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排列的。
“对了,就是这么一回事,”牛顿说,“一种目录检索用的三维影像——样板——立体蓝图,如果你愿意这样叫它。”
“为了什么目的?”
“你知道关于生物人的理论,它们在被需要之前并不存在,然后按照贮存在某处的样式被制造或合成出来。”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麦瑟一边思索一边慢慢地说,“当拉玛人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仆人,就按下某一编码号数,一个复制品就按照贮存在这儿的模型制造出来。”
“大致是这样。但请别再问我细节了。”
柱子越来越粗,现在已达200米直径了。看来拉玛人还是坚持用一比一的比例。
为了加快进度,四个人分头进行,尽快捕捉那些水晶柱内的三维的影像,并拍下照片。他们碰上这地方可真是幸运。恐怕没有比这“拉玛文物立体图像样本”更好的选择了。然而这也是最令人沮丧的,这里除了虚无的幻影外无一实物。牛顿不只一次忍不住想用激光割开水晶柱,以便取些物质的东西带回地球。但他明明知道,这只是像只猴子捞月罢了。
“船长——卡尔——威尔——快来看这个!”卡福喊道。
在一个两米直径的柱子里面,是一件精心制造的战袍,或者说制服,很明显是为一种比人高得多的直立的物类穿用的。中间是一条金属带,围着腰或胸廓或地球上没有同等分类的部位,从这儿斜斜地向外伸出三条细筒,显然是为上肢而用——共三只臂。
服装上还有很多凸出的袋盒、扣环、弹带之类的东西,从它们上面伸出一些工具,有管子、放电棒,甚至一些在地球的电子实验室里常见的小黑匣子。整套装备几乎像太空服一样复杂。虽然很明显,它只提供它所供穿戴的物种的一部分。
这物种就是拉玛人吗?牛顿想到,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了。但无疑穿它的东西是有智慧的,因为如果仅仅是动物,不可能使用这些尖端装备。
“大约二点五米高,”麦瑟思索着说,“不算头部。不管它像什么!”
“有三只手臂——可以设想也有三条腿,和蜘蛛同一基型。你认为会是偶然的吗?”
“可能不会。我们设计机器人,就是按照我们的形象。我们可以预期拉玛人也是这么干的。”
他们正在敬畏地望着这套展品时,传来卢梭从轴毂传来的话声,声音里充满着紧急的关怀。
“船长,你们最好出来到外边去。”
“什么事——生物人朝我们来了吗?”
“不是,比这更严重。光线越来越暗了。”
第四十三章 撤退
当他急忙从激光割开的墙洞钻出来时,他发现那六条拉玛太阳还是那么亮,也许卢梭搞错了?但又不像是。
卢梭好像预计到这种反应。
“它变化得很慢,”他抱歉地解释,“我也是很久才发觉到这区别,但错不了。我测了个读数,亮度已经降低了百分之四十。”
牛顿的眼睛已从玻璃庙宇的朦胧中调整过来,他相信卢梭。拉玛长长的白天已近黄昏了。
“这就是说,”牛顿说,“我们该回家了。所有设备都留下,我们再也用不着了。”
计划中有一点,起码是对的。他选择伦敦作他的袭击对象,因为没有别的城离梯这么近,到贝塔梯脚只有4,000米。
当他们将达梯脚时,感觉到一个轻微的震动。牛顿转身看看那南极的大角小角,以为会有放电。但拉玛从来不照原样重复。如果这一回那些锥针有放电的话,也弱得肉眼看不出来。
“舰桥,”他呼唤道,“你们注意到了吗?”
“注意到了,船长。非常轻微的震动。可能又是一次飞行姿态的改变。我们正在用陀螺仪检测……读数很小,每秒百万分之一弧度①,而且还在维持着。”
【① 弧度等于二分之一的圆周角,约等于57°】
原来拉玛在这里开始转弯,上次震动只是试动,这次可是真的了。
“偏转率增加,百万分之五弧度。”
“让飞船所有系统处于运转状态。我们可能要紧急起飞。”
“你认为这是轨道改变吗?我们离近日点还有很长一段路呢!”
“我不认为拉玛是按我们的教科书运行的。在贝塔脚下我休息五分钟。”
五分钟显得很长,光亮很快地越来越暗。他们心理上已习惯了永恒的白天,很难记忆初次勘察这个世界的情况。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要逃离这里,回到这1,000米厚的外壳之外的太阳光下。
“轴毂哨所,”牛顿呼唤道,“探照灯准备好了吗?我们马上就会需要它了。”
“是的,船长,它来了。”
探照灯投过来的光斑,在已变暗的拉玛光中,还显得那么微弱。它以前曾为他们服务过,现在也许还得由它引领他们回去。
一小时的不断攀登之后,他们来到第四段阶梯,离开平原已有3,000米。除了不时有些轻微的震动之外,别无异常。光亮还足够,使他们感到乐观,甚至觉得是否离开得过于仓促。
就在第四平台休息时,卡福惊叫起来:“这是什么噪声?船长!”
