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问题,金泳三一直主张“不纠缠历史老账”。他上任后对涉及两位前总统的事项都是低调处理,认为对历史旧账的清算很可能导致离心离德。 金泳三在纪念就职100天的演说中,把1979年12月12日的“肃军夺权”和1980年5月18日镇压光州民众民主运动两案均定为“政变性事件”,并为在这两次事件中数以万计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另一方面,金泳三呼吁对1980年光州事件“疗伤止痛”,呼吁光州市民饶恕在示威中下令屠杀了二百多人的将领们,饶恕作为事件的策划者的两位前总统。 韩国检察机关对这两起事件作了重新调查,决定对事件的发起人免于起诉。 金泳三对这两次事件的重新定性,使举国上下受到极大的震撼,然而在野党人并不满意,因为全斗焕和卢泰愚这些前统治集团中的人物,曾于1990年帮助安排了统一民主党和民主正义党合并,然后又支持金泳三竞选总统,蒙受恩泽的金泳三出于一己私利,对于他们的处理过于慷慨。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对全斗焕和卢泰愚的世纪大审判(3)
1994年11月25日,韩国最大的在野党和平民主党代表委员李基泽宣布辞去国会议员职务,并要求解散国会,提前举行大选。此举旨在迫使政府追究“一二·一二”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对军事叛乱分子进行审判。 强大的压力使金泳三难以继续坚持既定策略,1995年11月24日,金泳三下令对全斗焕重新进行调查。金泳三还决定,将民主自由党的党名改为新韩国党,以示与腐败的旧执政党决裂。 当年12月3日检察机关将全斗焕逮捕,关进汉城市郊的安养监狱。 在许多韩国人眼里,全斗焕原本就是个劣迹斑斑的人。他在1988年下台后因政治资金用途不明,纵容家族贪赃枉法而向民众赔礼道歉,被迫离开汉城,隐居深山古刹。1990年底全斗焕从隐居地百潭寺返回汉城后,重返政坛的野心不死,据说他在被捕前正准备动用秘密政治资金组织新党,图谋杀回政坛。 韩国政党从经济界获得秘密政治资金可以说是个半公开的秘密,朝野各党由于地位不同,掌握的政治资金数额也多少不等,执政党总裁掌握的政治资金也自然居于各党之首。而且越是缺乏“正统性”的总统,手中的秘密政治资金就越多,在韩国宪政史上,朴正熙、全斗焕和卢泰愚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当选的“非正统性”的总统。 企业界的巨头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对捐赠政治资金一向是出手大方。韩国现代企业集团名誉会长郑周永在1992年竞选总统失败后曾抱怨说,他也定期送出数十亿韩元的“问候费”。在大选时,大企业集团无不竞相捐款,小则500亿韩元,多则700亿韩元。按韩国有40家大企业集团计算,收受的秘密政治资金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利用国家大型工程招标收取一定比例的“例金”,是总统掠取巨额款项的重要途径,青瓦台不时举行一些投资计划说明会,邀请企业界人士参加。如果企业有意投标,就要先拿出一笔“政治资金”。大企业一般要捐十几亿韩元,小一些的企业一般也要捐数亿韩元。韩国新闻界曾报道过的建设月城第一号核电站、第十一和第十二号核电站,估计任何一个大型招标工程收取的政治资金可达数百亿甚至数千亿韩元。在韩国,投资建设大型娱乐场所如高尔夫球场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这便为政府找钱洞开一扇方便之门,卢泰愚执政时政府批准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多达139个,从中收取的政治资金数目大小不言自明。 明目张胆地伸手要钱是总统的另一绝招,全斗焕执政时期常在青瓦台举办“大宴会”(向来宾提供酒水)和“小请客”(无酒水),直接点名让一些大企业集团总裁赴宴,这些企业界的巨头们对全斗焕的鸿门宴早已心照不宣,都会当场开出十几亿韩元左右的支票拱手交给全斗焕,全斗焕则回赠一句名言:“政治资金不要给别人,直接拿来给我。”卢泰愚向企业界收取政治资金的胃口并不比全斗焕小到哪里去,但是他的手段要更隐蔽一些,他一般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金融界的心腹和部长们要钱。 据韩国检察机关公布的数字,全斗焕在任总统期间收受了超过一万亿韩元的秘密资金,卢泰愚在职期间也至少收受了五千亿韩元以上,从3月11日至8月5日,对全斗焕和卢泰愚进行了世纪大审判,既然是韩国宪政史上空前的世纪审判,总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这次世纪审判创造了多项韩国历史之最。 首先是调查记录文件比以往任何案件都多,各种调查记录文件达十七万多页,如果把这些文件一张张铺开,将达五十多平方公里。法庭审讯时,这些文件被高高地堆放在桌子上,以致旁听者都看不到法官的脸,一审判决书更是长达九万多字,读了近两个小时,也是前所未有的事。 