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其常度。使魂魄不能自主。精神上下离决矣。盖上脱者。皆是思虑伤神。其人多汗。面如渥丹。
妄见妄闻。如有神灵。闭目转盼。觉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下脱者。多缘房劳伤精。其人翕
翕少气。不能饮食。大便滑泄无度。小便清利倍常。或梦寐走泄。昼夜遗精。或精血并脱。不能
自主。复有上下俱脱者。良由上盛下虚。精华外脱。其人必嗜肥甘。好酒色。而体肥痰盛。往往
有类中之虞。尝见有壮岁无病。一笑而逝者。此上脱也。少年交合。一注而倾者。此下脱也。颠
仆遗尿。喘鸣大汗者。此上下俱脱也。治法。要在未脱之先。寻其罅漏缄固之。若不识病因。而
搏搜以冀弋获。虽日服人参。徒竭重资。究鲜实益。总不解阴阳离决之机。何脏使然。若能洞鉴
隔垣。随上下援救。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乌有暴脱之患乎。
石顽曰。脱之一证。内经虽有精脱者耳袭。气脱者目不明。难经又有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等说。咸非喻子所言
之暴脱也。夫暴脱之患。每尝见于膏粱充饫之家。藜藿艰虞之辈。未之有也。其于百艺之中。惟
鸣于医者。殚心竭力。以博虚声。非他伎术。但劳形而神气无伤之比。昔沈朗仲先生。抱病赴高
澹游之招。归即喘汗而脱。儿科赵蕙田。轻舟应鸣先项公之请。比及到崖。舟子呼之不应。脱然
而逝。吴羽仁先生。先予而候如农姜公。适予踵至。时方瘀血大下。气乱脉喘。难以议药。姑待
平旦气清之时诊决。庶无差误。握手言别。切切嘱予。归当谨察病机。毋失气宜。订期明晨早至。
共图竭厥之治。诘朝坐候。吴子不至。询之姜使。云是昨暮复过半塘。坐脱肩舆之中。因思所嘱
之言。乃知仁人之用心。直至形离神散而不自觉。又安能于未脱之先。寻罅漏而为缄固耶。嗟予
朽落。一息仅存。尚不能谢此烦劳。因书以为前车之鉴。并为同人保生之劝。
卷九杂门
过饥胃竭
属性:人赖水谷以生。水谷敷布则五脏安和。水谷阻逆。则百病丛生。水谷废绝。则性命倾危。以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之本也。惟是病邪 结于胃。不能行出纳之令者。切勿强与。以益病邪。以
胃中邪热蕴隆。痰食阻滞。故虽一旬一气不食。不足为虑。非若无病之人。脾气时时消磨。不可
旦晚缺食也。故越人有平人不食水谷七日则死之说。而最为切禁者。伤寒之无汗脉紧。为寒伤营
证。及汗不得出而烦躁之营卫俱病。其胃中营气为寒邪所伤。既郁遏而为热矣。若不夺其饮食。
必转助邪为虐。为害不浅。更有挥霍撩乱胃气反戾之证。误进谷气。祸不旋踵。至于自汗脉缓之
风伤卫证。虽同感客邪。只传经络。不传胃府。便无禁食之例。观仲景桂枝汤后云。啜热稀粥以
助药力。于此可见。不当概
为禁止也。非特桂枝汤用热稀粥以助药力也。即寒伤营之尺中微弱者。用小建中。取胶饴之稼穑
作甘。引桂枝之辛温。留恋中焦。以助胃祛邪。即是热稀粥之变法。且酿去渣滓。无质滞着。则
不助邪热。故寒伤营亦得用之。较热稀粥之法。更进一层矣。仲景为伤寒立法之祖。必无诞妄之
言。欺误后世之理。只缘圣法久湮。故近世医流。凡遇发热头痛。有似外感之类。无论病之虚实。
证之表里。热之真假。概以伤寒目之。必先禁止饮食。混与通套疏风消克之药。在质壮气实人得
之。虽未中 。稍借行表之势。便可热退身凉。安知胃气有权者。感邪不深。虽不服药。自能蒸
发正汗。所谓壮者气行则已也。苟元气虚人。胃中津液本少。且复夺其饮食。药虽中病。尚难作
汗。况堪恣行表药。重伤本虚之胃气乎。曷知脾胃之气。全赖水谷资其转运。与车轮戽水不异。
今以既病垂绝之胃。尚欲俟其胸膈开爽。始进谷气。犹埋轮旱麓。待水涨而后戽之。则苗之不槁
也几希矣。纵侥幸不死。元气削伐殆尽。少年者日渐 羸。多成虚损。高年者暗损元神。促其天
年。皆由习俗好用攻克。罔顾正气所致。盖病之有发热头痛者。未必尽为伤寒。假如内伤劳倦。
阴虚火炎。概以伤寒法治之。是速其夭扎也。予业擅伤寒专科。六十年来。目击误夺饮食。至剧
致毙者。未遑枚举。尝见饿久之人。脾气不运。虽经旬累月。愈不思食。庸工不知。以为尚有宿
食。猛进宽胸破气之药。每每激其虚阳。上浮外泛。而致头面不时哄热。医者复认表邪未尽。重
与发散。硝、黄、柴、葛、枳、橘之属。恣无忌惮。不死不已。亦有肠胃久绝谷气。大便枯竭不
行。而欲妄议攻下者。此胃气虚极。无论攻伐之药不能胜任。即调补药亦难胜任。但当频与粥汤。
微助胃气。以俟津回。庶或可救。而饿久之人。粥食到口。虽极甘美。然多有食下作呕者。或食
