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功,此颂德,差不多似舜、禹复出,汤、文再生。中国史官
之不值一钱,便是此等谏颂所累。
这时正当五季以降,乱臣贼子,抢攘数十年,得了一个逆
取顺守,彼善于此的主儿,百姓都快活得很,哪个去追究隐情?
因此远近归附,好容易南收北抚,混一区夏,一番事情,两
番做成,这真叫作时来福辏,侥幸成功呢。偏是皇天有眼,看
… Page 8…
宋史演义 ·2·
他传到八九世,降下一个劲敌,把他河北一带,先行夺去,仍
然令他坐个小朝廷;康王南渡,又传了八九世,元将伯颜,引
兵渡江,势如破竹,可巧南宋一线,剩了两三个小孩子,今年
立一个,明年被敌兵掳去,明年再立一个,不到两年,又惊死
了,遗下赵氏一块肉,孤苦伶仃,流离海峤,勉勉强强的过了
一年,徒落得崖山覆没,帝子销沉,就是文、陆、张几个忠臣,
做到力竭计穷,终归无益,先后毕命,一死谢责。可见得果报
昭彰,天道不爽。凭你如何巧计安排,做成一番掀天揭地的事
业,到了子孙手里,也有人看那祖宗的样子,不是巧取,便是
强夺,悖入悖出,总归是无可逃避呢。为世人作一棒喝,并非
迷信之言。不过恶多善少,报应必速;善多恶少,报应较迟。
试看朱温、李存勗、石敬瑭、刘知远、郭威等人,多半是淫凶
暴虐,善不敌恶,自己虽然快志,子孙不免遭殃。忽而兴,忽
而亡,总计五季十三君,一古脑儿只四五十年,独两宋传了十
八主,共有三百二十年,这也由赵氏得国以后,颇有几种深仁
厚泽,维系人心,不似那五季君主,一味强暴,所以历世尚久,
比两汉只短数十年,比唐朝且长数十年,等到山穷水尽,方致
灭亡,这却是天意好善,格外优待呢!
小子闲览宋史,每叹宋朝的善政,却有数种:第一种,是
整肃宫闱,没有女祸;第二种,是抑制宦官,没有奄祸;第三
种,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第四种,是防闲戚里,没有外
戚祸;第五种,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不但汉、唐未能相
比,就是夏、商、周三代,恐怕还逊他一筹。但也有两大误处:
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辽、金、
元三国,迭起北方,屡为边患。当赵宋全盛的时候,还不能收
复燕、云十六州,后来国势日衰,无人专阃,寇兵一入,如摧
枯拉朽一般,今日失两河,明日割三镇,帝座一倾,主子被虏;
… Page 9…
宋史演义 ·3·
到了南渡以后,残喘苟延,已成弩末,稍稍出了几员大将,又
被那贼臣奸相,多方牵制,有力没处使,有志没处行,风波亭
上,冤狱构成,西子湖边,骑驴归去,大家心灰意懒,坐听败
亡,没奈何迎敌乞降,没奈何蹈海殉国。说也可怜,两宋三百
二十年间,始终被夷狄所制,终弄到举国授虏,寸土全无,彼
时惩前毖后的赵太祖 ,哪里防得到这般收场 ?其实是人有千
算,天教一算,若非冥冥中有此主宰,那篡窃得来的国家,反
好长久永远,千年不败,咳!天下岂有是理吗?总冒一段,仍
归到篡窃之罪,笔大如椽,心细似发。看官不要笑我饶舌,请
看下文依次叙述,信而有征,才知小子是核实陈词,并非妄加
褒贬哩。稗官野乘,一同俯首。
且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洛阳的夹马营内,生下一个香孩
儿,远近传为异闻。什么叫作香孩儿呢?相传是儿初生,赤光
绕空,并有一股异香,围裹儿体,经宿不散,因此叫作香孩儿。
从异闻入手,下笔突兀。或谓后唐明宗李嗣源,继阼以后,每
夕在宫中焚香,向天拜祝,自言某本胡人,为众所推,暂承唐
统,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拨乱反正,混一中原。谁知他
一片诚心,感格上苍,诞生灵异,洛阳的香孩儿,便是将来的
真命天子,生有异征,也是应有的预兆。香孩儿事见正史,虽
或由史官谀颂,但崛起为帝,传统三百年,当非凡人可比。究
竟这香孩儿姓甚名谁?看官听着!便是宋太祖赵匡胤。画龙点
睛。他祖籍涿州,本是世代为官,不同微贱。高祖名朓,曾受
职唐朝,做过永清、文安、幽都的大令。曾祖名珽,历官藩镇,
兼任御史中丞。祖名敬,又做过营、蓟、涿三州刺史。父名弘
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庄宗时,曾留典禁军,娶妻杜氏,
系定州安喜县人,治家严毅,颇有礼法,第一胎便生一男,取
名匡济,不幸夭逝,第二胎复生一男,就是这个香孩儿。香孩
… Page 10…
宋史演义 ·4·
儿体有金色,数日不变,难道是罗汉投胎?到了长大起来,容
貌雄伟,性情豪爽,大家目为英器。乃父弘殷,历后唐、后晋
二朝,未尝失职。香孩儿赵匡胤,出入营中,专喜骑马,复好
射箭,有时弘殷出征,匡胤侍母在家,无所事事,辄以骑射为
戏。母杜氏劝他读书,匡胤奋然道 :“治世用文,乱世用武,
现在世事扰乱,兵戈未靖,儿愿娴习武事,留待后用,他日有
机可乘,得能安邦定国,才算出人头地,不至虚过一生呢。”
人生不可无志,请看宋太祖自负语。杜氏笑道 :“但愿儿能继
承祖业,毋玷门楣,便算幸事,还想甚么大功名,大事业哩!”
