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众生根性劣的,佛家常讲中下根性,不是上上根人,佛教什么?教因果。十善业道就是属於因果,我们在经上看到,佛讲你能够断十恶、修十业,得种种殊胜的果报。你要不肯修善,依旧造十恶业,你就得种种的恶报、不善报。这个东西是自己造成的,与别人不相干,但是世间有一些迷惑颠倒的人,他认为自己的苦难是别人给我的,怨天尤人。这是罪上加罪,往后果报更苦,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别人对我们不善,毁谤、侮辱、陷害,没有智慧的人怀恨在心,常常想著报复,这就错了。要有这种心来世到哪里去投胎?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畜生道里面变成了毒蛇猛兽,他心里那个怨毒没有解开,瞋恨堕落在这一道里头去了,吃亏的还是自己,你说冤不冤枉!
  为什么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人家那么好,他为什么对我不好?这里头有因果关系。我虽然对他很好,他对我不好,过去世的业因。我们想到这个地方,心就平了,不再有怨恨,什么样的陷害我们也都能够忍受,欢喜忍受,这个帐结掉了;也就是说过去我造的不善业,我在这一生当中报掉了。我们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平等,智慧、慈悲、诚意天天在增长,我们知道将来果报殊胜,死了以后有好去处。把这个功德回向求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得生。往生净土有把握,我们不能不晓得。
  恶业,不但恶的言语不能有,恶的行为不能有,恶的念头都不能有。别人到我这里来说是非,古人讲得很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能听。修道的人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善心,决定不容许别人破坏。别人破坏,最常见的两舌,挑拨是非。他来给我说,某个人说你些什么坏话,在挑拨是非;那个人到底是真说、是假说,我们没有亲自听到,传闻而已。传闻能靠得住吗?靠不住。传闻轻易就相信,这是愚痴,这是没有智慧,必受其害。过去我们「华藏图书馆」的韩馆长,她就很高明,没有人敢在她面前说是非。为什么?她调查,人家害怕了。你在说的时候,她一定去调查,确实有没有这个事情,这是个明白人,不是个糊涂人。她要把这个事情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才晓得你来说话的人,你说的是真的、是假的,所以没有人敢在她面前说是非。这一招很厉害,不是说你讲了她就相信,她要查清楚,然后才相信。我对於这个事情的态度比她还高一招,我是完全不听,有人来说,说个两句我就叫他终止,不准他再说。为什么?不听,决定不受污染,这个重要!
  我们希望这一生当中,永远保持对人有善意、有好意,我们跟这些人相处彼此都有恩德。我们的行为,别人偶尔有不满意,这是情有可原的。哪一个人做事情能做到十全十美,都得大家满意的?不可能。连释迦牟尼佛,现在世界上批评他的人有多少?佛尚且不能令一切众生个个满意,我们怎么能做得到?人家对我们不满意,说几句闲话,应当的,何必放在心上!所以有些人来传闻、来讨好,不管他是有意无意,他这一开口,我们立刻终止,不让他说下去。我们总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所认识的人,过去、现前有过往来的人,心里都是一片真诚善意,我们永远怀念别人对我们的恩德。他曾经帮过我一次忙,照顾我一天,永远感恩,永远不忘。决不能因小小的过失就恩将仇报,这个错了,这个大错特错!我们学佛学到哪里去了?经论里面教我们「知恩报恩」,这一句话佛一生讲了多少遍,我们要记住。「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不是我们做不到,做得到。只要守住一个原则:念人之善,不念人之恶;感人之恩,绝不埋怨任何一个人,我们就做到了。做到这一点,心境多舒畅、多快乐。天天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事情过不去,是自己跟自己找麻烦。生活在烦恼忧虑痛苦之中,来生哪里会有好果报?
