。于是在研究所转而钻研心理健康,学习各种咨商治疗,希望透过心理的转变来协助自己与他人领悟生命的真实。然而我得到的结论是,以我们如此有限的心,如何探究可能无限的真相?
  此时宗教的大门已然敞开,我从佛法的哲理,终于找到可以回答疑问的逻辑辩证,也就是杰仁波切在书中不断提到的“中观”。汗颜的是由于懒散与各种情绪,并未积极将所学于日常生活中实用;即使如此,已不再烦恼于世界的真相为何,而能看着将近周岁的儿子与快满六岁的女儿,不感到虚无,也不觉得必然。
  谢谢我的翻译伙伴姚怡平,我只是将法王的谈话放进去,而她几乎做了所有的事情;也谢谢老友张新仪、黄静慧、黄英杰、蓝黄弘在宗教词汇方面的协助,以及我的医师姊妹——晓萍与蕙黛在医学词汇方面的校对。还要谢谢我的家人,对我如此容忍与宽爱。更要感谢诸多上师的慈悲——唯有亲自体验方能得知,所谓不可言喻的加持,其实来自内在的上师。
  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的引言中说到:

  何人轮回中迷惑?三界有情众生者。
  迷惑因何而生起?大无明是迷惑因。
  迷惑如何来运作?犹如睡眠与作梦。
  迷惑从何而起源?无始以来之轮回。
  迷惑有何缺误处?一切经历皆痛苦。
  如何转惑为智慧?当人成就圣证悟。

  在此回向功德:
  祈愿一切具德师,驱除众生迷惑苦。
  祈愿一切迷惑者,皆能如愿得智慧。

  杨书婷  于2003年冬日
  附录一:死亡过程与中阴状态

  藏传佛教关于死亡过程的分解阶段,各个密续系统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以及地、水、风、空、识六大元素的分解。


  阶段 相关元素或现象 说明 内在征象;主观感受
  一 地大元素分解:融入水大元素 身体无法移动;四肢软弱萎缩;视力模糊不清 闪光的幻象;海市蜃楼
  二 水大元素分解;融入火大元素 体内液体干枯;外部听觉停止;口舌感到干燥 烟雾
  三 火大元素分解:融入风大元素 火大元素分解,融入风大元素,体温由四肢冷却到心;嗅觉停止,吸气减弱、呼气增强 火光四射;如萤火虫儿
  四 风大元素分解:融入识大元素 呼吸困难、最后停止;舌头变厚、无法移动 将灭的烛光
  五 白色明点(白菩提)自中脉头顶下降到心 白相出现,微弱的光亮,月光普照的晴朗天空
  六 红色明点(红菩提)自中脉由肚脐上升到心 红色增长,红色光辉的升起,日光普照的更晴朗天空;如日落
  七 两种明点在心中如两个球体相合,围绕心中不灭明点 黑色近成就;心识一片空白;漆黑无云、无月无日的晴朗秋日夜空
  八 包容不灭明点的球体张开 净光,秋日黎明时的天空



  中阴的状态则有六种,前三者为主要的分类,后三者为次要的分类,这六种中阴身皆为如幻、没有形体。

  名称 现象 心的状态
  死亡中阴身 身心分离、开始死亡 三天半都处于一片漆黑
  死后中阴身、法性中阴身 死后第一个经历 心进入了自性
  形成中阴身、寻香身 死后于投胎前的状态 心将要投胎
  生死之间中阴身 此生一般状态的醒时意识
  睡梦中阴身 睡眠时的作梦状态
  禅定中阴身 禅定时的安住状态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