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炙愕昧耸裁矗克档美止垡坏悖痪褪前岣黾叶眩欢叶酝饣沟蒙平袢罩悖灰辔嶂疽病K嘧诙源说笔倍喟氩⒉恢坏岳罡ü复涡卸患痈稍ぃ凰得魉导噬鲜悄狭说模恢辽倏伤凳亲萑荨H缟纤担唤谇ǖ教芷鹄矗欢运嘧诶唇舶踩撕芏啵恢挥泻么γ挥谢荡Γ凰退愕笔敝溃挥趾伪刈枘樱恐慌抡庖彩撬谋拘摹
在唐开国十二年后的一天;同样是一位太上皇;却是从太极宫迁出;而且对外也是宣称此吾志也。不用说;这位是高祖李渊。李渊从太极宫迁到安宫(明宫建造是在几年之后;虽然说是给高祖养老之用;但高祖却在宫殿建成之前就死了);虽然没有记载有人来逼宫;但相信也并非全出于自愿。当时太宗把高祖朝最重要的朝臣裴寂罢免了;然后又为李渊杀掉的刘文静平反(后一任皇帝一般不会推翻前任皇帝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也许正是这几件事使高祖感觉有些不妙;于是主动提出迁居。也许这并非太宗本意;但无疑这种温柔的手段实施起来效果更好。如果肃宗哪怕是示个意;相信以玄宗比之高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心;是绝对可以主动提出来迁居的。那么说句开玩笑的话;肃宗根本没法和太宗相比;就连逼宫的手段都这么拙劣。 迁居之后;李辅国带着那些将士去找肃宗请罪;肃宗仍然没有怪罪;一方面如前面所讲是他没有反对的理由;另外;他也怕这些将士;所以非但没怪罪;还慰劳了几句话;真真是岂有此理。
玄宗身边的人就是此时开始被规模清洗;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高力士。对于高力士的流放;玄宗很难过。他们两人虽然是皇帝与臣仆的关系;但玄宗一直呼高力士为将军;可见不是当成一般仆奴来看待的;而是拿他当成心腹;当成朋友;几十年下来;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感情。可是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了的玄宗;此时又能如何呢?除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远离自己而去;他这回连此吾志也的心情也没了。日以不怿;因不茹荤;辟谷;浸以成疾;我敢说;玄宗是最可怜的太上皇了。
不过群臣的眼睛是雪亮的由于当时百姓就算知道这些情况也于事无补;起作用的毕竟还是那些朝臣;颜真卿率领着很多人到太极宫参拜太上皇;随后自己也被李辅国找个借口贬谪了;而山人李唐(肃宗见过的山人还真不少;对这些山人这般平易;似乎还得夸赞肃宗两句);则借肃宗抱着幼女的机会说太上皇想念陛下和陛下想念幼女的道理是一致的。这些都没起什么作用;肃宗有时想去看看太上皇;却又怕着张皇后。此外;肃宗也确实在病着;这点上;还是原谅他吧。
但渐渐的;肃宗对李辅国似乎也心生厌倦了;甚至想杀了他;但却畏惧李辅国手握有兵权。
真是可悲啊;这边怕着张皇后;那边怕着李辅国;肃宗这个皇帝做得真有些郁闷。肃宗此时多半想不到;在他临死之际;就是这两个人令他死也不得安生。
十三
公元七六一年(上元二年)九月;肃宗去掉了前两年太上皇和群臣加给自己的尊号;仍称为皇帝。去掉了年号;只称元年;以建子月即十一月为岁首。这一系列怪异举动;不知肃宗是出于什么目的。去掉尊号还好说;可是为什么要去掉年号呢?难道他也要学嬴政那样元年二年三年、始皇二世三世的这么纪年吗?好在转年肃宗便病故了;一切又恢复到了原来的习惯。
唐朝的皇帝有的寿终正寝;有的被人杀害;有的是服丹药死的;而肃宗的死却别具一格;居然是在乱哄哄的场面下去世的;死的时候都无法安心;和被杀的皇帝相比;是另一种可怜。
张皇后;即原先的张良娣;和李辅国一起害死了建宁王;又一起算计把太上皇迁到了西内;可以说他们本来是一伙人;但两人后来也反目了。其原因不得而知;可是这些人闹矛盾还能是为了什么呢;相信生隙的原因超不过权力的范围。从张后自己向太子的陈述也可以看出端倪: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从之出;擅逼迁圣皇(这句话是把责任都推给了李辅国;事实上张后也是参与了此事的;《通鉴》与《新唐书》均有记载);其罪甚;所忌者吾与太子。
如果肃宗一直都活蹦乱跳地活着的话;张皇后是当朝皇后;有皇帝的保护;没有人敢轻碰;可是肃宗在公元七六二年已经病危;她不得不考虑今后自己的出路。此时张后和李辅国拉拢的重点转移到了太子李豫身上;尽管他们以前可能彼此都以乌鸡目相瞪(张后及李辅国都曾在肃宗面前说过当时还是广平王的李豫的坏话;但有李泌打的预防针;再加上肃宗本身对李豫还算是很不错的;所以没有再发生惨剧);而在这个关头;毕竟谁得到了太子的支持;谁行事就能够名正言顺;所以两人纷纷拉拢起太子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先是张后找太子单独谈话;希望李豫能和她一起诛杀李辅国和他的党羽程元振。李豫则比较谨慎;没有同意这么做。拉拢不成;张后便想到要找人取而代之。张后自己有两个儿子;但兴王佋死得早;定王侗又年幼;显然张后必须得找另一个已成人的皇子作为自己的帮手。她找到了太子的二弟越王李系。李系很痛快地答应了张后的要求;派人在长生殿后埋伏了二百勇士;并于四月十六日召太子进宫。
