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点舍不得是不是?”我接口道。
“死星羽,谁舍不得你啦!”肖雅晴红着脸嗔道,许薇薇也不好意思地走到厨房,盛来早饭吃起来,没有说话。
程妤婷一大早就出门了,那时我正睡得香,所以也没有听见,这里到火车站路途遥远,春节人又多,来去不方便,所以到了十点多,程妤婷才回到家里,把买好的车票给了我。
早上十点多,外面还是很冷,我看她脸冻得红扑朴的,连忙打来热水让她洗脸,然后心痛道:“何必起那么早去排队买票呢?大不了买架黄牛票就行了。”
程妤婷道:“要是你买到假车票就麻烦了。”
“程妤婷!”我感动地叫了一声。
程妤婷笑笑说:“没事的,对了,你们还不赶紧给星羽准备午饭?下午一点的车,早点去。”
后面的话自然是对许薇薇肖雅晴说的。
两位女孩这才如梦方醒,忙不迭去烧午饭。
程妤婷像个大姐姐似的对我道:“天冷,衣服多带一点,钱放好,身份证不要忘记了,你的那些文章随身带着,不要遗失了,将来不好找。”
我都一一答应了,于是收拾东西不提。
吃过午饭,才十一点多一点,我就要出发了,路上拥挤,还是早点去比较保险。
虽然只是暂时分别,可是三位女孩都是依依不舍,搞得有点像生离死别。
我笑笑道:“你们干什么?我两天就回来,你们在家乖一点,给你们带好吃地。”三位女孩这才笑了起来。
程妤婷道:“我也走了,老板说过年,白天的生意也很好,现在学生又没到,所以让我白天去上班,反正顺路,我就送星羽一程。”
肖雅晴与许薇薇都道:“星羽,我们也送你到车站吧。”
我想了想说:“现在车子这么挤,你们就不要去了吧,又没有东西,程妤婷送我就行。”
两位女孩见我这么说,也就不再坚持,只是道:“有事就打电话回来。”
程妤婷一直将我送到火车站候车大厅外面,因为春节乘客太多,所以没有票就进不去,只好在这里跟我告别。
程妤婷嘱咐我道:“现在出门办事很难,你到了上海,先找你的责任编辑,这样比较好。”
我答应了。
程妤婷说要小心。
我说是。
程妤婷这才放心地点点头说:“回来就给我打电话。”
我恋恋不舍看着她地眼睛,她真的像我姐姐。
这时已经是十二点皿十分了,马上就要开始剪票,我这才告别了程妤婷,跑了进去。
心里还在回味着程妤婷的关怀,直到剪票上车。
中国人地习惯,只要人一多,立刻就争先恐后,拼命拥挤奔跑,想赶到别人前面去,明明知道这趟车就到上海,对号入座也是如此。
我只带着一个小包,里面是一点盘洗用品与当年我发表与读者讨论有关以老买新地文章,所以也不着急,看着人们背着提着拖着大包小包没命狂奔,悠然自得。
想找一个抱孩子地妇女帮一把还真找不到,因为她们早从母婴候车室提前上车了。
不过出乎我意料的事,上车时我的位置还是给人占了,原来这车还卖站票。
当然,见我出示票还是乖乖让位了,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很听话的。
我也不能将这位置轻易地让给别人,辜负了程妤婷的一番心意。
杭州到上海其实没有多少路,不过火车一路停靠沿途地每个县城与嘉兴市,所以也花了三个小时才到上海。
终于又踏上久违了的上海的土地了。
上海这个城市还是与以前一样喧闹。
买了后天的回程票,然后冲破拉客者地一路围追堵截(说实话,我看那些小姑娘也真是可怜的了,真想就跟她们走算了,可是一想到在她们身后那磨刀霍霍的黑心老板就不寒而栗,也就爱莫能助了),上了隧道三线,我想还是去浦东公园算了,那儿环境清幽价格又便宜。
谁知下车一看,才傻了眼。
原来,这一带早已经全部划入东方明珠了,原来的浦东公园早已经荡然无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旅馆自然也早已经没了踪影。
士别三日,当舌目相看,现在的陆架嘴地区,原来那些低矮破旧的平房早已经不见,代之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以及雄伟挺拔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还有一片片草地花园,真有点现代化大都市的味道。
想到这东方明珠上还有我的一砖一瓦(我是东方明珠的原始股东),我心里就说不出的自豪。
不过今天天色已晚,天又冷,只好改日再来体验东方明珠的风采了。
我的老书《青春艳曲》下周大团圆结局了,并且将有分类封面推,所以请大家下周把推荐票都投给青春吧,谢谢了。
第四卷,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十八,见编辑;十九,心痛;二十,左拥右抱
暮色渐沉,华灯初放,我在浦东南路东昌路口不到一点的地方找了家小旅馆,出门就是新落成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原来的交易所在黄捕路外白渡桥边,倒是古色古香,现在也现代化了,一幢宏伟的大厦,看上去令人敬畏,这些年股市兴旺,证交所也是赚得钱都无处花了。
放好东西,出门吃晚饭,便在街上逛了一圈,现在陆家嘴的晚上比我以前来时热闹多了,以前很多地方没有人,走在街上提心吊胆的,现在到处灯火辉煌,重现了过去大上海的夜晚风情。
当然野鸡也多了,过去她们都在浦西,现在纷纷野鸡东南飞,到浦东来了,我当然是敬而远之。
