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要成佛了,成佛之后要把他的弘愿兑现,「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要兑现,不能说话不算话,说话不算话那就是骗人,哪有骗人的人能成佛?修行人决定不可以轻诺寡信,这是缺德的事!言而有信。要度化众生就要想到,跟众生接触第一个印象一定要非常好,所以他要特别去修福。经上常讲,用多少时间?百劫,百劫不一定是那么长的时间,表圆满。什么叫圆满?你的福修圆满了,百劫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全是福德积集的。在此地,前面这两句,『清净慈门刹尘数』,这里告诉我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第一个因素,就是根本的业因是清净慈悲,你才能得相好。「刹尘数」也不是真的是个数量,清凉大师说得很好,「离过无缘」,这是说清净;「门如尘数」这是讲利乐众生、度化众生,众生无边,门是法门,所以诸佛如来以无量无边,就是以刹尘数的法门来教化众生。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清净慈悲」,第一个心要清净,第二个身要清净,第三个环境要清净。效果从哪里看?从环境,我们居住的环境不清净、零乱,一切东西堆得拉拉杂杂的,人家一看,你这个环境零乱,你身不清净、心不清净,给人第一个印象就坏了。
  第二句『共生如来一妙相』,如来三十二相每一个相都有一个因,《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涅盘经》、《大集经》里面、《华严经》也讲到,《华严相海品》里面会讲到。这个地方引用的清凉大师的疏跟钞也有一部分,诸位可以参考;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引经据典,把这些业因果报详细的介绍了。在此地菩萨告诉我们「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来任何一个相好,换句话说,我们任何一种福报,许许多多善因共成的。说一个相有一个因,那就是许多因素里第一个因,如同世尊为我们介绍十法界的业因,那个业因太多太复杂了,佛只举一个。佛法界,「平等」,平等心是因;菩萨法界,六度心是因,举一个。但是要知道,实在讲是无量无边的智慧善因所成就,每一个相好都有密切关联。
  『一一诸相莫不然』,一一诸相通常我们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故见者无厌足』,这是果报,这才能够接引众生,令众生跟你一接触就生欢喜心、尊敬心、仰慕心,他才会跟你学习。所以,福德庄严是干什么的?不是自受用,摄受众生的。我们希望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超凡入圣,头一个就要给众生最佳的印象,我们不能不记住。诸佛菩萨为我们做这个示现。第二首:
  【世尊往昔修行时,普诣一切如来所,种种修治无懈倦,如是方便云音入。】
  这个地方我们要学的,学佛,此地讲的世尊就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无量劫来好学不倦。所以我常常劝导诸位同学,我们学讲经的人,都希望自己法缘殊胜,法缘从哪里来的?要跟人结缘才行,你不结缘,法缘怎么会来?我们讲经的人要想法缘殊胜、要想经讲得好,听别人讲经。无论是老参或者是初学,像我这样的算是老参,讲了四十多年,你们培训班同学是初学,不论是老参、初学讲经,欢喜听闻,增长自己的福慧。他讲得没有我好,我为什么要听他的?我们去给他作影响众,这就是护持佛法、这就是拥护三宝、这就是广度众生。这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利益,同时结了法缘,这我常讲的,跟道场结法缘,将来我有缘到这个道场讲经弘法;跟道场常住结法缘,这里面出家在家的修行人,我跟他有缘;第三个跟这个道场的信徒结了法缘。这一去听经,一举不晓得有多少得!我懂得,任何人讲经,法师也好、居士也好,只要跟我自己时间没有冲突,我一定去听,我欢喜听经,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法缘。不喜欢听经,这个人没有法缘,这个人智慧福德都有限,不会增长,他不会修。
  我们要懂得『普诣一切如来所』,一切讲经的道场,我们都要去参与。『种种修治无懈倦』。你只要去听、去观察,《坛经》里面说得好,「下下人」可能有「上上智」,不要看那个是初学,不能够轻慢,也许初学讲这一座经有几句话我们没想到,他或者是有意无意说出来了,对我们很有受用。如果他有过失,犯的有过失有错误,我们看到了、听到了,立刻回光返照,这种错误我有的时候有没有犯?当然有意不会,可能无意会犯。成就自己福慧最有效果的方法无过於听经。我过去在台中追随李老师,李老师欢喜听经,除了是跟他自己工作有冲突,如果没有冲突,哪个地方有人讲经,他一定会去。我们晓得这个很有道理,这就是真正好学,永远没有懈怠,永远没有疲倦,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菩萨从这个法门成无上道。再看第三首:
  【佛於一切十方中,寂然不动无来去,应化众生悉令见,此是髻轮之所知。】
  『寂然不动』不是指的身,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释迦牟尼佛在世,足迹遍五印度,那时没有交通工具,走路,可见得寂然不动不是身。心不动、智不动、愿不动,决定没有动摇。他只有一个心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成佛了,还要上求佛道吗?是的,他是做了上求佛道给我们看,做样子给我们看的,为一切众生做如是的示现。我们看了觉悟了,要在这一生当中干什么?第一桩大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其余的事随缘就好,为什么?因为那些事是轮回事,起心动念是轮回心,轮回心造轮回业,生生世世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即使在世间作帝王,现在讲作总统、作国王,大富长者,你拥有亿万财产,有什么用?你能享几天福?死了什么都带不去,你的地位带不去、你的权力带不去、你的眷属带不去、你的财富带不去,没有一样能带得走的!