“噪音?我听不见什么。”
“尖声的啸音,频率变化着,你一定听得见的。”
现在牛顿听见了,声音好像来自四面八方,很快就变得很响,甚至刺耳,接着低沉下去,又骤然停住。
几秒钟后,响声又起。重复着同一基型。那种迫人之感恰似雾夜灯塔警报的啸鸣。其中含有信息,而且是紧急的。它虽然不是为人类的耳朵而设计,他们仍能理解。接着,好像为了加深印象,拉玛之光也参加进去。
这光本来暗得好像快要熄灭,现在又闪耀起来了。明亮的光珠,像球形雷似的,沿着六条曾给这个世界照明的光槽跳跃着。它们从两极同步地向着海移动,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到海里去!”它以不可抗拒的威力召唤着。
“轴毂哨所,”牛顿焦急地喊道,“你能看见发生什么事吗?”
卢梭用含着恐惧的声调答复:“是的,船长。我正望着南半球。那儿有好几十个生物人——吊车、推土机和许多清道夫。它们正朝着海急行而去,比我一向见过的行动都快得多。一只吊车径直由悬崖摔下去,就像吉米那样,但落得快得多……它一摔在水面就分成几瓣……鲨鱼来了……正在撕裂它……看了可真不舒服……
“现在我望着平原那边。有一部推土机看来出了毛病……团团转。来了两只螃蟹,把它撕拉成碎片……船长,我想你最好马上回来。”
“相信我,”牛顿大动感情地说,“我们正尽可能快地往回走。”
拉玛正在封舱,像一艘船在暴风雨前所作的准备那样。
令人发疯的变调呼啸声戛然而止,沿着直谷的火球跳跃也停了下来;拉玛的六条太阳变成了连续的光带。
但它们暗得很快。脚下不时可以感到轻微的震动。从舰桥传来的报告说,拉玛仍极缓慢地转变着航向。这也许是令人放心的,要是它真的停止转弯,就真值得牛顿好好考虑了。
据卢梭报告,所有生物人都不见了。现在拉玛里面仅有的活动,是几个人类艰苦地在北边拱壳上一步一步地攀登。
牛顿想,若是拉玛现在完成它的轨道转换而开始朝北加速的话,惯性会把他们几个人从梯上抛出而摔向平原远处的。
他试图让自己放心地相信,那可能的加速度将很微弱。佩里拉博士的计算是令人信服的。拉玛不可能有超过五十分之一的重力加速度,否则圆柱海的水就会漫过南岸峭壁,把整个南大陆淹没了。但是佩里拉是在地球上舒适的书房里,头上又没有眼看要塌下来的庞大金属物,再者,也许拉玛原来就是为了定期水淹而设计的?
不,这是可笑的。想象成10亿千克的质量能突然以大得足以把他们甩掉的力来加速是愚蠢的。但牛顿在向上攀登时还是尽量不让自己离开安全的扶手。
辛辛苦苦爬完垂直的爬梯后,牛顿几乎忘记了肌肉的痉挛,向拉玛投去最后一瞥。现在的亮度就像地球上的满月之夜,一切是那么静谧,但已看不清细节了。南极被迷漫的浓雾遮掩住,只看见大角的尖峰,像一个小黑点突出在远处。
他沿着圆柱海环视一周,现在海水每隔一个精确的距离,就有一道像暗礁上的浪花。拉玛的变更姿态已有所反应,虽然目的还不很明确。
牛顿向所有城市默默告别,并希望拉玛人能原谅他所造成的破坏,也许他们会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科学。
当内密封气舱的门把这一切景色最后封闭时,他发觉自己在想:奇怪,夜竟会降临,当拉玛已紧靠着太阳的时候。
第四十四章 空间驱动
牛顿确定100千米是安全距离的适当界限。从侧面看去,拉玛现在是一个大矩形块,整个地挡住太阳。他利用这个机会,让努力号在阴影里飞行,这样可以省去冷却系统所用的能量,使飞船多一些机动能力。拉玛的阴影保护伞随时都会失去,他打算尽可能地使用它。
拉玛还在转弯,到现在几乎已转了15°,主轨道的某种改变可能即将来临。在联合行星总部,激动情绪已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但这在努力号上只能引起些微的回响。大家都已精疲力竭。除了最必要的值班外,每个人在离开北极基地后都睡了12小时。根据医生的嘱咐,牛顿本人使用电化安定,即使这样,他还是在梦中爬着那无穷无尽的梯子。
第二天,一切都已恢复正常,对拉玛的勘察恍如隔世。牛顿开始处理积压的公文,并着手制订今后的计划,但他拒绝了那些设法通过测绘局甚至太空警卫的电视记者的访问。水星尚未传来信息,联合行星全体大会已暂时休会,但随时准备在通知的一小时内,立即召集。
离开拉玛三十小时后,牛顿正在睡他的第一个好觉,就被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