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他多自在!他的心、他的身,有些人说天人合一,他真合一了,比天还大。他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合一了,比天还大,这才是真正得大自在。「能随一切众生缘」,这个一切众生缘就是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我与这个境界相应,众生有感,我们自己也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你要把这些都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一句话你稍稍能够体会到味道,你能尝到一点法味了。否则的话,佛法字字句句的味道你尝不到。
  「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善,这是行善;「烦恼无尽誓愿断」,是断恶。断恶为法界一切众生,行善也是为法界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为自己是吝法。我不是为自己学法门,我为一切众生学法门,我要用这个身,要用这个精神,要用这个体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我学得愈多,我服务的项目就愈多,我服务的量就愈大,我服务的范围就愈广,为这个。哪里是为自己?你能懂吗?末后「佛道无上誓愿成」,劝一切众生圆成佛道。不是说「我自己成佛了,我再来度众生。」不是这个意思。念念当中,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念念之中,「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此地「令众生见」,这个众生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是一个刹土。因为他第二句讲,「刹尘无数佛」,不是一个刹土。主山神,这主山神当然是诸佛如来示现的、诸佛如来应化的,他教一切山神,我们不能轻视,不能小看众灵,花神、草神、草木的神灵都不可思议。我们看了他们修学的法门,听他们赞颂的心得报告,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读《华严》,你怎么知道事实真相?不了解事实真相肯定迷惑颠倒,自己表现的贡高我慢,狂妄自大,藐视神灵。现在社会一般众生不就是如是?不仅是一般众生,佛门四众同修,有几个真的觉悟?有几个真的回头?『此地』,「地」是讲这个处所,就是刚才说的这些,大力光明神他能明了,他能够悟入。入是悟入、契入,他入了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华严境界,这个境界是法身菩萨境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六八卷)  200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68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偈颂第七首:
  【见诸众生流转苦,一切业障恒缠覆,以智慧光悉灭除,此普胜神之解脱。】
  这是「威光普胜主山神」的赞颂。前面我们在长行里面看到他修的法门「拔一切苦使无有余」,这就是拔苦尽净,拔干净了,这个境界也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为什么?等觉菩萨还有苦,什么苦?此地讲的流转苦。我们佛门讲到生死有两种,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等觉菩萨还有一次的变易生死,那是他的苦;到如来果地究竟圆满佛,才真正是把苦拔尽,乐圆满了。往后他倒驾慈航在九法界里面随心应量帮助众生,他有没有苦受?没有。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受苦,实际上他不受,实际上他享的是真乐,这个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如果是菩萨那就不然,可能有一些苦受,也可能没有苦受,那就是看什么样层次的菩萨。法身菩萨没有苦受,权教菩萨或许有一些,菩萨位次愈高,离苦就愈多。
  赞颂第一句『见诸众生流转苦』,现在我们是众生,我们自己本人是众生,看到这个世间芸芸众生都在受苦,这是我们眼前的社会现象,眼前的事实真相。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造业来的。我们看看现在这些受苦的众生,他在造的是什么?起心动念是意业,言语造作是身业。看看他现在造的是什么因,我们就知道他这个苦能不能够摆脱,几时能够离苦。但是现在看的业因,『一切业障恒缠覆』,这个事情严重了,身受苦报又在造业。谁能救他?除佛菩萨之外没有人能救。佛菩萨虽然有能力救他,还得要有缘分。缘不成熟,佛菩萨也无可奈何,这就是佛家常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我们总得要清楚,总得要明白。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是偈颂里面所描绘的,我们现在身在受苦,我们现在的三业在造业,心不清净,语不清净,身不清净,永远为烦恼缠覆,自己并不知道。不知道恶因,所造的决定是恶报。
