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22…

宋史演义                                                              ·216· 

      赵宗未替敢尊刘,扶弱锄强弭国忧。 
      鲁直当年书殿壁,如公才不愧鱼头。 

      天不假年,老成复谢,不到数载宗道等又溘逝了。欲知后 
事,且看下回。 

      刘太后垂帘听政,多出丁谓、雷允恭之力,故丁、雷二人, 
得以重用,微王曾之正色立朝,恐萧墙之祸,亦所难免。或谓 
宋室无垂帘故事,曾何不据理力争,为探本澄源之计,乃仅龂 
龂于一权字,究属何补。至若准之再贬,又以居停之嫌,不复 
与辩,毋亦所谓患得患失者欤?不知此王沂公之通变达权,而 
有以徐图挽救者也。假使操切从事,势且遭黜,徒市直名,何 
裨国事?试观丁谓之终窜穷崖,雷允恭之卒归赐死,乃知沂分 
之才识,非常人所可几矣。贼臣已去,而吕、鲁等连类同升, 
鱼头参政,才得成名,而刘太后亦有从谏如流之美,史家或归 
美鲁直,实则皆沂公之功,有以致之。故本回实传颂沂公,而 
鲁参政其次焉者也。 

… Page 223…

宋史演义                                                             ·217· 

               第二十七回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 

     却说天圣六年,同平章事张知白卒。越年,参知政事鲁宗 
道亦殁。知白,沧州人,虽历通显,仍清约如寒士,所以殁谥 
文节。宗道,亳州人,生平刚直嫉恶,殁谥简肃。刘太后亦亲 
临赐奠,称为遗直,嗟悼不置。宋史称刘为贤后,职是之故。 
曹利用举荐尚书左丞张士逊,入为同平章事。既而利用从子曹 
汭,为赵州兵马监押,偶因酒醉忘情,竟身著黄衣,令人呼万 
岁。事闻于朝,遂兴大狱,毙杖下,利用亦为内侍罗崇勋所谮, 
发交廷议。张士逊奏对廷前,谓 :“此事系不肖子所为,利用 
大臣,本不相与 。”太后怒道:“你感利用恩,应作此说。” 
王曾又进奏道 :“这事与利用无干。”太后复语王曾道:“卿 
尝言利用骄横 ,今何故替他解释 ?”曾答道:“利用素来恃 
宠,所以臣有微辞,今若牵连侄案,说他为逆,臣实不敢附和。” 
太后意乃少解,乃罢利用为千牛卫将军 ,出知随州 。张士逊 
亦罢职。利用出都,复坐私贷官钱罪,安置房州。罗崇勋再遣 
同党杨怀敏,押利用至襄阳驿,恶语相侵。利用气愤交迫,竟 
至投缳自尽。原来利用自通好契丹后,以讲和有功,累蒙恩宠, 
平素藐视内侍,遇有内降恩典,辄力持不与,因此结怨宦官, 
至遭此祸。死非其罪。宋廷遂任吕夷简同平章事,夏竦、薛奎 
参知政事,姜遵、范雍、陈尧佐尧叟弟。为枢密副使,惟王曾 

… Page 224…

宋史演义                                                              ·218· 

任职如故。 
      先是太后受册,拟御大安殿,受百官朝贺,曾力言不可。 
及太后生日上寿,复欲御大安殿,曾又不可。太后勉从曾议, 
均就便殿供帐,当即了事。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更多 
方裁抑。太后心滋不悦,但不好无故发作,只得再三含忍。不 
意天圣七年六月间,天大雷雨,电光乱掣玉清昭应宫内,竟射 
入一大个火团,四处爆裂,霎时间裂焰飞腾,穿透屋顶。卫士 
慌忙赴救,用水扑火,偏偏水入火中,好似火上浇油,越扑越 
猛,烈烈轰轰的烧了一夜,竟将全座琳宫玉宇,变成一片瓦砾 
荒场,只剩得长生崇寿二小殿,岿然尚存。天书已经殉葬,供 
奉处原可不必,一炬成墟,要算皇天有眼。太后闻报,传旨将 
守宫官吏,系狱抵罪;一面召集廷臣,向他流泪道 :“先帝竭 
尽心力,成此巨宫,一夕延烧几尽,如何对得住先帝?”枢密 
副使范雍抗声道 :“如此大宫,遽成灰烬,想是天意,非出人 
事,不如将长生、崇寿二殿,亦一律拆毁,倘因二殿尚存,再 
议修葺,不但民力不堪,就是上天亦未必默许哩 。”中丞王曙, 
亦言是天意示戒,应除地罢祠,上回天变,司谏范讽且言: 
 “与人无关,不当置狱穷治。”乃下诏不再缮修;改二殿为万寿 
观,减轻守宫诸吏罪,并罢废诸宫观使。惟对着首相王曾,竟 
说他燮理无功,罢免相职,且令他出知青州。宋自仁宗以前, 
宰辅稍有微嫌,免职外迁,多为节度使,曾以首相罢知州事, 
乃是少见少闻,这可知刘太后的心理呢。 
      又过一年,仁宗年已逾冠,秘阁校理范仲淹,请太后还政。 
疏入不省,反将仲淹出判通州。翰林学士宋绶,请令军国大事, 
及除拜辅臣,由皇上禀请太后裁夺,余事皆殿前取旨。这数语 
又触忤太后,出绶知应天府。会仁宗改元明道,经过月余,生 
母李氏病剧,才由顺容进位宸妃。她自仁宗为刘后所攘,始终 

