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土下的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2辆铜车马被人们誉为“青铜之冠”,他们是我国出土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车马。根据它们出土时的排列顺序和《后汉书·舆服志》“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的记载,专家们把前面的一辆称为一号车(或高车),后面的一辆则称为二号车(或安车)。
  秦始皇靠武力征服了天下,然后又不施仁政,因此原来六国的臣民多有不满。《史记》中记载秦始皇至少曾两度遇刺,一次在首都咸阳,就是天下闻名的“荆轲刺秦”。另一次则是在秦始皇第3次巡视中国的途中。当时,始皇帝浩浩荡荡的车队正行至“阳武博浪沙附近”,后来成为刘邦丞相的张良带领一位大力士朱亥在此已埋伏许久,车队越来越近,朱亥使出浑身的气力,将一柄大铁锤向其中一辆最豪华的车掷去,但可惜的是“误中副车”,“天不遂人愿”,秦始皇侥幸逃过一劫。
  通过这个故事,专家们推断,秦始皇当年出行乘坐的一定是带蓬盖的车。正是由于无法看清车内的情况,刺杀才会以失败告终。
  秦陵出土的二号铜车(安车)正是一辆带有蓬盖,装饰极其豪华的马车。和一号车一样,它也是单辕双轮车,前驾4马。这2辆马车从结构到用途,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抛开车型、驾驭方式、车身的装饰物等这些一眼就能从实物或照片上看到的不同,专家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二号车之所以成为帝王乘坐用车,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开之则凉,闭之则温”的独特设计。
  《汉书》颜师古注云:“辒辌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如果把秦陵二号车的窗户和门扉全部打开,气流畅通,车内也就显得凉而爽快;而如果把门窗全部关闭,仅从缕孔绫网窗眼里透气,车内就可以保温,同时乘车人还不会觉得气闷。正是因为二号车具备这种简易方便的空调作用,所以又被称作“辒辌车”。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冬季还是夏季,二号车既有封闭式的蓬盖,又有可以调节温度的窗户,难怪会成为帝王出行时的首选专车。
  这2辆铜车马的出土,除了使我们对秦代的帝王用车有了更具象的了解之外,也使我们对古人的制作水平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出土的8匹铜马造型非常精准,各个部位都符合中国古书中对“良马”的描述,应该属于秦人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秦人爱马,由来已久。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使得秦人在养马驯马方面堪称专家。这8匹万里挑一的骏马就是最好的代表,据专家判断,这8匹马均为6岁左右,耐力、奔跑速度、爆发力等均处于最佳时期。
  从艺术角度观察,马的造型惟妙惟肖,竟好象可以看到肌肉的纹络。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铜马的鬃毛铸造得十分逼真,清晰可见。更不用说马腿内侧皮肤角质块(俗称“夜眼”的附蝉),在匠人们的巧手下,活灵活现的呈一椭圆形凸块浮于皮上。美仑美央的设计,以假乱真的造型,完全可以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相媲美。
  从技术的角度看,这2乘铜车马的铸造连接工艺,也同样巧夺天工。两辆铜车马由7000多个零件组成,接口近7500个,焊接口1000多个,带纹接口300多个。铜车马的连接组装方式主要由直接浇注成型与可卸机械连接两大类组成。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说明车是部件最多、工艺最复杂的器物。根据专家们考证,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铜车马的腐蚀深度不超过万分之一毫米,秦陵铜车马无疑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工艺制造技术。2000年前的秦朝工匠仅靠手工劳动竟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着实让世界为之折服,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的“青铜之冠”。
1996年6月,发现石甲坑
  1996年6月的一天,正是酷暑前难得的清爽天气。抱着半郊游的心态,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几名学生来到秦始皇陵实习。很随意的一铲中,却似乎有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在这一铲的泥土中,隐约有一些红烧土与木炭灰的痕迹,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
  红烧土与木炭灰是考古工作的指南针,它们是高规格陪葬坑的标志。当年出土兵马俑的地方,土地断层中就有红烧土的存在,难道说,这里是另一处地下兵团么?
  经过漫长的勘探工作,考古人员精心的挖开了一个153平方米的小坑,令他们大为不解的是,这个坑内并没有兵马俑,而是摆满了数以万计的石质盔甲,这是什么样的墓藏坑?坑内为什么只有石甲而没有俑呢?
