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绝对优势,压制在野党并强行通过一系列有争议的法案,如《广播电视关系法修正案》、《国军组织法修正案》、《光州补偿法案》、《警察法》、《国家保安法修改》等各种有争议的法案26个。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钟泌完成三党合并(2)
1990年7月,为了抗议执政党的独裁做法,80名在野党议员联名向国会议长提出辞职。 10月8月,和平民主党总裁金大中开始绝食斗争。10月15日,和平民主党的30名议员也加入了金大中的绝食斗争行列。大学生的反政府运动也接连不断,韩国政局再一次出现混乱的局面。 在金大中绝食期间,金泳三曾经来慰问过金大中,这两位韩国民主运动的旗手,曾经长期携手战斗,也曾经两度分裂。如今两人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一样,一个是执政党最高委员,一个是在野党党首,两人的心思自然也不同了。 金泳三试图尽力说服金大中停止绝食。 金大中对金泳三说:“不必再多说了,对我来说,只要你能答应重新打破三党的合并,我就深感欣慰了。” “我虽然加盟了执政党,可我并没有放弃民主主义啊!所以呢,就请别再过多地责骂我啦。” “没有放弃民主主义?三党合并本身不就是背叛民主主义吗?不就是与民主主义相背离的吗?你背离民主主义已经那么遥远了,又怎么能够实现民主主义呢?” 金泳三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金大中接着说:“喂,现在无论如何也得实行地方自治,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也许永远地失去了机会。你也曾经是在野党,难道不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吗?况且,这本来就是已经约定好了的啊!” “行,行,那么你也就停止绝食吧?” “那当然,我也不愿意饿肚子啊。” 舆论界不仅指责金泳三背离初衷,也怀疑联合后的三党各派能够长久。三党合并,固然改变了四党相互抗衡的格局,但合并后一切并非会一帆风顺。 由三党组成的保守联盟“民主自由党”,拥有二百多万党员,貌似强大,实则各自为政,派系众多,因而面和心不和。三党虽然合并,但民自党内部斗争严重。金泳三的民主系和卢泰愚的民正系本来就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政党,如今虽然把它们捏在一块,但还是像水火一样,很难相容。各派头面人物,由于并不是同路人,只是各有所需,双方才缔结了“会盟条约”。尤其是民正系的一些骨干人物不愿听命于金泳三,想方设法给他出难题,进行刁难,由于各派系并没有共同的政治观点和战略目标,要想作为一个单一的政党形成合力,难度极大。 外论分析:“如果联盟破裂,金泳三将丧失整个政治前途。权力合并对金泳三来说,危险系数最大。”果然,事过不久,这个执政联盟内就出现了不和谐音。 1990年10月,围绕修改宪法问题与确定总统候选人问题,三党派系的冲突顿时表面化,围绕这两项问题,主要是金泳三为首的民主系与另外两个派系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 卢泰愚的民正系不断向金泳三发难和进攻,步步进逼,企图把金泳三的民主系势力消化掉,民正系提出修改宪法,以内阁责任制取代总统中心制,并反对过早确定总统候选人。 金泳三的民主系则主张仍旧采用直接选举的方法产生总统,金泳三的支持者要求尽早确定金泳三为总统候选人,金泳三从来是反对内阁责任制的,但最后却被迫违心同意。民正系占了上风,金泳三在民自党内吃尽苦头,几次提出辞职,甚至卢泰愚已经在考虑推举民正系的亲信作为下一届总统候选人了。 正当金泳三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从前的老盟友金大中又一次帮了他大忙,阴差阳错地,挽救了他的命运。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钟泌完成三党合并(3)
1992年3月24日,韩国举行第十四届国会议员选举,作为1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的前哨战,朝野对这次选举无不十分重视。执政的民主自由党的目标是要获得299个议席中的160席,选举结果是执政的民自党大败,只获得148个席位,刚过半数,与三党合并后的217席相比,少了68席。 金大中的平民党获得97个席位,比上一届增加20个席位。另外一个郑周永领导的在野党——统一国民党,获得32个席位。 韩国国会再次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达不到修改宪法的法定票数。执政党无力单独修改宪法,卢泰愚的内阁责任制改宪方案也就流产了。 金大中的平民党势力大增,金大中的威望也大大提高,这对金大中竞选下一届总统十分有利。金大中势力大增,对民自党不利,却对金泳三十分有利。 国会选举失利后,民主自由党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党内有人想把大选失利的责任归咎于金泳三,并且执意不让金泳三掌权。