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获其象马,即便捉得阿阇世王,大用欢庆” (卷一)。虽然各经所载情 

    节不一,但结局均为和平解决,据说波斯匿王嫁一女给阿阇王,双方联 

    姻。阿阇世进行的另一场大战是进攻北方的拔祇国。拔祇国势力较强, 

    与末罗、迦尸、居萨罗结成东印度政治联盟,并任盟主。阿阇世为征服 

    该国,先在恒河南岸营建华氏城,“以防拔祇国”;继则施以政略,破 

    坏其内部团结;最后才兵戎相见,战争从公元前484年持续到公元前468 

    年,长达16年之久。战争详情已不可知,但互有胜负,据佛教文献记载, 

    一次水上大战,阿阇世大败,“单马回国”。最终,阿阇世取得了胜利, 

    不仅征服拔祇,连迦尸、末罗等国也被迫臣服。他成为了东印度的霸主。 

         阿阇世的后代和取而代之的希苏那伽王朝(公元前430—前364)统 

    治时,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征服摩竭陀西部的阿般提,进而吞并拔沙、 

    居萨罗等国,称雄列国。约公元前364年,摩诃帕德摩·难陀暗杀希苏 

    那伽王朝的末代皇帝,建立难陀王朝(公元前364—前324)。据史料记 

    载,摩诃帕德摩是位理发匠,成为王后的情夫。由于她的影响,他取得 

     了国王的信任,升至近臣的地位,阴谋谋害了国王,以后充当王室儿童 

    们的监护人,篡夺了最高权力,杀死年轻的诸王子,当上国王。他是一 

    位强有力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在位28年,先后征服了迦尸、居楼、般阇 

    罗等11国,统一了整个恒河流域,其版图扩张到中印度部分地区。至此, 

    除西北一隅外,摩竭陀已统一了次大陆北部,成为南亚第一强国。在古 

    希腊作家的笔下,难陀王朝相当强大,其军事力量甚为可观。据柯蒂阿 

    斯报道,它有骑兵2万,步兵20万,战车2000乘,战象3000头。普鲁 

    塔克报道的数字更高,据他说有骑兵8万,步兵20万,战象6000,战车 

         ① 

    8000。故有的学者猜测,亚历山大兵取印度西北部后,之所以未进军恒 

    河流域,除士兵厌战外,难陀王朝军力的强大也是原因之一。 



          (2)反马其顿的战争 

         正当摩竭陀国逐步统一恒河流域之时,印度西北部先后遭到了波斯 

    和马其顿的入侵。公元前6世纪前半期,西北印度小国林立,重要者有 

    犍陀罗、剑浮沙、波罗斯等。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后,曾一度用兵东征, 

    将印度河以西地区纳为属国。公元前518年,大流士进一步东进,征服 

    犍陀罗,占据了印度河流域。西北印度诸国虽然向波斯称臣,但独立性 

    较强。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兴起,其国王亚历山大消灭波斯帝国后,于 

    公元前327年率军侵入印度河流域。有些小国不战请降,但有些国家和 

    部族则兴起抵抗,在这些反马其顿的御敌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 

    烈的是海达斯皮斯河之战。 



① 转引自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71 页。 


… Page 72…

         海达斯皮斯河是印度河以东第一条支流,该河东岸是由波罗斯王统 

    治的国家,军力较强。亚历山大降服■叉始罗国后,决定征服这个国家。 

    波罗斯王为抵抗侵略者,于公元前326年亲自率大军防守该河东岸。其 

    战斗部署如下:200头巨象布置在约1000名步兵之间,排成8列,组成 

     中央战线。波罗斯坚信这一特意部署的巨兽会吓倒敌兵,并使其战马受 

    惊而难以驾驭。在象的后面部署了由3万名步兵组成的密集队伍,两翼 

     凸出,步兵的纵列从象群中间向前推进。整个阵势颇似城池,站立的象 

    群有如城池的塔楼,象群中间排列的步兵则如塔楼间的一道道墙。战线 

                                                               ① 

     两翼有骑兵和战车掩护。骑兵为4000名,战车300辆 。 

         亚历山大兵至,见敌于对岸列阵以待,难以明渡,便令骑兵于夜间 

    沿河堤来回奔跑,虚张声势,佯装强渡,他则亲率步兵6000、骑兵5000, 

    秘密在该河下游不远处的一岬角地带渡河。接近对岸时,始被敌方哨兵 

    发觉。波罗斯即派2000骑兵与120辆战车前去拦截,但为时已晚。亚历 

     山大击溃这支援军后,沿河而上,直扑波罗斯的大军。在此战中,亚历 

     山大改变了传统的布阵方式,令步兵方阵居后,骑兵居前,并派2000骑 

    兵迂回至敌军左翼之后。战争伊始,亚历山大的骑兵即前后夹击印度的 

    左翼骑兵,使之难以招架,向大象靠拢。印度象信急忙驱象迎战,但马 

    其顿方阵适时向前推进,从四面八方向它们投枪射箭,并因此而乱了自 

     己的阵脚,被大象撞了个乱七八糟。印度骑兵见有机可乘,再次出战, 

    却被马其顿骑兵击回。不久,马其顿步兵在骑兵的配合下,将战象挤到 

    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些大象胡冲乱撞,践踏破坏。不管是敌是友, 

