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法国这个民族是很宽容的民族。很多年来容纳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移民,大家和睦相处得很好。法国人并不太排外。可惜,太多的移 民,特别是那些阿拉伯人,真的是寒法国人的心。他们到了法国,不愿工作,坐领法国政府发的救济金,从不交税。而且经常惹是生非。法国人的生活实在被这些人弄得很生气。想想吧?谁愿意自己的汽车老是无故被烧毁呢?在法国的很多大城市里,每天都有相当 数量的汽车被烧毁。而肇事主大都是阿拉伯人,再好脾气的人也是要发火的。这个勒宠就是想利用人们这个心理来达到他的目的的。
法国老百姓平时大都对政治不感兴趣。特别是年轻人,如果问法国的年轻人,是否愿意从政,那么10个人里面一定有8个人表示不愿从政的。他们觉得从政是件 既枯燥又没有自由的事。而且政治家都是撒谎专家。法国人的生活态度在中国人看来,也许是很不思上进的。他们更希望享受生活,而不愿花时间去追求名利。但是,选总统的时候他们是很踊跃的。第一论选举结果出来后,法国人真是又意外又生气:那个极端右翼派“大哥大”居然击败了那 位很受人们尊敬的法国前总理。年轻人更是愤怒了,天天上街游行示威。那种 热情那种气概真的让人震动。这样的场面以前只是在电视才看过的。政府对此是无动于衷的——这是法国人的权利。很多法国人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在第二轮选举中,这个勒宠胜出的话,他们将耻为法国人,他们将移民别国居住。看了那样的报 道我不太以为然,觉得为了一个总统就要移民别国太夸张了。但是,我的先生却很认真的告诉我,他的同事们都有此打算,如果勒宠当选法国总统,他们就当众烧毁他们的法国身份证和法国护照。我的先生甚至说,“如果他当选法国总统,我马上辞职,然后移居中国并申请加入 中国国籍。”那段日子里,我每天都听到街上传来到游行的声音,还有很多人喊口号的声音,比如“勒宠无耻!”“勒宠滚回家去!”,“共存与爱优先”取代“法国和法国人优先”。 那段日子里,为了选举法国总统,法国人民真的是闹翻了天。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里,我这个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也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来关注着法国的第二论选举来了。……
如今,大选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一切已成定局,法国也恢复了原有的平静。人们也各就各位地安心工作了,打算移民和烧毁身份证的事自然再也没人提起了。看到法国一片宁静的样子,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出,几个月前,法国上下经历过了那样一场强烈的风波。
风波虽过去了,人们的情绪表面上看起来也稳定了,可是,希拉克和他的新政府却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面临著的问题多著呢:比如令人们担忧的治安问题、降税问题、移民问题,还有如何协调35个小时工作制带来的利与弊。……等等,人们都睁大了眼睛等著瞧呢:希拉克,该是您兑现您的执政诺言的时候了,您只有5年,而不再是过去的7年了。
生活在别处多子多福
有一天,一位德国同学和我谈起了中国的计划生育。他问我,“中国政府用是什么办法来使这项计划得到有效实施的?”我告诉他:用罚款和行政处罚。他听完后哈哈大笑,“中国人多生孩子得给政府交钱,而法国政府则用钱来引诱人们多生孩子。这是什么世道?”
这是国情不同造成的,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了。不控制实在是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法国,长期以来一直就处在人口和劳动力缺乏的处境中。因此法国政府大力鼓励人们生孩子。
在法国,从孩子被怀上开始,做母亲的就开始享受政府“温暖的关怀”了。 政府安排母亲做各种各样免费的检查,以确保婴儿的健康和顺利出生。每个婴儿一出生,他的父母亲就可以每个月领取各种名目的补贴。这些补贴包括提供母亲社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幼儿补助金、家庭补助金、住房补助金、入学补助金、交通津贴和大减税等等。各项补贴数量的比例是根据婴儿父母亲的月收入来定的,原则上,父母亲收入越高,补贴就越低。父母亲月收入越低,补贴就越高。这些补贴一直发放到婴儿满18周岁为止。法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完全是免费的。尽管如此,父母亲经济不好的大学生,如果还未满26周岁,那么还可以继续申请其他的补贴。
在法国,一个“有幸”生养4个孩子的家庭,每月所获得的各种补助可达1000-1200 欧元(大约相当于8500-10000元人民币),且免收多种税收,在购车置房的时候,还可以申请到一笔很可观的补助。因此,母亲无需工作,全家人生活也能过得舒舒服服的,名车和房子一点也不会比别人的差。而且这位母亲还有可能被授予“良母奖”,在法国会很受尊重。有多个孩子的母亲如果操劳家务忙不过来可以请钟点工帮忙,费用政府承担一定比例或承担全部。孩子们上学有一笔被称为“入学补助金”的补助,是给孩子们每个学期购买学习用具的。而且,在暑假的两个月长假中,孩子们是应该去度假的,因此,还有一笔“度假补助”。难怪一位越南同学感叹:法国的孩子真是“含银匙而生”的,这才真正是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长大的花朵。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奇怪,尽管政府百方引诱,法国人就是不太愿生养孩子。很多法国人的家庭只育有一个孩子。还有一些家庭干脆没有孩子。究之原因,可能是法国的福利太好了,特别是养老的福利。法国的退休老人都是某些意义上的“大款”。几十年的工作,使得他们都已经拥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了,而他们凭退休金完全可以独立生活和出国旅游。因此,他们不存在“养子防老”之说。法国人根本没有“传宗接代”的观念 ,他们无论在经济上还是观念上都是独立的,不需要依赖孩子的。在法国人看来,生孩子纯粹是成全自己为人父母亲的基本愿望——生孩子是因为真正的想要孩子,而不是某些道德压力或功利主义指使下所做的选择。生养孩子,意味着一种长期的责任。想想吧,如果没有太多道德和传统观念的压力,会多少人愿意自动的去承担责任呢?!
