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72…
宗泽跟人说:“我这次出使,不打算活着回来。如果金人肯退兵就好;
要不然,我就跟他们争到底。宁肯丢脑袋,也不让国家蒙受耻辱。”宋钦宗
一听宗泽口气那么硬,怕他妨碍和谈,就撤了他和议使的职务,派他到磁州
去当地方官。
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的时候,宗泽领兵打击金兵,一连打了十三次胜
仗,形势很好。他写信给当时的康王赵构,要求他召集各路将领,会师东京;
又写信给三个将领,要他们联合行动,救援京城。哪知道那些将领不但不愿
出兵,反嘲笑宗泽在说疯话。宗泽没办法,只好单独带兵作战。有一次,他
率领的宋军遭到金军的包围,金军的兵力比宋军大十倍。宗泽对将士说:“今
天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我们一定要从死里杀出一条生路来。”将士们受到
他的激励,以一当百,英勇作战,果然杀退了金军。
宋高宗早就了解宗泽的勇敢,这次听了李纲的推荐,就派宗泽为开封
府知府。
这时候,金兵虽然已经撤出开封,但是开封城经过两次大战,城墙全
部被破坏了。百姓和兵士混杂居住;再加上靠近黄河,金兵经常在北岸活动。
开封城里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很乱。
宗泽在军民中有很大的威望。他一到开封,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抢
劫居民财物的,一律按军法严办。”命令一下去,城里仍旧发生了几起抢劫
案件。宗泽杀了几个抢劫犯,秩序就渐渐安定了下来。
河北人民忍受不了金兵的掠夺烧杀,纷纷组织义军,打击金军。李纲
竭力主张依靠义军力量,组织新的抗金队伍。宗泽到了开封之后,积极联络
义军。河北各地义军听到宗泽的威名,自愿接受他的指挥。
河东有个义军首领王善,聚集了七十万人马,想袭击开封。宗泽得知
这个消息,单身骑马去见王善。他流着眼泪对王善说:“现在正是国家危急
的时候,如果有像您这样的几个英雄,同心协力抗战,金人还敢侵犯我们
吗?”王善被他说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说:“愿听宗公指挥。”其他义军像
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都有人马几万到几十万。宗泽也派人去联络,
说服他们团结一致,共同抗金。这样一来,开封城的外围防御巩固了,城里
人心安定,存粮充足,物价稳定,恢复了大乱前的局面。
但是,就在宗泽准备北上恢复中原的时刻,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
却嫌南京不安全,准备继续南逃。李纲因反对南逃,被宋高宗撤了职。
宗泽十分焦急,亲自渡过黄河,约河北各路义军将领共同抗击金兵。
他在开封周围,修筑二十四座堡垒,沿着黄河设立营寨,互相连接,密集得
像鱼鳞一样,叫做“连珠寨”,加上河东、河北各地义军民兵互相呼应,宋
军的防御力量,越来越强了。
宗泽一再上奏章,要求高宗回到开封,主持抗金。但是奏章到了黄潜
善等手里,这批奸人竟取笑宗泽是个狂人,把他的奏章扣了下来。过了不久,
宋高宗就从南京逃到扬州去了。
没有多久,金兵果然又分路大举进攻。金太宗派大将兀术 (音wùzh
ú,又叫宗弼)进攻开封,宗泽事先派部将分别驻守洛阳和郑州。兀术带兵
接近开封的时候,宗泽派出几千精兵,绕到敌人后方,截断敌人退路,然后
又和伏兵前后夹击,把兀术打得狼狈逃走。
又有一次,金将宗翰率领金兵攻占洛阳,宗泽派部将郭振民、李景良
带兵袭击宗翰,打了败仗。郭振民向金军投降,李景良畏罪逃走。
… Page 73…
宗泽派兵捉拿到李景良,责备他说:“打仗失败,本来可以原谅;现在
你私自逃走,就是目中没有主将了。”说完,下令把李景良推出斩首。
郭振民向金军投降之后,宗翰派了一名金将跟郭振民一起到开封,劝
宗泽投降。宗泽在开封府大堂接见他们,对郭振民说:“你如果在阵上战死,
算得上一个忠义的鬼。现在你投降做了叛徒,居然还有什么脸来见我!”说
着,喝令兵士把郭振民也斩了。
宗泽又回过头对劝降的金将冷笑一声,说:“我守住这座城,早准备跟
你们拼命。你是金朝将领,没能耐在战场上打仗,却想用花言巧语来诱骗我!”
