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影响经济和经营环境稳定的障碍仍然存在。在不久的将来
能否控制注它们还很不确定。
中国幼稚的商品期货行业面临成为其迅速的、无节制的
扩张结果的受害者的危险。商品期货市场在全国兴起,它的增
长既无组织又重复建设。
中国花了5年的时间来建立商品期货交易。现在,在北
京、南京,、上海、深圳和郑州的交易所里,主要交易的合约有谷
物,其它农产品和食油,石油和金属合约。但除了这些已经建
立的交易所外,还有大量新建的期货交易所,它们导致的结果
是同一商品期货有多重市场。据报道,该国有20多家官方批
准的批发市场和所谓的期货交易所,另有30多家即将开业或
正在计划之中。
中国主要商品交易所
(1994年1月)
名称 交易产品 建立年份
北京金鹏铜交易所 铜 1991
北京商品交易所 商品 1993
北京石油交易所 石油 1992
南京石油交易所 石油 1992
上海金属交易所 非铁金属 1992
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 非铁金属 1992
郑州商品交易所 粮食 1990
一些当地掌权部门想当然认为,建立自己的期货市场可
以使当地的政治家和企业家(他们常常是同一个人)富裕。同
时,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使一些地方政府将外来产品排斥于
他们领地之外。尽管北京再三重申期货交易所和公司必须经
过中央政府的批准,一些地方政府仍旧声称有权批准成立。
直接投资于中国公司是非常困难的。至1994年3月,仅
有48家公司允许向外国人卖特种“B”股(1991年开始)。相
反,国际投资者已瞄准香港,它的股市上有许多公司与中国
有业务往来。过去的两年里,与近来国际股市下跌之势相反,
那些包括寻找“中国概念”在内的投资者们推动香港股票大幅
上涨,使许多完全致力于中国的共同基金在这一时期为股票
持有者获得了巨额回报。
参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只有到上海和深圳的幼稚
股票市场上买进卖出这一种简单的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方
法可供外国投资者选择。
这些途径包括一些封闭式投资公司和越来越多的开放式
基金。它们的全球或仅亚洲资产组合一直在买进中国概念股。
一部分中国公司的股票已经在 NYSE挂牌上市,随着中
国朝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发展,很可能在纽约和香港进行额
外的公开发售。筒而言之,至少在目前,西方投资者参与中国
投资的最合适地方是通过共同基金。
另外还有一条途径让西方投资者参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但这条路风险更大,需要更多的知识和金钱。中国正考虑一条
新解决办法.吸引外国投资来解救即将倒闭的国有企业,包括
将它们的产权完全出售。中国想让资本雄厚的公司(所谓白色
骑士企业)接管不健康企业。问题在于,愿意或能够对这些企
业进行投资的公司中,有毛病的企业比健康的企业多得多。
展望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受益者实际上是日
本、韩国、香港和台湾的公司,它们生产附加值很高的产品,而
不仅汉是简单的东西,如纺织品或钢铁。从长远看,中国需要
的是我们称之为“中等技术”设备的企业,如高能工厂、练制
厂、现代钢铁厂、电子工厂和汽车厂,这些亚洲国家(和地区,
译者注)可以向中国提供这些东西。
结论:1997年后的香港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你问5个不同的香港观察家,
你会得到至少6种不同答案。
让我们努力将事实和逻辑与传闻和臆测区分开来。
你当然不可能在考虑1997年后的香港时,不去想想中
国。中国明显缺少(可能在以后的几年中)一个组织良好的基
础设施、法律和合同的约束、自由兑换的外汇体制以及顺畅的
通讯,这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业务中也是如此。
因此.对国际上的大部分投资者来说,香港将继续担当进
入中国大门之任,并从远东进一步的经济扩张中受益。这样做
比直接卷入中国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要小。事实上,如果一个人
能够开发出一套好的多国战略,香港能成为每个人追求的“中
国概念”的可行解决办法。
香港的许多股票,尤其是银行业和中高技术业都极深地
卷入了中国,他们的增长和获利性与大陆相联。显然,又一个
潜在“中国概念”。
由于香港接近中国及其与中国之间的亲密关系、香港能
在中国的金融、机械工程和建筑业的扩张中进一步受益,这表
明一个健全的管理良好的固定资产开发、机械工程和建筑筹
划的考虑是有益的。
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对中国的边界可能扩张,香港
越来越大,并进一步发展。香港总体的扩张会导致通货膨胀的
增加:而人口的扩张,尤其是中国大陆人口的挤入,会使香港
产生额外的社会问题。同时,中国大基建项目的渗入。使香港
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不仅是需要高层次的劳动力,还需要低
层次的劳动力,大陆可以提供这些劳力。
最后,香港政府和行政部门可以失去一些在前 1997英国
行政管理部门运行下的效率和良好秩序,从而使管理健全良
好的香港私营金融和服务行业公司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