    都受害不小。……有的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仿佛被大祸 

     临头刺激得发了疯,不停地左奔右突,横冲直撞,践踏破坏,不遗余力”。 

     马其顿部队有回旋余地,“大象冲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 

    一直不断地用标枪投射它们。”而印度部队却与此相反,他们夹在大象 

    之间,受的伤害更大。当大象精疲力尽、缓缓后退时,亚历山大令骑兵 

    将其围住,同时令步兵重整密集方阵进攻,结果,印度骑兵几乎全军覆 

     灭,步兵也伤亡惨重。战斗中,波罗斯表现很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统 

     帅,而且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只要哪怕还有一部分部队仍在坚守 

                                                ① 

     阵地继续战斗,他本人也继续英勇战斗”,不过最后,他终于被迫投降。 

     此战,据阿里安记载,印度步兵阵亡者近2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 

    被毁,幸存大象全部被俘;马其顿方面,步兵战死者约80人,骑兵约230 

    人。 

         海达斯皮斯河战役的最大特点是象战,这亦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 

    大的一次象战。亚历山大于此一役,打了他平生战术运用最为卓越的一 

    仗。征服波罗斯国后,亚历山大继续东侵,占领了一些土地,但由于士 

    兵久离故国、厌战情绪与日俱增,只得班师西归。不过,他已征服了印 

    度河流域,并驻军留守。 



          (3)孔雀帝国的战争 

         亚历山大撤军后,西北印度局势动荡,反马其顿的起义时有发生; 



① 马俊达:《古代印度军事制度》,第66—68 页。 

①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第175—176 页。 


… Page 73…

     而东印度的难陀王朝,由于横征暴敛,统治亦不稳定,人民起义不断。 

                                                                        ① 

     因而,整个印度北部一片混乱。此时,出身卑微的旃陀罗笈多在一代谋 

     士考底利耶的辅佐下,乘机崛起于乱世,从各地招募军队。据《政事论》 

     记载,他招募的队伍由五种人组成,即强盗和匪徒、蛮人、有组织的行 

     劫匪帮、森林居民、最英勇的武士宗族部落。他以这支队伍起家,很快 

     成为义军首领,较顺利地打败了马其顿驻军,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及其以 

     东的大片土地。约公元前324(或前321)年,他在西北部自立为王,而 

     后又兴兵东征,推翻了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或前321 

    —前187)的统治,公元前317年,马其顿驻军全部撤离,从而统一了北 

                                             ② 

     部印度。公元前305年,塞琉古王国 力图恢复对印度河流域的统治,侵 

     入印度,旃陀罗笈多与之进行了两年的战争,详情无记载,仅知战争于 

     公元前303年以印度胜利而告终。根据双方和约,孔雀王朝取得了印度 

     河流域以西直至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作为报答,回赠战象500头。 

          约公元前297年,旃陀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沙罗 (约公元前297 

    —前272)即位。关于此人,除了他的名字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但从 

     其绰号“歼敌者”来看,他在开疆拓土方面可能有所贡献。至其去世时, 

     孔雀帝国的版图已扩张到德干高原,整个印度半岛仅东海岸的羯 (jié) 

     陵伽及南端的几个部落尚未臣服,后由其子阿育王完成。 

          阿育王(约公元前269—前232)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年青有 

     为,曾被其父两度任为总督,平服过■叉始罗的叛乱。他即位之初极为 

     暴虐,据佛教文献的夸张记载,曾残杀同父异母兄弟99人,诛杀500大 

     臣、500婇女,并设人间地狱。其主要战功是征服羯陵伽,完成了印度半 

     岛的统一,将帝国带入了极盛时代。在孔雀王朝统治前期,羯陵伽是一 

     个独立国家,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富庶,军事力量亦较为强大,拥有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