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肯花费钱物去庙堂进香上供,待有了危难之事才去祈求佛爷佑护的做法,
喻指平时不积极努力,关键时刻临阵磨枪仓促应付的行为。但“抱佛脚”的
本意却是中国古代滇南某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据清人褚人获笔记《坚瓠二
集》卷一“抱佛脚”条载:“云南之南,有番国,俗尚释教。人犯罪应诛者,
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髡发为僧,以赎前罪,即贳(通赦)之。”
是说那个番国人犯了死罪,只要到寺庙抱住佛脚悔过一番,皈依佛门,就可
以不再追究了。
“一问三不知”的由来
一个人如果什么也不懂得,常被斥之为“一问三不知”。那么,这“三
不知”从何而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呢?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有载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子以为对
敌情不甚清楚,不可轻举妄动。他说:“君子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
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青溪暇笔》中也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
也。”
… Page 27…
由此可晓得:所谓“三不知”,是指某人对某件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
果而言的。
“给人穿小鞋”的由来
“给人穿小鞋”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背后使坏点子整治人,或者利用职权
寻机置人于困难境地。这句俗语的来历是:
从南唐到清末,1000多年来,我国汉族妇女一直沿袭着缠足陋习,把脚
缠成弓形,美其名曰“金莲”。
在封建时代,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不得见面,怎知
女方脚大脚小呢?所以,媒婆说媒时,都要女方的鞋样儿,请男方定夺。为
防受骗,男方同意了婚事就留下鞋样,按照尺寸做一双绣鞋(现在有的地方
还残留着姑娘结婚时在娘家换鞋穿的风俗,不过已不是小鞋,也不是男方所
送)。如果当初故意尺寸弄小,自然就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就要丢丑。
后来,人们把这种风俗逐渐引申到了社会生活方面,“给人穿小鞋”这
句俗语,也就流传开来。
“千里送鹅毛”的由来
南宋罗泌撰《路史》载:唐朝贞观年间,云南土司缅氏为了表示对唐王
朝的爱戴,特派部属缅伯高带着一批宝物和一只长得十分可爱的白天鹅,去
京城朝见唐太宗。一路上,缅伯高对白天鹅精心照料。到了湖北沔阳湖边时,
他见白天鹅非常口渴,便放它到湖边去饮水。谁知白天鹅饮足水后就展翅高
飞而去。缅伯高赶紧扑上去,却只抓住了一根鹅毛。这可把缅伯高急坏了。
他想来想去,实在无计可施,只好把这根鹅毛用锦缎包好,并写了一首诗,
去见唐太宗。诗云:“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看了这首诗后,却并没有责怪缅伯高,反而高兴地收下礼物,并
回赐丝绸、茶叶、玉器等中原特产,还留缅伯高住了一段时间。缅伯高深为
感动,回云南后大赞朝廷盛情。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来形容“礼
轻人意重”了。
“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大军走潼关、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这位
农民起义领袖习惯流动作战,在皇宫里呆不住,常常率领亲兵亲将百余人出
长安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一天,行至临潼县荆山原边,被一座高大坟
墓挡住去路,上前一看,原来是刘邦之父——汉太上皇陵,占据着大片良田。
黄巢心想,这个太上皇生前鱼肉百姓,死后还霸占着这么多田地苦害百姓,
挡我去路,实在可恨!便唤随从借了一把铁锨,挖了起来,他因用力过猛,
锨把折了。于是,他又亲自向农夫借了一把大锨,登至墓顶,几锨就把墓顶
挖了个大坑。黄巢放声大笑,朗吟诗一首:
… Page 28…
辗转中原逐惊鹿,
西进长安过齐都,
吾辈岂是山野人,
太岁头上敢动土!