… Page 225…

宋史演义                                                             ·219· 

不发一言,平时安分自守,未尝示异。宫中咸惮刘太后,哪个 
敢泄漏前事;所以仁宗年龄日长,仍视刘太后为母,并不自知 
为李氏所生。及李宸妃殁后,刘太后欲用宫人礼治丧,移棺出 
外,吕夷简独入奏道 :“闻有宫嫔薨逝,如何未闻内旨治丧?” 
太后矍然道 :“宰相亦干预宫中事么?”夷简答道:“臣待罪 
宰相 ,事无大小,均当预闻 。”太后不悦,遽引帝入内;须 
臾复出,独立帘下,怒容可掬道 :“卿欲离间吾母子么?” 
夷简不慌不忙,竟毅然奏对道 :“太后不顾念刘氏,臣不敢多 
言。若欲使刘氏久安,宸妃葬礼,万难从轻 。”夷简此奏,仍 
是为太后计。太后性究灵敏,一闻此言,不禁点首。有司奉太 
后意旨,只上言本年岁月,不利就葬。夷简又道 :“葬即未利, 
殓应加厚;宫中举哀成服,择地暂殡,难道也不可行么?”太 
后乃语夷简道 :“卿且退,我知道了!”言已趋入。内侍押班 
罗崇勋,亦欲随进,夷简竟将他扯住道 :“且慢!烦申奏太后, 
宸妃当用后服成殓,且把水银满盛棺内,他日勿谓夷简未曾道 
及,致贻后悔 。”崇勋允诺,入白太后。太后令如言照行,停 
柩洪福寺中。 
      既而宫中失火,诏群臣直言阙失,殿中丞滕宗谅,秘书丞 
刘越,均请太后还政,借赎天谴,两疏俱不见报。翌年春季, 
太后欲被服天子兗冕,入祭太庙,参政薛奎进谏道 :“太后若 
御帝服,将用甚么拜礼?”太后不从,竟戴仪天冠,著兗龙袍, 
备齐法驾,至太庙主祭。皇太妃杨氏,皇后郭氏随从。太后行 
初献礼,拱手上香,皇太妃亚献,皇后终献。礼毕,群臣上太 
后尊号,称为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祭毕归宫, 
感寒成疾。仁宗为征天下名医,诣京诊治,终归无效,逾月竟 
薨。年六十五,谥章献明肃。旧制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实 
 自刘太后为始。刘太后临朝十一年,政令严明,恩威并用,左 

… Page 226…

宋史演义                                                             ·220· 

右近侍,不稍假借,内外赐与,亦有节制。三司使程琳,尝献 
武后临朝图,太后取掷地上道 :“我不作此负祖宗事。”是鱼 
头参政一奏之功。漕使刘绰自京西还都,奏言 :“在庾储粟, 
有羡余粮千余斛,乞付三司 !”太后道:“卿识王曾、张知白、 
吕夷简、鲁宗道否?他四人曾进献羡余否?”绰怀惭而退。至 
太后晚年,稍进外家,宦官罗崇勋、江德明等,始乘间窃权, 
所有被服兗冕等事,多由罗、江二竖,怂恿出来。至太后弥留, 
口不能言,尚用手牵扯己衣,若有所嘱。仁宗在旁瞧着,未免 
怀疑,送终以后,出问群臣。参政薛奎即答道 :“太后命意, 
想是为着兗冕呢。若再用此服,如何见先帝于地下?”随机进 
言,是薛奎通变处。仁宗乃悟,遂用后服为殓。 
      且因太后遗嘱,尊杨太妃为皇太后,同议军国重事。 
      御史中丞蔡齐,入白相臣道 :“皇上春秋已富,习知天下 
情伪,今始亲政,已嫌太晚,尚可使母后相继称制么?”吕夷 
简等终未敢决,适八大王元俨入宫临丧,闻知此事,竟朗声道: 
 “太后是帝母名号,刘太后已是勉强,尚欲立杨太后吗?” 
夷简等面面相觑,连仁宗都惊疑起来。元俨道 :“治天下莫大 
于孝,皇上临御十余年,连本生母尚未知晓,这也是我辈臣子, 
未能尽职呢 。”得此一言,足为宸妃吐气。仁宗越加惊诧,便 
问元俨道:“皇叔所言,令朕不解。”元俨道:“陛下是李宸 
妃所生 ,刘、杨二后,不过代育 。”仁宗不俟说毕,便道: 
 “叔父何不早言?”元俨道:“先帝在日,刘后已经用事;至陛 
下登基,四凶当道,内蒙外蔽,刘后又讳莫如深,不准宫廷泄 
漏此事。臣早思举发,只恐一经出口,谴臣尚不足惜,且恐有 
碍皇躬,并及宸妃。臣十年以来,杜门养晦,不预朝谒,正欲 
为今日一明此事,谅举朝大臣,亦与臣同一观念。可怜宸妃诞 
生陛下,终身莫诉,就是当日薨逝,尚且生死不明,人言藉藉 

… Page 227…

宋史演义                                                             ·221· 

呢 。”《宋史·李宸妃传》,燕王入白仁宗陛下为宸妃所生。 
又《宗室诸王列传 》,德昭、元俨各封燕王,是时当为元俨无 
疑。俗小说中,乃说宸妃被逐,由包拯访闻,后来迎妃还宫, 
刘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