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5-张氏医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治。吐蛔。初起吐一二条无事。多则凶。十四五日吐出即死。便出多者亦凶。 燥渴。结痂后 
凶。 不食。结痂后凶。余毒盛也。 

卷十二婴儿门下
看法
属性:朱济川曰。医以认证为要。凡一入门。必先知其家贫富何如。时月炎冷何如。儿之禀赋何如 
。形色善恶何如。脉诊微盛何如。肌肤老嫩何如。痘出稀密何如。部位顺逆何如。气血虚实何如。 
表里寒热何如。声音清浊何如。口舌燥润何如。睡卧安否何如。举止动静何如。饮食多少何如。 
二便坚利何如。又有凶中藏吉。吉中藏凶。不可不辨。审此数者。随宜而治可也。 

卷十二婴儿门下
用药
属性:痘疮者血蕴也。治宜活血为主。故紫草、红花不可少。红甚便滑则忌。山楂散血消积。胃虚 
不能食则忌。甘草解毒和中。中满则忌。陈皮健脾行气。自汗则忌。大腹皮利水治胀。发散则忌。 
牛蒡子疏风润色。滑窍通肌。泄泻则忌。木通疏利膀胱。溺多则忌。诃子、乌梅止泻渴敛汗。便 
实则忌。参、术扶元益胃。血燥毒盛则忌。升麻、葛根升发开提。痘密汗多。毒盛里实则忌。羌 
活、白芷败毒追脓。气虚则忌。归、芎活血补血。血热黑烂则忌。芍药、地黄凉血助阴。血寒不 
发则忌。辰砂定神除热却烦。灰白不发则忌。糯米暖胃实脾。气滞则忌。防风散风解热。气喘则 
忌。木香调气散寒。止腹痛泻青。斑黑燥渴则忌。浓朴温胃治胀。烦渴则忌。细辛发散上行通肺。 
燥热则忌。柴胡发表透热。气升则忌。前胡除痰治嗽。便泄则忌。半夏消痰止嗽。燥渴则忌。麻 
黄、紫苏散表逐寒。表虚则忌。姜、桂助血温中。血热妄行。干红焦紫则忌。附子回阳补元。治 
虚寒厥冷。烦乱则忌。大黄荡涤实热。胃虚食少则忌。人牙起发肾邪陷伏。血热毒陷则忌。山栀 
降火下行。气虚便溏则忌。犀角凉血止衄。时值行浆则忌。牡丹皮行血归经。痘前多汗则忌。肉 
豆蔻健脾止泻。便实则忌。桔梗开郁发导。用下则忌。蝉蜕驱风散毒。表虚汗脱则忌。枳壳宽胸 
下气。气虚下陷则忌。胡荽、乳香时焚开窍。血热毒盛。烦渴衄汗则忌。黄柏、绿豆、生甘草等 
分煎膏。预先涂目眶。或胭脂涂眼眶耳前。使痘不侵目。出后则忌。一发热起。便以丝瓜近蒂三 
寸。连子烧灰存性。加辰砂酒服。可使痘稀。见点则忌。每年端午日服之。服久可使不出也。 

卷十二婴儿门下
禁忌
属性:痘疮自初出至收靥时。脏腑俱虚。外邪易触。饮食易伤。必须避风寒。调饮食。日用胡荽、红 
枣、大黄、乳香焚之。若血热毒盛。禁烧胡荽、红枣之属。恐变烦渴焦痒之患。如煎油炒豆杀牲腥 
血。硫黄、脑、麝诸香。葱、蒜粪秽之气。房事淫气。异服生人。及锣钹金器之声。俱宜避之。 
勿令洗面。恐生水损眼故也。眼鼻勿动其痂。则无眼吊鼻 之患。行坐勿令太早。免致腰酸脚痛 
之虞。能食者。与鲫鱼、白鲞之类。切不可与生冷瓜、柿、梨、橘。韭、蒜、醋、酱。 粽、鸡、 
鹅、椒。姜辛辣等物。鸡子害目。亦不可食。近世多用鲜笋、鲜鱼发痘。若脾胃虚寒者。误与。每 
致泄泻不食。如天大寒。盖覆常宜温暖。恐毒瓦斯为寒所滞。则痘不能生发也。如天大热。勿使客 
热与毒相并。致增烦躁溃烂也。其麻疹比之出痘固轻。然调治失宜。风寒不避。祸不旋踵。一切 
辛辣浓味。助火酸收之物。咸须禁食。如酸醋、胡椒、猪肉、核桃及梅、杏、樱桃、梨、柿、荸 
荠等类。若误犯之。则有伏慝焦紫。喘胀声喑而难救也。误食鸡则终身肌肤粟起。误食糖霜。多 
发疳蚀。必俟两月后。方无禁忌也。 