金将吓得面无人色,只听得宗泽吆喝一声,几个兵士上来,把金将也拉下去
杀了。
宗泽一连杀了三人,表示了抗金的坚定决心,大大激励了宋军士气。
他号令严明,指挥灵活,接连多次打败金兵,威名越来越大。金军将士对宗
泽又害怕,又钦佩,提到宗泽,都把他称做宗爷爷。
宗泽依靠河北义军,聚兵积粮,认为完全有力量收复中原,接连写了
二十几道奏章,请高宗回到开封。不用说,那些奏章都被黄潜善他们搁了起
来。
这时候,宗泽已经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他受不了这个气,背上发毒
疮病倒了。部下一些将领去问候他,宗泽病已经很重。他张开眼睛激动地说:
“我因为国仇不能报,心里忧愤,才得了这个病。只要你们努力杀敌,我死
了也没有遗憾了。”将领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掉下热泪。大伙离开的时候,
只听得宗泽念着唐朝诗人杜甫的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襟!”接着,又用足力气,呼喊:“过河!过河!过河!”才阖上眼睛。
开封军民听到宗泽去世的消息,没有一个不伤心得痛哭流涕。
宗泽去世后,宋朝派杜充做东京留守。杜充是个昏庸残暴的人,一到
开封,把宗泽的一切防守措施都废除了。没多久,中原地区又全都落在金军
手里。
204 女词人李清照
金兵横行中原,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丝毫抵抗的准备,宋高宗在行都
扬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公元1129年正月,金将宗翰带兵南下,接连
攻下许多城池,沿路南宋官员降的降,逃的逃,金兵前锋很快渡过淮河,逼
近扬州。
宋高宗正在扬州行宫寻欢作乐,听到金兵打来,才手忙脚乱带了五六
名亲信太监,骑上马,一口气狂奔到江边,找到一只小船,连夜渡江。金兵
在扬州大肆烧杀抢掠,最后放火把扬州烧成一片焦土,才满载掠夺到的财宝
退回北方。
宋高宗逃到临安,把黄潜善、汪伯彦撤了职,南宋朝廷发生了一场内
讧。金太宗见南宋王朝腐败可欺,这年十月,又派大将兀术大规模南侵,占
领了建康 (今江苏南京)。宋高宗听说金兵追来,又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
江绍兴),从越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兀术带兵紧紧追赶,宋高宗走投
… Page 74…
无路,就乘着海船,漂洋过海逃到温州。直到金兵北撤,才回到临安。
金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人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
难,许多人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有同样的
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著名女词人。她父亲李格非
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受
到蔡京的打击。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
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十八岁那年,她结了婚。她的丈夫赵明诚
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
就是收藏金石 (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
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
官职,但不是豪富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这并不影响他们对
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赵明诚请假回家,就拿了些衣服到当铺里去押
半吊钱,到大相国寺去。
大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那里经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摆满着
各种商品,也有出卖书籍、古玩和碑帖字画的。赵明诚在那里,看到中意的
碑文字画,就买下来。回到家里,和李清照一起细细整理、欣赏。夫妻俩把
这件事当作他们生活上的最大乐趣。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
上,他的父亲有一些亲戚朋友在国家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
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亲友,千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
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
录,发现有一点污损,一定随时整理好。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赵明诚完
成了一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叫《金石录》。
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
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省)。不久,风声越来越紧,
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随身带走了十五车。
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间文物,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
马乱,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
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