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做得到的报告范围与内容了。
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先决定题目再去搜集资料,而是齐头并进,一边摸索一边寻思,方能事半功倍。
(二)与教授密切沟通
你对某一方面的题目有兴趣,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写得好?会不会有困难?很可能你都不很清楚。如能与老师、学长密切沟通.他们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必能使你较能掌握整个摸索的过程,省却时间、精力的浪费。如果老师与学生有密切的互动,也不致于有学生的报告与老师的课程要求南辕北辙的情形出现。最好是老师在学期初提出交报告的要求,学期中学生们提出一份报告的大纲,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最后学生在学期末交出一篇完整的报告来。
( 三)题目须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报告有了题目能否实际写得成的问题,也就是个人能力评估的问题,你的读书报告必须有根有据,耍掌握的知识可能不少,要过滤的资料可能不少,你的时间够用吗?你的语文能力能应付吗?就前述的教科书资料而言,它极可能有两个特征,一是过时的,二是简约的,因此你要掌握进一步的资料,除了循其章节后的参考书目去找外,还要找新出版的期刊论文…… 资料可能堆满一桌子,这时要如期完成,可能吗?何况,即使你已掌握了全部有用的资料,你能消化理解分析吗?你能综合批评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务必要先作一番评估,挑定一个自认能胜任、师长们也觉得你受问题的题目来下手,否则会有事倍功半,甚或半途而废的情形出现。
(四)最好配合个人兴趣
一篇报告要写得好,持续不断的用功与努力是相当重要的,而你如果对一此题目很有兴越,较易在研究过程里苦中取乐,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而且几篇报告下来,如果都与你的兴趣相配合,或许你可以找到日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五)可考虑社会需要
除了为知识而知识外,如能站在学术的领域内,又对社会有进一步的批评与建议的话,则更趋完善。就像最近的犯罪问题、贩婴问题、电动玩具问题、大学入学保送制度问题等,以一个小型的实证研究来探讨,也未尝不可行。
(六)题目要有挑战性
每个人的潜力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限制而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要通过一些刺激与挑战,这潜力会由潜而显,甚至便当事人自己都感到惊讶,这种潜力常是创造力的基础,我们如果撰写一篇有挑战性质的读书报告,不啻替自己树立一个近程的学习目标,设法克服困难去达成它,一旦你达成了,你也成长了,学术研究的素养会有所增进,跨出了一大步。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撰写有挑战性质的报告,使我们的知识领域扩大,学术研究能力日渐加强,将我们的潜力一步一步地发挥出来。
(七)题目的字句要简明
题目之所以为题目,就是要人容易看得懂,一下子了解文内的大概,因此务必简单明了,意义明确而有吸引力。往往报告内有探讨多项因素间的关系,我们在题目里就应标明,节省他人阅读的时间。此外,如一个题目不易说得明白,须加子题时,母题与子题间的比重要注意,不可本末倒置。
四、何处搜集所需资料
确定题目后,便要广泛搜集资料(其实选题过程中,应已开始搜集),然而如何以最经济的时间与精力,求得最多最适当的资料呢?那也得依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如下:
(一)请教授指引方向
题目决定后,可就近请教师长,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可能对你选定的这个主题里的权威论文相当熟悉,有他们的指点,可免去一些无谓的时间浪费(如搜集一些不重耍而驳杂的资料),而且国内外的资料所在,他们也比较了解些,可使你少掉一些奔波之苦,但这并不表示可以完全倚赖师长,相反地,他们的指点,完全为辅助你的独立研究而发,须注意不可反主为客地一味被动。
(二)学会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资料最重要的场所,上图书馆面对那么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如何下手呢?这就必须仰赖图书馆里一些工具书与一些编目卡,如果不懂得使用它,既会浪费时间,而且会把很多重耍的东西都遗漏掉。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分别是:
1。书摘目录卡 通常在图书馆内保存的每一本书籍均编有4种目录卡,且分别以字母次序或笔划顺序排列。这4种目录卡是书名卡、著者卡、分类卡、标题卡。借着这些卡片,我们很容易找到该书放的位置。如我们选定一个主题,就可以借标题卡找到与该主题接近的书籍。
2。百科全书 它虽是常识性的东西,但在每个条目后,都会有一个简单的书目,某个人有哪些著作,某些方面有哪些资料等等。
