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于特定的溶剂中,再行纺丝。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丙烯腈纤维(腈 

纶)、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等都是采用这种生产工艺。熔体纺丝则是把原 

料聚合物加温到熔点以上,使其呈熔融状态时即行抽丝。聚酰胺纤维(尼 

龙)、聚脂纤维 (涤纶)、聚丙烯纤维(丙纶)等都是采用这种生产工艺。 

     随着人工合成纤维质量的不断提高,品种的日益增多和产量的日趋增 

大,天然纤维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应用比例不断减少,在许多领域中的 

地位被人工合成纤维所替代。而且,人工合成纤维在某些方面具有天然纤维 

所无法比拟的良好的性能,如防水、防蛀、耐磨等,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4)合成药品 

     ①有机合成农药。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适时地向农作物 

喷施农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保证丰产丰收的 

有利措施。 

     农药的使用可谓历史久远,而有机合成农药的使用却是始于20世纪40 

年代的事情。最早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则是滴滴涕和六六六。滴滴涕是合成 

化合物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简 

称DDT。早在1874年,德国化学家齐德勒在撰写博士论文时曾合成了滴滴涕, 

但尚未发挥实际效用。其后瑞士化学家缪勒在1939年合成了滴滴涕并发现 

了它的杀虫效能。一次,意大利那不勒斯城发生斑疹伤寒,由于喷洒了滴滴 

涕,使斑疹伤寒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滴滴涕杀灭蚊、虱的成效极其显著,对 

人类的健康起到了保护作用,因而缪勒在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六六六是CHCL的简称。六六六是由法国的杜皮尔和英国的斯拉德分 

                66 6 



别于1943年和1945年独立研制成功的。由于滴滴涕和六六六适于杀灭多种 

昆虫,且效果好、成本低,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起,发展很快,并得到普 

遍推广和使用。从1937年起,有机磷化合物也陆续制成了一大批杀虫剂新 

农药。 

     ②从六○六合成到“磺胺类家族”的出现。 1909年,德国医学和生物 

化学家艾里希(1854—1915)与其助手日本人秦左八郎合成了对引起梅毒的 

螺旋体非常有效的化合物——六○六,亦称“洒尔瓦散”。六○六是首次人 

工合成的抗感染药,随后各类磺胺药陆续研制成功,化学合成药由此获得空 

前的发展。 

     艾里希在研究灭菌药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染料对细胞组织有选择性染色 

能力,进而发现有的染料可以使某些寄生细菌着色而不影响人体的细胞组 

织,于是他大胆推断把这种染料与某种能杀灭细菌的基团结合,就有可能制 

成新的特效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发现了能杀死锥虫的“锥虫红”, 

进而又研制出了抑制梅毒螺旋体的“六○六”。 

     此后,德国化学家在1924年合成了“扑疟喹”,1930年合成了阿的平。 


… Page 71…

这两种新药都可代替奎宁治疗疟疾。1932年,德国化学家杜马克制出了一种 

红色偶氮染料,定名为百浪多息,他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将百浪多息注射到 

小鼠的血液内,有抵抗链球菌感染的效能。恰在此时,他的女儿因手指破伤 

而致患败血症,在濒临死亡而无计可施时,他决定在女儿身上试用百浪多 

息,谁知竟产生神奇的效果,女儿很快痊愈。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百浪多 

息在试管中并无杀菌作用,只有在机体内才能杀灭链球菌。 

     1935年,法国巴斯德(1822—1895)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特雷弗尔及其同 

事断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活体内发生某种变化,使之成为能杀灭细菌的另一 

种东西。于是他们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人体中使用百浪多息后,尿 

中含有氨苯磺胺。百浪多息在试管中无抗菌作用,而氨苯磺胺在试管中却有 

很强的抗菌性。因此他们认为百浪多息能在体内降解,释出氨苯磺胺,而产 

生治病效果。以后的实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 

     随着人们对磺胺类药物的认识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科学家发 

现磺胺是抑菌作用的基本结构,它具有广谱抗菌效能,于是以磺胺为母体合 

成了许多衍生物新药,如1937年英国制出了“磺胺呲啶”,1939年美国制 

出了“磺胺噻唑”,1941年又制出了“磺胺嘧啶”等等。于是人们在新的合 

成药物中发现了磺胺类这个大家族。由于磺胺药物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因 

而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各国都进行大量生产。  1935 

     年—1944年可以说是磺胺类药物的兴盛时期。特别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磺胺药物的生产达到最高峰,年产量高达4500吨。磺胺类药的合 

