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奇瓦瓦州分别拥有250万英亩和200万英亩土地;“内尔森和威廉公司”
在科阿韦拉州拥有165万英亩土地。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中
美洲各国控制着广大土地,例如在洪都拉斯霸占了60%以上的土地,在巴拿
马控制了1/10的土地,用以建立香蕉种植园,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庄园主。
在外国资本的种植园、大庄园里,也采取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从而加强
了拉丁美洲的大庄园制度。
拉丁美洲国家广泛存在的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严重阻
碍了拉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以及各国独立的民族经济的发展,成为拉美国
家经济落后和进一步殖民地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4.加拿大、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殖民地经济的演变
在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由英国
的殖民地转变为自治领之后,经济上虽仍具有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但是由于
民族经济成长比较迅速,便逐渐从殖民地经济向民族经济转变。
加拿大在19世纪40—50年代经历了一个工业繁荣时期,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1867年改为自治领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向
西部“未开发”地的开拓,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1867年全国铁路有
3700公里。1885年建成横贯大陆的铁路,这条铁路从东部的蒙特利尔通达西
部太平洋沿岸,对于开发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到 1900年全国铁路长度增
加到28400公里。之后,铁路继续有所发展。
… Page 88…
由于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等原因,吸引了大批移民的到来。移民人数在
1870—1899年平均每年达5。2万人,1900—1913年平均每年为20万人。他
们不仅为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西欧先进国家
的生产技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方面,在20
世纪头20年内,农田增加了1。25倍。谷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都迅速增长。例
如,1881—1913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从94。7万公顷增至445。17万公顷,
增长了3。7倍;小麦产量从88。04万吨增至610万吨,增长了5。93倍。加拿
大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此外,这个时期,农业开始了半机械化和地区
专业化。打谷机、割草机、风谷机逐步得到推广。奶油分离器的使用推动了
奶牛饲养业的发展。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的推广,农业地区专
业化也逐步形成。西部地区为小麦和肉牛生产区,太平洋沿岸为园艺产品区,
中部城市周围是蔬菜和牛奶产区,滨海省份是马铃薯和水果产区。这个时期,
农业发展的原因,除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大批移民的流入外,还因为加
拿大政府于1872年制订了类似美国《宅地法》的《自治领土地法》,极大地
吸引了移民和促进了中西部草原地区的开发;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作出了
积极的贡献,如1907年试验成功适应于加拿大气候特点的“侯爵号”小麦;
工业的发展为这一时期农业的半机械化创造了条件,等等。
这一时期,加拿大政府从1879年起实施的保护关税政策,促进了本国工
业的发展。轻工业中的纺织、制糖、造纸等部门,重工业中的金属冶炼以及
钢轨、机车车辆等部门都相继得到发展。采掘业到 20世纪初已占据重要地
位,其产值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中增加了1。54倍。在同期内,制造业的产
值增加了1。42倍,资本总额增加了1。79倍。加拿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870
—1880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2。4%,1880—1890年为3%,1900—1910为
7。8%。1910年制造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几乎与农产品所
占的比重相等。
这个时期,加拿大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垄断趋势。在棉纺织、
冶金、煤炭、农具生产、造纸等部门出现了一些联合或其他垄断性的组织形
式。银行业在1901年建立”银行家协会”以后垄断性加强,银行业务日益集
中到少数大银行手里。1913年,加拿大的特许银行已从1876年的49家减为
24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的经济发展中仍表现出某些殖民地经济的
特点。如在加拿大的外国资本中,到1913年底,英国资本所占的比重仍然高
达 75%。但是,民族资本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除有色金属冶炼部门迅速发展外,钢铁业、飞机制造业、造船业等都有发展。
加拿大经济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澳大利亚,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不仅继续把澳大利亚作为它
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且加强了对澳大利亚的资本输出。在澳大
利亚的外国资本几乎完全是英国资本。在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资本占澳
①
大利亚国内资本总额的一半左右。英国殖民当局为了推动殖民开发和进一步
掠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和原料,大力投资兴办交通运输业等公用事业。例如
① N。G。Butlin,Investment in Austral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l861—1900 (《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中的投资
(1861 年到1900 年)》),Uambvidge Llninersity Press,1964,P。29。
… Page 89…
铁路的兴建,1861年仅有400公里,1870年增至1600公里,到1890年营运
的铁路更增至16000公里。
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仍以农牧业、采矿业及其相关
产业为主。这个时期,畜牧业处于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羊和牛的头数增
加,畜群得到改良,围栏和棚舍设施扩大,并采用了剪毛机,牧场由沿海地
区向内地扩展。开始兴建大型灌溉工程。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产
量迅速增长,其中南澳大利亚殖民区的小麦产量占澳大利亚小麦总产量的一
半以上,采矿业除开采黄金、煤炭外,1871年在塔斯马尼亚发现了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锡矿,在新南威尔士发现了银、铜、铅矿,以而刺激了对采矿业的
投资,布罗肯希尔等大矿业公司应运而生。1880年冷藏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促进了肉类加工工业的发展。此外,服装、家具、食品、制糖、锯木等制造
业也有所发展,但大多是为满足地方市场需要的小规模工业。经济的发展使
移民不断涌向澳大利亚。1861年时,澳大利亚的人口才 115。6万人,1891
②
年增至302。2万人,到1901年更增至369万人。 与此同时,出现了悉尼、
墨尔本等大城市,形成了经济发展中心。
19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澳大利亚经济曾出现危机。当时,由
于受到世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许多农矿产品的价格下跌。例如,羊毛价
格从1884年的每磅12便士跌至1893年的7便士。小麦的价格和产量亦趋下
跌。政府经营的铁路常有亏损,以致难以支付借款利息。靠银行贷款经营的
畜牧业主和房地产投机商无力还债,存户要求提取存款乃至兑付黄金,到
1890年6月底,在开业的30多家银行中,停业或破产的达23家之多。直到
1895年农产品价格普遍回升后,澳大利亚的经济才出现转机。
1901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区合并成立联邦,由英国的殖民地变为自治
领。原有的各殖民区改为州。联邦的成立为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
要的条件,联邦政府取消各州的关税壁垒,对外实行统一保护关税,设立联
邦银行,加强金融管理等,改变了过去各殖民区各自力政的局面。为了发展
农牧业生产,各州均立法鼓励密集垦殖。政府还向私人购买了120多万公顷
的土地,以扶植集约农场,并采取各种补贴的办法鼓励农畜产品出口。此外,
1900年以后世界市场农产品价格继续上升。在这些条件下,澳大利亚的农业
获得进一步发展。新南威尔士的小麦播种面积,在1890—1910年由32。2万
公顷增至137。6万公顷;该区的小麦产量,在1891—1911年期间增长了9
倍。联邦成立以后,随着铁路的延长,各州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以及政府
实行高关税保护,制造业也获得了发展。1901—1904年,在新南威尔士和维
多利亚这两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州里,工厂的工人数增加近1倍。在新南威尔
士的纽卡斯尔建立了现代化的大型钢铁厂。钢铁工业的发展为民族工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进口商品的竞争削弱,澳大利
亚的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新西兰于 184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后,长期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控制和剥
削。1907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领以后,经济仍具有明显的殖民地特点。
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获得了不断的发展。
70年代以后,英国加强了对新西兰的投资。1870—1881年英国贷款给新
② N。G。Butlin,Investment in Austral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