3。期刊目录与报纸目录 书籍通常是最好的资料来源,但这常是经过编著者过滤的第二手资料,而且资料较旧,我们要找第一手资料或最新资料时,通常查定期出版的期刊是较适当的。中央图书馆每月定期出一期《期刊论文总目录》 ,这在台湾各图书馆都有,我们可借此去找我们要查的期刊论文。台大图书馆编有《中文期刊论文分类索引》 。师大图书馆编有《 育论文摘要》 ,可供参考。此外政大社会科学资料中心编有《报纸总目录》 ,按题目分类,隔年出版。
4。论文摘要 自1974年开始,台湾有关方面编有《博士硕士论文的摘要》 、《各年度奖助论文摘要》(政大社会科学资料中心收藏历年资料)及《历年升等著作论文摘要》 等。这些摘要有助于我们资料的精简,免得浪费过多的时间。
5。人名字典 里面常会有名人的简单生平介绍与书目表。
6。基本参考工具书 这种参考工具书如中文或西文的参考书书目,淡江大学曾素宜教授就著有《西洋社会科学文献概论》(学生书局),里面就有对工具书的介绍。这也有助于我们迅速去搜集资料。
其他如西方的《综评期刊》 (Review Journals) ,往住是以年为期,根据主题将过去全部的论文分类列出来。亦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资料,前面常提到的教科书也不例外。
(三)要多跑几个地方
资料分散各处,往往不易一次全部收集齐全,必须借多跑腿来克服这个困难。以各校图书馆而言,往往你有我也有,我没有你也没有,缺乏各自重点的发展以及彼此的配合。如果是开架式的图书馆还好,偏偏有很多重要图书馆就是采取闭锁式的,给搜集资料带来相当多的困扰。美国史丹福与柏克莱两校的图书馆之间有交通车,只要在图书馆申请卡片,就可以凭卡坐车到对方的图书馆去借书,我们还没有那么进步,只有政大的社会科学中心,外校学生可凭学生证进入阅读,也可影印资料。因此,多跑几越,久而久之,驾轻就熟,就较能克服这种先天的限制。当然,我们更希复图书馆能更进步,免得学生们一下子就望而却步。
除图书馆外,一些民间或公家的资料中心也可以在必要时去查阅参考,如联合报与中国时报都有专设的资料室,这些资料对一些与社会问题有关的题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不可漏掉。
(四)请教资料管理人员
台湾的图书管理人员常不能做到一个资料供应者,而只做到一个资料的保存者。但他们的职责就至少应两者并重,一个学生进入一个图书馆,多跟他们请教是可以省很多时间的,毕竞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摸得绝对比我们清楚。在此,我们愿呼吁国内的图书管理人员在扮演自己角色时,务必了解何者才是一个真正图书馆人员的职责所在。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在图书馆知识外,兼具必要的专业知识,这样对知识的保存与供应会有更大的裨益。
总而言之,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我们等于身处资讯之海一般,如何在海中寻求定点,无论如何要遵守一定的程序,一步一步来,才不会被资讯之海所淹没。在此,我们也希望各校教学生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方法要略作改进,不要在他们精神不易集中的新生训练里教这个,而是应由各系在一二年级的课程内给学生多灌输这方面的概念,帮助他们节省找资料的时间与精力。
五、报告的形式与要点
一篇读书报告,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些什么?
这等于是谈报告的形式要件问题。一般而言,一篇报告除题目之外,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导论(引言);其二为本文,其三为结论。我们把搜集到的资料组织起来,动手撰写,成为一篇有骨有肉的文章。也有人细分如下:
1。引言 研究的目的、方法、架构、范围等等的概略说明。
2。历史性回顾 前人研究此问题的回顾及其存在的优块点。
3。个人研究所得 谈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张,对前人的褒贬等。
4。结论 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5。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表示你负资任,一宇一句都是有根有据,绝不向壁虚构,如书局、出版地、出版年月、著作者姓名… … 皆不可漏掉。
万变不离其宗,任何读书报告皆应包括这些应有的内容要点。
六、实质内容应具标准
怎样才是一篇好的读书报告?除了上述形式要点之外,更童要的是一篇报告的实质内容。根据大家读报告与写报告的经脸,我们认为以下六点可视做品评一篇读书报告的标准。
(一)架构秩序井然,层次条理清晰
一篇好的读书报告,必须架构井然,层次分明,让人循序研读,极易掌握重心所在。因此,说明问题、提出讨论的过程,必须重视各章各节的连贯性,彼此除各自处理的重点不同外,须具有一个明晰的内在逻辑相呼应。各章节的比重亦应均衡,国内常有些论文,往往犯了不够均衡的毛病,如过份注重名词的定义,光谈定义就花掉很大的篇幅,或是把很多不相干的资料,不加组织即堆积在文章内,而最后的分析与综合又往住草草了事,给人头重脚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