法庭审讯的次数也创最高纪录,全斗焕和卢泰愚被同时带到法庭审讯的次数达32次,从而被媒介称作世界上“最丢脸面的前总统”。在此期间旁听审讯的达六万多人次,法庭允许电视台现场转播,并同意在法庭内设立闭路电视,也属空前。 全斗焕和卢泰愚分别被判缴的罚金数额也是韩国司法史上最高的,当局迄今已没收全斗焕的款项仅为389亿韩元,并认为他还隐藏着一千四百多亿韩元的无记名债券和现金,然而全斗焕矢口否认,并强硬地表示:“愿搜就搜。”对于卢泰愚的罚金,检察当局已掌握其2500亿韩元的资金,不足部分,由储蓄利息补齐。 8月5日,审判长宣读一审判决:判处前总统全斗焕死刑,判处前总统卢泰愚二十二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话音未落,法庭上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与此同时,法院还判处13名参与军事叛乱和内乱的前军队指挥官和九名向前总统行贿的大财团董事长从一年六个月到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8月31日,全斗焕和卢泰愚分别提出上诉。 1996年12月16日上午,汉城高等法院开庭。审判长在宣读判决书时说了“降将不杀,随从从宽”的古训,声称尽管全斗焕和卢泰愚在发动军事政变过程中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二人对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权和平交接确有贡献,在处理上应根据历史情况和当时的条件予以宽大。 随后,审判长就前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案件,宣读了二审判决。全斗焕由死刑被减刑为无期徒刑,卢泰愚则改判有期徒刑十七年,减刑五年零六个月。 二审判决公布后,全斗焕和卢泰愚不再提出上诉。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之子受贿(1)
金泳三之子受贿,使其从政生涯蒙上污点 金泳三发动“不流血的反腐败斗争”,就是为了实现清廉为民的誓言,然而,祸从家中来,金泳三之子的舞弊受贿,使其从政生涯蒙上污点,案件起源于1997年初韩宝集团所属的一家公司倒闭,随之带来的是韩国政坛的剧烈震动。 郑泰守是韩宝集团的创始人,以“行贿鬼才”著称。在金泳三总统推行金融真名制后,郑泰守便不再使用支票行贿,他买来整箱整箱的方便面或红苹果,将纸箱腾空装上现钞,表层覆盖上方便面或苹果,用来行贿。郑泰守用这些“方便面”、“红苹果”买通了政府官员和银行负责人,受贿的官员们向郑泰守提供巨额贷款或其他方便。 郑泰守经营的韩宝集团,在韩国企业中排名第十四,规模庞大,被誉为韩国企业集团的“新星”。 韩宝唐津钢铁公司是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是韩宝集团的核心企业。该企业忽视世界市场钢铁需求量减少、国内需求基本饱和的现状,盲目扩建和引进设备,造成产品积压,入不敷出。1997年1月23日,因无力偿还到期的巨额贷款而被迫宣告破产。 31家金融机构负责人组成了债权银行团对该公司进行破产调查,发现该公司的资产与其贷款数额相差悬殊。 韩宝钢铁公司拥有2443亿韩元资产,为建造一座现代化钢铁厂,它竟然在1992年到1996年的五年时间里,先后向45家金融机构贷款,贷款额高达五万亿韩元(约合58亿美元),而且大多数贷款是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获得的。 疑窦丛生,韩国检察机关迅即立案调查。 2月16日,检察机关逮捕了韩宝集团总会长郑泰守。 检察院初步查明,郑泰守以行贿手段非法获得四万亿韩元贷款;用发行无法兑换的债券方式非法获取一万亿韩元,郑泰守从中留用的2136亿韩元中,尚有250亿韩元至今下落不明。检察机关同时还发现共有政界、金融界、企业界等数十名显要人士涉及此案。 郑泰守涉嫌向执政党提供了巨额政治资金,郑泰守被捕后向检察机关交代,在1995年地方自治选举和1996年国会选举时曾向新韩国党当选议员和市长提供过政治资金。同时,直接涉及1992年的总统大选的候选人的金泳三,当时作为候选人的金泳三的竞选费用,远远超出另外两名总统候选人金大中和郑周永。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之子受贿(2)
1996年6月,韩宝集团的资金状况已经恶化,从年底开始资不抵债,但是银行方面并未及时作出破产决定,而且在银行判断韩宝已无法避免破产的情况下,政府依然向其提供了4000亿韩元的资金支持。在野党怀疑,金泳三总统的次子金贤哲是本案的首要嫌疑人,是韩宝非法贷款案的主要幕后人物,理由是以金贤哲为后盾,已经形成了一个“皇太子集团”的金贤哲派系。这批人物中,有的在金泳三执政后被安排在青瓦台担任要职,有的被金贤哲推举后成为国会议员,特别引入注目的是,金贤哲已把亲信安插到掌握高级干部任免的核心部门“司政秘书室”里。 38岁的金贤哲别号“小山”,外貌与金泳三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