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罾鲜Υ遥艺箍飧霰咀樱蘖炕断玻曳⑿氖艹趾牖ぃ獠拍鼙ǚ鸲鳌⒈ㄗ媸Υ蟮轮鳌U饩褪欠鹱磺泄馍褪堑闹浮斗鹚荡蟪宋蘖渴倬贰N颐羌交断玻以诠谕馑械娜擞龅搅耍挥幸桓霾簧断残牡模Φ笔艹帧⒍了小⑽搜菟怠�
足行神长行第三句:
【最胜华髻足行神,得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解脱门。】
菩萨德号『最胜华髻』,「胜」是殊胜,「华髻」是头顶上戴的花冠,都是表菩萨因行。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这个事情有理有事,理离不开事,事离不开理,理事是圆融的。清凉大师注解,「内则念念安於理事,外则处处建立道场」,这两句的提示很好。最重要的是先有内,而后再有外。内念念安於理事,理是法性,性是空寂。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本来无一物」,这是内。如果用佛法教学的原则来说,心安於定慧,这是理;外面「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这是戒律,我们能够严持戒律,在在处处都是建立如来的道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看到这个经文,误会一定要每一个地方去建庙,那就错了,佛不是这个意思。
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过一个寺庙。不但没有建过寺庙,给诸位说,连个小茅篷他也没有建过,他老人家得大自在。一生当中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这些事情现代人听起来很难接受、很难相信,认为这是神话。而实际上现在这个世间还有过这种生活的人,澳洲的土著现在还是过这个生活。他们在澳洲内陆沙漠里面生活,晚上到哪里去睡觉、去休息?树下。他们就是躺在地下睡觉。通常他们带一块兽皮,一半垫一半盖。西方人到澳洲去旅游,跟他们在一块过了三四个月时间的生活,把他们这个生活状况写了好几本书,我看过一本《旷野的声音》,听说现在第三本已经写出来了。他过的那个生活就是释迦牟尼佛那个生活,不过释迦牟尼佛没有躺下来睡,都是打坐,树下一宿,他们是躺在地下睡,身体健康。我们这些都市的人娇生惯养,那个生活我们一天都不能过。如果我们露天一晚上,大概第二天就要送到加护病房了。他们从生下来就是过这种生活,一生没有改变过,真的是逍遥自在,完全随顺自然。
所以这个地方「建立道场」,我们就明白了,道场是形象。我们这个身是个形象,身就是道场,菩提大道用我们这个身相来表显、显示出来,我们的身心都在行道,於是在在处处就是道场,这个意思一定要懂。所以用戒定慧三学来说,戒律是道场,定慧是存心。「一一心念中」,表现在外面就是道场。要落实在我们现前日常生活当中,道场就是模范。我们的形象、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言语要随顺法性,这个道场就建立;违背法性,这个道场就毁弃了。佛法能不能住世,实在讲不在那些硬体的建筑,是在后世弟子能不能依教奉行,这是真正的道场。
那我们看看现在社会,今天还有朋友来访问我,谈到这个世间的灾难有没有方法消除?或者是有没有方法推迟,把它延后?方法是有,做不到。什么方法?一切众生都觉悟了,都回心向善,不再造恶,这个灾难就能化解、就能推迟。但是谁有力量能教现在世间作恶众生回头是岸?这个事情难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同祖师大德们所说的话一样,度一个算一个。我们身语意三业都在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心里头念念不忘佛陀教诲,经里面这些教训念念不忘,这就是「一一心念中」。与一切人交往,开口都是劝善规过,都是劝人断恶修善,劝人转迷为悟。我能劝人,我们自己已经做到了;自己做到,就是建立形象,就是建立道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遇到熟人跟你打招呼,一分钟也好,两分钟也好,没有废话,这是真诚的慈悲。我们道场从这里建立,从形象上建立,这是真实的道场。不但世间人见到,九法界众生也见到。古人常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讲有神灵,除众神之外还有灵鬼,他们都见到,我们一个好的形象,他们都得利益。
这些神灵有时候有特别的因缘,也能够明显的沟通,他们给我们传递信息,只要真正的修行人,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九法界众生都得利益。你不要说一句话,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何以九界神灵都得利益?这不就是「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吗」?他得利益了。他为什么堕落在九法界,不能够回归到一真法界?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现在看到你这个样子,你能够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一真法界现前了,九法界的界限突破了,他看到这一点,他领会到这一点,他明白了,这就是他得利益的事相。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有忧虑、有烦恼,他们就痛苦了。为什么?加重他的妄想分别执著。
