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军从3 月2 日开始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追击德军。这时正值春季道路泥泞季节,德军撤退时布设了各种障碍物。苏军前进缓慢,20 天的追击才前进了100~140公里,到3月22日才前出到斯摩棱斯克以北75公里的布舍沃(不含)、亚尔策沃以东35 公里的萨佛诺沃(不含)和尤赫诺夫西南65 公里的米利亚提诺一线。德军以17 个师的兵力组织防御。苏军把战线向西推移了100 多公里。
苏军在南方战场中段和列宁格勒附近展开的大规模进攻,钳制了德军的兵力,消耗了德军全部预备队,为清除迭米扬斯克突出部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除迭米扬斯克突出部的任务是由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指挥的西北方面军完成。
2 月15 日,西北方面军的第十一和第五十三两集团军对德迭米扬斯克集团发动进攻。德军统帅部鉴于不久前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被歼的惨痛教训,自2 月17 日起便匆忙将第十六集团军撤出迭米扬斯克突出部。由于苏军在战役的组织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突出集团各部队转入进攻的时间太晚。这时德军已用退来的迭米扬斯克集团的兵团大大加强了突出部的底部。苏军追击后退之德军,到2 月28 日日终已经前出到洛瓦特河。德军坚守了17 个月的迭米扬斯克突出部终于被苏军清除。
苏军在1942 年11 月取得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到1943 年3 月苏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法西斯德军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苏军围歼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战略重兵集团,重创了北高加索德军,粉碎了顿河中游和沃罗涅日地域的德军集团,清除了德军尔热夫—维亚兹马和迭米扬斯克突出部,使战线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苏军还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使法西斯的军队遭到重大的损失。
四库尔斯克会战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发起反攻之后,从列宁格勒到高加索的广阔战线上,苏军各部队几乎同时都发起了反击,取得了相应的战果。
法西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遭受的巨大损失,迫使希特勒政府在1943 年初实行所谓“总”动员,征集老年和少年入伍服役。德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情况严重恶化,并开始公开谈论自己的军事危机,开始承认持久战已是不可避免了,并且加紧宣传德军似乎在“阵地战”中取得的胜利。同时德国还大谈和平,力图与英国单独媾和。1943 年2 月,美国同德国代表在瑞士会见,讨论了关于缔结和平条约的问题。
为了使军队不被全歼,德军统帅部不得不把所有的有战斗力的兵力从西欧调到东线战场。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严重失败,使法西斯德国在其盟国中威信扫地。意大利在连遭惨败之后,已濒离退出战争的边缘;芬兰也在考虑安全脱身的对策;安东奈斯库想与西方请和,但又想继续对苏战争;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遭到一系列的失败。
苏军的胜利,大大影响了日本和土耳其的对苏政策。使许多以前与苏联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1942 年下半年和1943 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古巴、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加拿大、荷兰、墨西哥、乌拉圭和卢森堡等国同苏联建立了邦交。法西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失败和苏军的辉煌胜利,加强了欧洲各国被奴役人民反对他们所憎恨的德国法西斯“新秩序”的斗争。反抗力量的增强,越来越有力地动摇着希特勒德国的欧洲后方。
苏军取得的胜利,更加巩固了苏联人民精神上和政治上的团结一致,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必然战胜德寇的信心。苏联人民深信自己事业的正义性,深信德军必定失败。他们将竭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尽快地战胜德军。
到1943 年夏季,在苏德战场上,苏军在兵力和技术兵器方面都占有很大优势。
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已经拥有协调的、迅速发展的军事工业,新式武器的生产量有了相当大的增长。在苏军的装备方面增加了许多新式高速歼击、强击机(新型“雅克—7”、“雅克—9”和“拉—5”歼击机)、“T—34”型新型坦克及大量“CAY—152”、“CAY—122”和“CAY—76”型自行火炮,炮兵部队改用机械牵引。
