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你堕落在阿鼻地狱,你不会怪我,没有人给你说,我总算是给你说了。所以戒律威仪重要,万万不可以轻视。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绝没有求人恭敬的念头,如果还求人恭敬,那是凡夫心,他的心不清净。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佛教的形象,佛教能不能住世就看这个形象。这个世间的众生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世间人乐意接受,佛法就久住世间;这个世间人不乐意接受,说佛教是迷信,佛教是人民的鸦片,佛教必定要断灭。为什么社会大众对佛教有这么深的误会?我们作佛弟子,特别是出家弟子,做得太不像样子了。戒律威仪从哪里做起?什么叫戒律、什么叫威仪,根本就不懂,你怎么做法?你从哪里做起?我们在过去才讲过《十善业道经》,但是还有许许多多人没有听到。什么是十善业道?这十条大家能说得出来,里面的含义就模糊了,怎么能落实?实在说不能不懂,不能不认真学习,兴废存亡就在我们这一代。所以你要是能够把自己烦恼习气克服,你的功德无量无边,一切诸佛都赞叹,一切诸佛都加持。为什么不肯干?我们不能不认真的去反省。我今天早晨在书架上看到一本《沙弥学处》,是台湾世桦印的。这本书编得不错,用新式标点重新排版印出来,我略略的翻了一翻,那是出家人的根。我们不在这上下功夫,出家人根没有,你做得再好,花瓶里插的花没有几天枯死了,你不是活的。《沙弥律仪》是根,出家人的根,有这个根你有生命,你是活的你不是死的。我们一定要有这个认知,《大方广佛华严》是花果,《沙弥律仪》是根,你们听《大方广佛华严》听得欢喜,你能入这个境界吗?入不了,什么原因?没有根。「威仪无缺无畏」,这一句不能不重视。
  第五句,「三业无过无畏」。三业是身语意,没有过失了。这是什么?持戒波罗蜜的圆满,十善业的圆满。身不杀、不盗、不淫,念头都没有了,不但没有杀盗淫的行为,念头都没有了;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不贪、不瞋、不痴。这十条是总纲领,细说无量无边,每一条都是无量无边,决定没有过失了,持戒波罗蜜圆满。大师说得好,这两条:威仪无缺、三业无过,「不畏外讥」,外人对你的讥嫌误会完全没有了。第六句是讲「外护无畏」。这一句是讲不畏天魔外道,护是护持自己。什么叫外护?这两个字要懂,就是对外防护得很严密,决定不会受外面的影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不起贪瞋痴慢,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於一切人事物当中,凡夫是不免对人对事对物有控制的意愿,有这个念头,有这种行为;有占有的念头,有这个行为,那是烦恼的根。这一句外护无畏就是讲对这些,你全放下了,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完全放下了,所以无畏,天魔外道什么样的手法来诱惑你,你都如如不动了。这个大经上常讲,你清楚明了是智慧,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无畏。这是禅定,定慧等学。
  第七句「正念无畏,不畏遗忘」。这个话说得好。我们特别是学东西,我们烦恼习气很重,健忘,随学就忘记,记不住,一般人都有这个烦恼,都有这个恐惧。佛在此地教我们,正念你就无畏了。为什么?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他们所说的东西从哪里来的?正念里头流出来的,如果我们得正念,那就无畏。我们接受佛菩萨的教诲,需不需要刻意去记?不需要了。怕不怕忘记?也不怕了。我常常勉励同学,心跟佛同一个心,愿跟佛同一个愿,行与佛同一个行,言语当然同佛,自然而然。现在我们的难,难在哪里?我们的心跟佛心不一样,愿跟佛愿也不一样,我们心是妄心,我们的心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佛是什么心?佛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佛是什么愿?佛是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讲的牺牲奉献,佛是这个愿。我们凡夫的愿,念念想占有,无论古今中外,念念都是想到「我享受特权,别人享受不到的,我能享受」,跟佛不一样。佛菩萨他能舍己为人,如果我们从这些地方学习,那就对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他所表现的,他所作所为,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圆满的落实,做出来给我们看。小小戒,微不足道的威仪他都不失,他为什么?他那完全是表演,用我们的话来说,完全是牺牲奉献。他可以享福,他可以不到这里来,在我们讲,表演也很辛苦。就像一个演艺人员一样,在舞台上表演,卯足全部的精神,累得满身大汗,他为什么?为了娱乐群众。他在舞台上表演,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布施供养?他是来供养观众的,表演得非常逼真。释迦牟尼佛跟诸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就像舞台演员表演一样。《梵网经》上世尊说,他这一次到世间来表演是第八千次,到我们这个世间他就来了八千次,他方世界那就不必说了。学会了这一套,真学成了,往后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在尽虚空遍法界每一个佛刹土里面,十法界里面当演员表演去的,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这个行业就是当演艺人员,要演得像、要演得逼真。像一个觉悟的人,才能够帮助别人觉悟;像一个修行人,才能帮助别人修行;像一个解脱的人,才能帮助别人解脱。