  佛在经论上常常劝导我们,聪明人要做什么?能带得去的,要在这上留意。能带得去的是什么?业,善业恶业你都带得去,善业来生生三善道,恶业来生坠三恶道。人干这些事情就糊涂了,错了!应当干些什么?学佛菩萨修净业。净业的果报不在六道,六道里没有净业,净业的果报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华藏的中心,最殊胜的一个地区。华藏好比是新加坡,极乐世界好比是乌节路,最繁华的地方,最殊胜的地方。我们把目标订在这个地方,对了!你真有智慧,你真的觉悟了。这个目标订了之后,『寂然不动无来去』,绝对不被境界风动,你真正看破了,真正放下了,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随缘而不攀缘,身心清净得大自在。
  『应化众生悉令见』,自己成就了,这才能帮助别人;自己没有成就,要想帮助别人,经典上常说「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自己常常要反省,我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我有没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把握什么?随时随地,不管什么方式死,都肯定到极乐世界,这是最起码的功夫。怎么知道我们会肯定到极乐世界,会有这样坚定的信心?你这个信心从哪里来的?从佛陀教诲当中来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祖师大德加进去的《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五经,我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违背五经,「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依教奉行,这个信心肯定了。经里面的道理我明了,经里面的教训我都做到了,所以自己有圆满的信心,真正是「寂然不动无来去」,任何教内教外的都不能动摇我的信念;净宗讲信、愿、行,绝对不会动摇,所以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你们在世间走的是什么路?我走的是什么路?我们走的路不一样。自行就是化他,自己做出这个榜样,让大众看了之后,他看一次两次不会觉悟,十次八次不会觉悟,一百次两百次不会觉悟,看上一千次两千次,可能他觉悟了。我们中国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义自见就是你悟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做如是示现,一遍一遍重复,金刚般若会上须菩提觉悟了,看出来了。须菩提看多久?我们要仔细去推算一下,世尊示现成道之后就讲经说法,先讲阿含十二年,再讲方等八年,二十年了;然后接著般若二十二年,《金刚经》是在般若中期讲的,由此可知,应该差不多是三十年。须菩提尊者天天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年才看出门道,这才赞叹「希有世尊」。所以作斯示现,你不要以为别人一下就看出来了,哪有这回事情!须菩提还要看三十年才看出门道,才真正觉悟。一看出来,一觉悟,入佛的境界;不入佛的境界,看不出来。三十年天天听经、天天修行,转恶为善、转凡为圣、转迷为悟,三十年的功夫才入佛知见、入佛境界。这是什么?真干的人。要不是真干的人,一辈子跟著佛都不会开悟,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要学。
  「寂然不动」就是我们的信、愿、行,「寂然不动无来去」。我们在世间,一切时、一切处为一切众生做出觉悟的示现,我们的形象跟他们不一样,思想观念、言语行为都不一样。世间人的思想自私自利,我们这个思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世间人多半都是干的损人利己,我们所做的是损己利他。做给他看,也要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做四十九年,活一天做一天,一定有人看出来。一生当中只要有一个人看出来就行了,这一个人就得法了,佛家讲法子,这个人就是传人,佛法就不会灭。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去做,这叫修行,把我们所有一切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统统修正过来,修正的标准就是经典。天天要读经,抓住这个标准,这个标准里面都是自性的流露。所以我们以什么为标准?以真如本性为标准,真如本性在经典里面。请看第四首: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