成与广泛应用使当时许多细菌性感染,如肺炎、脑膜炎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治 

疗,这无疑是人类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成就。 

     从六○六的诞生到磺胺药物的大量生产,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 

断总结经验的结果,也是不断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生动体现。 

     ③抗生素的合成。抗生素指微生物产生的物质经高度稀释后对其它微生 

物所产生的对抗作用。抗生素的利用古已有之。在中国古代就有用豆腐上的 

霉菌治疗疮、痈的记载。在欧美等地亦有用发霉的面包治疗溃疡和脓疮的土 

方妙法。但真正搞清霉菌治病的机理,并开始人工制取各种抗生素用于医疗 

事业,则是从弗莱明(1849—1945)开始的。 

     弗莱明是世界著名的英国医学科学家。他最早发现了青霉素,即配尼西 

林,从而揭开了世界医药发展史的新篇章。 

     1928年,弗莱明将在英国圣玛丽医院进行葡萄球菌 (化脓菌)的研究。 

偶然一天,弗莱明发现葡萄球菌培养皿中有一种新奇的现象:在培养皿中出 

现了一些青色霉菌。凡与青色霉菌接触的地方,葡萄球菌都被杀死了,恰好 

形成了一个空圈。实验后发现,这种青色霉菌的培养液稀释500倍仍有很强 

的杀菌能力。在此之前,他曾发现了一种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溶菌酶” 

 (实际上也是一种抗生素)。因此弗莱明断定这种物质是普通面包菌(氯色 

霉菌)的产物,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弗莱明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文, 


… Page 72…

作了如实的报道。遗憾的是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弗莱明未能将青霉素提取 

出来,而这一重要成果当时也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暂时受到埋没和冷落。 

     随着磺胺药物的广泛使用,有的细菌对其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因此需要 

更为有效的抗菌药更新换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急需大量的抗感染药投 

入使用。在这种情势下,人们又想到了弗莱明有重大意义的发现。 

     1939年,病理学家英藉奥地利人弗洛利(1896—1968)和德国出生的英 

国化学家钱恩(1906—1968)在弗莱明的支持和许多科学家的配合下开始了 

分离、提取青霉素的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弗洛利和钱恩历经艰辛,终于 

从大量培养物中分离、提取出一小匙青霉素,为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经稀释 

后实验,对多种细菌都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为了找到提高产量的方法以实现 

工业化生产,1941年,弗洛利前往美国,他到处寻找青霉素菌种,终于在垃 

圾堆一个腐烂的甜爪上找到了理想的青霉素菌种,此后青霉素的培养和提取 

技术不断得到改进,青霉素的产量也随之得到大量增加。 

     青霉素的发现和成功使用,极大地引发了人们对抗生素进一步研究的兴 

趣,因而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寻找抗生素新 

药的高潮,同时迎来了合成法制药的新时代。从此许多肆虐人类的细菌都被 

青霉素所降服,以往令人无可奈何的疾病,诸如肺炎、胸膜炎、白喉、梅毒 

等,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自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数 

百种抗生素陆续研制成功。 

     由于弗莱明、弗洛利、钱恩在青霉素研制工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5 

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④维生素的合成。磺胺药物的合成与大量生产,使医学进入了化学疗法 

的新阶段。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和大规模制取为抑制细菌感染,延长人的寿命 

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某些微量物质对人 

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这种特殊的营养成分就是维生素(又称维他命)。 

维生素的种类多达几十种,20世纪以来它们先后被发现和分离出来,但人工 

合成维生素主要是在30年代实现的。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到有些疾病,如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糙 

皮病、佝偻病等都与微量物质的缺乏有关。各国的生物化学家采用不同的方 

法分离出这种微量物质,192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德鲁蒙德提出了维生素这一 

概念。随之根据得到的先后及其作用命名了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 

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来又根据维生素的不同性质,将它们 

区别为水溶性(如B族、C族)和脂溶性 (如A、D、E、K等)两大类。 

    维生素有的可从植物中提取,有的可从动物的乳液和肝脏中分离得到, 

但要作为医药使用,就必须实现工业化生产才能满足社会的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