  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万缘放下」,我们要真放下,才能劝导别人放下;我们放不下,如何能劝别人放下?一切都是要从本身做起。佛家的规矩,日常生活晚上睡眠四个小时,日中一食,释迦牟尼佛一生就是这样的表现。古印度把一昼夜分作六个时辰,昼三时夜三时,白天叫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晚上叫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你们在戒经里面读到,佛带领大众晚上休息是中夜分,中夜分是现在什么时候?现在我们把一昼夜分作二十四个时辰,所以叫小时。为什么称为小?古代中国把昼夜分作十二个时辰,我们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用这个来代表。中国古时候一个时辰是现在两个时辰,所以现在这个时辰跟中国比小,我们称它作小时。中国跟印度比,印度的时辰大,印度的时辰比我们大一倍,印度的一时是我们中国的二时,是现在的四小时。中夜分十点钟睡觉,两点钟就起床,他精神饱满,他没有妄念。我们现在知道,我们为什么比不上他?妄想杂念多,所以容易昏沉。妄想杂念消耗能量大,所以饮食要多餐,道理在此地。佛当年他们那个团体,每个人心都清净,妄想杂念少,所以他饮食少,他消耗的少;他不昏沉,所以他睡眠时间少。时间是人生第一宝贵,而且人人是平等的。凡是有成就的人,没有别的,他时间掌握得好,没有空过,没有浪费。人生在世,浪费时间是第一可惜,为什么?其他一切,你浪费还可以能得到,时间没有办法,时间浪费了是决定不能够再得到。二00二年,再不可能有二00二年了,这一分这一秒过去了,就再不回头了。所以一切法失而复得,唯有时间失掉之后不可复得。聪明人、有智慧的人,爱惜光阴。古人所谓「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一寸立方,一寸是一斤重,这是比喻,一斤重的黄金买不回来一寸的光阴。不要说是一斤的黄斤,亿万斤的黄金也没有办法把一寸的光阴买回来,不可能的事情!不知道爱惜光阴,把光阴这样子浪费掉,那比什么都可惜!过分的睡眠是浪费光阴,不知道用功是浪费光阴。我们讲到畏惧,这的确是值得畏惧的,比什么都可怕。希望我们读到这个经文,要用心体会,要认真学习。
  大家同修在一起,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们天天在讲堂讲经,天天在提醒大家,我们依众靠众,大家在一起互相勉励,互相警策。因为一个人实在说,不容易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自己对待自己总是宽大为怀,总是常常原谅自己,於是养成一个懈怠懒散的习气,这个习气就造成我们生生世世的轮回,出不了三界。大众在一起看到别人都精进,我不精进不好意思,道理在这里。这个办法,是马祖、百丈两位大师提倡的「依众靠众」。如果在这个环境之下还要享受特权,那他就完了,这是什么?自甘堕落。团体里面不允许这种人,为什么?他影响别人,他可以特权,我也可以特权。我们两点钟起床,他可以五点钟起床,我也可以五点钟起床。一个人享受特权就把整个团体破坏了,这是大众不容许的。所以我实实在在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我离开这个团体,这个团体每一个人对你都尊敬。为什么?你拥护这个团体,你不忍心破坏这个团体,这个功德就不得了,你不会堕落;但是你在这个团体,那你的罪过就无量无边。佛法真的通人情,实实在在讲真正合情、合理、合法。为别人想得很周到,为自己想得也周到,这是佛法令人敬佩的地方。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被九法界众生尊称为世尊?道理在此地。世尊,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世间最值得尊敬的人,他为一切大众设想面面周到。
  第八句,「方便无畏」。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特别给我们说明「不畏生死」。生死苦,生死疲劳。不畏生死是什么意思?众生有生死,菩萨要是畏生死之苦,他就不来度众生了。不畏生死正是大慈悲的落实,觉悟之后的人没有自己,一切为众生,为众生示现、为众生表演,他就这么一桩事情。他的心就是虚空法界,他的身就是国土众生,所以他为众生表演,永远没有疲厌。像《普贤行愿品》十愿每一句的结尾一样,「无有疲厌」。第九句,「一切智无畏」,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是「不畏二乘」。二乘是声闻、缘觉,他们已经证得正觉,这些人提出一些问题,说实在话我们凡夫没有法子解答,他比我们高得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