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笔形状的“笔”字;像竹木简扎在一起的“册”字,以及“师”字和
“教”字等等。这说明商朝已经有了专门进行教育工作的机构——学校;
有了专门用于教学的用具——“笔”和“册”;有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的人——教师。再者,在殷商甲骨文之中,已发现有占卜何时建校、何
时入学的内容;有表示习射、习数、习礼和习乐的内容;有反映教师指
导学生练习刻字的内容,等等。另外,郭沫若在 《殷契粹编》中指出,
商朝时期邻近的一些小国常派遣子弟前来入学,这说明商朝学校已相当
发达。
根据古籍中的各种记载和甲骨文提供的部分资料,商朝学校的具体
情况大致如下:
商朝的“庠”,是从“虞舜”时期和夏朝的“庠”承袭下来的。上
边已说到,夏朝的“庠”是养国老和庶老的地方。商朝统治者之所以把
前代的“庠”保持下来,无非是想借此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推行孝、悌的
教育。古人云:“上老老而民兴孝,下长长而民兴悌。”就是说,商朝
的“庠”是一种以养老为号召,进而实施教化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
商朝的“序”,亦是从夏朝承袭下来的,但有了新的发展。商朝以
武力得天下,因而很重视军事。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权的稳定,
越来越重视思想统治。 《射义》说:“故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此
可以观德行矣。”可见,商朝的“序”既保留了军事体育训练的旧形式,
又增添了学习礼乐的新内容,而且更强调品德修养。“习射”只是一种
形式,通过习射达到“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的目的。这说明,
商朝的“序”已是以习礼为主、习射与习礼相结合的教育机构了。
商朝的“学”和“瞽宗”,是前代没有的一种新型教育机构。商朝
有“尚右”的传统,因为商朝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都向右(西)的方向
朝拜。商朝的“学”已分为“右学”和“左学”,有人认为“右学”是
大学,“左学”是小学。所谓“瞽宗”,就是“学”。古籍云:“瞽宗,
殷学也。”从甲骨文的大量记载看,商朝的“学”和“瞽宗”,已成为
真正的教学场所了,因为它有固定的校舍,选拔德高望重的人为师,传
授礼、乐等典章文化,其目的是为奴隶主贵族培养继承人。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中国学校的产生已有4000余年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体系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空前昌盛的时期,不仅建立了比商朝更加严
密的国家机构,而且制定了“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等一
… Page 47…
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西周奴隶主贵族接受商朝灭亡的教训,在思想文
化方面提出了“敬天保民”、“德政礼教”的国策。西周的教育制度就
是适应这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清初《古代图书集成》指出:“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
雍居中 (即成均),东胶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庠
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泮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可
见,西周在教育方面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
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类,“国学”有小
学和大学,“乡学”有庠、序、塾。
“国学”中的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一
种是设在郊区的一般贵族子弟的小学。 《礼记·王制》说:“小学在公
宫南之左。”《礼记·保傅篇》的注释说,进入这种学校读书的学生主
要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大夫元士的嫡子。这说明这种学校是前一种小
学,跟古代埃及的宫廷学校很相似。《礼记·王制》还指出:“虞庠在
国之西郊,小学也。”这里所说的“小学”,指的就是后一种小学。从
有关资料推测,这是供一般贵族子弟读书的学校。
“国学”中的大学也有两种:一种是设在都城的“辟雍”;另一种
是设在诸侯所在地的“泮宫”。据有关史料记载,“泮宫”一般仅有一
学,规模较小;天子所设的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辟雍居中,又
称太学,四周分设四学:南曰“成均”,取五帝之学名;北曰“上庠”,
取虞舜之学名;东曰“东胶”,取夏代之学名;西曰“西雍”,即“瞽
