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 1999年第五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看,我戴的是一只四十元的手表,〃他说,〃我像是那种为了剪发而关闭机场的家伙吗?〃他明知故问。
  克林顿这边尘埃未落,那边希拉里又踩响一颗〃头发丝儿雷〃。《家庭园》杂志为了给她拍照做封面人物,特地请那位科里斯托夫(又是他!)从洛杉矶专程飞到华盛顿跟她做发型。同行的还有一位名化妆师。两人来去费用高达两千元。《纽约时报》质疑,总统上台才四个月,这两名发型师及化妆师至少两次到白宫,为第一夫人上杂志封面作打扮。
  白宫发言人,少不得又是一番解释和申辩。希拉里的新闻秘书丽莎·卡普托说:
  〃令我不解的是,大家没有弄清楚,做这些事是为了方便要求拍照的刊物,而不是为了方便第一夫人。〃
  没有理由要求大家一定得〃弄清楚〃,既然这事儿从来都弄不清楚。所以中国人早有一种成熟的处世原则,叫做〃瓜前不'修脚',李下不'剪发'。〃
  而民众是否会因这些申辩稍解心结、忘掉他们非平民化的头发呢?只怕要到下一届总统竞选时,才能见分晓。同布什一起输给克林顿的独立候选人裴洛,曾不时放出话来,要在再次出马时与克林顿决战。〃顺便〃说一句,这位家产数十亿美元的得州富佬,理一次发只花五元钱。
  信不信由你,希腊神话那柄达摩克利斯剑,正是用一根头发悬在王座顶上,而不是马鬃或者细线。至于是谁的头发?两千三百年了,仍不得而知。

  若有所思:风 筝

  
  ? 郜元宝
  专栏集萃
  去年冬天,某大学文史哲三系联合举行文科基地班招生口试。文科基地班者,为培养国学大师设立的本科特别班也,先由文史哲三系名牌教师共同授业,美其名曰〃打基础〃,两年后再确立专攻方向——自然也有一进来就心中有数的。据说已经办了几年,这次我以青年老教师资格忝列考官之席,躬逢了一回考问未来大师的盛事。
  大师的苗子由模范中学精心挑选,考官则除我之外都是饱学之士,气氛热烈,值得记载的事也颇不少——
  〃请举出中国现代三位哲学家姓名。〃
  〃……毛泽东……〃
  〃请说说印象最深的哲学著作。〃
  〃……《苏菲的世界》……算哲学书吧?〃
  〃我问你,你别问我。〃
  〃我们复习紧张,没时间看参考书,但许多同学都买了这本。〃
  〃为什么?〃
  〃不是你们都在推荐吗!〃
  (哄堂大笑)
  〃如果录取了,最想进哪个专业?〃
  〃文学。〃
  (坐我右边的哲学系教授轻轻吁了口气,坐我左边的历史系教授重重出了口气)
  〃那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中文系主任兴奋得身体扭动不已)
  〃《半生缘》。〃
  〃长篇小说?〃
  〃刚看过电影。〃
  〃知道原著者是谁吗?〃
  〃张爱玲,三十年代最有名的作家!〃
  〃三十年代?〃
  〃好像前两年刚死掉。我是说她成名的时候。〃
  〃上海历史上有'孤岛时期',听说过吗?〃
  〃对对,就是张爱玲成名的时候!〃
  〃……〃
  写有考题的大小字条塞满选票箱似的一纸盒,考生随意抓取,源源不断,如摸彩票然——魏晋南北朝有哪些朝代啦,〃文起八代之衰〃是哪八代啦,《诗经》〃风〃、〃雅〃、〃颂〃释义啦,乾隆在位几年啦,慈禧太后功过论啦,关羽诸葛亮性格分析啦,英王与首相权利分配啦,宋元两朝西北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啦,科索沃冲突背景啦,四大发明、三大宗教啦,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卢梭笛卡儿啦,什么什么啦。问答如仪,哄笑不断。
  外面正值隆冬,昏黄的太阳从玻璃窗照进来,里面却是春日融融的样子。然而我想:恐怕不妥吧?未来国学大师不能光考记忆力的,虽说大师们多半记忆超人,但那总像是好事者的夸张。真能记住某事在某书某页,某人之生辰八字官阶属相三亲六故祖宗八代,也是已经成为大师之后长期训练的结果,能够作为准备当大师之前的考核标准吗?这样想着,就由清醒变糊涂,忘了青年老教师的身份,也学着饱学之士的风度,看定圆桌对面中学生,一字一顿地发问了——
  〃高中语文课本上有鲁迅的散文《风筝》……〃
  〃……〃
  〃没有?不要紧,我复述一下内容,再请你回答问题。文章讲作者小时候自居老成,认为弟弟不该背着他做风筝,就仗着自己是哥哥,踏烂了弟弟辛辛苦苦快要糊好的一只风筝。后来,他知道游戏是儿童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深为那时候对儿童精神的虐杀而抱憾。终于有机会,他可以当面向弟弟忏悔了,然而得到的却是和自己一样已届中年的弟弟满不在乎的反问:'有过这样的事吗?'自己的过失被受害者本人否定了。忘记了,按说应该宽松起来才是,但鲁迅却说他因此感到更大的悲哀,负了更重的担子。这是为什么?你怎样理解他的悲哀?〃
  〃书上真没有这篇。〃
  〃就根据我的复述说说嘛。〃
  〃……〃
  后来又拿同样的题目追问了几个,大多是这样没有回答的回答。还想问下去,但一些考官的眉头已经弯得很可观了,只好再由糊涂变清醒,端坐不语。
  然而,总觉得这题目对考生是相宜的:不必死记硬背,只需一定的理解力与正常的情感反应。况且,这对文科考生也是重要的。《野草》这篇表面上只是抒发作者为几十年前的错误抱憾,较深一层,却表达他对患了情感健忘症的弟弟的失望,和因这种无心的健忘而对人类前途发生的怀疑与忧虑——如此容易而彻底地忘了精神上的伤痛,怎能希望新的救赎?这难道不是现代中国容易理解也应该理解的一条思想结论或情感原则吗?
