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便交通,送他们到首都长安(今西安)。唐朝的皇帝常常亲自接见他们,
有时为表示特别欢迎,还令画师为大使画像作纪念。
随使团前来的留学生大多到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然后又可以在
中国政府机构工作。来学习的日本僧人,也都被派往名山大寺拜师求教。他
们成了中国文化的热心传播者。
遣唐使船队回日本时,唐朝政府也经常任命中国使节陪同前往,进行
回访。遣唐使团不仅带回大量的中国文物、书籍和五金百货,也使中国的文
学、宗教、典章制度等在日本“生根发芽”。
公元717年间,一位16岁的年轻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着一个五
百人的遣唐使团来到了中国。经过五、六年高等学府“太学”中的苦学,他
和许多从“太学”毕业的东方和西方的留学生,参加了考试。考试题目很难,
想不到他竟捷足高登,以优异成绩中了进士。
从此,阿倍仲麻吕开始在唐朝政府中担任官职。后来,他被提升为担
任皇帝侍从官的左补阙。唐玄宗还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晁衡。
晁衡和当时的大诗人李白、王维、储光仪等很多人建立起深厚的友情。
他们常常以诗歌唱和,留下许多动人的佳作。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晁衡在中
国已度过了40年。他抑制不住长期深藏在内心的思乡之情,多次提出回国
的要求,最终,唐玄宗答应他作护送第十次日本遣唐使回国的使节返回日本。
得知晁衡归国的消息,长安的诗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王维
即席写下《送秘书监还日本国》的诗篇。五十岁的晁衡解下心爱的宝剑,赠
… Page 16…
给中国诗友,也挥毫赋诗:“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留明主,海外
忆慈亲……西望怀思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这年1
0月,晁衡等人乘坐四艘帆船,从苏州黄泗浦启航,驶往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船队中还有一位扬州延光寺的著名高僧鉴真和尚也和
他同行。这位65岁的高僧从11年前接受日本友人邀请,决心东渡日本讲
学,已曾五次率弟子渡海,但都被风浪所阻,没有成功。这次是鉴真第六次
出海。
不幸,船队在中途遇到了大风暴,他们被冲散了。鉴真坐的那条船和
其他两条船各自开到了日本,而晁衡所乘的船下落不明。直到第二年3月,
仍然杳无消息。
晁衡遇难的传闻传到唐朝,在南方漫游的李白非常难过,写下了 《哭
晁卿行》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
愁色满苍梧。”写出了对诗友晁衡悲切的思念之情。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晁衡的船并没有沉没,他们随风飘泊到了安南
(今越南)沿岸。
公元755年,晁衡和十多位幸存者历尽艰险,回到长安。以后,他
又担任过唐王朝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官职。公元770年1月,73岁的晁衡
在长安去世。
那位鉴真大和尚则在日本生活了10年,最后死在日本。鉴真也把丰
富的中国文化,如宗教、建筑、雕刻、医药等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
欢迎和尊敬。鉴真曾经居住过的奈良唐招提寺里,直到现在,还供奉着鉴真
大师的在世时就做成的他的塑像。日本政府立法尊奉它为“国宝”。
阿倍仲麻吕(晁衡)和鉴真,是八世纪时日本人民如饥似渴学习唐朝
文化的缩影和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友谊象征。
“西天”在哪里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离开了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许多的
僧徒和百姓来到城外为他送别,保佑他一路上顺利平安。有人仍担心地劝他
回心转意,放弃旅行还来得及。他坚定地回答,虽然路途遥远,但他一定会
克服艰难险阻,取回“真经”。
这位僧人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说 《西游记》中“唐僧”
的原形。他此行是要去到佛教的发祥地天竺国 (今印度),去求取佛教的经
典。
佛教创始人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乔达摩·悉达多。相传,他是喜马拉雅
山南麓的小国释迦族的王子,29时岁出家修行,最后来到王舍城(今印度
比哈尔邦巴特那之南)。他在城外尼莲河畔的菩提树下闭目沉思,静坐了六
年。到第七年,他终于悟出了人生真谛,从此得道成佛。佛,就是大智大觉
