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蛇节手下将士见对方溃败,欣喜若狂,忙纷纷策马追来。马如闪电冲出,
一时哪收得住脚,便相继踏在盾牌钉子上,这下子,雄壮的马被扎得全都栽
倒在地,连连惨叫。
刘国杰见时机已到,令手下勇士敲响战鼓。“咚咚咚!”鼓声震天,刘
国杰军队乘机回攻,大败蛇节军队。
… Page 6…
阿鲁浑萨里谏帝
元世祖忽必烈二十年(公元1283年),正是元朝灭南宋统一中国的第五
年。
有一天,有人直接向宫廷告发,原南宋宗室中某人图谋不轨,要在江南
造反!
元世祖大怒,马上飞速派人去抓被告发之人。
事情迫在眉睫,执行逮捕命令的使者已经出发!
守卫宫廷的官吏阿鲁浑萨里闻讯,匆匆忙忙赶到元世祖身边劝阻:“那
个告密者言不可信,必有讹诈,陛下千万不能随便去抓人哪!”
元世祖发问道:“你怎么会知道是诬告呢?”
阿鲁浑萨里不紧不慢分析道:“如果真有谋反之举,下面郡县官吏怎么
会不知道呢?告发者不通过郡县报上来,而直接来宫廷密告,这大有陷害他
的仇人、诬告报仇的嫌疑。”稍顿一顿,抬头冲元世祖凝望,神色愈加凝重、
语调愈加深沉:“现在江南刚刚平定,民心尚未完全归附,如果只听信这一
个人的告密而随便抓人,必然会使民心浮动,人人自危,正中了小人之计!”
听完阿鲁浑萨里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元世祖立刻豁然开朗:唉!孤家可
没想得这么透啊!他马上下令:急召那位使者回来!
同时,元世祖派人把告密者移交郡里官吏审讯。才经一审,已真相大白,
果然是诬告。原来告密者曾经向被告者借钱,因未借成,他便诬告谋反,企
图陷害!
案结上报后,元世祖信任地对阿鲁浑萨里说:“要不是你,差一点误了
大事。咳!只怪我没有早发现你,早任用你啊!”
打这次以后,元世祖就让阿鲁浑萨里每天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帮助
处理军国大事。
… Page 7…
王冕解谜骂财主
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 (公元1287—1359年),小时候给财主放牛。
年底领工钱时,财主说:“你如果能解答出我的一个问题,就把工钱给
你。”
王冕说:“你问吧。”
财主说:“从前有伙穷人在锄地,挖出了一块玉璧。大家叫道:‘是块
宝贝呀!我们分了吧。’于是他们就把玉璧砸碎了,一人分到一块。可是他
们却不懂,这块价值千金的玉璧一旦砸碎了就分文不值了,结果,这伙穷人
仍旧是两手空空。——这是个故事谜,猜一个字,你猜吧!”
王冕说:“你讲‘穷人分宝贝还是穷’的意思,这不是‘贫’字吗?”
财主只好把一年工钱付给王冕。
王冕在财主家放牛,受尽折磨。一天,他对财主说:“东家我说个故事,
请你猜一个字。猜出了,我白给你干一年;猜不出,我就要告辞回家了。”
财主说:“行,你讲吧。”
王冕说:“从前,有个财主想出外做生意发大财。他雇了一个伙计,在
合同上写明:财主出钱,伙计出力,一年后赚了钱三七开。干了一年果然发
了大财。为了独吞,当伙计来分利时,财主哭丧着脸说:‘昨天我们分手时,
马受惊狂奔过来,把那只装钱的箱子踩扁了。’这样,那些钱全部装进了财
主的腰包。你猜猜这是个什么字?”
财主猜不出。
王冕说:“那财主对伙计说:马踩扁了钱箱,马和扁合在一起不就是‘骗’
字吗?财主老想骗人嘛。”
财主被王冕借机骂了一通,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但又不好发作,只得
让王冕回家。
… Page 8…
岳柱巧驳私塾师
营邱子曾在一所私塾当先生。他对元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可又无法摆脱。
于是常借酒浇愁,聊以苟生,对那些拜读于自己门下的纨绔子弟毫无栽培之
意,渐渐地养成了懒散的习性。他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一些无心习文的富
家子弟自然乐不可支。可学生中有一个小朋友却大有意见,他就是后来扬名
于天下的元朝著名学者岳柱。岳柱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遇事总爱动脑筋。
他打听到营邱子过去博学多才,为人师表,可现在为什么老爱打瞌睡,对学
生不负责任呢?他决心解开这个谜。
有一天,上习字课,营邱子叫学生按字帖写字,自己伏案便睡,这下课
堂里就乱了套。这些富家子弟自由惯了,有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蟋蟀,进行
逗玩;有的嬉笑追骂;有的在习字本上画些乌龟王八什么的。岳柱趁众学生
闹得起劲时,悄悄走到讲台旁,摇醒正在打瞌睡的营邱子,低声问道:“先
生,您为啥老是打瞌睡?”