  常常因为别人忘了自己偏偏记牢的事而感到惊诧莫名,如果几次三番提醒后还不认帐,就简直要出离愤怒了。然而轮到自己,无论那遗忘多么〃不该〃,被遗忘的事多么〃重要〃,也无非拍拍脑袋,至多嘴角再加以几声〃唉唉〃。记忆靠不住,对失忆的提醒也未可全信,宽以待己,厚责于人,也真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罢。但既然如此,自以为清醒时讲讲记忆力如何重要,强调某些事情不该忘记,也不算怎样狂悖的。在那几个考生的评分表上,我还是坚持打了自以为恰当的分数。
  然而离开考场仔细想想,又悔愧了。那悔愧,并不下于《风筝》作者踏烂风筝以后。这样考问还没有离开中学课堂的学生,似乎比单纯测验记忆力轻松许多,实际上却是把自以为轻松的问题加给了也和我少年时代一样蒙在鼓里的少年。今天蒙他们的鼓比昨天蒙我们的实在要精致得多,也荒诞得多。《风筝》作者希望弟弟记住幼年时自己兄弟加给的精神创伤,这在今天或许确实有点奇怪罢,但那些大的明显的创伤又如何呢?别的不说,历史上无数〃国耻〃和〃国难〃,在鲁迅认为只知道向外来强敌要求和平的大人先生们那里,首先就被遗忘了——或者并未遗忘,只是出于〃向前看〃的愿望,和对当面的恶敌讲仁义的宋襄公式的迂阔,有意掩盖了起来。中学生将〃孤岛〃和张爱玲一起提前几年,寥寥小者而已,何足怪也。
  这也不独现在,和创伤记忆连在一道的民族国家思想之淡薄,实在是〃古已有之〃的一个传统。我们从来就是〃国家天下主义〃,天下亡了,还有君国(不等于民族国家);君国亡了,还有家;家败了,还有集天下家国于一身的世界上为数最多的〃我〃——萧红长篇小说《马伯乐》早就把这种永远也打不倒的灵魂揭发得淋漓尽致——在这种信仰支配下,民族国家的思想很难开花结果。翻开历史,激烈主张民族国家思想的时候一共能有几页?我们有爱天下思想,爱国爱君思想(无国即无君无君即无国故须一起爱着),爱家思想,和比这一切都更厉害的自爱,惟独缺乏热爱种姓的民族国家思想。这种传统培养起来的国民,当然容易忘记别人加给自己的屈辱了。对西方或日本,我们实在太容易轻视他们曾经、正在或将要加给我们的痛苦与耻辱——尤其刚刚在经济技术方面得到他们一点甜头的时候,更是做梦也要端着笑脸。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端和平的〃国粹〃。可惜,世上别的地方的人们太少这样的〃国粹〃了,落后的力争生存权的蛮族小国无论矣,他们几乎一切事物,政治,经济,文化,都和民族意识有关,就是发达的欧美大国,也几乎一刻不曾放松其民族国家的认同,时时伸张爱国爱群精神,在纯粹商业文化制品中,也处处渗透着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对不管怀着怨恨的莠民,力量均衡的对手,还是拥有极端和平的〃国粹〃并虚心向学的良民,都一律视为〃非我族类〃,时时施以防范、制裁和打击。欧美许多大国都是移民国家,初无所谓民族国家意识,然而其一元化的民族融合,恰恰是在种族灭绝的事实与多元文化的口号相互配合下实现的。为了达到这种融合,今天的一些新移民国家如澳大利亚,甚至还不惜采取公开的民族压制民族歧视手段(最近甚嚣尘上的〃单一民族党〃就是一个显例);相反,对拥有自己根本不敢梦想的悠久历史渊源的别的多民族国家,则利用种种借口,必欲离析削弱之而后快。这大概是双脚跳起来欢呼全球化的国际学者们难以解释的罢。
  这遗忘还是双重的,即同时也容易忘记他们的文明与进步,忘记他们许多地方实在比我们更好。在骤然来临的屈辱面前,因为同样骤然而起但根据历来经验肯定也要骤然而逝的愤怒与不解(我希望这一次的使馆爆炸案能够记得更久一些),特别容易忘记现代中国的先驱者们忍着巨大的鞭子抽在背上的屈辱坚持向他们学习的弯腰撅臀并不雅观的身影,忘记他们在反抗外辱的同时一直高度警惕因此而愈益加强的〃自己人〃的奴役的彻底的主体性,重新闭起关来,自己消化。
  往者已矣,但〃文革〃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