下少顷作酸者。或膈间迷迷不爽者。或腹中隐隐作痛者。或肠中声响不已者。此皆三脘闭约。痰
气阻碍之故。病家不明此理。往往
惑于师巫及亲朋左右之言。犹豫不敢进食。因循日久。终成不救者多矣。曷知胃气久虚之人。即
有不时哄热。非助以谷气。则虚火不除。则有胸膈痞满。非助以谷气。则大气不运。即有大便枯
约。非助以谷气。则津液不回。盖新谷气运。则宿滞始能下通。若能认定关头。频与稀糜。俟胃
气稍复。渐以独参、保元、四君、异功之类调之。如此而获保全者。亦颇不少。但不可猛进强进。
及添水复热者。搪塞一时。重伤衰竭之胃气。反归咎于调治也。经云。浆粥入胃。则虚者活。所
以往往令其勿药。以收十全之功耳。
飞畴治一妇。呕恶胸满身热。六脉弦数无力。形色倦怠。渴不甚饮。云自游虎邱晕船吐后。
汗出发热头痛。服发散四剂。头痛虽缓。但胀晕不禁。复用消导三四剂。胸膈愈膨。闻谷气则呕
眩。因热不退。医禁粥食已半月。惟日饮清茶三四瓯。今周身骨肉楚痛。转侧眩晕呕哕。予曰。
当风呕汗。外感有之。已经发散矣。吐则饮食已去。胃气从逆。消克则更伤脾气。脾虚故胀甚。
今无外感可散。无饮食可消。脾绝谷气则呕。土受水克则晕。即使用药。亦无胃气行其药力。惟
与米饮。继进稀糜。使脾胃有主。更议补益可也。因确守予言。竟不药而愈。
卷九杂门
药蛊
属性:药之治病。不得已也。古人以不服药为中医。厥有旨哉。尝闻古圣垂诲。靡不反复详慎。至
立方之下。每云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其郑重有如此者。近世丰裕之家。略有小病。即从事于医
药。元气坚固者。无论治之中 与否。但得开通病气。元神自复。若禀质素弱。及病后产后。亡
血脱泻之后。不能即愈。日以汤药为务。多致轻者重而重者剧。病气日
增。饮食日减。以致寒热咳嗽。吐痰吐血。诸证百出。而犹以为药力未逮。邪热未除。日以清火
消痰为务。遂成药蛊之病矣。夫人之胃气。全赖水谷滋养。胃气旺。则诸病不生。纵有贼邪侵犯。
气复自已。原无急于调治也。尝见世人不得尽其天年者。大都皆医药之误耳。今既病之胃。转为
药力所侵。不至四大分崩不已。末流之挽。虽日事参、苓、 、术。如以漏器承浆。漫无盈满之
期。况堪克任偏胜性味乎。凡虚羸之疾。治之不能即应。当暂为休息。以俟胃气之复。不特药蛊
为然也。其药蛊之患有三。一者胃气为药所汨。饮食不为肌屑。而骨不支床。一者药毒流于坎陷。
少火不能五内。而烦蒸髓极。一者脾伤不能收精。脏气固结不舒而羸瘦腹大。虽有脾胃之分。所
重全在胃气。胃为五脏之本也。此性膏粱豢养者有之。在藜藿劳 之人。未之见也。其治药蛊之
病。当屏绝一切苦寒降泄。辛热升发。气味浓烈之药。只宜小剂参、 。甘温养胃之品。庶为合
宜。如独参、保元之类。以图阳生阴长之功。若虚火僭逆。稍加秋石以引参、 之力入于阴分。
为止逆下气之首药。无寒凉伤胃。夺食作泻之虞。若晡热自汗不止。当归补血、六味地黄。少少
与之。一为血虚发热。一为阴虚发热之专剂。勿以迂缓而忽诸。若贪功而妄行杂治。则与抱薪救
焚不殊也。况有中气久为药惫。畏食泄泻。或下利脓血。无论寒热补泻。即独参、理中。下咽必
增烦剧。即宜屏除药石。但与稀糜养其胃气。次以肴核助其气血。五谷为养。五肉为助。未尝不
为轩岐要旨也。当知乐蛊伤胃。则胃之畏药。所不待言。惟使谷神敷布。日渐向安。经云。安谷
者昌。安谷者过期。未闻服药得以长生也。操司命之权者。何不思之甚耶。
卷九杂门
臭毒
属性:臭毒。俗名发痧。皆由中气素亏之故。盖脾胃之所喜者香燥。所恶者臭湿。今脾胃真气有亏。
或素多湿郁。所以不能主持。故臭恶之气。得以直犯无禁。发则腹痛。不能饮食。或上连头额俱
痛。或下连腿及委中俱痛。甚至有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或四肢厥逆。面青脉伏。或遍体壮热。
面紫脉坚。此平昔火衰火盛之别也。有痛死不知人。少间复苏者。有腹痛不时上攻。水浆不入。
数日不已者。欲试真否。但与生黄豆嚼之。觉香甜者。即是臭毒。觉腥者非也。举世有用水搭肩
背及臂者。有以苎麻水湿刮之者。有以瓷碗油润刮之者。有以瓷锋针刺委中出血者。有以油纸点
照。视背上有红点处皆烙之者。总欲使腠理开通之意。又有以冷水咽椒数十粒者。有以白矾生研
冷水。调服二三钱者。然椒性辛散。误饵无妨。矾性酸涩。苟非臭毒。为祸不浅。多有误认食积。
屡攻不愈。绵延十日半月而死者。常见有大饮冷水。而变下痢者。亦有饮水停于肺中。而变水肿
者。有误服矾水。呃逆呕哕不止者。有刺委中去血过多。移时而死者。亦有伤寒阴证腹痛。误刺
委中。及饮冷水。而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