  这座陪葬坑位于始皇陵封土东南200米处的内外城垣之间,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与外城以东的兵马俑一号坑面积相当。
  从坍塌的坑边看,这些石甲衣与兵马俑的排列方式一样,都是每4件一排,样式也与兵马俑身上所穿的甲衣相同。这是十分有趣的发现,难道说,这些甲衣是为埋在不远处的秦俑做的么?但是,秦俑是死物,它们怎么能自已穿上甲衣呢?
  这个考古发现迅速传遍了全国。于是,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秦始皇的身上。
  《史记》中记载的巨大陵墓就是赢政经营来世的最好证明,可是,人们已知的发现会不会只是陵墓的一部分呢?石甲衣又有什么用途呢?
  首先,考古人员希望找到甲衣的制作方法。
  现代的切割手段最小可以将石片切至0。5公分,可是,甲衣上的石片大多只有0。3公分的厚度。可见,古人不可能对石甲进行大批量的机械加工,要想做出石甲,只能一片片的用手工磨制。
  解决了甲片的制作,考古人员还有一关,古人是如何在甲片上打孔的呢?这种石灰石材质极脆,在打孔中十分容易碎裂。只有不断的浇水,才能保证顺利工作。3名考古人员整整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一件600片甲衣的制作。于是,人们计算,如果这10000多平米的陪葬坑内全部为石铠甲,那么至少需要3600人干上整整1年。
  可是,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大的人力与物力去制造没有实战用途的甲衣呢?结论只有一个,这些石甲衣与兵马俑一样,只是秦始皇陵墓的冥器。
  有专家推断,兵马俑是始皇帝的地下军团,而石甲坑正是这个军团的武备库。用8000陶兵陶马做护卫,以上万件石甲衣为武备,自人类抒写文明史以来,再没有那一位帝王能有如此大的手笔,在地下埋藏这样一支绝无仅有的生力大军。
  然而,秦始皇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考古学家认为,这8000兵马面向东方,随时准备出击。如果西方六国的君主在阴间复辟谋反,这些军队,将用来与反叛者进行殊死决战。
  不难想像,秦始皇的真正用意是,可以在死后一统冥界,在阴世间继续千秋万世的伟业……
2000年6月,出土文官俑
  2000年6月,又一座特殊的陪葬坑被发掘,对秦陵的研究也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座地坑的墓道内摆满了陪葬战马的尸骨,主室是与实物等比例大小的房间,除了宽敞的大厅外,一侧还备有厢房。考古人员对这些出土的陶俑进行了精心的修复,令他们大为不解的是,出土的12个陶俑没有一位是身穿铠甲的战士,他们头戴长冠,衣袖翩翩,双手都笼在袖中,腰带下似乎还挂有一些小器件。这些小物件是做什么用的?这个陶俑的穿着为什么与兵马俑相差的如此悬殊呢?
  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些陶俑应该是不同于武士的文官俑。他们是秦陵第一次出土的文官陶俑,这对秦始皇陵的研究意义重大。要想了解这12个陶俑的含义,首先需要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官?
  答案就在坑底,一些铜钺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钺在秦朝是一种法制和强权的象征,在当时,持钺者应该掌司法。经过修复,其中2个陶俑恰好露出持钺的架式。原来,这里是秦始皇的司法机关,12陶俑是各司其职的司法官员。
  秦始皇以法制代替人制,秦朝的刑罚之重为历朝历代之首。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的秦代竹简中记录到,如果士兵不能按时归还政府的借贷,论律当斩。制定和推行严厉的法典,是秦始皇治理乱世的根本国策。始皇帝把这个倚为左右手的司法部门带入地下,当然是要在阴间继续推行他以法治国的理念。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2000年来静寂安祥的秦陵犹如显影的照片,逐渐还原着历史的颜色。
  近年来的不断发现一次次震撼着考古人员的心灵。内城之中出土的铜车马为帝王出巡所用,百戏俑如同娱乐场,内外城之间的珍禽异兽坑就好比宫廷苑囿,而远离宫城的兵马俑正是守卫京都的禁卫军。
  秦始皇在地下建筑的原本就不仅仅是一个陵墓,而是大秦帝国的缩影。考古人员认为,如今已经挖掘的陪葬坑只是秦陵的一部分,估计出土的秦陵文物还不足地下埋藏的十分之一。
  2000多年前,秦人开彊拓土,以其坚韧卓绝的毅力、坦荡豁达的胸襟缔造了统一强大的帝国。而后,他们赋予这些陪葬物以生命力,直到今天,仍以呼之欲出的气势,震惊着整个世界。
传说中的地宫
  
  “秦始皇帝葬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汉书·楚元王传》
  
  “始皇葬骊山,。。。。。。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游观,上成山林。”
   —《汉书·贾山传》
  
  “始皇葬郦山。。。。。。下锢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月为珠。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四门施徽,奢侈太过。”
   —《三辅故事》
  “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