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怎样救自己?这个很重要,如果真的有一念想救自己,这个人是开始觉悟了,佛家讲「始觉」,他开始觉悟了,要想办法救自己。对於一般普通根性的人来说,救自己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闻法,这是世尊当年示现的,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天天听,听个十年、二十年,这才恍然觉悟。所以听得少不行,压不住自己的习气。从前的人读诵、闻法的时间多,寺院庵堂天天讲经,首座和尚分座说法,就像学校上课一样,解行并重。所以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寺庙的山志里面看到,四众弟子三年、五年有开悟的、有证果的。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现在没有了?现在道场不讲经了,不提倡修行,只著重表面一点形式,这样佛法衰微了。学佛的人虽然多,成就的人没有了。只有些少数在家里面念佛,得力於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他听到这个法门能信能解,解得虽然不深,但是他死心塌地这一句佛号老老实实念下去,他有成就。他走的时候展现希有的瑞相,为我们做证明。
  中下根性的人,实在讲一定要长时间的薰修。长时间薰修,最重要的要一门深入,同时涉猎的法门太多、经论太多,无济於事。佛法跟世法不一样,世法是求知识,佛法是求智慧,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知识你学得是愈多愈好,智慧可不行,智慧一定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清净心是定,因定开慧,心不清净哪儿来的智慧?所以今人学佛,也是广学多闻,学的是什么?佛教常识,不是智慧。如果真正想开智慧,还是老办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门深入能得定。
  我们看看古来大德的修行,一生读诵一部经的人太多太多了,出家的法师当中就不少,一生专门学一部经,天天念,他念经就是修禅定,他念一个小时就是修一个小时的禅定,念两个小时就是修两个小时的禅定。而且古时候,这是天台在中国南方影响的面很大,念《法华经》的人很多。《法华经》总共七卷,念得很熟,从头到尾念一遍,也需要三个小时;初念的时候,一遍念下来,大概要六个小时。每天念一部,像法达禅师一样念上十年,他开悟了;六祖大师给他一点,他就开悟了。六祖大师为法达讲开示的时候,不是法达一个人,是在大殿上讲的,听众很多,为什么他开悟了,别人没开悟?别人没有这十年的底子,他这十年的定功,所以一点他就破了,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今天不宣传大部经,什么原因?现在人不能受持,一看到《法华经》、《楞严经》那么多,这个太长了,我不学。太小部的经,时间太短,念一遍半个小时,不管用。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无量寿经》,对现代人来说既不太长、也不太短,我们希望他每天念一遍,一遍需要多少时间?一个小时;希望你每天不间断,一天修一个小时的禅定。
  读经,诸位要晓得,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要怎么念?恭恭敬敬的念,展开经卷如同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法,就在佛的面前恭恭敬敬的听,自己念自己听,这是修戒律。戒律的精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恭恭敬敬读经,身语意三业清净,不做诸恶。读经是至善,佛菩萨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止於至善。所以我们读经,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皆具足。心里面一个妄念都没有,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遍念下来一个妄想没有,这是修定。所以读经的时候不可以研究,不可以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这一段不错」,那你就坏了,把你戒定慧三学统统破掉了。读经的时候,绝不想经里面的意思。所以我常说,佛经没有意思,不要打妄想,不要去胡猜,这是修定。经文字字句句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这是修慧,这个慧就是根本智。所以你每天念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修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研究的时候归研究,读诵的时候归读诵;读诵的时候决定不能分别,修根本智;研究的时候,那是修后得智。但是你要晓得,没有根本智,哪儿来的后得智?后得智全变成妄想。现在人说老实话,把妄想分别执著当作智慧,错了。真正智慧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一切事理通达明了,那是真智慧。真智慧从哪里来的?从根本智来的,所以修根本智比什么都重要。每天至少要用一个小时,如理如法的去读诵。对著经本叫读,不对经本叫诵,诵是背诵,念熟了可以不需要经本。现在有许多同修退休,不再有工作,他们有时间,每天念五遍、念十遍都有,这个经都能背得很熟,这是很好,好事。但是他没有如理如法,他是把佛法当作世间书籍来学习,他每天能念能背,能记住经文,戒定慧没有。就是读诵的时候不是那样真诚恭敬,读经的时候还掺杂著妄想在里头,所以把自己的戒定慧三学破坏了。