及至提名执政党总统候选人时,党内更出现明显分歧与争斗。 大选结束后,金泳三于3月27日与卢泰愚就大选之后的政局举行了会谈。他们达成协议:于5月间召开全党大会选出民主自由党的总统候选人。 翌日,金泳三举行记者招待会,向报界公布了全党大会的日程,未与任何人商量,突然宣布要自己参加1992年底的总统竞选。他胸有成竹地说:“我郑重宣布,我将公开参加民主自由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争。” 卢泰愚闻之十分不满,对金泳三淡淡地说:“你有那么大的自信,那你就自己干吧!” 但是摆在卢泰愚面前的形势是:势力大增的金大中肯定要出马竞选下一届总统,而在民自党内,除了金泳三一个人以外,再没有任何人是金大中的竞争对手了。因此,为了保住民自党的执政地位,卢泰愚不得不支持金泳三。 1992年5月19日,民主自由党召开全党大会,以确定总统候选人,金泳三的主要对手李钟赞,在全党大会前两天,以“选举委员会处事不公”为由宣布放弃了竞选。 在主要对手退出的情况下,金泳三不战而胜。 金泳三在党内得手后,如沐春风,加紧为入主青瓦台作准备,利用各种机会发表政见,树立威信,他宣称将使未来的新政府成为“果断的民主政府”,继续推进卢泰愚的“民主化进程”。 为弥补经济管理经验的欠缺,金泳三频频同一些知名的经济专家举行讨论会,为了解军队和扩大在军队中的影响,他频频深入部队走访慰问。他还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将辞去国会议员职务,公开自己和家族的财产,并要求制定特别法以防止选举舞弊。 为了在外交上有所建树,他于9月访问了美国和日本,向两国的政要们传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求得盟友的支持。 卢泰愚为了让自己选定的接班人顺利接班,在任期的最后阶段,接连出手了两项果断措施。 1992年8月,卢泰愚宣布辞去民主自由党总裁职务,将党内大权交给金泳三,自己担任名誉总裁。8月28日,金泳三就任民主自由党总裁。 1992年9月18日,卢泰愚又宣布退出执政的民主自由党,辞去民主自由党名誉总裁职务,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无党派总统”。 卢泰愚此举在韩国政坛引起强烈震动。朝野对卢泰愚的决定普遍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只有执政党例外,党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动摇。 该党最高委员金钟泌称“被卢泰愚当头打了一棒”,原定担任民自党总统选举对策委员会委员长的朴泰俊,以能力不足为由坚决表示不愿担任此职,一些民主自由党人也作出了退党的决定。 作为民主自由党总裁、总统候选人的金泳三则称,尽管对卢泰愚的退党决定事先不知情,但也表示赞同,他说:“这是树立公正选举风气的革命性措施。”他表示,虽然党内一些人发生了动摇,民主自由党也从执政党的地位上降了格,但他有信心使民主自由党转祸为福,坚定地站起来、冲出来,争取总统选举的胜利。 卢泰愚作出的冒险决断,为总统选举创造了一个较为有利的环境,民主自由党及该党的候选人金泳三,因此在选民中也有一个较好的形象。 1992年10月,总统竞选进人决定性的阶段。10月13日,金泳三破釜沉舟,以竞选下届总统事务繁忙、无力顾及国会议员工作为由,宣布辞去国会议员之职,结束了长达30年的国会议员生涯。 11月18日,卢泰愚正式宣布,第十四届总统选举投票定于12月18日进行,从11月20日开始进行候选人登记,登记完毕的候选人即可进行竞选活动。这标志着选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其实,总统角逐早在此前就全面铺开,各路候选人在半年前就已进入角色。5月份,金泳三出任民主自由党的总统候选人之时,金大中、郑周永也分别当选为和平民主党和统一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二金一郑”是此次总统角逐中最有实力的人物。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成为总统(1)
金泳三成为韩国第一位直选上台的文人总统 1992年12月,韩国第十四届总统大选拉开了序幕。执政的民自党总统候选人金泳三与平民党总统候选人金大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另外一位在野人士候选人郑周永也参加了这次竞争。 执政党又拾起朴正熙时代的老手段来对付金大中,称金大中“容共通共”,造谣朝鲜情报员到过金大中家,还与李姬镐合影留念。国家安全企划部发布消息说:“北方的金日成主席,在对南方广播中号召选民们在这次选举中支持金大中候选人。” 各报大加报道,一时之间闹得好像金大中跟金日成有什么来往似的,选民们真觉得金大中容共通外,这对金大中的竞选十分不利。 另一位总统候选人郑周永,在韩国也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在朴正熙时代大举进军建筑业和造船业,使现代集团成为韩国的四大企业集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