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异性交往受的挫折或厌恶异性观念的形成有关。厌恶异性观念包含了对异性歧视、认为异性性生活肮脏等错误性观念,及有关禁欲的宗教观念,这也多与传统的文化因素有关。
三、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共同作用
那么,遗传因素对同性恋的形成有哪些作用呢?国内外学者在同性恋发生的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
1.同性恋者遗传和生理生化改变
西方对同性恋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有多年。例如赫希菲尔德M·Hirschfeld曾在25%的性欲倒错病例中发现有遗传因素参与;克尔曼Kallman报告同卵孪生子中,同性恋的同病率为100%,而异卵孪生子中同性恋的同病率不足15%;美国近期对147名妇女的一项调查表明,其中71人是同卵孪生姐妹,37人是异卵孪生姐妹,其余为被收养的姐妹,她们中有85%的人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其中同卵双生者占48%,而异卵双生者占37%,在被收养的姐妹中只占6%。
在南京的同性恋个案中也有兄弟、父子、叔侄、祖孙都是同性恋者或者一方是真性同性恋而另一方是境遇性或偶然性同性恋者。
国外近期的研究发现,同性恋者遗传物质有某些缺陷,虽尚未得到学术界公认,但也至少提示我们,同性恋的发生可能存在遗传上的物质基础。
在对同性恋成因问题上的研究中,有些学者坚信有其生物学基础。除上述遗传学研究尚无定论外,有些人还在生理生化领域做过一些工作。例如1971年科罗尼R. C. Kolodny等对30名同性恋者和50名异性恋者进行了性激素的测定,发现那些对女性很少或没有兴趣的男同性恋者其睾酮浓度低于异性恋组;比却Beach等在1977年提出青春期前雄一雌性激素平衡情况的不同,对后来的性定向可能具有某些关键性影响。
对人脑解剖学研究也证实了男女性别的差异。成年男子平均脑重1400克,而成年女性脑重只有1250克。荷兰脑研究所的D·F·斯瓦博等对13例男性和18例女性的脑作了比较,发现男性的视叶前区二形核S-ON-POA的区域比女性的平均大2.5倍,细胞数多2.2倍。
另一些研究还证实,脑胼胝体尾部和后部的形态男女有别,女性的这一部分结构呈球状,与体部比较明显增宽,表面积大;而男性的该部位呈圆柱状,与体部差别不大,这些区域与性激素释放及性行为有关。
荷兰的科学家还报告过同性恋男人脑的上交叉核大于异性恋男人,上交叉核位于下丘脑,在昼夜节律中有调节作用,也可能与性行为有关。
1992年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西蒙·莱维对19例男同性恋者和16例男异性恋者及6例女异性恋者的脑结构进行了解剖研究,发现下丘脑有一个细小的与性行为冲动有关的神经核团。虽然对这个核团的整体功能还不完全清楚,但他认为这一神经核团很可能是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主要脑区别所在。据他测定,男同性恋的这一神经核团的大小不足异性恋男性的一半,与女性的一样大。
还有学者的研究证实,同性恋者的大脑前联合结构与正常人也有差别,同性恋男性大于异性恋男性。
人们还发现女同性恋者左撇子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男性同性恋者亦有类似情况,这也提示了同性恋和异性恋存在脑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我国学者李玉玲在《社会》杂志1988年第8期上撰文,从社会学角度论证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的大脑性神经结构为异性型。作者认为只有当脑性神经结构性别与性器官的性别完全吻合时,个体才是绝对的异性恋者,当脑神经包括脑性神经结构型式向异性方向变化,个体便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身心的异性倾向而产生程度不同的同性恋行为,当脑神经性别与异性器官性别叠合时,个体便成为绝对的同性恋者。作者推断,素质性男性同性恋者的大脑神经和大脑性神经呈女性型特点,素质性女性同性恋者的大脑神经和大脑性神经呈男性型特点。其变化程度可能有个体差异,但异性型倾向应是绝对的。
在“上海调查”中,了解了同性恋者家庭成员有无同性恋倾向,如果家族中连续几代都出现同性恋者,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存在着遗传的可能性。根据正常生活的同性恋者的自我报告,家庭成员中有人有同性恋倾向或行为的有8人,占4.1%,其中2人是兄弟姐妹,4人是其他人。在在押的同性恋者中未见有这方面的报告。不过,仅就以上数据来看,还很难断定同性恋有什么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后天的相互影响。可是,根据被调查者对自己同性恋形成原因的自我分析,认为有遗传因素的,正常生活的和在押的同性恋者分别占2.9%、10.5%,这还是值得注意的。
/* 96 */
第五部分 同性恋的防治
同性恋的成因(6)
由于性生理发育的偏离,由于睾丸或卵巢结构和功能发育的偏离引起体内性激素水平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影响性生理和性功能的发育,出现了第一、二、三性征发育和性功能发育的偏离,造成了成年以后一系列性生理和性功能的障碍或疾病。
也正是由于基因性别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生物性别的动摇性,而且形成了群体性行为的复杂变幻的特点。