  佛教给我们怎么做,我们多想想看,要把这个道理想通。孔老夫子教学,他老人家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庸》里面教我们,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这是求学之道。这五条所讲的都是成就后得智,根本智在「诚」。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这是真心。佛家讲本性、讲菩提心,儒家讲至诚。所以先要诚其意,必定要断烦恼,决定不沾染世俗的习气,也就是佛家讲十恶的习气不可以有,我们要把它淘汰掉,决定不能沾染,念念是善心,行行是善行。
  心善、念善、行善,纵然被人害死了,还是善。为什么?他帮助我早一天生天,这个世间太苦了,我还是感激他。他今天把我害死了,我感激得不得了,为什么?我今天生天了,怎么会怨恨他?难道我在这个世间,多吃几天苦头好?他叫我早一天离苦得乐,他的恩德!你从这些地方去观察,世间没有一个不是善人,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佛菩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统统都来帮助我,有从正面帮助我的,有从反面的逆增上缘。由此可知,菩提道上有没有成就在自己,不在别人,自己真的通达、真的明白了,一切因缘都是善因善缘,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你要真正懂得什么叫「业海」,你真正参透了、明白了,知道善缘如何去结,恶缘怎样去化解。然后契入真善美慧,佛家讲一片慈悲,这个意境深广无限。
  众生行业不同,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方法不一样,『普雨法雨於其中』。「雨」是比喻,下雨雨水落在地面上是平等的,比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可是众生得利益不平等,为什么?根器不一样。像下雨,大树根器大,它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它的根机小,它所吸收的水分少。不是雨水落下来不平等,是各个众生根性不一样。佛教化众生,有些众生根性利的,他完全接受,他得利益,他成就了;有些根性薄的,他不能全部接受,对於佛所讲的,有些地方他相信、有些地方不相信,有些话他能理解、有些话他不能理解,甚至於解错了。这就跟雨水是平等的落下,树木花草大小不相同,各个得的利益不一样,道理在此地。
  什么叫做上根利智?上根利智有两种讲法,都与过去生中「业」有关系。第一种,过去生生世世修善、积德累功之人,他一接触佛法,他就相信,就能理解,就能够奉行,这是上上根人,不多。第二种,也算是上根人,他能够仰慕圣贤、尊重圣贤,虽然不能完全解其义,但是他信心坚定,如果有个长时间的修学,这个长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他很认真、很努力时间就缩短,缘具足的话时间缩短;他如果是懈怠一点、懒散一点,这个时间就延长。时间长短在乎精进,他不能精进时间就长,能精进时间就缩短。能够依教奉行,这是上根人。他有信有解,不能依教奉行,这不是上根人。
  上根人决定依教奉行,唯有奉行当中才能得到真解,真懂得。为什么?通过试验,现在科学讲试验;没有经过试验,还不能够完全确定。佛法在哪里试验?在生活当中试验。佛陀的教诲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我们日常工作里面,处事待人接物之中,通过这个试验,佛讲的话真相信了。所以不落实,不行。「学而不思」,那个思就是落实,思是明了、落实,如果只是学,学了不明了,不能落实,「罔」是什么?「罔」是不起作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依旧是茫然无知,这种情形的确很多,就是我们常讲的所学非所用,所学的不能起作用,没有法子落实。「思而不学则殆」,喜欢研究,但是不肯去学,自己一个人躲在家里面胡思乱想,盲修瞎练,所以在生活当中、工作里面,待人接物,全用不上,这是殆。说得不好听的话,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书呆子,是这一类的人。所以思跟学相辅相成,学了之后,在佛法里面讲要体会佛所讲的意思,佛经里面教导我们「深解义趣」,解得浅不行,要深解。怎么样能深?要落实才能深。行帮助解,解就深;解再帮助行,行就圆满;解行永远是相辅相成,不能够偏在一边。
  初学的人一定要知道,要成就根本智,但是我们这一代非常不幸,正是《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修根本智的年龄过去了。根本智在什么时候修学?六、七岁到十二岁。这是我们中国古代教育里面,在这一段时间当中奠立德学的根基,基础从这个时候打的。我们这一生当中,这个年龄过去了,没有人教导我们,我们现在才明了有这么一桩事情,实在是惋惜。我们明白了,我们就要爱护下一代,我们希望下一代不能像我们这样,糟蹋了宝贵的童年,要帮助底下一代人奠定德行的根基,修根本智。十三岁以后,那是要完成后得智。中国人从前教学,根本智的方法就是德行的修养跟古圣先贤教诲的背诵,用这两种方法。所以从前读书一定要背书,不背书不行。
  小朋友确实我们看他很聪明,像我们这个经本一展开,一行二十个字,一面十行,中等根性的人每天可以背两百字,背一面。怎么样测验?让他念,看著念,念十遍就能够背诵,就适合他的程度;如果十遍念下来还不能背诵,减少,跟他减一半,让他念五行,五行十遍能背诵,那就适合他的根性。从前私塾老师教学生,同样是一本书,每一个人的进度不一样。很聪明的人,一天可以背四百字。古人有记载的,小朋友每天能够背六、七百字的,那是上上根,那很少有。通常两百字到四百字的很多,每个人进度不相同。从前老师教学生是个别教导,虽然都在一个讲堂上课,个别教导,每一个人的根性不相同,用这个方法测验。他十遍能背得下来,把书关起来背一百遍,高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