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改变你一生,决定不会再去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为什么?知道那是一场空,知道那是不可得。你并没有真正了解真相,真正了解真相,无所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你才是真正了解。了解之后,你一定彻底放下,这一生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修福修慧。修福不著相,就是智慧。怎样修福?为一切众生服务。怎样为一切众生服务?自己示现一个佛菩萨的形象,就是佛弟子。什么叫佛菩萨?好人当中的好人,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好人是佛,这就行了,这就对了,这一生就不空过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二六卷)  2001/12/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26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座内众流,说偈赞佛,众宝光明髻菩萨偈颂第五首:
  【宝地普现妙光云,宝炬焰明如电发,宝网遐张覆其上,宝枝杂布为严好。】
  『宝地』是指道场,『普现妙光云』,这是接前面所赞的。『宝炬焰明如电发』,这都是说的火炬灯明,如同电光一样。『宝网』是空中的罗网,展布开来,这是空中的庄严。『宝枝杂布为严好』,是说明种种庄严如同宝树,这个意思就是说,一一庄严不离根本,这一棵大树枝叶花果再繁茂,总离不开根本,所以这一句意思很深很广。第六首:
  【汝等普观於此地,种种妙宝所庄严,显示众生诸业海,令彼了知真法性。】
  后面五首,清凉大师注解「法化流通」,前面是德用圆满。性德必定起作用,它起作用一定是教化法界一切众生,帮助九法界迷途众生能够回归自性。清凉大师注解「如佛座上所应演者,九会五周之文。」这一句说明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不离根本;也就是说,始终不离诸法实相,因此大乘经所谓「一以实相印」,印定。小乘讲的三法印,大乘唯一实相,意思就在此地。一代时教,随机说法,都在这一个场地之中。这个场地,诸位要记住,是法身、是法界、是性体、是性德,这是圣贤的教诲,不同於世间。
  『汝等普观於此地』,「汝等」是教法身菩萨们,你们观,仔细观察。『种种妙宝所庄严』,「妙宝」比喻性德,表性德。『显示众生诸业海』,这个场地所现,一真法界、十法界同时并现,一真法界是清净法界,十法界是染污的法界,这里面还有善恶,六道里面我们常说的三善道、三恶道,一切众生造业不相同,所显示的果报也不一样,这里面全都看见了。『令彼了知真法性』,谁了知?觉悟的人了知。所以佛陀教化众生不能离开艺术,尤其是高度的艺术文化。佛用音乐、用美术、用绘画、用雕塑,为什么?「令彼了知真法性」。现在这个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灾难?我们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诸法从心想生,我们只要细心一观察就晓得了。我们现前这个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去问一问,去调查一下、去统计一下,他们在想什么?想钱,想色,想五欲六尘的享受。钱,旁边是两把刀;色,色字头上也是一把刀。中国古圣先贤创造文字,确实这个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谚语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仔细去想、仔细去观察,财跟色不晓得害死了多少人,害他们永远不能够脱离三途六道。谁觉悟?佛觉悟了。
  佛教传入中国,当时因为翻译经典,创造了不少新的字,「佛」字是新造的,中国从前没这个字。佛是个人,印度梵语称之为佛陀,人旁边加一个弗,取它这个音,这个人称为佛陀。与佛同音的字很多,为什么用这一个佛?这里头意思很深很深,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创造新字这些人的真实智慧。人旁边加这个弗字,真的有不可思议的意思。「弗」这个意思:什么都不是,从这个符号上显示经典的教义,不思议法。我们从这些现相里面能够悟入,十法界依正庄严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常常看它,印象深刻。於是这一生当中,接触许许多多的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我们就晓得应当怎样来对待,怎样起心动念、怎样言语造作,这就有个比较了。
  最强烈的对比,是饿鬼地狱跟西方极乐世界。地狱变相图,在从前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城隍庙,城隍庙里面必定有阎王殿,十殿阎王。每一个殿显示出造作什么样的罪业,将来要受什么样的果报,让人看到之后怵目惊心。特别是对於儿童的教育,这是儿童的因果教育,儿童的德行教育,收很大的效果。为什么说儿童?中国有一句谚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年小的时候,接受这些教育,就是让你看,大人给你讲解,杀生不可以造,造了将来要受这个果报;偷盗不能造,造的时候受什么样果报;邪淫受什么样果报,妄语受什么样果报,两舌是拔舌地狱!从小这个印象印在阿赖耶识里头,影响一生,不敢起一个恶念,不敢造恶事。
  再看看佛寺里面西方极乐世界的变相图,《十六观经》、《无量寿经》,有这个才艺的人也应当把它画出来。行善的人,心善、行善、言善,你看他得的是什么果报?佛经上常常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福报!那是行善积德所修得的。强烈对比,你就明白,你就知道有所选择。「真法性」是至善、是本善,这个观念不能没有。中国古代教童蒙,三字经大家都知道,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第一句话!你永远会记得。与一切人相处的时候,你要有一个念头,人性本善,这是佛知佛见。他为什么变成不善?迷失了本性,没有接受到圣贤的教诲,不免为习俗所移。习俗在今天的社会,实实在在不忍心说,佛经上说五浊恶世,浊是染污,恶是讲的恶业,今天社会的污染跟恶业,到了极处!