营邱子正在做白日梦,朦胧中被岳柱摇醒,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迷迷糊糊看了一下四周,又习惯地摸摸自己的脑壳,故作神秘地回答道:“我
是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去了,就像孔子梦见周公那样,然后将古圣先贤的教
训传授于你们。”说完便摇头晃脑地吟起:“采菊西篱下,悠然见北山。”
“不对呀,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岳柱纠正道。
营邱子叹息道:“茫茫人世,芸芸众生,人妖不分,何分东南西北。”
岳柱知道营邱子所谓的梦中托言纯属谎词,至于营邱子故作糊涂的缘由
他也能领悟一二,他想让营邱子改掉打瞌睡的坏毛病,左思右忖,终于想出
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上课时,当营邱子正摇头晃脑地读着:“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
万事东流水……”忽然发现岳柱也在打瞌睡,便大声呵斥道:“懒惰成性,
真是朽木不可雕啊!”可岳柱却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先生,您冤枉人了,
我是在学习呀!”
营邱子更怒了:“明明是打瞌睡,还敢诡辩!”
“真的,我到梦乡去拜见古圣先贤去了,就像您梦见古圣先贤一样。”
营邱子有意刁难岳柱,问道:“古圣先贤给了你一些什么教训?”
岳柱从容答道:“我呀,见到了古圣先贤,就问他们:‘我们的先生几
乎每天都来拜望你们,你们给了他些什么教训?’但他们回答: ‘从未见过
这样一位先生。’”
营邱子听了,顿时瞠目结舌,继而满脸羞愧。没想到一个身高齐腹的孺
子,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揭穿了自己的谎言。从此,他改
掉了打瞌睡的坏毛病,对岳柱更是悉心栽培。
… Page 9…
岳柱挑名画纰漏
岳柱对书籍十分迷恋,终日手不释卷。他更喜欢读一些带有插图的书。
有时,还把插图描下来,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在他8岁那年,父亲邀请著名画师何澄来家里画画。没几天,何澄画好
一幅画,取名《陶母剪发图》,挂在中堂。父亲连声夸好,岳柱看了图上题
字,也立即知道了图中的故事原意:
晋朝大清官陶侃母亲为人贤德。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陶母总是省吃俭
用,教子读书。看到陶侃同别家孩子一起读书、写字,心里就非常高兴。一
天,一位同学骑马来陶家,找陶侃研究学问。快到吃中午饭时,陶侃心中暗
暗叫苦:这个时候让同学回去吃饭是不近人情的,可自己家里实在拿不出像
样的食物招待客人。怎么办呢?陶侃同母亲悄悄商量着,陶母从房顶上抽下
一些茅草喂客人的马,用剪刀剪下自己的一绺长头发,拿到市集上换回米、
酒、菜,招待客人。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人们纷纷赞扬陶母的大贤大德。
岳柱父亲又仔细看了看《陶母剪发图》,不禁再次夸赞画得好,何澄面
露沾沾自喜之色。
这时,小岳柱却插言道:“这金钏是不该戴在陶母头上的!”
“此话怎讲?”何澄吃惊地质问道。
“陶母家里穷得只能拿卖掉头发的钱买酒菜招待客人,哪还有金钏好戴
啊?”岳柱说, ‘如有金钏,就径直可去市上换钱,何必剪头发呢?”
父亲与何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为了让陶母戴上金钏好看一些,没
想到却自相矛盾,出了纰漏!
何澄连声叹服:“小先生真是观察入微呀!”
… Page 10…
汪推官佛门断案
元朝仁宗时平江路 (今江苏吴县、常熟、昆山一带)出了一起凶杀案。
慈善大度的净广和尚半夜被人刺杀,身边搁着一把血迹斑斑的刀。
佛门出血案更富神秘色彩,这事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官府查访了净广的众弟子,他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净广跟某个和尚关系
不好,好久不往来。净广被害前一天,那个和尚为重修旧好,特地登门盛邀,
请净广去喝酒。吃完酒,净广就在那儿休息。哪料第二天一大早,净广法师
就让人害了!
其中二弟子玄能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口口声声要为师傅报这血海
深仇!
官府得报,怀疑那个和尚因仇杀人,火速捕来审讯。那和尚也是凡胎肉
身,哪受得了严刑拷打。屈打成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