卷十二婴儿门下
麻疹总论
属性:麻疹者。手足太阴阳明二经蕴热所发。小儿居多。大人亦时有之。是亦时气传染之类。其发 
热时多咳嗽多嚏多呕。眼中如泪。面浮腮赤。多泻多痰。多热多渴。多烦闷。甚则躁乱咽痛。唇焦 
神昏。通身红赤。起而成粒。匀净而小。斜目视 
之。隐隐皮肤之下。以手摸之。磊磊肌肉之间。其形若疥。其色若丹。以其阳气从上。故头面愈 
多者为顺。法当清凉发散为主。药用辛散以升发之。凉润以清解之。切忌酸收。凡动气燥悍及一切 
温补之药。慎不可犯。误用祸不旋踵。辛散如荆芥、薄荷、前胡、葛根、麻黄、石膏、鼠粘子。 
凉润如黑参、栝蒌根、葳蕤、麦冬、生甘草、芩、连、贝母、连翘、竹叶。皆应用之药。又当随 
所发月时。量儿大小。及见证轻重而为制剂。若渐出渐收者。其势虽轻。而热尚未平。须防喘急。 
若连绵三四日者。其势虽盛。而热已发泄。必无他变。宜大青汤。或消毒饮加黑参、石膏、麦冬、 
竹叶。若发热时遍身汗出。或衄血者。此毒解也。勿遽止之。若汗出太多。血流不止。当以清肺 
汤去款冬、杏仁加麻黄根以敛汗。犀角地黄汤以止血。迟则气虚神耗。为难治也。若发热时。或呕 
吐。或自利者。此火邪内逼。毒瓦斯上下行也。俱宜清热解毒利小便。切勿止涩。大凡疹证发热时 
。未有不渴者。但当与绿豆灯心汤。勿与冷冻饮料。致成水蓄。多生变幻也。即荤腥酒面生冷水果。 
咸须禁之。麻疹多有热痰在肺。初发时必咳嗽。宜清热透表。不得止嗽。麻后咳嗽。切忌辛温酸 
涩。但用清咽滋肺汤以清余热。痰壅自愈。多喘者。热邪壅肺也。切勿定喘。惟应大剂竹叶石膏 
汤去半夏加贝母、黑参、薄荷。如冬天寒甚。麻毒为寒郁于内。不得透出而喘。加蜜酒炒麻黄。一 
剂立止。夏月热势甚者。即用白虎汤加竹叶。忌用升麻。误服必喘。然喘为肺气壅遏。故喘必兼 
嗽。而张口抬肩者。肺窍不通。不治也。故谚有喘而咳嗽者可疗。喘而不嗽者难医之语。又其证 
多泄泻。慎勿止涩。惟宜芩、连、葛根。则泻自止。疹家不忌泻。泻则阳明之邪热得解。是亦表 
里分消之义。又有疹收之后。饮食如常。卒然心腹绞痛。遍身冷汗如冰者。此元气虚弱而中恶气也 
。朝发夕死。勿妄治之。凡麻疹以鲜明似锦为吉。黑晦如煤最凶。头面不出者重。红紫黯惨者重。 
咽喉肿痛不食者重。黑黯干枯。一出即没者不治。鼻扇张 
目无神者不治。鼻青粪黑者不治。牙疳臭烂者不治。疹之牙疳。最为难治。外用无比散吹之。内 
服加味清胃散更加荆芥、石膏。缓则不救。疹中诸患。不宜根据证施治。惟当治本。本者。手太阴 
足阳明二经之邪热也。解其邪热。则诸证自退矣。有夹痘而出者。此毒瓦斯太盛。故一齐涌出。不 
必治疹。但当托痘为主。然治痘宜温。治疹宜凉。此又不可不审。大人男妇出疹。当与外感并治。 
惟清凉解表。随天时寒暑施治。凡麻痘并作。脏腑风热交患也。麻乃风邪外感。痘为胎毒内发。 
二者相杂。赤晕发 。多有误认痘出太密而委之不救。殊不知其为疹夹痘也。当与化斑汤续续频 
进。麻毒解而痘自起矣。有种行浆疹子。极似痘。最难看。然痘则必有顶盘。疹虽有浆。而头粒 
必不坚。根盘必无红晕也。疹后痘不结痂。乃元气亏损。当大补脾胃为主。不可误认邪热未尽。 
复与清热退火之药。 