  这个极处就麻烦了,古人常讲物极必反,浊恶到了极处,怎么反法?大概就像一般外国宗教里面所说的世界末日。末日怎么形成的?怎么造成的?众生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善的思想、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这个不善实在讲,做得过分了,与真法性完全相违背。今天社会我们冷眼观察,小孩一出生,父母教他什么?长大上学,学校里教他什么?踏进社会,社会教他什么?有一部分人信仰宗教,现代宗教又教他什么?可以说一生都没有接触到圣贤的教诲。人人本善,你看看他到这佛寺里面来,点一盏灯、烧三炷香,他在那里恭恭敬敬的顶礼膜拜,他的性怎么不善?为什么他离开寺院大门,他又去做恶去了?我们要想像这种道理,原因到底在哪里?我们应当如何来挽救?
  佛教寺院庵堂,在古时候都是佛陀教学的场所、道场。他到这个地方来是接受圣贤的教育,是接受佛菩萨教诲而来的。现在寺院庵堂的形式在,教学没有了,这个问题严重。我们要知道,所以推行佛陀教育、推动佛教的教学,那真正是无量功德,才真正令一切大众「了知真法性」。有同学来问我,自己修行重要,还是为大众讲经说法重要?我告诉他,这两桩事情是一桩事情。我们在讲席里头常说,自行即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你不要把它分做两桩事,它是一桩事情。在过去,祖师大德常常教诲我们,「缘具则兼善天下,不具则独善其身」。所以我们是自修还是去弘法,看缘分!现在讲经说法的人太少太少了,你懂得佛法,你能讲,又有人请你去,赶快去!
  不过这里面要注意到,年轻自己没有定力,怕接触社会大众,你又受到浊恶的污染,怕是怕这一桩事情。你在道场修行,从前道场都在深山,人迹罕至,心地清净,与大自然为伴,对於自己道心真的是有帮助。现在难,现在我们道场在都市,花花世界,纵然是从前的古老道场,现在都变成观光胜地。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观光旅游络绎不绝;住在寺庙的这些出家人,应接不暇,他哪有时间去办道?这是我们今天佛教的现况。到哪里去找一个清净环境来修学?我们确实也是得佛菩萨的护念,护法大德们的护持,在澳洲小城建一个小道场。我们住在别人国家里头,如果住在深山,交通不方便,对於我们自己生活有问题,所以又想要偏僻,还得要交通方便;距离一般大的都市也要有一个相当的距离,为什么?一般人不至於天天都来找麻烦,所以我们选择图文巴这个地区,我们在这个地方研教念佛。自己还经营一个菜园,我们现在不能种粮食,至少要学会种菜。
  真的是得三宝加持,希望大家在一起修学,真正觉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真法性」相应,与性德相应。不为自己,为佛法、为苦难众生。把自己修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的表率、好的榜样,就是教化众生。「显示众生诸业海」,这个众生就是九法界众生,我们造什么样的行业,成菩萨;造什么样的行业,证阿罗汉果;造什么样的善业,生天享天福,善业有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果报。恶业,就更不必说了。第七首:
  【普遍十方一切佛,所有圆满菩提树,莫不皆现道场中,演说如来清净法。】
  都是赞场地,场地接引众生,场地成就众生,这个场地是遍虚空法界。我们心正、行正,这就是佛菩萨的道场。心是佛心,行是佛行,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是坐道场。『所有圆满菩提树』,现在念这个经文,诸位懂得一点意思,换句话那你就更清楚了,所有一切圆满觉悟的建树,它表这个意思。圆满菩提树无量无边,佛家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莫不皆现道场中』,道场尽虚空、遍法界,当然统统现前。『演说如来清净法』,演是表演。《华严经》里面,佛答覆菩萨的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相答,没有言说,放光现瑞,你就明了了。另外一种言说答覆,演是属於事相,说是属於言说,演说!我们要学,要在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