宗”,取殷商之学名。
“乡学”是按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进行设置的,对具体情况的
说法也不完全相同:《周礼》说“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礼记·学记》说“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
根据以上介绍,四周的学校已形成一定体系,大致可用下列图表表
示:
(2)“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教育机构设在官府之中的一种“政教合一”、“官
师一体”的教育制度。
学校设在官府之中,教育机构与官府不分,是“学在官府”的重要
表现。中国夏、商、西周三代逐渐形成和完善了奴隶主“国有”的土地
占有制度和“宗法等级”的政治制度。这就决定了文化教育上的“学在
官府”的制度。到西周时代,这一制度更加完善。西周的学校虽然有国
学和乡学之分,但都是“公办”学校,没有所谓私立学校。当时的学校,
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处理政务的官府,又是祭祀献俘、献馘的地方。
… Page 48…
被称为“大教之宫”的明堂,就是辟雍太庙,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政、祭祀、飨射等行政事务,也在此办理。
教学所需要的典章文献、乐器礼器收藏在官府,是“学在官府”的
另一重要表现。西周以前各代,毛笔和纸尚未发明,是用刀作笔,用竹
简作纸,进行书写。教学所用之书称为典、籍、策、简、牍等,都十分
笨重,十分昂贵。它们记载的都是历代天子及命官们著述的典、谟、诰、
训,以及他们所制作的礼制和乐章等。这些东西既是国家的文献,又是
政府的命令、文件,也是学生学习的教材。这些东西只能存放于官府,
民间不可能拥有。教学所用的教具 (古人称为“器”),民间是无力购
置的,即使是官府,也不是任何一级都能具备的。据 《周礼》记载:闾
有祭器,党有射器,州有宾器,乡有吉凶礼乐所用之器。国学成均所藏
的器乐,连里党都不可能具备,何况民间。这些器具都是学习礼、乐、
舞、射诸科所需要的教具。这也决定必然“学在官府”。
官师不分,是“学在官府”的主要表现形式。所有学校的教师必定
是官员或退仕。在宫廷教育中,国家重臣太师、太保、太傅同时也是帝
王之师。西周国学和乡学与宫廷教育基本相同,也是亦官亦师。国学由
大司乐 (大乐正)主持,同时他又是国家的礼官。大司乐之下设有教官
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等,分别担任教学、教育工作,同时均
为国家官吏。乡学由大司徒负责,以下分别由乡师、乡大夫、州长、党
正等行政长官兼管。
“政教合一”是中国“学在官府”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既是政府机
关,又是教育机构,既办理政务,又培养维护奴隶制度的各种统治人才。
但它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政教合一”,它不是教会办学,而是“政府”
办教育;它也不同于中国秦朝实行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西
周的任教者主要不是执法的法官,而是政府的文化官员。“学在官府”
制度的产生,完成了从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到专门化教育的过渡。
到西周末年,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变革,“学在官府”也被私学
和封建官学所替代。
(3)学校管理制度
从史籍记载看,西周的统治者是非常重视教育工作的,并把教育工
作纳入了政治的轨道,对官学的管理比较严格,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对
后世有一定影响。
①管理体制和视学
西周时期已对官办学校实行分级管理。所谓“国学”,即设在天子
或诸侯所在都城的小学和大学,由皇室和侯国的宫廷直接管理;所谓“乡
学”,即设在地方各乡、州、党、闾的学校,由地方各级政府分别管理。
据史籍记载,西周的统治者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天子或其他重要官员
每年都要到学校视学,以示敬学重道;多时每年竟达4次,每个季度一
次。视学时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当日清晨,击鼓聚众;天子到达时,行
祭奠之礼;次日行养老之礼,公卿、诸侯、大夫均应邀出席,先祭先老,
后宴众老;作乐歌诗,乞求善言。在视学过程中,除检查学校的教育、
教学情况外,有时还亲自为学校师生讲学。
②入学与修业
… Page 49…
《大戴礼记·保傅》说:“古者年8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覆
小节焉。束发 (15岁)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
认为,此大学之礼,系指王太子的入学年龄。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
嫡子,则为13岁入小学,20岁入大学。余子为15岁入小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