认识性别和性取向性别的发育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可能具有上述生理基础外,后天学习和环境、教育的影响似更重要。儿童认识性别的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为性别认同或性别确认。儿童的性别认同是在生物学基础上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自幼的抚养方式和两性的躯体形态对儿童的性别认同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儿童性别认同的核心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两岁半以后,大多数儿童的性别认同与性取向定势在成人的不断影响下得以完善和巩固。儿童对同性别父母的仿效和鉴别、对异性父母的相互比较和补充是建立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定势的两个必需过程。一般认为,3岁左右是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定势的关键时期,性取向定势和性别认同一样,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至于行为性别,就是性角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性的社会化过程,其发育是和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定势同期进行而且相互影响的。性别认同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性角色规范的过程,也是孩子区别同性和异性、形成性取向定势的过程。使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正确评价自己的和异性的行为,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优势和异性的性别特点,按照自己的生理性别培养规范的角色行为,实现社会的角色期待,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员——这就是健康的社会性别的发育过程。
不健康的认识性别的发育导致性别同一性障碍,最典型的就是易性癖,认为自己是异性,自己的性器官发生了倒错,这实际上就是认识性别和生理性别的不一致。
不健康的性取向性别发育导致性取向定势的错误,从而发生同性恋以及各种异常性取向的性变态。性取向于中间性的可表现为假性同性恋。
不健康的性别发育促进性别同一性障碍,促进性取向定势的错误,从而促进同性恋及其它性变态的发生。
2.重演发育理论
这是周正猷医生1988年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性学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他从生物进化的观点,依据生物重演的客观规律,指出了人类各种性行为的生物学根源。
赫克尔E·H·Haeckel于1866年提出了生物发生的重演律。他指出生物个体的发育是种系发育简短而又迅速的重演。人类发育自受精卵开始,相当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卵裂阶段相当于从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的过程,囊胚期相当于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原肠胚期相当于原始的二胚层动物,然后再经历三胚层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并经由哺乳类动物的低级阶段,最后完成人类胎儿的发育。
这个时期是十分短暂的,几亿年的种系发育过程在胎儿一周的发育过程中就重演完毕。例如在受精的第32~40天之间的8天内,胎儿就经历了从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最后到达人类的现代水平;其它组织器官、生理生化过程也都一样要经历重演发育的过程。
人类的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一样,也有一个重演发育的过程。列克逊Erikson把人类的心理发育划分为依次进行的八个阶段,这与胚胎的按部就班的发育一样。斯特恩Stern曾指出,6岁左右的儿童其心理发育相当于哺乳动物向人类过渡的阶段。还有许多学者也有类似的见解。同样,人类的性生理、性心理、性欲的发育也是一个重演发育的过程,也要经历从无性到有性,从低级到高级,从动物到人类的种系发育的全部过程。
生物体与外环境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使新陈代谢、复制繁殖和发展进化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所以说生物体与外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生物的本能需要,这一需要又具体通过摄取和排泄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因此可以说生物体企求与外环境进行不断的摄取和排泄的过程,就是生物最基本的需要。人类的各种欲望也都是从基本需要发展起来的,而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动物从低级发展到高级又有许多一致之处。除了基本的排泄与摄取的欲望外,人对信息的感受和需要量随着大脑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急剧地增加起来,但不管人类怎样进化,基本需要总是必不可少的。
单细胞生物的摄取与排泄过程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有口腔的动物如水螅摄取过程主要通过口腔来完成,有肛门或泄殖腔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