吟罢,余怒未息,拖锨下原,竟把原边划了一条深沟,人们叫它铁锨沟。
从此,“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就流传下来,后来,人们用来比喻敢于触犯
有权有势的人。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由来
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形容金钱万能的俗语。这一俗语源于如下传说:东
汉时,蔡伦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纸的销路甚佳。蔡伦的嫂子慧娘叫自己丈
夫也学造纸。可是造出来的纸质量太差,卖不出去。慧娘想出法,她装死躺
在棺材里,让丈夫一边哭,一边烧纸。当乡亲们都来帮办丧事时,慧娘却从
棺材里坐了起来说:“我到了阴间,阎王让我推磨,这时,丈夫烧纸,纸是
阴间的钱,几个小鬼为了得到我的钱,都争着帮我推磨。我又把我丈夫送的
钱都给了阎王,阎王就放我回来了。”乡亲们信以为真,纷纷拿钱去买慧娘
家的纸烧,给死去的亲人送钱。此后,就有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
“三句话不离本行”的由来
“三句话不离本行”源自于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村,村子里
有4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
是使船的。谁家有个红白事儿,打架抬杠的,都请他们去当“说和”。
有一次,本村有一对老哥俩闹分家,由于人多嘴多心眼多,分了几天也
分不清,就请这4人去当“说和”。这4人也觉得这次的事棘手,便先到厨
师家开了个“碰头会”。厨师说:“我看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
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去才行。”
赶车的接过话茬说:“嗨,咱原先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
别出大格就行。”使船的听着不耐烦了:“我看咱们别在家罗嗦了,不如到
那儿再见风使舵,怎么顺手就怎么划啦划啦得了。”
厨师的媳妇听完“噗”地一声笑了:“我说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卖什么的吆喝什么。”她的话刚说完,又引得全屋人大笑,原来,厨师媳妇
是做小买卖的。
从此,“三句话不离本行”也就作为一句俗语传开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由来
有的人消极处世,自甘沉沦,睁着朦胧的醉眼,酗酒撒疯。每每说他,
便吟唱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答你。惋叹之作,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句诗的
来历吧: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 Page 29…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在十次考进士不中,自感前程渺茫,堕落牢骚之时,
题为 《自遗》的哭丧调。从诗的内容不难看出,一个封建社会的书生,失去
功名利禄的消极处世思想,因而愿所有抱有这种情绪的人们,都振作起来,
迷途知返,抹掉心中的死灰,切莫被历史淘汰。
… Page 30…
外国部分
“V”字的由来
“V”这个符号的发明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逃亡英国的比利时人维克
托·德拉维利。1940年末的一个晚上,他在广播里建议,用粉笔在各公共场
所写上“V”字,表示坚信盟军的胜利,让那些纳粹匪徒心神不宁。于是在欧
洲各沦陷国家里,无论拉汽笛、按汽车喇叭,还是叫服务员,都是“嘀—嘀
—嘀—哒”。这三短一长的音符,变成摩尔斯电码,正是“V”的符号。朋友
见面,伸出两个手指作“V”形互相招呼。有色粉笔写的“V”字到处都是,
连德国军官的专用厕所里也有。今天,“V”字的普遍含义是“胜利”。
“方舟”一词的由来
“方舟”一词是个外来语,它是由 《圣经》中的一则故事演绎而来的。
意为洪水淹没全世界后,人类产生了新始祖。“方”,是指正方形或长方形;
“舟”顾名思义,就是指的船,因此,“方舟”一词解释为:“长方形的好
像木柜似的大船”。
据 《旧约全书·创世纪》记载,有这样一则美妙动人的传说:上帝因世
人行恶,突然猛降洪水,以达到消灭人类的目的。但是,为使心慈性善的挪
亚免于此难,命留人间,上帝就叫挪亚提早制造了一个方舟,用于全家避难。
水过天晴,挪亚一家回到大地,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后来,全世界的人都
是挪亚的子孙了。因此,“挪亚方舟”便成了避难处所的象征和比喻。随着
文学事业的发展,“方舟”一词就在文艺作品中常和读者见面了。
“浮屠”一词的由来
“浮屠”是佛教名称,梵文(印度古代书面语)“佛陀”的旧译,一译
“浮图”。“佛陀”的原意是“觉悟者”。而“佛”是“佛陀”的简称。佛
教徒对其教主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或“佛”。后来,佛经中所记载的一
切能“自觉”(大彻大悟者)、“觉他”(使别人大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