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
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从此以后,
由于把西德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法国对德亦
怨亦忧的情绪得到缓解,这就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西欧六国建立的煤钢共同市场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
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经济基础的。
首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欧美市场斗争为欧洲经济联合提出了
共同的尖锐的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
有绝对优势,但在欧洲国家相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初见成效之后,美国却
因经济危机不断冲击,实力有所下降。50年代中期,美国与欧洲经济力量对
比发生显著变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
的呼声日渐高涨,美国与欧洲经济矛盾在市场斗争中形成愈演愈烈之势。在
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
现实的选择只有一个,即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
和继续占有海外市场。其次,欧洲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高度发展,
为实现欧洲经济联合提供了经济基础。欧洲国家私人垄断资本高度发达,在
战后恢复经济过程中,垄断资本获得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同时,国家垄断资
本在战后经济的特殊环境中空前发展,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由于私人垄
断和国家垄断资本已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代表其利益的国家机器加
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节,因此,当欧洲国家垄断集团之间发生矛盾时,
国家出面协调或建立国家间的经济联盟都具备了雄厚的基础条件。这种跨国
联合的垄断资本体系,对内加强了统治地位,对外提高了与联盟之外的国家
尤其是美国的竞争力。再则,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和生
产国际分工趋势的加强,也为欧洲经济联合提供了重要保证。战后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使欧洲国家加速创建和发展新兴工业,改造和革新传统工业。
50年代中后期,欧洲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
同国内市场狭小的尖锐矛盾,提出了生产、商品交流、资本和劳务突破国界,
… Page 169…
获得更广阔活动空间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共同的,在过去经济发展中已有不
同程度的合作,而进一步的合作,既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又能联合攻关,
在高、精、尖技术领域与美国竞争。共同体执委会第一任主席哈尔斯坦说:
“联合意味着能够在一个比过去更大的、更广阔的规模上处理生产、劳动、
资本和工业设置的问题。它意味着更多的收益来源、更大的市场、资源的集
中和更合理的使用,以及更高的生产率”。
由于煤钢联营获得成功,欧洲政治家又对欧洲的政治联合提出过高的要
求。1952年5月27日,西欧六国签订“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打算建立
统一武装,但由于法国议会反对,这项条约流产。1955年,六国政府协商确
定,欧洲的联合应该首先从经济入手,并成立斯巴克委员会进一步研究经济
联合问题。1956年5月,六国外长威尼斯会议通过斯巴克委员会提交的报告,
经六国政府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形成了1957年3月25日在罗马签署的《罗
马条约》的内容。1958年1月1日该条约生效,一个包括欧洲六国,拥有116。8
万平方公里土地,1。6亿人口的经济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罗马条约》包
括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两大项,6个部分248条及十多个附件。该条
约的宗旨是创建共同的经济区,在各经济部门间逐步实现共同政策,为合理
利用先进技术制定地区性竞争规则;内容涉及到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
运输和贸易政策及商品、劳务、资金的自由流通等政策。
根据《罗马条约》规定,欧共体设立四个主要机构。一是欧洲议会,负
责审议提案和监督执行机构,它虽无立法权但有权弹劾欧洲执委会。议会初
期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1976年实行直接普选。二是部长理事会,负
责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拥有管理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权。它由成员国
的部长组成,理事会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理事会实行两种表
决方式,一般事务需一致同意,成员国一国一票;要求特定多数表决时,各
国票数不等,需70%以上票数方能有效。三是欧洲执委会,负责欧共体日
常事务,负责履行欧共体条约和执行新政策,并向理事会提交决议和建议草
案。现设主席1人,副主席5人,任期4年,表决方式是简单多数,但决议
需经理事会批准才能生效。四是欧洲法院,负责解释共同体条约和新政策,
仲裁共同体内部纠纷。成员由成员国各派一名法官组成,任期6年。欧洲法
院内由理事会任命4名检察长。
七国自由贸易区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关税同盟为主要
基础的。同时,共同农业、渔业政策,共同工业、能源和运输政策,经济和
货币联盟,共同教育和社会福利政策,也是欧共体发展和进一步扩大联合领
域的重要条件。在经济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欧洲的政治家们对政治联合
的热情又高涨起来,但共同体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经济方面的。
《罗马条约》第9条明确指出:“共同体应以关税同盟为基础”。欧共
体各成员国商品经济发达,生产实力雄厚,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相当大。而战
后欧美市场斗争愈演愈烈,欧洲国家均无力单独抗衡美国,只有相互协调一
致,共同保护市场,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欧共体当然首先高筑起关
税同盟壁垒,对外限制美国货进口,对内减免关税,促进流通。从发展过程
看,关税同盟的建立,对欧共体各国确实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是促进了欧共
体内部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在1958—1973年的15年间内外贸易额增长
了3倍。二是促进了欧共体扩大投资和扩大建设规模,对发展生产起了刺激
和推动作用。三是加速了欧共体资本集中和垄断化进程,扩大了经营规模,
… Page 170…
对促进国际分工、生产专业化和资本国际化也有实效。
欧共体国家虽然都是工业发达国家,但农业仍然是各成员国国计民生的
重要生产部门。在世界农产品价格经常波动和时有短缺的情况下,保证本地
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和高效率,是制定共同农业政策的出发点,共同农业政策
是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法国前总统蓬皮杜说过:“如果农业共同
市场受到动摇,经济和货币同盟就没有希望,政治联盟也就不会存在”。《罗
马条约》中规定的共同农业政策包括三项主要内容。一是共同农业市场政策,
即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每年商议一次,确定主要农产品价格范围,并确定个别
农产品的干预价格和进口农产品的“闸门价”。共同农业市场政策同时发挥
两种作用,当共同市场价格高于世界市场时,实行出口补贴,若低于时则征
收出口附加税。二是共同农业结构政策。这是为了防止农业生产者收入长期
偏低造成农业衰退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即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维持合理的
消费价格。三是建立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用于维护共同农业市场政策的落
实和对农民的培训、宣传等。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后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加速
了土地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稳定了内部市场价格,保证了内部农产品
的充足供应。
欧共体经济和货币联盟是从70年代初以来逐步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
建立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自由流动的经济统一体,固定汇率和外汇储备,
设立联合中央银行,逐步发行统一货币。欧洲货币体系在稳定汇率、抗衡美
元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
倡议建立一个“大自由贸易区”来取代欧共体。欧共体成立后,英国组织了
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以期与欧共体抗衡。参加“小自由贸易区”的国家
有英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等七国,也称七国自由
贸易区。这个经济集团内部只在工业产品方面互减关税,而不涉及农产品和
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
共体。从地理上看,七国不似欧共体六国联成一片,相互贸易联系十分紧密。
从经济实力上看,七国除英国外均是小国。它们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
世界中的比重、出口贸易额和黄金外汇储备等方面均落后于六国。1959——
1961年间,六国工业增长26%,出口贸易增长42%,而七国集团仅分别为
14%和20%。从发展趋势看,六国内部联系紧密,对外政策协调一致,相互
得到的贸易实惠显然十分可观,而七国内部贸易只占全部对外贸易额的16—
20%,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英国坚持以七国贸易区来抗衡欧共体出于复杂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
虽然大英帝国已不复强盛,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