匡胤道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过一将门之子,为什么化家
为国,造成帝业?儿虽不才,亦想与他相似,轰轰烈烈做个大
丈夫,母亲以为可好么?”杜氏怒道 :“你不要信口胡说!世
上说大话的人,往往后来没用,我不愿听你瞎闹,你还是读书
去罢 !”匡胤见母亲动怒,才不敢多嘴,默然退出。
怎奈天性好动,不喜静居,往往乘隙出游,与邻里少年,
驰马角射,大家多赛他不过,免不得有妒害的心思。一日,有
少年某牵一恶马,来访匡胤,凑巧匡胤出来,见了少年,却是
平素往来,互相熟识,立谈数语,便问他牵马何事?少年答道:
“这马雄壮得很,只是没人能骑,我想你有驾驭才,或尚能
驰骋一番,所以特来请教 。”匡胤将马一瞧,黄鬃黑鬣,并没
有什么奇异,不过马身较肥,略觉高大,便微哂道 :“天下没
有难骑的马匹,越是怪马,我越要骑他,但教驾驭有方,怕他
倔强到哪里去 !”后来驾驭武臣,亦是此术。少年恰故意说道:
“这也不可一概而论的。的卢马常妨主人,也宜小心为是。”
遣将不如激将,少年亦会使刁 。匡胤笑道 :“不能驭马,何
能驭人?你看我跑一回罢 !”少年对他嘻笑,且道:“我去携
马鞍等来,可好么?”匡胤笑道 :“要什么马鞍等物。”说至
… Page 11…
宋史演义 ·5·
此,即从少年手中,取过马鞭,奋身一跃,上马而去。那马也
不待鞭策,向前急走,但看它展开四蹄,似风驰电掣一般,倏
忽间跑了五六里。前面恰有一城,城闉不甚高大,行人颇多,
匡胤恐飞马入城,人不及避,或至撞损,不如阻住马头,仍从
原路回来,偏这马不听约束,而且因没有衔勒,令人无从羁绊,
匡胤不觉焦急,正在马上设法,俯首凝思,不料这马跑得越快,
三脚两步,竟至城闉,至匡胤抬起头来,凑巧左额与门楣相触,
似觉微痛,连忙向后一仰,好一个倒翻觔斗,从马后坠将下来。
我为他捏一把冷汗。某少年在后追蹑,远远的见他坠地,禁不
住欢呼道 :“匡胤!匡胤!你今朝也着了道儿,任你头坚似
铁,恐也要撞得粉碎了 。”正说着,蓦见匡胤仍安立地上,只
马恰从斜道窜去,离了一箭多地,匡胤复抢步追马,赶上一程,
竟被追着,依然耸身腾上,扬鞭向马头一拦,马却随鞭回头,
不似前次的倔强,顺着原路,安然回来。少年在途次遇着,见
匡胤面不改色,从容自若,不由的惊问道 :“我正为你担忧,
总道你此次坠马,定要受伤,偏你却有这么本领,仍然乘马回
来,但身上可有痛楚么?”匡胤道 :“我是毫不受伤,但这马
恰是性悍,非我见机翻下,好头颅早已撞碎了 。”言罢,下马
作别,竟自回去。某少年也牵马归家,无庸细表。
惟匡胤声名,从此渐盛,各少年多敬爱有加,不敢侮弄,
就中与匡胤最称莫逆,乃是韩令坤与慕容延钊两人。令坤籍隶
磁州,延钊籍隶太原,都是少年勇敢,倜傥不群,因闻匡胤盛
名,特来拜访,一见倾心,似旧相识。嗣是往来无间,联成知
己,除研究武备外,时或联辔出游,或校射,或纵猎,或蹴踘,
或击毬,或作樗蒲戏。某日,与韩令坤至土室中,六博为欢,
正在呼么喝卢的时候,突闻外面鸟雀声喧,很是嘈杂,都不禁
惊讶起来。匡胤道 :“敢是有毒虫猛兽,经过此间,所以惊起
… Page 12…
宋史演义 ·6·
鸟雀,有此喧声。好在我等各带着弓箭,尽可出外一观,射死
几个毒虫,几个猛兽,不但为鸟雀除害,并也为人民免患,韩
兄以为何如?”令坤听了,大喜道 :“你言正合我意。”一主
一将,应寓仁心。当下停了博局,挟了弓矢,一同出室,四处
探望,并没有毒虫猛兽,只有一群喜雀,互相搏斗,因此噪声
盈耳。韩令坤道 :“雀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