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桂边寨的民俗与旅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也会平平安安。当死者亲属托人带一块白布、一卷白纸去相请师公佬后,
师公佬便来主持人殓仪式,为死者做“道场”,当地称“开炉”。
在吊丧期间,死者亲属日夜守在棺椁边,以示对死者的哀悼。开丧时,
主家在祭台上摆好六牲、果品,点上香烛,插上香火。当主持人宣布开丧开
始,死者的儿女便跪下行祭礼,主持人念祭文,祭文内容表示了对死者的深
深哀悼之情,常深深打动人们的心,场上唏嘘声不断。然后是送挽幛,挽幛
越多,越能说明死者生前德高望重。开丧祭奠完毕后,师公佬开始“开炉”,
以师公戏的形式演出《二十四孝书》,扮演的角色有死者及其子女,通过极
富生活化的对白,教育活着的人们要孝敬老人,其中还有对死者生平的描述。
演到动情处,在场的人都会落泪,哭声连片。“开炉”的时间长短不一,视
家中经济情况而定,1~2 夜或6~7 夜不等。
若是父母过世,儿女孙儿都披麻戴孝。男的孝装为白色长衣,头扎孝巾、
腰系白带、脚穿草鞋。女装为白衣,头扎孝巾、腰绑白带、脚穿草鞋。前来
吊丧的亲朋也要扎白巾,男的扎在左臂、女的扎在头上,以示哀悼。
办“白喜事”时,村上及外村的人都带着挽幛、钱粮前来吊丧。他们都
以得到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而高兴,哪怕是一枚针、一块镜子。因为人们希
望能象死者一般活到耄耄之年。死者亲属招待大家吃饭,待宾客进餐完后他
们才进餐,以示答谢。
出殡时,扛幡的人先行,死者亲属跟在幡队后痛哭。然后是灵柩,送葬
的亲友跟在灵柩后。扛幡的人和送葬的人越多越表明死者的威望。出葬后的
第三天早上,死者亲属带上祭品、纸钱到坟前修整坟茔,并扎一根幡旗,谓
之“圆坟”。圆坟后过一个“墟日”,全家人穿着孝衫去赶墟,卖孝。墟日
是街上人最多最旺的时候,穿孝衫在圩(街)上走一圈,让众多的人看到自
己对死去的亲人的孝心,谓之“卖孝”。卖孝后,整个丧礼便告结束。
这一带的葬制多为土葬。棺木入葬3~5 年后,还要进行两次殡葬活动—
—捡骨葬。捡骨葬即是打开棺木,将死者的骨头依次装进一个专门用以盛骨
骸的陶瓮,这个陶瓮当地称之为“金坛”。“金坛”高约2 尺,坛口直径约
7 寸,坛外表呈黄色,有浮雕图案。捡骨完毕后,要在骨上撒上赤矿粉,盖
上盖。将“金坛”埋入穴中,然后筑坟、立碑。以后,每年清明节祭扫坟茔,
表示对亲人的缅怀之情。
象城与五象岭的传说
全国第四届民运会在南宁召开时,吉祥物“宁宁”是一只可爱的小象。
提到其缘起,人们会联想起南宁的另一个名字——象城。
象在广西古已有之,在考古发掘中就有象骨。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
就记载有广西产象,在某些地方还专设有驯象卫。南宁称为象城,还真有不
少关于象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象岭的传说。
五象岭在城南方向,沿邕江顺流3~4 华里处。据《南宁府志》记载:江
南岸那5 座相连不断的土坡,“山势雄峻,拱向城廊,为邕之砥障,五峰相
倚,如五象饮江。”5 象有蹲、有匐、有欲往前奔之态,形象生动。在烟雨
时节,岚气缭绕,山色朦胧,景色更是美丽,故成为邕州八景之一,曰“象
岭烟岚”。五象岭因风景秀丽而驰名,又因传说故事而传世。
传说,从前南宁是个山好、水好的地方,人们辛勤耕耘,盼望能有好的
收成,但是,四周的野兽常来侵袭。后来5 头神象下凡,帮助人们耕种,赶
跑了野兽。由于有了神象的帮助,这块地方变得更加美丽了,于是,又引来
一只凤凰,它也非常热爱这块地方,亦定居在此。大象对凤凰说:“你力气
小,就在对岸帮我们看着有没有野兽来,有的活就告诉我们。“凤凰听后便
飞到对面青石顶上去,承担起瞭望的职责。后来有个贪心的官家想来霸占这
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他假惺惺地说:“你们生活得这么好,都是神佛保祐,
你们要感谢神的恩德就要建座塔来敬神。大家就让他在青山上凤凰站的地方
修建一座宝塔,这塔一建成凤凰再也飞不起来了。5 只象埋头为人们耕种,
猛地想起凤凰好象好久没有声音了,就扭头一望,只见映在河里的宝塔倒影
象一条鞭子向它们抽来。此后,这条塔鞭就强逼神象做了官家的奴仆,给鞭
子打伤了的神象,有的蹲、有的趴,另有两只想逃跑却仍回首,望着这块它
们热爱过的土地,恋恋不舍。
另一则故事则说,5 象是被秦始皇赶到南宁,治理山洪水患的。相传在
战国时代,南宁还没有建城,这里只是一小块平原,老百姓常遭山洪淹没房
屋、毁坏庄稼。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想治理南方的水患,他召集文武百官商