逛了一圈,看看也无聊了,便回旅馆看黑白电视睡觉。
就在小旅馆过了一夜,第二天起来,因为报社上班都很晚,所以先去东方明珠电视塔转了一圈。
这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四百六十八米,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门票好像是五十元。不过来玩的人很多,登塔的人却寥寥,上海人更少,大多都是外地游客,不知道是门票太贵还是什么原因。
其实登塔也就图个新鲜,在这几百米高空,除了可以瞭望全上海市景以外,其余的也勾不起我什么兴趣,也许我口味与众不同吧。
如果意淫一下,可以将东方明珠所在地浦东新区看成一个巨人,南浦、杨浦两座大桥就是巨人的手臂,托起了东方的明珠,要是这么想,还是有点诗情画意。
唯一地感想就是中国人太多了,这么无边无际的,全都是房子,上海的人口有一千多万呢。
下午,我到了位于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地上海证券报报社,谁知却混不进去,门卫死活不让进,最后我拿出当年地报纸与身份证,说是想见一下责任编辑,他才答应给我打个电话,幸好人在。
不一会儿,一个三四十岁地中年人下来了(为了避免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就不提名字了),门卫已经在电话中告诉他我自称是以老买新的发明者,所以他一下子就想起我来,极其热情地招呼我,邀请我上楼。
那个门卫此时态度也变了,频频讨好般地点头。
虽然编辑刘发过我不少有关新股发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的文章,但是我们两人居然没有见过面,作为当年这种利果利民的新股发行法的大力支持与鼓吹者,现在他也十分激动,记忆忧新地对闻讯赶来地其他人道:“当年他是大声疾呼口“他还说了很多话,我就记得这一句了。
这几天最大的证券新闻无疑是新股发行方式改革,也可以算是2000年最大的新闻了,作为当年以我的文章为锲机,为之策划过有关认购证弊病与以老买新两场大讨论地上海证券报报社里,也有很多人为此出过力,对此印象深刻,不禁纷纷回忆当年讨论的盛况不提。
大约聊了半个多小时,人们渐渐散去,我想编辑可能也有自己的事情,便道你一定还有事情吧?
编辑与一个副主编商量了一下,不好意思道:“我们确实很忙,我看这样,你将当年的情况回忆一下,写篇文章给我,我们给你发一下,表示认可,你拿着这文章去向证监会要个奖励,奖励他们是应该给你的。”
我当然说好,这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听编辑的。
于是告别编辑回到旅馆,真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一时不知道从何下笔,想起当年自己年轻时书生意气,指点股市江山,激扬文字,不禁感慨万分,又想起当年论战中我以老买新方案的那些努力支持者与反对者,现在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怎么样了。
慢慢的,我终于平静下来,在稿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走过风雨,走向蓝天。”
该文回忆了当年上证报从刈登到发起大讨论最后终于在专家学者以及投资者中得到一致共识,以老买新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新股发行方案的全部经过,后来刊登在2000年2月十八日前后的上海证券报上。
现在国家终于采纳了这个方案,这场历时十年之久的大讨论,也就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天我又去了一趟上海证券报报社,将誊清的稿件交给了编辑,又开玩笑般地提起,报社还欠我一份奖品呢。
原来,上海证交所成立的三周年庆典时曾经发起过!场征文大赛,我的一篇《回忆文化广场时代的襄阳公园》获得了三等奖,因为当时我是唯一的外地获奖作者,他们的通知我直到会后两天才收到,所以就没有去领奖。
当然,时过境迁,这么多年,报社也从黄埔路搬到了这里,那份奖品自然早不知所终了。
编辑安慰我道:“那些不算什么,你有了这次的贡献,以后身价就不同了,讲课至少也得万元一节了。
我有点黯然道:“我现在早已经不写股评,退出股评界了。”
编辑楞了一下,连道:“可惜,耳惜。”
又聊了一通,我看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编辑也很忙,便告辞了。
然后打车直奔上海火车站。
途中,给我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来上海地情况,因为时间紧张,我就不到他那儿去了。
老爸说那我去车站送你吧。
我说也来不及了,火车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开,等下次来上海再来看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