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明证。
3。波斯帝国的战争
(1)居鲁士首建帝国
波斯人与米底人同文同种,在米底王国兴盛的近百年间,波斯一直
受其统治。当时,波斯共有10个部落,6个农业部落,4个游牧部落,
尚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气质。其部落联盟首领已形成世袭制,由阿黑门
尼德氏族袭任,虽有王位之尊,却只是米底辖下一行省之长而已。居鲁
士继位后,趁米底与新巴比伦交恶、连年用兵、国势渐衰之际,率族起
义,独立建国。据希罗多德记载,居鲁士是这样鼓动起义的:第一天,
他令波斯人带着镰刀去开垦荒地;次日他杀羊屠牛,让他们尽情吃喝。
然后问他们,是喜欢昨天的生活还是喜欢今天这么生活,波斯人一致回
答:昨天带给他们的是痛苦,今日是快乐。居鲁士于是鼓动造反,“如
果你们愿意听我的话,那你们就可以享受……幸福,……但如果你们不
肯听我的话,那你们就要受到无数像昨天那样的苦役。因此,听从我的
吩咐而取得自由罢。”①波斯人对米底的统治早已不满,于是群起响应。
米底王闻讯,把全体米底人武装起来前往镇压,但两军一对阵,米底军
即分化,部分作战,部分公开投降,绝大多数则临阵逃脱。居鲁士乘胜
于公元前550年灭亡米底,“原来是奴隶的波斯人现在却成了美地亚(即
米底)人的主人”②。
居鲁士灭米底时,已组建了一支军队,其精锐是贵族骑兵和农、牧
民步兵。波斯人从15—20岁须接受骑射技术训练,故骑兵战斗力强;据
① 各族军队装备详情,请阅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493—500 页。
② 色诺芬: 《长征记》,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23 页。
… Page 61…
希罗多德说,其步兵亦能征善战。居鲁士凭借这支军队,开始对外征服,
先迫使原米底属国亚述、亚美尼亚等归顺,进而图谋小亚与叙利亚。面
对波斯咄咄逼人的攻势,埃及、巴比伦与吕底亚组成了反波斯同盟。小
亚细亚的吕底亚国富兵强,有富甲天下之誉,其兵刀马娴熟,勇武好战,
“他们通常是在马上作战的,他们手持长枪,而且操纵战马的技术也非
①
常高妙。”该国国王克洛伊索斯(约公元前560—前546年在位)恐波
斯势力日益强大,便先发制人,于公元前546年率军与波斯战于叙利亚
的普特里亚,双方均伤亡惨重,未分胜负。克洛伊索斯率兵回国后,为
克服势单力薄,便请埃及与巴比伦出兵助战,以期共破强敌。但居鲁士
不待其援军赶来,就迅速突入其国境,直捣其国都萨尔迪斯,迫使克洛
伊索斯率兵出城迎战。鉴于吕底亚骑兵善战,居鲁士布阵时,将随军运
粮及行装的骆驼集中起来,置于前线,步兵随后,骑兵为第三线。他所
以用骆驼打前阵,据说是因为马害怕骆驼,闻不得骆驼的气味。此策使
克洛伊索斯赖以取胜的骑兵优势化为泡影。果然,两军相接,吕底亚的
战马一见到骆驼就回头逃窜,扰乱了自己的军阵,但勇敢的吕底亚人纷
纷跳下马来,与波斯人展开徒步拼杀,激烈的战斗持续了14天,最后居
鲁士俘虏了克洛伊索斯,占领了萨尔迪斯。继而,居鲁士又用构筑土丘
的战术攻克了小亚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殖民城邦。占领小亚细亚后,波斯
挥师东征,辟中亚的大夏、粟特为行省,形成了对两河流域东西夹击的
有利态势。当时,巴比伦的对外贸易线已被切断,经济萧条,这引起了
商业贵族和祭司对国王的不满。居鲁士乘机煽动,以大量金钱贿赂,并
许诺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使他们能获巨利。公元前538年,
由于有城内叛臣相助,波军几乎兵不血刃,“和平地胜利地进入了巴比
伦城”①,新巴比伦王国灭亡。居鲁士赢得了两河流域传统的至尊称号:
“世界之王、伟大之王、正统之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天下四方之
王。”①
巴比伦既纳入旗下,居鲁士便决定打击最后一个顽敌埃及。为此着
