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赶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锋同志读的书不比别人多,
    但读一句懂一句,融化在自己的骨髓里面。
    雷锋同志年纪轻轻,做的工作不多,
    但他具备了共产主义的品质,有了建设共产主义事业的本领。
    雷锋同志要求自己极严,一丝一毫不肯放过。
    雷锋同志每天写自己的历史,要在自己的历史里放进新的东西。
    所有革命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应该每天在自己的历史里放进新的东西。
    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
    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
    沾染过旧社会遗留下的坏思想坏习惯尚未涤洗清净的人,在雷锋同志面前应感到惭愧。
    向雷锋同志学习,用句老话讲:
    闻雷锋之风者应该“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历史的启示总是超越时空的。42年前,当人民领袖毛泽东欣然命笔,把雷锋那颗赤子之心,奉献给他的时代,奉献给中国人民时,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培养了雷锋?雷锋心中的偶像又是谁呢?今天人们重读雷锋日记时会发现,答案是我党的优秀基层干部。雷锋入伍前在县政府当公务员,那里的干部与群众心连心。雷锋跟着县委书记张光玉下乡。张书记看到老乡耕地,常常是鞋子一脱就下田,一边手扶犁,一边与老乡聊天,使得人们分不清谁是县委书记,谁是老乡。有一次,张书记发现一位老农民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马上掏出个人的20元钱递给老农,让他买几头猪饲养,尽快过上好日子。雷锋之所以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当然与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更与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党的优良传统密切相关,与那些品德高尚的领导同志做楷模密切相关。雷锋能够将省下来的工资寄给灾区而不留姓名;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们从雷锋的事迹中看到了张书记的影子。正是张书记这样的优秀干部,影响感染了雷锋。如果张书记是个作风不正派,品质恶劣,不深入实际、高高在上的“县太爷”式的官僚,那雷锋还会成为我们今天心目中的雷锋吗?〖ZW(〗林兴亮:《从雷锋当初学的是领导说起》,载中共吉林省纪委、监察厅主办:《浪淘沙》2002年第7期,第46页。〖ZW)〗
    王进喜生于1923年,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的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拼命操劳,他多次表示:“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他倡导并身体力行革命加拼命精神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处处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提出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史来贺,河南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他以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和满腔热情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
    心,使穷了几辈子的乡亲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有奔头!
    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任党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共产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技术,使皮棉平均亩产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亩产的3倍,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
    随后,史来贺又带领刘庄人向畜牧业、工业挺进,使乡亲们彻底甩掉了贫穷和落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史来贺带领群众解放思想、迅速走上农牧副渔全面发展,贸工农产业化的共同富裕之路。1980年,刘庄率先跨入“小康”行列。1985年,史来贺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制造厂,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肌苷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目前,刘庄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村民家家拥有全套家用电器,人均住房35平方米,并享受就医、上学、养老等10多项免费福利。
    史来贺常说:“当干部要为群众着想,为群众造福,不能怕吃亏,不能怕出力,不能怕得罪人,共产党的称号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他在领导岗位上长达51年,能始终和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村里拆土屋,盖新楼。第一批新楼盖好后,干部、群众首先想到老史,动员他先搬进新居,他婉言谢绝。第二十幢新楼盖好了,史来贺还是住在他那合作化时期盖的又低又破的旧房里。他说:“只要咱村还有一户没搬进新房,我心里就不踏实。”直到6年后,新楼全部盖齐,史来贺才与最后一批群众一起搬进了新居。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共产党员的先锋意义就体现在这里,人民群众不是看你的宣言,而是看你的行动。
    这位农民出身的共产党员2003年4月23日在河南新乡病逝,享年73岁。他一生载誉无数,曾经9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共产党的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史来贺,这些20世纪
    五六十年代树立的先进典型,都相继离开了我们,有的已经离开了几十年。时间可能会冲淡记忆,但有一种精神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弥足珍贵。当年他们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向困难屈服的进取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伟大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又一个伟大思想理论的诞生
第一节 在探索中误入歧途

    160多年前;法国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评价中国说:“那里躺着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去吧!因为他一旦醒来,就将震惊世界”。然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沉睡的巨人”醒来了,自此以强者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创举。
    在推翻旧社会,改造旧社会的伟大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最杰出的代表是毛泽东。他在青年时代就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积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当做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来使用的,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在艰苦卓绝、曲折复杂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和他的战友们不断探索,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改造,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在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去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前苏联的经验也只能参考,特别是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以及其继承人一步步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做法,使晚年的毛泽东一直忧心忡忡,担心中国会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会“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为此,他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
    1966年,正当我国胜利完成调整经济的任务、克服了国民经济中的严重困难,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
    这场所谓“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他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认识,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他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混淆了是非,从而导致敌我混淆,认为中共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现实危险。他认为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文化大革命”这种形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才能彻底揭发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阴暗面,把他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场“大革命”之所以冠以“文化”二字,是因为它是由文化领域的“批判”开始的。他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