凡事有个理,清凉大师讲「念念安於理事」。事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事不要放在心里。外面有事,心里没有事,这就是佛菩萨。凡夫的麻烦在哪里?外面有事,里面的事更多,这就错了。佛家的表法,我们前面看到莲花用得最多,莲花代表清净,代表染净一如,根生在泥土,花开在水外,花跟根没有离开,是一不是二,它是个整体,它表这个意思。另外一种表法用得最普遍的,法轮。法轮是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圆。这个表法的意思很深,圆有心,心就是理;圆有周,周就是事。所以,心要安於理,心不动,心空寂,心里头本来无一物,心永远无一物,这是真心。你心里面现在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跟你说那不是你的真心,那是你的妄心,是你把自己的真心迷了以后起来的妄心。你要记住,「妄」心,妄就是虚妄的,《金刚经》末后偈子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有为法,头一个就是心法,第二个是心所法,第三个是心不相应行法,第四个是色法;天亲大师把一切法归纳为百法,这四法就占了九十四法,末后六个叫无为法。包括了我们的妄心,包括了我们的色身,山河大地的环境都是属於色法,不是真的,是假的。把这些假的当真放在心上,你的心坏了、错了。
你忧虑什么?你烦恼什么?全是一场空!一个人果然把这些事理的真相看透了,叫看破。真正看破,当然放下,怎么会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放下之后,那个心里头什么东西?念佛。真心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万缘放下,所有一切妄想放下,一切分别执著放下,没事!本来就没事。所以《坛经》讲的「本来无一物」,这个话说得多清楚、多明白!身体活在这个世间,那就像此地最胜华髻菩萨教导我们的,「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
我们总结佛陀的教诲:自在随缘。自在随缘就是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看破放下,念念安於理事;自在随缘,处处建立道场,这是清凉大师讲的。至於有些人想建个寺庙、庵堂,我常常遇到有一些人来找我,我给他的回应:随缘而不攀缘。攀缘就错了,攀缘是你要操心,你的心就不清净;换句话说,我们的形象被破坏了,那是错误的。随缘能成就吗?能。为什么能?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你想在这里盖个庙,诸佛菩萨的意思怎么样?如果诸佛菩萨看到这个地区众生学佛的缘成熟,诸佛菩萨一定在这里建道场,这个很容易成就。这种例子古时候很多很多。道场不是人建的,佛菩萨建的,自自然然很顺利成就的,没有操一点心。
我早年学佛,承蒙章嘉大师的教导,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学佛大概有三十年,我们才有一个小道场,在台北「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不是我有意去建立的,是多年听经的大众他们希望建一个道场,我说好吧!大家乐意,很容易成就,一点都不操心,也没有问人化一分钱的缘,自然成就。这个对了,没有破坏我们的清净心。第二个道场也是在台北建立的,「佛陀教育基金会」,简丰文居士一个人捐助的。我问他:「你是真心还是假心?你有什么企图?你是不是想害我,是不是想破坏佛法?」他说:「不是的,真心,什么企图都没有。」我说那很好,清净心,我就接受了。如果想建立一个道场有所企图,想在这里面得一点名闻利养,你这个道场送给我我都不要。我不能破坏自己的清净心,我也不能伤害你。要让你在这里头得名闻利养,我对不起你。
事决定不能妨碍理。理是什么?清净、平等、觉,那就对了。如果事稍稍障碍清净平等觉,这事不能做,那就是说缘不成熟。缘成熟,自然而然,这缘成熟了;稍稍带一点勉强,缘不成熟,我们要懂得。一切如理如法,好!一生无烦恼。要做得如理如法,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形象,这才是如来真正的道场。如来是自性,自性表现在形色上就叫做道场。第四句:
【摄诸善见足行神,得举足发步,悉调伏无边众生解脱门。】这是教我们如何把佛陀的教诲具体落实,这很重要。清凉大师注解,「举足下足,海印发挥。诸有威仪,无非佛事」。第四位足行神跟第三位他们所修学的法门是一不是二。前面讲的起心动念成就诸佛如来的形象,这一位菩萨教导我们怎样具体落实成就如来的形象。
『摄诸善见』,我们看到这个名号,自自然然会想起《十善业道经》里面释迦牟尼佛的开示,是《十善业道经》的中心,是修学的大根大本。佛教菩萨,菩萨是我们的代表,就是教一切学生「昼夜常念善法」,昼夜是没有间断,常念善法就是此地讲的「诸善见」;「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你们想想,他名号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