  在现在这个社会,实在讲扰乱的事情是很多,你这一个小时在读经,你在家里读经,一会儿电话响了,这麻烦了,就把你破坏掉了;一会儿家里有事情来跟你打个招呼,你心一动,又破坏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外缘不好,我们修学的环境、外缘实在讲不如古时候,古人懂规矩,看到你在读经,他悄悄的不敢惊动你,有事情也不敢找你,等到你读完经之后再跟你说。所以现在在外国比中国环境好一点,外国有一些在家菩萨们,他们也很用功,外国环境好在哪里?他的儿子、媳妇都上班,小孩都上学,家里头没有人,他把电话线拔掉,真正念一、两个小时,行!没有人打闲岔。修学的环境很难遇到,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阿兰若」。「阿兰若」是寂静处,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人干扰你,你能够很清净的在静修。我们初学选择环境非常重要,懂得修行的理论、懂得方法,然后就要有耐心、有恒心的去做,我们才能成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这一个观念比什么都重要。
  「尸毗救鸽,萨埵投崖」,这个故事在《大智度论》第五卷,《报恩经》里面也有,诸位可以参考。好像《佛学大辞典》也有,但是最详细的还是在《大智度论》里面,诸位如果想多知道一些可以去参考。大师在此地说了一句话,「翻显无利勤苦,诚为可丑」。什么叫利益?凡是帮助我们成就戒定慧的,这是真正的利益;凡是帮助我们得到名闻利养的、得到五欲六尘享受的,诸位要知道,这不是利益。我们很勤奋、很苦,去求名闻利养、去求五欲六尘的享受,果报在三途。在家人可以求,也要适可而止,所以要知止。
  世出世间法知止是智慧,所为的不是为自己,是为正法久住世间,是为利益一切众生,决定不是为自己,你所感得来的,这就是「大眷属」。「大眷属」就是菩萨度化的对象,他对你尊敬、对你爱戴,你说的话他听;同样的话,他对这个人不尊重、不尊敬,他说出来没听进去,不起作用。所以世出世间法修学第一个条件,都是讲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关系你这一生修学的成败。谁是善知识?这里头有一个定义,你心目当中最尊敬的这个人,就是你的真善知识。为什么?他每讲一句话,你都能听得进去,你都能依教奉行,这个人是你的善知识,你跟他学决定成就。如果你对他没有十分的敬意,这个人对你不是善知识,佛来了也不行,没瞧得起他。
  这一桩事情,我们在古德传记里面看到很多。古人参学,遇到一位大德,我们在记载里面看到,这个大德跟他说:「你的缘不在我这个地方,你到某一个地方去参访某一个人,你的缘在那边。」果然没有错,他到那边去之后,没有几年他开悟了。指点这个人难道没本事吗?这是中国文字记载简单,哪有接见一个学人就讲这么几句简单的话?像我们现在接见宾客一样,一定先问你贵姓?怎么称呼?你是哪里人?你从哪里来?总是一番谈话,谈话到最后知道你的经历、你的学历、你的爱好,你对於现代这些学者大德当中,你最崇拜、最尊敬的是哪些人,於是他就介绍你。你最尊敬的是你的善知识,你到他那里去,你会成就。你对我的尊敬,没有对那一位是更尊敬,所以说你的缘就不在我这里。你在我这里学是学一点皮毛、学一点常识,你不会开悟;你到那一边去,你会能开悟,你能够证果。不是有神通,是要了解事实真相。有许多学问、德行、能力,比我这个老师高得太多的人,不是没有,有!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对他没有恭敬心,纵然遇到跟他学,也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所以真正善知识就是自己最尊敬的人、最仰慕的人,这是我们真正善知识。
  由此可知,善知识各个人标准都不一样,我最尊敬的人未必你尊敬,你最尊敬的人我没有尊敬他。正因为如此,佛菩萨要示现许许多多的善知识,给不同根性的人去亲近。我们佛门里面宗派就是这样形成的,每一个宗派里面的祖师大德都是佛菩萨示现的,有的人暴露身分,有的人不暴露身分;不暴露身分的人多,暴露身分的人少。不但示现出家大德,示现在家大德也不在少数,这就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大慈大悲。尤其在众生遭遇重大苦难的时候,佛菩萨特别悲悯这个地区,示现格外的多。
  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今天不仅是佛门,其他各个宗教又何尝不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的示现?我们实在讲是因为跟其他宗教少接触,甚至於没有接触;真正接触,听听他们的讲道,跟佛说的没有两样,才能体会到佛菩萨随类现身,应机说法。多接触,我们的心量就拓开了,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融化掉了,跟诸佛菩萨、法身大士一样,像善财,真正的学人,凡夫只有自己一个,除自己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无一不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所以哪一天你看到一切人事物都是诸佛如来,那恭喜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