讨治水良策,但都没有好办法。一天晚上,他睡得朦朦胧胧,忽然看见一位
老人向他走来,老人从随身挂着的葫芦里倒出一条蜈蚣,把它变成一条竹节
鞭,呈给秦始皇,让他拿着竹鞭去把岭南的5 头宝象赶来就能堵住山洪,永
保平安。秦始皇刚接过竹节鞭,老人就消失了。秦始皇将信将疑地拿着鞭子
走出宫门,说也奇怪,他忽觉两脚生风,身子腾空飞起,不一会儿就到了岭
南。他挥起竹节鞭,向5 头大象一甩,那5 头大象就随他走啊,走啊,刚近
南宁,天已蒙蒙亮了。一声雄鸡高唱,秦始皇手中的竹节鞭猛然现了原形,
复成蜈蚣。大象见他没有了鞭子,于是停步不前。秦始皇用手去拍大象的屁
股,然而却拍了个空,不禁大怒,醒来才知原来是一场梦。他半信半疑派人
去南方打探,回禀说,南边果然多了5 座活如大象的山。从此,南宁这块地
方的水患减少了,五象岭成了人们心目中保护南宁的吉祥形象。
徐霞客邕城哭祥侣
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灯影对偏安。
禅销白骨空余梦,瘦比黄花不耐寒。
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
故乡只道登高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这首诗是徐霞客《哭静闻禅侣》诗六首之一,是徐霞客痛悼在南宁崇善
寺病逝的禅侣静闻的挽诗。诗中他与静闻的友谊跃然纸上,表示了他对挚友
的哀悼。
徐霞客,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他一生游历,东渡普陀、
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迹印西南边睡。他穿州过省,留下了宝贵的《徐霞客
游记》。他在记述广西的《粤西游日记》中真实地记录了广西的山川、地貌、
文化、民俗。
1636 年9 月,51 岁的徐霞客决定去考察西南,静闻和尚便有心与徐霞客
一同前往。就在徐霞客临行时,他带着禅杖、肩负行装,来到徐霞客的家人
为之饯行处求见徐霞客,徐霞客见静闻挚诚,便答应与之一起去西南考察。
静闻和尚是徐霞客家乡江阴迎福寺的和尚。他因“东林之难”,遁入空
门,已在迎福寺修行10 年。他在修行时,刺血写成《法华经》,欲献云南鸡
足山佛地。此行,他就是要到云南鸡足山去。一路上,静闻和尚和徐霞客情
同手足,在遇到盗匪时挺身而出保护徐霞客,身受重伤。明崇祯十年(1637
年)的农历闰四月初,他们由湖南进入广西,足迹几乎遍及八桂大地。他们
过桂林、游柳州,名山秀水、奇洞怪石形诸于徐之笔下,情趣无穷。如:写
岩洞“高穹广衍、无奥隔之窍,而顶石平覆,若施幔布幄。”写倒挂的石笋
“悬石下垂、水滴其端,若骊珠焉。”他与静闻一行探寻了柳江和郁江的水
系脉络后,于1637 年农历八月甘三日,乘船到达南宁,借宿在崇善寺。南宁
当时乃一郡之名胜,市井繁华,静闻因负过重伤又长途跋涉,到了南宁便卧
病不起,徐霞客让一名家仆留下服侍静闻,独自去游览了望仙坡、青秀山、
马退山、罗秀山和一些寺庙名胜。在他“逆左江而上”考察后回到南宁时,
静闻已与他水别多日了。闻噩耗徐霞客悲痛万分,他去崇善寺寻找静闻的遗
物,写下了《哭静闻禅侣》诗六首,在诗的题记中可见他当时痛失良友的心
情:“静上人与予矢志名山,来朝鸡足,万里至此,一病不痊,寄塌南宁崇
善寺。他袂未几,遂成永诀。死生之痛,情见乎词。”痛失良友的徐霞客,
并没有仁足不前,他想起了静闻的遗愿,他将好友的遗骨和血书的经文随身
带上,顽强地继续西南之行。他过宜山入南丹,然后转道贵州,一路上艰难
重重,可他百折不挠,终于进入了云南,在崇祯十二年(1639 年)到达了佛
教名山——鸡足山,将好友静闻以鲜血书就的经书献上,实现了禅侣静闻生
前的愿望,也了却了他心头的一件大事,用行动写下了怀念好友的不朽诗篇。
古邕州城隍爷——苏缄
城隍在神话传说中为城他的守护神。城隍神的由来十分悠久,据说由《周
礼》中腊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三国
吴赤乌二年(公元239 年)所建芜湖城隍。一般来说,对地方有功之人,才
能为后人祀为城隍。古邕州的城隍爷——苏缄,就是记载于史册的忠于国家
忠于民族的一位英雄。苏缄,字宣甫,福建晋江人。宋朝熙宁四年知邕州。
《宋史·忠义传》载:熙于八年,“蛮遂入,寇众号八万,陷钦廉,破邕四
呰??”苏缄带领州兵千余人和全城百姓,一道奋力拒敌守城,终因故众我
寡,外援又不能赶到,城池被敌攻陷。苏缄在生死关头,仍率受伤的兵士继
续抵抗,最后,仍立誓为了民族“吾义不死敌手”,与全家36 人以身殉国,
与城共存亡。他的大忠大义,在《宁史记事本末》中有生动而感人的记载:
“缄义不死贼手,命其家三十六人皆先死,藏尸于坎乃纵火自焚,城中人感
缄之义,无一人从贼者,于是交趾人尽屠其民五万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