  世出世法,你要看清楚看明白了,就是因缘果报。出世间法也离不开这个原理,因缘果报可以说是真理,永恒不变。谁要能够认清楚、真搞明白,这个人在宗教里面讲他就得救,在佛法里面讲他就得度。为什么?不再造恶业了。身不再造杀盗淫,口不再骗人,不再打妄语,不再挑拨是非,不会花言巧语欺骗人,说话自然柔和,不会粗暴。心自然清净,不会再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不会再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他得清净心,这样烦恼就消除了。我们不觉,仔细去反省检点自己的三业,天天在犯过失,不知道回头。不是不肯回头,提不起来,转眼之间自然就迷惑,迷得很自然,不知不觉。这是什么原因?实在讲是烦恼习气太重了。我不是有意,是无意,无意就是习气所使,还是在造罪过。要怎么办?怎样才能帮助自己真正回头?最重要的帮助自己的人还是自己,这一点诸位同修必须要明了,第一个帮助自己的是自己。自己不肯帮助自己,诸佛菩萨帮助你都没有用处,这是圣贤人教学跟许多人不一样的。
  有一些宗教误以为上帝帮助我们就可以了,神帮助我们就可以了,自己不需要,这是错误的,到最后神、上帝都帮不上忙。头一个要自己帮助自己,然后别人来提醒你,那就是帮助你,一提醒自己立刻觉悟,立刻回头,回头是岸,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这个世间,有谁愿意批评人?有谁愿意说人过失?不但现在人没有人讲了,古时候人也不说。古时候说你过失的人大概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你的父母,看到你有过失,他要教训你。第二个是老师,你是他的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有义务要说你的过失。第三个是你真正的同参好友,他对你爱护、帮助你,他会说你过失。除了这三种人,没有人说。朋友,朋未必会说你,友可能会说你,朋是同学;同学当中最好的同学,跟自己志趣相投的那叫做友。这两个字古人的解释好,同学为朋,同志为友,不是这样的人谁愿意说你的过失?说你过失你不听,跟你结下怨仇,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
  我们处世,跟一般人相处,有的时候说话的人无意,听者有心。他误以为你是侮辱他,误以为你是讥笑他,怨恨在心。往往这个积怨,这一世没有机缘报复,来生后世遇到的时候还要报复,言语不能不谨慎。古人讲「斧在口中」,舌头就像把利斧,伤身伤人,说话怎能不谨慎?明明看到别人过恶,伤害我们的至亲好友,我要怎么说?婉转的说。想想我这个说法,他听了之后能不能接纳,能不能包容?一定要顾忌。他要不能接纳、不能包容,不可以说,老师对学生都不例外。
  我在台中求学十年,我们这些学生是老师的常随众,也就是说一天都不离开老师,老师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就像佛经跟著佛那一千二百五十人,常随众!李老师的常随众没有佛那么多,大概有二三十人。常随众里面也有不能说的,所以我们同学们都知道,都看得很清楚,老师对哪个同学笑咪咪的,很客气,年复一年,长时间都是这样对待,我们晓得老师不说他的过。什么原因?他不能接受,他只能接受人的赞叹,不可以听别人说他过失,老师对这样的人,永远不说他。老师说你过失,你能接受,你能够忏悔,你能够改过,老师对你没有好脸色,有过失就大声的呵斥。李老师骂人打人,常常挨骂、常常挨打的是好学生,老师看重的,你能成就,你会改过。你被老师打了,你被老师骂了,你还感激老师,这个老师很愿意教你。如果老师才说你的过失,你脸就红了,老师一看,对你很客气,永远对你客气,他到哪里你跟到哪里,他也不会赶你走,永远对你客气。我们跟李老师十年,印象深刻,学了这么一点本事。这个本事重要,不跟一切人结怨仇,纵有怨仇也要化解,真的是「冤家宜解不宜结」。
  今天世界的动乱,众生这么苦,根本原因从哪里来的?冤亲债主。这个话大家都知道,我们自己的冤亲债主,共业里头的冤亲债主,没有平伏,换句话说,报复。过去今生,我们跟一些人结的怨仇,他得知了,他有了能力,我们因缘相会他报复的心起来了。这个念头一动,那就不知道他要怎样对付我了,我们要明了。聪明人怎么样?回避、忍让,希望化解,不能对抗,这个对抗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太可怕了。纵然遇到恶的冤家,过去生中我把他杀了,这一生当中我应该被他杀,被他杀的时候毫无怨恨,这个结化解了。如果我被他杀了,我心里不服,我还有怨恨,来生我还要报复还要杀他,这样生生世世杀来杀去,永远不会停止。这就是佛家常讲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两方面都苦,何苦来?真正一觉悟,算了,不再干这个傻事情了。
  《观音感应录》有这么一个故事,这是我偶然想起来的。有一个人走远路,他赶路程,到夜晚找不到落脚之处,在一个小庙里头寄宿。他跟佛菩萨的缘还相当深厚,晚上梦到观世音菩萨告诉他:「明天你会遇到一个冤家对头,过去生中你把他杀了,这一生当中你应该被他杀,你逃不过,你可以把这个事情告诉他。」那个人是个强盗,他叫什么名字给他说了。他梦醒之后想一想,菩萨给他托梦,一定会遇到。到第二天,果然在山上遇到强盗,这个强盗要杀他。他就问他,你是不是某某人?强盗感到很奇怪:「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他就把昨天晚上菩萨托梦给他的事情给他说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