张后对太子拉拢不成反而谋害;既有些无奈;也很愚蠢;另外;这样无疑是促成了李辅国和太子的联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一方面她不能坐以待毙;一旦对手占得先机;她的地位势必不保;何况太子并非她的孩子;所以如果肃宗去世的话;张后在朝等于没有了根基;这些都促使她要先于李辅国下手;另一方面;张后固然地位是国母;可是手没有实际的权力;尤其是兵权;禁军是掌握在李辅国手;连肃宗都忌他三分;所以张后要想和李辅国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成功的击碎石头的卵;可是也要看到;他们都必须同时有着成功所需要的必然和偶然条件;而且要采取非常之手段;否则其下场都将是十分悲惨的。越王系轻易地做出决定;透露出来他政治上的不成熟。按说越王是肃宗的第二子;在玄宗带领着儿孙逃出长安的时候;应该是跟着一起逃出来的;但史书却没有明确记载;给人的印象肃宗身边好像就只有广平和建宁跟着一样。之所以这样也许是因为越王当时没有什么作为;连个随声附和的功劳都没有;更无法和建宁的屡献计策相比。后来副元帅李光弼愿得亲王为之副(事实上就是天下兵马元帅;由于此时原先的主帅广平王升为太子;所以这个位置空了下来;不禁为建宁王感叹;如果他能等到这个时候……);肃宗此时派去的便是时为赵王的李系(后来改封为越王);但赵王却是连长安的门都没出的;纯粹是挂个名罢了。据此推出这位皇子才能上是没有什么突出之处的;张后找到他;也纯粹是因为他年长的缘故。李豫不同意与张后联合;虽然不排除是为肃宗着想;但绝对有一部分原因是顾虑李辅国之势。对照以前写到的他在太上皇未到之际辞为太子的事;更加印证了李豫无疑比他的弟弟们都要更适合政治。轻易做出这样重的决定;可见越王是比较武断的自然;如果他们事成的话;这个词就要换成果断了;但他们一方成功的可能性于李辅国。
张后及越王之谋被程元振知晓;于是李辅国一方伏兵在陵霄门;等太子一到的时候;就劝太子不要进宫。李豫也反抗了一下;但随后被程元振派兵送到了飞龙厩保护了起来其实这是带有强迫性的;和监禁也没什么太区别;只是其目的确实是为了李豫的安全;否则双方一旦交兵的话;太子难保不出事。 准备工作做完了;当夜李辅国便把越王及其党羽收捕入狱;并以太子的名义要将张皇后迁到别殿这时争取到太子的优势便显露出来了。张皇后此时是在长生殿里陪着奄奄一息的肃宗;也是寄希望于借皇帝之威保护自己。但李辅国根本不吃这套;当时肃宗病重;也无力再管辖李辅国。面对着咄咄逼人的使者;宦官宫女都惊骇得逃散了;肃宗真成了孤家寡人;张后和她左右数十人就这样被强行带到了别殿。叹息啊;可怜的张皇后;更可怜的肃宗……
本来没事的话;肃宗还不见得能挺多长时间;遇到这件事;估计肃宗又气又恨又悲;于十八日悲凉地离开了人间。他死后;张后及越王系便被李辅国毫无顾及地杀掉了。
肃宗真的很可怜。战战兢兢地当了十几年的太子;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好容易抓住机会提前做了皇帝;可是面对的又是一个混乱的局面;没当几年皇帝;自己就病得不轻;不想临死又眼看自己的妻子遭人迫害;自己却又无力救援;一向仁孝的太子李豫又一直不见踪影;气怒愤恨之下一命归天。让我们向肃宗表示哀悼吧……
如果比较一下的话;他当太子的艰苦概只有被流放十四年的宗可以超过。而当皇帝后面对的形势;除了唐末的几位皇帝;其他人和肃宗相比都不能叫苦;要知道肃宗即位是连个像样的宫殿都没有的。虽然没有顺宗当年即位就因风瘫痪退位做太上皇可怜(退位是在当年;得病是前一年);也比不上其他几位皇帝死于宦官之手来得窝囊和凄惨;但综合来讲;如果把唐朝皇帝按悲惨指数排一下的话;肃宗准是名列前茅。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在同情肃宗的同时;也不免嗟叹他对玄宗的态度。
玄宗是在四月初五去世的;比肃宗之死稍早。这个可疑的时间;再加上后人推测出来的一系列疑点;使得玄宗之死蒙上了一层扑朔的迷雾。后人怀疑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两人死亡时间接近带来的问题。就如同清朝光绪皇帝的死一样;由于他的死离慈禧之死很近;所以人们也都猜测是不是慈禧太后害死了年轻的光绪。同样;人们也怀疑;玄宗是否为肃宗害死。由于自己病重而担心玄宗会危及自身的地位;肃宗的确有理由这么干;所以单看动机的话;后人的怀疑可以成立。既然如此;有没有支持这个假设成立的根据呢?甲寅;上皇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这是史书上的记载;从两唐书到通鉴都是如此;再多一句都没有了。离此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