手准备,对属国实行了一系列宽厚开明的政策,其中一项是,将新巴比
伦王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前562年)攻陷耶路撒冷时俘虏的4万余
犹太人释放回国,并帮助这些“巴比伦囚徒”重建圣殿,此举深得犹太
族的人心,继而叙利亚诸邦也表示效忠。这样,居鲁士既建立了进攻埃
及的基地,又获得了强大的腓尼基舰队。但这时,中亚草原西部的游牧
民族不断骚扰帝国东北边境,居鲁士只得先予以打击。在锡尔河右岸,
波斯军队袭击了马萨革泰人,并俘获该族女王托米丽斯之子,不久将其
杀害。女王发誓报仇,“不管你多么嗜血如渴,我也会叫你把血喝饱了
的。”①公元前529年,女王率兵与波斯军决战,双方开始以箭对射,
继则刀枪肉搏,但游牧民族的铁骑终略胜一筹,结果,波斯军队大部战
死,居鲁士阵亡。女王砍下他的脑袋,放入一盛满血的革囊里,说:“把
①
你的头用血泡起来,让你饮个痛快吧!”居鲁士虽死,但经他建立的波
斯帝国业已形成。
① ②③希罗多德: 《历史》,第66、68、40 页。
① ② 《居鲁士文书》,见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59 页。
① ②希罗多德: 《历史》,第106—107 页。
… Page 62…
(2)冈比西远征埃及
居鲁士之子冈比西继位后,决心完成其父未遂的遗愿,以征服埃及
为首务。公元前526年,冈比西率波斯大军与腓尼基舰队水陆并进,经
尼罗河三角洲和孟菲斯两次大战,大破埃及军及其外国雇佣军,于次年
攻克孟菲斯,俘埃及法老普萨美尼托斯。为了考察这位亡国之君的心境,
冈比西先令法老之女穿上奴仆衣服,手提水瓮去打水,再令其子嘴咬马
嚼子,以绳牵着押上刑场。据说,这位法老目睹自己儿女的不幸遭遇,
只低头不语,但当他看到昔日旧友、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向波斯人行乞
时,却高声恸哭起来。这使冈比西大感惊奇,派人问他,为何看到女儿
受虐待、儿子前去受死时不哭不叫,却为一个非亲非故的乞丐痛哭呢?
法老回答说:“居鲁士的儿子,我自己心里面的痛苦已经超过了哭泣的
①
程度,但我的伙伴不幸遭遇却引起了我的同情之泪。”这个答复使冈比
西起了恻隐之心,免去其死罪。
冈比西在征服埃及与利比亚后,又计划了三次征讨:迦太基、利比
亚沙漠中的绿洲地区及埃塞俄比亚。但他的海军腓尼基舰队不愿进攻自
己的同族(迦太基人为腓尼基人殖民后裔),只得作罢;进攻绿洲的5
万军队因遭风暴葬身沙漠;他亲率大军进攻埃塞俄比亚时,因断粮,无
功而返。据希罗多德记载,此次用兵,冈比西没有准备粮草,致使还未
走完全程的1/5,军粮即耗尽,但冈比西一意孤行,一味猛进,结果驮兽
吃尽,最后发展到吃人:每10个兵中抽签选出1人来让大家吃掉,在此
情况下,他只得回师。冈比西生性卤莽,据说患有“严重的精神错乱症”,
在统治埃及期间,大肆胡作非为,曾用长枪刺杀埃及的圣牛,用脚踢死
自己怀孕的妻子(也是其亲妹),拆毁了许多埃及神庙,鞭笞埃及法老
的死尸等,使埃及出现了“前所未见、遍及全国的最大惨祸”,埃及人
深以为恨。在他统治末年,波斯、米底等地出现了暴动,并很快在埃及
引起连锁反应。冈比西镇压埃及暴动后,匆忙引兵回国,不料军旅途中,
猝死于叙利亚。
(3)大流士重振帝国
冈比西猝死成为全帝国沸腾的信号,“人民骚动起来,在国内,在
②
波斯,在米底,也在其他各省,发生了巨大的恶祸” ,巴比伦、埃兰、
埃及、亚述诸省纷纷独立。在波斯本部,有一米底僧侣高墨达冒充已被
冈比西秘密处死的胞弟巴尔狄亚(即司美尔狄斯),以免除兵役赋税3
年,没收部分波斯贵族的牧场、牲畜、土地和奴隶为号召,顺利地夺取
了政权。但这场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了。高墨达的措施触犯了波斯贵族的
利益,他们与出身王族的大流士勾结,暗杀了高墨达,推翻了这个为期7
个月的政变。此后两年,大流士一世出征19次,俘获9位国王,镇压了
这场几乎颠覆整个帝国的起义。
大流士平定国内形势后,意识到了地方势力坐大的危害性,为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