苏军指挥人员战斗技能大为提高,到1943 年夏季,苏军建立军一级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组成了很多新编制的装甲部队、兵团和军团,增加了大口径炮兵兵团的数量,从而可以在战场的具有决定性的地段上集中大量炮兵,工程兵、通信兵等特种兵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面对苏军这种极为明显的优势,希特勒担心苏军会主动地向德军发起进攻,因而早在1943 年3 月就企图对向西伸出很远的库尔斯克突出部发动进攻,合围并进而击溃在该地防守的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主力,夺回战略主动权。德军统帅部很想在苏德战场上取得必要的胜利,借以挽回德军在其同盟者心目中业已摇摇欲坠的声望和威信。德军统帅部企图不借任何代价来证明法西斯德军仍然有力量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并以此来延缓法西斯集团的分崩离析。
正如德国法西斯将军纪佩尔斯基所说:“希特勒无论如何不甘心把主动
权就这样轻易地让给敌人,与此相反,他仍然企图再一次强迫敌人接受他的意志。”
德军统帅部错误地估计了1943年夏季苏德战场上的形势,幻想德军1943年夏季的进攻能够胜利。
希特勒在1943 年4 月15 日最后下定决心,发布第6 号作战命令,命令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已决定,一旦天气好转,即应实施今年的第一次进攻——“堡垒”战役(德军对库尔斯克突出部进攻战役的代号)。这次进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将使我们在春季和夏季掌握主动权。因此,必须十分谨慎地全力做好一切准备。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应使用最精锐的兵团、最优良的武器、最好的指挥官和大量的弹药。每个指挥官、每个士兵都必须懂得这次进攻的决定性的意义。库尔斯克的胜利应该成为全世界的火炬。”
但德军在准备和时间问题上一再失算,德军的进攻日期一再推延,经过3 个月的准备,计划7 月5 日凌晨发动进攻。
为了实施“堡垒”战役,德军动用了精锐部队(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和经验丰富的将领,共约5 个集团军,90 万人,投入大量兵器,坦克2700 辆,包括最新的“豹式”、“虎式”坦克,飞机2050 架,大炮和迫击炮共1 万门,包括威力大、装甲坚固的“斐迪南”式自行火炮。
在发起进攻之前,德军各突击部队里都宣读了希特勒的告士兵书:“今天你们将开始一场伟大的进攻战,这次作战将对整个战争的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你们应懂得,一切都可能取决于这次会战的结局。”
其实,苏军最高统帅部早已洞察德军的阴谋,及时识破了德军统帅部1943 年夏季的作战计划,不但查明了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的总企图,而且还准确地判断了法西斯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的部署、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战斗编成、人员编成和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后来又准确地查明了德军开始进攻的时间。苏军统帅部决定将计就计,准备先利用防御的有利条件,在防御战中疲惫德军,尔后进入反攻,彻底粉碎集中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德军,然后计划在正西方和西南方向展开战役,摧毁德军从斯摩棱斯克到亚速海的防御。
为了准备大反攻和在运动中大量消灭德军,3 月14 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元帅从西北前线返回莫斯科研究军务,研究哈尔科夫地域的态势问题,斯大林说:“从3 月中旬以来,那里的情况严重恶化了。自从由克拉马托尔斯克地域进攻的敌装甲坦克和摩托化部队,把西南方面军赶过顿涅茨河以后,就在哈尔科夫西南出现了因难的局面,斯大林要求朱可夫在天亮以前赶到西南方面军司令部,迅速查明情况,采取措施。
朱可夫到前线后了解到局势很坏,德军占领哈尔科夫后,没有遭到特别的抵抗即向别尔戈罗德方向前进,并占领了卡扎奇亚洛潘,德军多次企图在3 月底突破苏军防线,均未得逞。这时双方都在准备决战。为加强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领导,斯大林任命瓦杜丁上将为方面军司令,并令其以固有的毅力着手巩固方面军的部队,并建立纵深梯次防御,准备参加即将展开的“斯大林格勒”式的大战。
根据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指示,苏军构筑纵深梯次的防御体系,在这一地域构筑了8 道防御地带和地区,总纵深达300 公里。参加作战的部队以沃罗涅日、中央、西南和布良斯克4 个方面军为主。大约133 万余人、大炮和迫击炮2 万门、坦克3600 辆、飞机3130 架。此外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为提高士气做了许多工作,大战前夕成千上万名战士加入了共产党。斯大林责成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制定实施这一战役的具体计划。
库尔斯克会战前,苏军武装力量不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超过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苏最高统帅部已具有一切必要的手段,在所有最重要方向都牢牢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并迫使德军服从自己的意志。
7 月5 日凌晨2 时20 分,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先发制人,在德军发动进攻之前,对德军集团的集中地域实施炮火准备,库尔斯克会战由此开始。苏军的炮火准备把已做好进攻准备的德军战斗队形和指挥系统打乱。德军指挥部为了恢复被打乱的指挥系统,不得不把进攻推迟了1 个半小时至2 个小时。
5 时30 分,德军1 个兵力集团在炮火准备后,由奥廖尔以南地域发起进攻,从北向库尔斯克实施突击。6 时,德军由别尔戈罗德地域从南向库尔斯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