但无论如何,法国近两年来的婴儿出生情况是让政府心花怒放,2000年的法国被称为“婴儿爆炸年”。出生77。9万人婴儿,比1999年增长4。7%。这得归功于外来移民,既然法国人不愿生孩子,那么政府只好打开国门欢迎别国的移民了。法国的移民大多来自阿拉伯,还有亚洲的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亚洲人素来就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因此,到了法国这片乐土上,他们自然是生个不亦乐乎了。阿拉伯的兄弟姐妹们,到了法国安家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决不是去找工作养家糊口,而是忙着生孩子,能一口气生得10个8个的孩子,他们就可以“父母凭子贵”,坐享政府的补助了。然且,这样带有功利的目的去生孩子,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个就是治安问题,孩子多了,在家庭的教育上难免会疏忽。近年来,法国青少年犯罪率一直是直线上扬的。这已经成为一个令法国政府头痛的新问题了。 前阵子,法国总统竞选时,极端右翼派领导人勒宠,在竞选中拼命游说:如果他当选法国总统,将驱逐移民,大力打击犯罪,还法国人以一个安全宁静的国家,勒宠就是靠打着这样的期号挤入第二轮选举中的。
可是,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补贴自然是来源于纳税人,法国是欧洲税负最重的国家之一,难怪很多不育或少育孩子的法国人会愤愤不平,他们认为他们打工都替别人养孩子了。但是,不平归不平,真让法国人多生孩子他们就是不干,他们更注重追求自我享受。
生活在别处在法国购房
这天,我突然接到我先生的洋表妹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和她一起去看看房子。原来她打算买房子呢。我自然是不肯放过这个了解法国社会的机会,于是就满口应承了下来。
早在国内的时候就听说了,外国人善于使用“未来钱”,就是善于从银行里贷款,透支将来的钱现在用。到了法国后也曾就这个问题问过法国人,他们都很满不在乎地指着街上的车说,“瞧到了吗?很多人开着很漂亮的车,可那很可能还不完全属於他们呢,很多人住的房子也都是靠贷款来购买的。”事实上,法国人中使用“未来钱”买车购房是很普遍的。在法国,过了18岁的年轻人,尤其是结婚了的年轻人,无论男女,基本上都是“泼出去的水”了,倘若再住在父母亲的家里就不合适了。严重的还会被人笑话为无能。而年轻人买房子的时候,指望银行或政府比指望自己的父母亲来得实际。通常,法国的父母是不会为孩子们的房款操心的。这点和国内不太一样,大部分的国人是靠储蓄存款来购房,法国人却大都是靠贷款来买房,然后用10年或20年来还清。
和洋表妹一起转了一个下午,发现她看的房子居然都是上百万法郎的。我的心里不禁很纳闷,据我所知,这位洋表妹参加工作才几年,年薪也不过大约10万法郎,她如此大手笔地要买上百万的房子实在令人费解。后来她却轻描淡写地告诉我,她一共就只有6万法郎的储蓄,其他的就得靠贷款了。我听了真的吃惊不小:只有6法郎,居然要买上百万的房子?!可是那位表妹却很轻松地说,为什么不?我才有25岁,我可以先花以后的钱。
在法国,贷款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就是从银行里贷款了,但是银行的利息也是最高的。除了银行贷款外,法国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