卷十二婴儿门下
例治(四十则)
属性:麻疹俗名痧子。浙人呼为 子。麻病风热。人或未知。痧之与 。字学不收。皆土音习俗之 
讹耳。原其证之轻重。今昔悬殊。吾吴水土濡弱之乡。生气最易萌动。故麻疹之发。自始至终。 
不过二三日即安。从古迄今。靡不皆然。迩来风气变迁。有似北方气候。即寻常麻疹。必六七日 
乃化消。若热势未尽。或触风寒。或犯饮食。变证百出。其危有甚于痘者。因遍考方书。从无麻 
疹专学。间有一二及此。无非附见痘疹之末。一皆简略不详。何怪儿科之莫能举措。且以痘方混治 
。曷知麻属阳。阳从阴化。故外出内没而不浆。痘属阴。阴从阳化。当外疏内托以助脓。二者相 
去天渊。乌不可辨。然皆为婴孺说也。但今不特婴孺。少壮每多患此。虽当参详诊切。仍不能舍 
此绳墨。而临证之机。活法在乎心手。绳 
墨又不可拘也。予闻扁鹊入咸阳。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予由是随时兼爱。曲尽一贯之道。 
为麻疹特开生面云。发热 麻痘之初。必由发热。但痘热不过二三日即出。麻热有六七日。或 
半月乃出。或乍凉乍热。或壮热经日不退。始热之际。必见面赤眼肿。多涕泪。咳嗽连声。是其 
候也。热甚经日不退曰壮热。惟正出时为正候。若初发壮热。至已出而热不少衰者。其证必重。 
清热透肌汤。出尽而壮热不退者。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荆芥、黑参。没后而壮热不退者危。急需 
凉解为主。其有热数日止而复作者。有早热而暮退者。在初发时为热邪未透。葛根解肌汤。正出 
之际而烦热转甚。乃邪热未解而复内攻也。清热退肌汤。没后见者。为余邪未尽。四物汤换生地、 
赤芍加连翘、黑参。亦有麻退身凉。越六七日而复热者。非余热未清。即复感风邪。当以意消息。 
或因大病之后。中气虚而然者。治本为要。临病之机。不可不审也。部位 麻属府候。发则先动 
阳分。而后妇阴经。一身之中。阳部宜多。阴部宜少。阳部宜透。阴部即不透。亦可无虑。若阴 
部多而阳部反少不透者。为险。防有他变。阳部者。头面背四肢向外者。皆为阳。阴部者。胸腹 
腰四肢向内者。皆为阴也。凡发自头至足为齐。头面多者为顺。先从胸腹暖处起。渐发四肢者顺。 
如从手足起。渐发胸腹背者逆。形色 色贵红润。形贵尖耸。若色虽红润而不起。二便艰涩者 
。清热透肌汤。如色淡不起。二便如常。此属本虚。当兼培养气血。亦有色黯不起。大便秘结。唇 
舌燥赤者。为火邪内郁。白虎汤加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