之人。他的弟子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的基本教义认为: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一切苦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孽,就不免受轮回之苦;
… Page 17…
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
而要达到涅磐就必须要修道。早期佛教着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主张众生
自救,佛只指出途径。认为修行能入涅磐,但不能人人成佛。
到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受印度婆罗门教影响,开始主张佛有许多化身,
造出各种菩萨。
崇拜偶像,认为只要虔诚信仰,人人都能成佛。
由于对佛祖释迦牟尼的教义持有不同的观点,佛教徒僧众教团分裂成
两大派,“上座部”以佛教正统派自居,“大众部”则属于新兴教派。“大众
部”鼓吹“普渡众生”,创立了“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的宗教理论体
系,自称“大乘”,意即“大道”或“大业”,而把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翻译的大都是“小乘”经典”。到东晋时,才有人译
出“大乘空宗”的经论;到南北朝中、后期,才译出“大乘有宗”的经论。
玄奖研究佛经是从“大乘有宗”入手。在长期的钻研探索中,他觉得
自己所请教的大师各有师承,对教义的解释也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但是,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并不多,译文也难以表达原意,尤其是他研
究的“大乘有宗”的经论更加缺少。
正在这时,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门徒波颇密多罗来到长安。玄奘
向他请教后得知:戒贤法师通晓全部经论,学识渊博,在那烂陀寺主持讲经。
于是,玄奖决定,西出长安前往那烂陀寺取经。他向唐朝的皇帝请求,并得
到了恩准。位于印度古城王舍城外的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最壮观的
佛教寺院。收藏着浩繁的大乘、小乘佛教经典以及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和
天文、地理、技艺、医药、数学、音韵等书籍。寺院的主持人戒贤法师已年
近百岁,对佛学理论有精湛的研究,是当时印度的佛学权威,被尊称为“正
法藏”。
据说,在当时那烂陀寺主、客僧众一万多人中,通晓20部佛经理论
的有一千多人,通晓30部的有五百人,通晓50部的连玄奘在内也只有十
个人,而通晓全部经论的只有戒贤法师一人。
玄奘在那烂陀寺早晚不辍地潜心钻研了五年佛教经论。最后,在公元
645年时,他带着五百多夹共六百五十多部佛教“真经”,回到了唐朝长
安城。
在前后共18年的时间里,玄奘跋山涉水,克服了千难万险,行程二
万五千多公里,游历了当时110个国家,受到了包括国王和僧侣在内的各
界人士的欢迎。这位来自大唐王朝的“唐僧”,也被公认为全印度的第一流
学者。
玄奘还将自己的旅途见闻撰写成了 《大唐西域记》。因为,当时去往天
竺 (印度)就是要走出比唐朝西域更远的地方,人们都把它看成是遥远的西
方世界。到公元16世纪,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玄奘取经的故事,创作了
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从此,“唐僧”更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人
物。实际上,“唐僧”所去的“西天”,也就是天竺国王舍城外的那烂陀寺。
随着佛教从12世纪在印度逐渐衰落,那烂陀寺这座最古老的、全印
度最宏伟的佛教寺院,也在公元1197年和1203年两次被战火夷为平
地,失去了踪影,直到1915年,印度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根据玄
奘的《大唐西域记》译本,步步追踪,才发掘出了这座堙没已达千年之久的
古代名刹遗迹。1950年,中印两国合作曾在王舍城那烂陀寺玄奘原居处
… Page 18…
建造了一座纪念堂。附近还有一间博物馆,珍藏着当年从那烂陀遗址发掘出
的文物。
十字军东侵
1095年11月,法国克莱蒙城郊外的空地上,集合起了大批教士、
封建主、骑士和老百姓。在初冬的寒风中,万头赞动,人声嘈杂。
太阳升到了树梢,只听得一阵号角伴着鼓声,一队人举着巨大的十字
架从远处走来,后面是一辆装饰华美的大马车。十字架被安放在用石头和泥
土筑成的约3米高的台子中央。教皇乌尔班二世从停在台旁的车中走出,登
上了高台。二百多名手执长矛的卫兵在台子四周肃然环立。
人群安静下来,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了教皇身上,等待着这场宗教大会
的主角发话。
立在巨大十字架前的教皇,挺了挺身,举起手中的《圣经》,用铜钟般
洪亮的声音说:“上帝的孩子们,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